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8.4K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學期教學計劃集合九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音樂是動聽的歌聲、優美的樂曲、美麗的鮮花,流淌的小河,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用音樂來表現,同時喜、怒、哀、樂也都將用音樂去渲染。很慶幸我和我們教研組的夥伴們都是把音樂帶給孩子們的使者。

一 、基本情況分析

1、本冊教材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書上的二聲部歌曲能基本唱出。這學期需要注重聽音、創編練習。欣賞時重點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特點,通過各種樂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現來感受音樂的內容、情緒和情感的發展,達到感性欣賞和理性欣賞的統一。

2、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六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比較紮實,識譜能力也較強,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兩聲部的合唱,但是對歌曲的聲音統一、音準節奏的把握還存在一定問題。針對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及時研究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增強音樂教育實效性。

二、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三、教學內容: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經典文章

經典文章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四、工作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裏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繫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五、課時安排:

第一週學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週欣賞歌曲《我的祖國》學唱歌曲《大中國》

第三週學唱歌曲《美麗草原我的家》、學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學唱歌曲《銀盃》、欣賞音樂《筷子舞》

第五週學唱歌曲《拉庫卡拉查》、欣賞音樂《化裝舞會》

第六週學唱歌曲《紅河谷》欣賞音樂《平原我的心》

第七週學唱歌曲《茉莉花》欣賞音樂《茉莉花》

第八週學唱歌曲《茉莉花》欣賞音樂《茉莉花》

第九周學唱歌曲《洛累來》

第十週欣賞音樂《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

第十一週學唱歌曲《連連夯》

第十二週學唱歌曲《船工號子》

第十三------十六週自選教學內容

第十七----十八週複習

第十九週考試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領會貫徹落實“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育”的辦學理念,以落實教學常規規範教學行為,以制度建設推進新課程改革,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有效教學模式、以青年教師培養和名師培養提升教師隊伍專業水平,務實創新地開展工作,為爭創xx市示範高中而努力。

二、工作要點

1、落實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堅持每月一次的常規教學檢查和臨時抽查,對教師的教學常規、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情況進行檢查,及時通報檢查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嚴格獎懲制度。高三年級教學常規側重於提升二輪、三輪複習專題、試題質量和嚴格測試閲卷時限。年級要定期對年級教師的教學常規進行檢查,加強對小科課堂教學的管理。作業具體規定按上學期要求執行。

2、完善課改制度,推進課程改革。在三月份公佈《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學生選課指導手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制度,使新課改制度化、規範化。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有效教學模式。以創建xx市示範高中為契機,以教研組和備課組公開課為平台,組織全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自我反思、自我評估、定級認定、整改達標活動,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構建有效課堂,使教師教學理念得以洗禮、教學方法得以創新、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繼續推進青年教師基本功達標測試工作,組織青年教師演講比賽、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2)制定名師培養規劃,推動我校名師工程。

5、加強教研組建設,提升學科實力和活力

(1)堅持主題教研活動制度,教研組活動重點為:課堂教學改革,打造精品課堂;校本課程開發。每月召開兩次教研活動,每次教研活動時間不少於兩節課。每月組織兩次公開課。教研活動的時間另定。

(2)堅持中層以上幹部蹲點教研組制度。蹲點領導要積極參加學科教研活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除因工作需要情況下,蹲點領導必須按時參加學科教研活動。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今年我是高二一班,景中的實驗班是景中的重點也是景中的希望,因此我覺得擔子很重,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班級管理要科學化,育人工作要高效化,這是每個有事業心的班主任所追求的目標。首先,班主任要高度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它是激發自己努力工作的內驅力。其次,班主任要認識到“德育為首”的重要性。再次,德育作用於集體、集體又作用於德育,決不是“單打一”,而應是“合打一”。這樣想,這樣做,才能取得德育的效應。特制訂班主任工作計劃如下:

一、思想情況

1、多與家長溝通,爭取更多的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要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讓家長們與我們既同心,又同步。部分學生不懂事是其一,部分家長不支持也是其一。一定要通過家長,讓學生在家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長期的溝通了解本班的部分相對比較調皮、較缺上進心,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的學生。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使自己情緒穩定,充滿激情、愛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增加耐心,減少衝動。多與學生私下談心交流,珍惜學生對自己的依賴。

