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通用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時間稍縱即逝,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通用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通用4篇)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1

一、具體目標:

(一)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品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二、具體工作安排:

1、幫果農摘山楂,瞭解具體的勞動流程以勞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細節,,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勞動的辛苦,培養良好的勞動意識,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

2、田間勞動,以小組為單位,在學校的柿子地裏進行簡單的勞動,認識常用的勞動工具,進行簡單的勞動。

3、利用課餘時間,訪問家長,長輩,瞭解各種農用機械的用途。

4、開展家政方面的勞技教育,家校聯繫,培養鼓勵,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家庭衞生,縫製一些衣物,小物品,餐具的洗刷、擺放等等。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2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五年級共有45人,學生整體素質不錯。但思想較浮躁,大多數同學熱愛勞動,幾個別學生勞動態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識情況

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不愛動手操作,勞動態度需要端正。

2、勞動課受條件的限制,缺乏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

三、熟悉教學內容、重難點

課時安排本冊勞動課共15課,內容分為三部分;①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②手工製作;③生活小常識。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難點是手工製作這一部分,本學期共有19周,安排了16課時,每週一節正課。

四、本冊勞動課的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緻的高尚品質。

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

4、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

五、本學期教學工作安排

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瞭解和對教材內容的`熟悉,依據《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的要求,本學期對勞動課教學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2、認真鑽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

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勞動課的評價制度

改變過去單一的理論測試的評價制度。本學期要從三個方面評價學生的勞動。

①平時的勞動(如值日、義務勞動)

②對待勞動課的態度

③家務勞動。即:一方面從學生平時的值日,義務勞動等情況,評出等級;第二方面從學生在勞動課各方面的表現評出等級;三從家長反映在家中的勞動情況評出等級,最後進行綜合評定,這樣全方位地調動了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5、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6、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大膽創新,勇於競爭的實踐能力。

總之,在本學期教學中,要以以上的總體計劃來完成勞動課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今天,學生要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首先要學會勞動。要樹立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上好勞動與技術課,使每個學生得到生機活潑、主動的發展,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能力及生存與發展能力打好基礎。

堅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創新發展為主線,綜合性、開發性的實踐活動為主要環節,以活動為主要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實驗工作,促進學生校內學習同校外生活及需要與興趣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其獲得全面積極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以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為中心,編排一些生活自理勞動、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簡單的加工工藝等,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初步掌握簡單的加工技能。教材強調實踐性,每項內容都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教材注意與德育相結合。內容力求趣味性。注意與美育創造教育相結合,陶冶學生審美情趣,開發學生創造力。教材內容力求切實可行,基本都能實施。教材留有10%餘地,供補充鄉土教材。教材附有勞動作業評價與反饋表,內容包括勞動技術和勞動態度兩個方面,要求學生先進行自評,然後教師、家長予以評定。教材按家庭衣食起居和加工工藝兩條技術系列安排,但在實施時,可根據季節、氣候、設備等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進度。

三、學期教學目標

在今學期中,使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製作、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並通過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技術的設計和評價,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廣闊的展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主要措施

根據該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決定採取以下教學措施:

1、繼續認真鑽研教材,備好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是要求學生會做的,做到自己先會做。而且在課堂上認真做好示範演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生活與勞動課的興趣。

2、做到每堂課準備充分,保證上課質量,按時進課堂。

3、對個別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輔導,關心他們,使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有提高。

4、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經驗總結。

5、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勞動與技術學科教學計劃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3)班的勞動課。班裏學習氣氛比較濃,在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剪紙、製作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6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剪紙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製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簡單的生產勞動的3篇。

三、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於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教學重點

1、認識各種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紙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學生學會製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學生學會製作對稱圖形的方法。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要鑽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衞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範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採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授課內容 節數 備註

第 1 周 材料與工具 1

第 2 周 剪刀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1

第 3 周 刻刀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1

第 4 周 節日的綵帶 1

第 5 周 中秋節、國慶節 休假

第2 / 3頁

第 6 周 美麗的紙花 1

第 7 周 編紙繩 1

第 8 周 紙繩蔬菜 1

第 9 周 栽盆葱 1

第10周 整理房間 1

第11周 養金魚 1

第12周 會飛的孫悟空 1

第13周 “迷你”桌椅 1

第14周 吊蘭的養護 1

第15周 有趣的蛋糕燈 1

第16周 袖珍小汽艇 1

第17周 製作紙飛機模型 1

總之,勞動技術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更重要是通過勞動,教育學生參加必要的義務勞動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體驗勞動的辛苦,從小養成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