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11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

一、教材簡析:

我校的校本課程是以適合學生閲讀為本,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發本地區資源,以此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以《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為主題,校長為課題組長,由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組成。七年級以《書香幽徑》為主題,八年級以《夢尋書香》為主題。九年級以《書香滿園》為主題。包括經典古詩文、美文選讀、名著選讀。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以及隨着學校圖書室藏書的豐富,發現本書中的許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七八年級學生的學習了,如古詩詞,學生都已經學習過了,就不必要再教學了。因而,本學期另外推薦學習詩詞和一些新進的書,對校本教材進行整合教學。

二、學期教學目標;

1、通過課堂引領,引導學生多進圖書室、多讀課外書,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2、讓學生學會自主與探究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3、提高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4、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5、通過綜合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地處農村,學生來源素質較差,家長一般為普通農民的子女,幾個是外來民工子女。雖然家長主觀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願望,但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學生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更沒有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另外,由於家庭經濟原因,學生很少有課外書,個別有藏書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學措施:

1、利用校本課程時間,有組織的上好校本教材。

2、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堅持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3、充分利用圖書室資源,每月推薦閲讀1—2本書,組織班級讀書交流會,推進學生閲讀教育。

4、結合學校“綜合研究性學習”的校本教研主題,指導學生進行綜合研究性學習,挖掘、展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保障我校新課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校園教學管理,開展紮實細緻的教學管理、用心務實的教學改革,切實促進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而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1、建立“校長室—教導室—總務室”三個職能科室聯動機制,使課程設置、教師任課、課程表編制、教材徵訂、課程管理等工作流程清晰、監管到位,確保按規定開全課程,按要求訂足教材;

2、健全校本教學評價機制,用心探索以校為本的校園教學工作機制,從組織上保障校園新課程教學實踐的順利進行;

3、幫忙教師以教學中的具體問題為抓手,進行有效反思,切實提高我校新課程實驗水平。

4、科學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關注教師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本學期將着重在制定教學進度方面進行用心反思與有益探索。

三、具體工作:

(一)建立“校長室—教導室—總務室”聯動機制,服務課程管理。

校長室、教導處、總務室三個職能部門分工協作,協調聯動,分別從課程設置、教師任課安排、教材徵訂、教材發放等方面為校園課程管理帶給服務並定期透過校務公開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途徑進行公示。

(1)校長室負責根據辦學條件與各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確保校園開全開足課程,並根據教師能級結構作好任課安排部署。

(2)教導室負責按照課程設置的要求,兼顧校園實際狀況,設置課程。學科、課程與課時設置,根據國家、省、市、區各級要求,校園開設國家、地方課程、校園課程基礎,實現學生素質結構的變化。

(3)總務室根據教導室帶給的教材定單與校園教師、學生數目,根據教研室與新華書店的整體部署完成教材徵訂、發放任務,並及時反饋信息,作好計劃、狀況公示、總結通報工作。

(二)健全教學管理與引導機構,強化服務意識與引領水平。

1、成立校園教學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整體籌劃、部署、督導校本教學工作,貫徹落實上級工作計劃,制定校園校本教學計劃,幫忙各教研組開展紮實有效的教學工作。

2、建立有效的校本教學工作機制,努力改變傳統的以檢查為目標的“上對下”的單向運行模式,使其向以服務為目的,以引領為手段,以檢查為輔助的“上下互動”的雙向運行模式。

(三)從實際出發選準着眼點,關注教師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1、指導教師進行“教學進度”的反思與重構。改變以往單一機械的時間表式的“教學進度”設計,重構後的“教學進度”應當較清晰的反映出某一單元的教學時間分配、教學資料分佈、教學資源分配、實踐活動安排。

2、按照課程目標,確立課改理念和實施策略。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構成正確的評價觀,嘗試開展成果展示,口試、自評、互評、訪談調查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性。

(四)發揮校園課程監管機制作用,切實保障校園順利實施新課程。

1、校園成立新課程評價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教導主任擔任副組長,學期初共同制定評價機制,學期中按照每月評價目標進行工作,學期末對全體教師新課程的落實狀況進行評價。

2、幫忙各學科根據各教研組校本教學計劃整合教學資源與教學時間,全力為新課程服好務。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3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使學生了解、掌握並使用家庭常規禮儀,上下代人加強溝通,消除代溝,建立上、下輩之間朋友式的關係,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瞭解、掌握並使用校園常規禮儀,使同學之間能夠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間交往自然親切,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

3、瞭解、掌握並使用社會常規禮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讓自己處處受到歡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會生活充滿快樂,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二、校本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認教學的本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作為民主的、積極的和創造的實踐活動來開展,使學生成為追求真、善、美的主體。

2、民主性原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朋友關係,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課程開展紮實有效。

3、合作性原則: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交流,質疑解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也可通過其他小組幫助解決,或者尋求老師的點撥引導,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4、趣味性原則;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教師要儘可能地選擇適合小學生特點的、趣味性較強的內容,並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到難易適中,形式豐富,內容新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參與,在參與中自信起來,以求實效。

三、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以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會禮儀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帶入良好人際關係的殿堂。 校園禮儀:尊重老師 、尊重同學、學會請教、學會商量、學會傾聽、學會勸阻、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師生間的禮儀 。家庭禮儀:做客禮儀、迎賓禮儀、待客禮儀、祝賀禮儀、邀請禮儀、服飾禮儀、 上下輩之間的禮儀。社會禮儀:問路禮儀、乘車禮儀、購物禮儀、影劇院禮儀、鄰居間的禮儀。

(二)以豐富有效的活動形式推動“文明禮儀”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

1、師德榜樣。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2、每週落實。教師通過課堂主陣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使學生通曉禮儀知識,引導他們親身體驗,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昇華,從整體上讓學生的文明禮儀風範得到提高。

3、學科滲透。各科教學之中繼續滲透文明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

4、課外實踐: (1)調查走訪:走訪商場等服務性強的單位,學習有關禮儀知識。

(2)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上網、上新華書店與各級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

(3)競賽展覽:舉行邀請函設計活動、感恩語言描繪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鍛鍊能力。

(4)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社會角色富有特徵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禮儀規範。

四、校本課程實施的建議和要求

1、加強領導,廣泛動員,讓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2010年3月,學校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動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先鋒。根據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採取措施,狠抓落實。學校家庭禮儀、校園禮儀 “社會禮儀”教育要形成高潮。

2、 宣傳禮儀。組織學生校園禮儀演講活動。培訓學生宣講員,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動時間深入社區和家庭進行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通過家長學校和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新氣象的良好氛圍。

3、建立監控激勵機制。將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表現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普及廣泛,工作成效顯著的班級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將評選校園文明禮儀示範班級。各班級在實踐研究過程中也應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達到要求的學生給予鼓勵。

4、大通過開展師生校園禮儀風采展示、徵文、知識和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爭創文明禮儀先進班級和文明使者、制作文明禮儀手冊等活動,展現師生員工在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4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製作、歷史教育、手工製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由馮校長負責。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