二、工作目標

1.爭取期末被評為先進班級體。

2.全班團結一致,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3.形成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班風,學習成績保持第一。

三、主要工作

1、第一週召開班委會議,明確具體分工,並聽取班幹部的班級建設計劃,使班委工作正式運作。

2、第二週調整部分學生座位,使學習小組達到最優化組合,均衡力量,建立幫扶。

3、及時調整值日安排表,加強值日組長職責,確保各塊衞生乾淨整潔。

4、及時進行班風校紀的教育,以常規管理為載體,規範學生的各項管理要求,重申學校各方面的要求,防患未然。

5、開展禮儀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進一步優化人文素質環境,增強集體凝聚力。

6、開展法制監督員值日活動。讓每一位同學成為溝通老師和學生的紐帶,帶頭做好老師佈置的各項工作。特別是在一些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矛盾化解上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7、制定適合班級實際情況的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約束同學們的思想行為。

8、嚴格請假制度,堅決杜絕私自外出和隨意缺課現象的發生。

9、充分利用考試的槓桿作用,每次考試結束要求每一位學生寫出考試的得與失,查找經驗與不足,並列出整改計劃和下次考試的目標。

10、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品質,擺正學生的同學交往觀念,確保主要精力放到學習上。

總之,希望在上一學期的基礎之上,在全體同學的努力之下,我的班級能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層樓。

同時,班主任不應充當班集體的“保姆”,而應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這樣班主任應當力爭是學生的朋友,同時是各科任老師德育的夥伴,學校領導的參謀。自己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斷學習,溝通與外界的聯繫,跟上改革與發展的腳步,樹立信心,鼓足勇氣,以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初中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後階段,又是為高級中學奠定基礎的初級階段。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進一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今後高級中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生現狀分析

剛進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由於各種不同因素的制約,在學習中存在各種差異:1、學習成績參差不齊;2、學習方法各不相同;3、接受知識的能力不一樣;4、思維方式各有優劣等。由於這些差異的客觀存在,在同一教學模式下,也會自然出現成績上的差距,加之努力程度不同,這種差距還會越來越大。這正是我們的教學計劃中應設法解決的問題。

三、教材分析

今年的人民版教材與往年的人教版相比,作了更大的改動,內容和知識都煥然一新。上冊共含三個單元,十個課目,主要涉及生活、生命、自然等內容。這樣更貼近生活,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過程聯繫更加緊密。但就具體的每一課而言,正文部分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少,而需要學生探究的活動卻較多。這就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即基礎知識要大量補充,涉及到的探究活動必須在教師的課前設計和學生的課前預習中做好充分的醖釀和準備,才能在40分鐘課堂中取得一定的效益。

四、採取的措施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學會自主學習。

3、充分做好每一課的課前設計(教案)

4、指導學生做好每課預習。

5、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及時的檢查與評定。

五、教學進度安排

1、1~2周:第一課 新天地、新感覺

2、 3周:第二課 我的自律宣言

3、 4周:第三課 生命的節奏

4、 5周:一單元歸納總結、檢測

5、 6周:第四課 第一次“握手”

6、 7周:第五課 為他人開一朵花

7、 8周:第六課 走近老師

8、 9周:歸納總結、檢測

9、 10周:期中考

10、11~12周:第七課 我屬於……

11、13~14周:第八課 生命之間

12、15~16周:第九課 地球的歎息

13、17~18周:第十課 中華民族的選擇

14、19~20周:期末複習檢測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從本學年起,英語與同時列為主課程。各年級面臨着區統考,六年級還面臨着畢業升學考試。諸多因素,報興趣班的人數增多。六年級就有%的學生報名。針對本學年的現狀和區教研室對教材提出的新就替換要求,制定本學期計劃如下:

一、特快班。

本班20位同學是與上屆六年級同學起作為快班的學員,他們學習進度遠遠超出其他學員。從課時安排和培養尖子生的角度考慮,這20位同學編為特快班。由於時間的關係,授課時間定為每週六下午一個半小時和隔週五下午兩個小時,這樣確保了時間。

主要目的是通過一年的學習,讓他們在畢業前成為真正的英語特長生。儘量參加劍橋一級考試,以評價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以更加明確劍橋教材的教學方向和教學方式。從而彌補我校與城鎮地區英語教學方面的差異,助我校學生在區選拔英語特長生中,脱穎而出,也助他們考上理想學府。

本學期學習內容分為三部分:

1、劍橋一級二冊:14—15課,完成一級的教學任務,並作好考前準備。

2、繼續學習劍橋英語二級,豐富學生語法知識、單詞量、句型量,為來年考二級作準備。

3、六年級英語教材在平時打好基礎的同時,靈活掌握並運用課本知識,用尖子生作開路先鋒,探討如何把北京版教材滲透得更好。學過的東西儘可能的讓學生達到“四會”,以説為領先。

二、六年級班:

除特快班20人以外的六年級學生編入此班。雖有新報班的學生,但為了統一管理,又為了同一個目的:打好基礎的同時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劍橋上冊42課至下冊15課。另一部分是原六年級英語教材。

教學內容:保持住六年級同學對英語已有的興趣,對各別沒興趣的同學不能放鬆,拉住他們,不能使他們再下滑,培養他們的興趣,留住他們敢於報英語班的信心,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堅定師生教好學好的的信心。

以劍橋為主,主要培養拼讀單詞的能力,掌握全部的拼讀規則;單詞能做到聽、説、讀三會,豐富單詞量,固化句型結構,句型三會,部分單詞句子能書面表達。重要的是説,能就他人提問口頭回答。在“三會”的基礎上逐步加快速度,並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

以北京版五冊為輔,主要是複習鞏固,加深課上內容;操練功能句,從讀到寫;牢記單詞,從認讀到拼寫;課文,從朗讀到背誦;語音,從認讀到找規律到熟練掌握並區分。從而提高朗讀、閲讀能力。

這個班在學習劍橋方面只要學生“三會”,不給學生造成“課本還學不會呢,又學新的”的心理負擔。

三、五年級班:

五年級面臨的問題是下學期要從人教版三冊接北京版四冊,難度很大。為儘量做好準備,也為配合英語教師的工作交接,特將此班的計劃做如下安排:

第一、以劍橋教程為主,對單詞、句型的教學嚴格要求。與同軌班教師統一規劃對單詞的要求,要求“二會”,“三會”和“四會”的區分開,該認讀的要認讀,該會拼寫的要會拼寫。句型分為兩種基本句型。即:重點句型、非重點句型。重點句型,必須會背,確保班內大多數學生“四會”。非重點句型,認讀、聽懂即可,講明所出現的語法點。要實實在在的認讀、拼讀、拼寫。提快語速,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強化學生的記憶。

第二、為配合下學期的工作,以拼讀為重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詞,大大提高單詞量,單詞來自新版四冊。

第三、五年級同學來自三個學校四個班級,以班為單位,比紀律,比成績,比課上積極參與,促進班與班之間的競爭,也促使班內的團結互助。

四、四年級班。

在教材的使用上,這是最穩定的一個年級之一,所以保障他們的學習秩序,穩定他們的學習情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此年級的教學工作步入正軌,沒有這樣那樣的不利因素,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不可怠慢的基礎上,也要保證興趣班的教學質量。

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同五年級班教學內容與要求的部分一。

四年級孩子小,教學過程中多帶體態語,多調動孩子積極性,讓他們保持興奮狀態,甚至是瘋狂狀態。他們記憶力強,又善於愛於敢於表現自己,只差教師大膽的要求,大膽的去塑造。

五、特長生的輔導。

特快班的學生自願報名,利用平時時間輔導口語,讓學生説出口。望能在十二月份或在明年四月份與教師同步參加口語考試,營造師生競爭學外語的氣氛,並探討成人與孩子用同一本書,教學方面的差異,有二點要求是,報名的同學必須要保證時間,必須參加市統考。

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大課堂的容量,避免教師總是怕孩子不會,不敢多教,教學速度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現象。

加大課堂練習,避免以往的教的多,練的少,一見到檢測卷子就暈的想象,課課有練習,月月有檢測,及時反饋。

總之重點是實實在在的教學過程,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成績讓學生學有所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是本學期的目的。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認識更大的數;(二)、線與角;(三)、乘法;(四)、圖形的變換;(五)、除法;(六)、方向與位置;(七)、生活中的負數;(八)、統計。

在認識更大的數內容中主要有: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該協議及近似數的認識;在線與角的內容中有: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在乘法內容中主要有兩、三位數乘法,能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數學規律。在圖形的變換內容中有: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的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複雜的圖形。在除法內容中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不變的運算規律,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在方向與位置的內容中有: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等內容。在生活中的負數內容中有: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温中瞭解生活中負數的表示方法;瞭解一些生活中常見負數的意義。在統計內容中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並能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瞭解各單位之間的關係,並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2、學生將能識別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與直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認識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3、學生將掌握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並能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認識加法、乘法運算律。

4、學生將經歷把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變換來製作美麗圖形的過程,並能在方格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能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變換的操作活動,説出圖形變換中的平移或旋轉的過程。

5、學生將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正確的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不變規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並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的應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並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6、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7、學生將瞭解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8、學生將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並進一步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將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折線統計圖,並能從折線統計圖上預測事物變化的趨勢。

三、教學措施:

1、 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 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3、 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4、 多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

此外,由於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直觀教學,因此應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學具。

學期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

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內容包括:觀察物體(三)、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圖形的運動(三)、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2.掌握因數與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8.認識單式和複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前後聯繫,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不斷學習業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具、掛圖、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並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4深入開展“高效課堂”活動,使學生在40分鐘學好內容。

5.製作必要的數學教具,為有效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而準備。

6.認真寫好每節課後的反思。

六、教學進度與安排

(一)觀察物體(三)(2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7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

2.2、5、3的倍數的特徵……………………3課時

3、質數和合數…………………………………2課時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3課時)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8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探索圖形(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

1.分數的意義………………………………………2課時

2.分數與除法……………………………………2課時

3.真分數和假分數………………………………3課時

4.分數的基本性質………………………………2課時

5.約分……………………………………………4課時

6.通分……………………………………………4課時

7.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圖形的運動(三)(3課時)

(六)分數的加法和減法(7課時)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3課時

打電話(1課時)

(七)折線統計圖(3課時)

(八)數學廣角——找次品(2課時)

(九)總複習(8課時)

七、教學檢測與評價

1.學完一單元進行檢測一次,以便有針對性進行查漏補缺。

2.期中、期末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檢測,並寫好試卷分析。

3.每期期終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成績、計算能力、慨念、應用能力及綜合測試進行綜合評價、定出等級。

學期教學計劃 篇8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目標: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為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目標: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科學來解決。

二、學情分析

通過初一的學習,多數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着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有的班級後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台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髮展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初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讓學生區別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係。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為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為,同時,為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徵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

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徵進行分類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並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六:教學進度與重大活動安排

周次日期工作要點

第1周9.3—9.7分析上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查漏補缺。

第2周9.10—9.14生活的動物

第3周9.17—9.21陸地生活的動物

第4周9.24—9.28空中飛行的動物

第5周10.1—10.7國慶長假

第6周10.8—10.12動物的運動

第7周10.15—10.19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第8周10.22—10.26社會行為

第9周10.29—11.2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0周11.5—11.9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第11周11.12—11.16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第12周11.19—11.23細菌

第13周11.26—11.30真菌

第14周12.3—12.7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周12.10—12.14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16周12.17—12.21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第17周12.24—12.28從種到界

第18周12.31—1.4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第19周1.7—1.11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第20周1.14—1.18複習並迎接期末質量監測考試

學期教學計劃 篇9

一、課程意義

語文是傳承文化的交際工具,是發展兒童心靈的科學。讓語文教育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是語文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無論是從語文的工具性還是人文性角度講,都必須重視語文課外閲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從小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小學階段課外閲讀總量六年制不少於150萬字。對課外閲讀提出量的要求,這在我國課程教學標準中還是第一次,充分顯示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及地位。開展閲讀校本課程教學,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培養學生對母語的親近、熱愛之情,使他們在兒童時代就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併為終身打下基礎。

二、課程目標

(一)總體遠景目標

1、落實課標中關於閲讀量的指標,確保分年級遞進完成閲讀量。其中包括古詩文句的誦讀與積累。

2、推進個人藏書園與班級圖書角的建設,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儘可能挖掘閲讀教育資源,改善學生的閲讀環境。

3、激發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和強烈的讀書願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培養閲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4、推進《誦讀經典親近國學》校本課程的實施,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母語的精髓,體驗古典語言的魅力,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獲得文化的基本薰陶和修養。

(二)分段具體目標

低段:

1、重在激發閲讀興趣,初步培養學生愛書、愛讀書、愛講故事的習慣,叩開課外閲讀的門户。

2、完成《誦讀經典親近國學》校本教材的相關內容學習,能在文化經典中識字,瞭解論語的內涵,感受中國的文化。

中段:

1、培養學生養成讀書看報的良好習慣,在課外閲讀及生活中獲得語言材料,初步領會材料的大概意思,試着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2、完成《誦讀經典親近國學》校本教材的相關內容學習,積累背誦有關語句,在故事閲讀中理解內涵。

高段:

1、要求學生學會瀏覽,擴大閲讀面,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閲讀學習。

2、完成《誦讀經典親近國學》校本教材的相關內容學習,積累背誦有關語句,藉助釋義、文化拓展等理解內涵,做有文化根的孩子。

三、教學時間及分配

統一讀書時間:開設一節閲讀課程。

在校自讀時間:早自習和午休時間。

在家讀書時間:放假以及平時在家的時間。

學校每學期共開設閲讀教學17課時,校本教材教學佔10課時,課外閲讀指導佔7課時,自定內容佔1課時。教學內容的時間選擇由各備課組長規劃,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想法適當調整;備課由備課組長統籌。

四、教學要求

1、分層推薦閲讀書目,提供高品質源頭活水。

應該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分層推薦閲讀書目,綜合開發課外閲讀的源頭活水,讓精緻的文化“點心”進入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備課組經過集體研討,確定本學期的閲讀推薦書目。課外閲讀的書目選擇要體現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拓展性。具體從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可選面廣,以兒童文學作品、名著、人物傳記等為核心,兼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方面的其他優秀讀物;二是注意有一定比例的經典之作,在選擇讀物的過程中,教研組將適時推薦經典書目。有了可供選擇的讀物參考目錄,學生就有了讀書的方向。

2、推進藏書的建設,創建繽紛的閲讀樂園。

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閲讀環境,營造濃郁的閲讀氛圍,我們要建設不同層面的圖書資源領地:

學校圖書室將進一步擴增學生喜歡看的,值得看的圖書;

班級圖書角進一步豐富,讓班級圖書角成為學生嚮往的地方;

家庭圖書角的建立,讓家庭圖書角也能像家裏的網絡、電視一樣吸引孩子。

3、精心開設閲讀課,開展多彩的讀書活動。

品質來源於課堂。教師如燈塔,指引學生走向閲讀的港灣。因此,我們要形成認識,閲讀課不是放任學生手捧一本書閲讀,而是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學會去觸摸書本文字的芬芳。

(1)《國學》教學課。根據國學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充分彰顯教材各板塊設置內容的意圖,結合各類活動,實現國學課程目標。

(2)讀物推薦課。閲讀是一項體現個性和人格的活動,而讀物的選擇是個性的表現。只有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他們才能深入理解讀物內容,受到讀物的感染,從而親近和熱愛母語。但是小學生年齡小,閲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閲讀的質量。因此,上好讀物推薦課,對誘發孩子的閲讀慾望,讓孩子親近母語資源至關重要。課外閲讀課上,要通過講解主要內容,或朗誦精彩片段,或通過講故事等各種形式向學生推薦讀物。

(3)閲讀欣賞課。主要是引導學生欣賞閲讀材料,通過配樂朗誦、任務表演等各種方式,促使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鑑賞,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積累語言材料。每月舉行一次,每次都有一個主題。比如“人與自然”、“名人足跡”、“經典童話”等等。

(4)讀書交流課。閲讀的交流就是學生閲讀情況的反饋,將學生的閲讀活動通過一系列“講”、“寫”、“演”等實踐活動展現出來。它們是有效閲讀的保證,是深化閲讀活動、促使閲讀出成效的重要途徑,既可以避免課外閲讀的“浪費”,又引導着閲讀的方向。交流的形式可以是讀與聽説相結合、讀與議講相結合、讀與誦相結合、讀與編相結合、讀與演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等。

五、考核評價

1、檢查巡視評價。

不定時間考核班級的圖書角裝備和管理,考核學生閲讀課學習的狀態與成效,早讀午習學生自主閲讀的習慣等。

2、各班級17課時的閲讀課指導教案,教案可簡略,但能體現指導的意義。

3、定期組織以閲讀為主題的成果評比與展示,對展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團隊作風、紀律、效果進行評價。

4、開展與《誦讀經典親近國學》校本教材相關的活動,推動國學課程的進一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