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錦集六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9.38K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錦集六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會用切割的方法把組合體切割成我們學過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2.會計算簡單組合體的體積。

3.通過實際的操作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將組合體切割成幾個長方體與正方體並計算簡單組合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如何切割合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介紹組合體的計量方法。

問:屏幕上哪些物體是基本圖形,可以用公式直接計算。

(2)圖3是組合體。

(3)介紹組合體,有幾個規則形體組合在一起,我們稱組合體,怎樣來計算組合體的體積呢? 今天我們要繼續討論求組合體的體積。

出示課題:組合體的體積

[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有關知識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同時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求組合體的體積的工具。]

二、新授階段

1.出示例題。

下面是一個鑄鐵零件,算一算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單位:釐米)

(1)想一想,你準備怎麼做? 先讓學生討論,再電腦演示,簡單介紹“割”、“補”兩種方法。

(2)先把這個組合體切割成幾個基本形體,分別計算體積後再相加。

(3)我們只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因此在切割時要切割成幾個長方體或正方體。 請你用這個方法試着算一算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方法:(1) 我把這個組合體分割成了a、b、c三塊,其中a與b是相同的。長方體a的長是9釐米,寬是40釐米,高是8釐米;長方體c的長是72釐米,寬是(40-30)釐米,高是8釐米。分別計算出各長方體的體積後再相加,就是這個組合體的體積了。

方法:(2) 我把這個組合體分割成了a、b、c三塊,其中a與b是相同的。長方體a的長是9釐米,寬是30釐米,高是8釐米;長方體c的長是(72+9+9)釐米,寬是(40-30)釐米,高是8釐米。分別計算出各長方體的體積後再相加,就是這個組合體的體積了。

2.小結: 求組合體的體積可以怎麼求? 在求組合體的體積時要先把組合體切割成幾個基本形體,分別計算體積後再相加。因為我們只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因此在切割時要切割成幾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注意找到正確的尺寸。

3.要注意什麼? 合理切割,找準尺寸。

[在教學時,先讓學生通過觀察組合體思考可以怎麼求,然後再讓學生根據討論的情況獨立地試着做一做,最後通過彙報討論得出求組合體體積的方法。]

三、思考

1.想一想,這個組合體的體積還可以怎麼求? 可以把這個組合體補成一個長方體,分別求出補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和補進去的長方體的體積,最後將它們相減,就得到了組合體的體積了。

2.請你試着計算這個組合體的體積。

3.小結

(1)今天我們通過討論知道求組合體的體積還可以把組合體補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分別求出補成的長方體的體積和補進去的長方體的體積,最後將它們相減,就得到了組合體的體積了。

(2)比較同樣一個組合體,要求它的體積方法有很多,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通過讓學生想一想還有其他的發法嗎?引出可以用補的方法來求組合體的體積。]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

數學教研組由4名教學教師組成。教研組工作有一定特色,現在教研教學工作力度有所加強,並取得了初步成效。新課程教學已進入更深階段,數學教學質量有一定提高。

二、指導思想。

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更新觀念,確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推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推進課堂教學素質化,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三、目標任務。

1、提高老師們的教研意識,初步明白生成活動與預設活動的關係。

2、增強老師們理論知識學習意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優化原有知識結構。

3、狠抓創新教育,積極開展教學競賽活動,切實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開展業務學習活動,在全組形成教研之風、互學之風、創新教育之風,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全體數學教師要善於用新課程理念來審視和剖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對一些典型課例進行“案例分析”,要養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後段試驗積累有價值的素材。

四、實施途徑。

1、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老師們參加理論學習。

2、計劃與隨機相結合,組織老師們公開教研活動,認真做好活動前的説課、活動中的聽課、活動後的評課工作。

3、協助教導處不定時深入課堂檢查“常規”執行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尤其是備課質量、作業批發和輔導學生的情況檢查。

4、加強教研時間,組織老師們進行日常心得交流。

5、指導老師們將教育筆記與新課程探索轟動結合起來寫,並與期末進行成功經驗交流。

五、活動安排。

1、擬定數學教學計劃

2、擬定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3、組織學習教育理論

4、進行集體備課

5、樊景麗老師的《軸對稱圖形》教研課

6、進行説課與評課

7、組織觀看優秀教師觀摩課的錄像

8、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

9、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心得交流

10、撰寫教研組工作總結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統計、方向與位置、可能性等。其中,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二班有學生46人,學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學能力,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自主、合作學習掌握數學的基本技能和數學思想,提高數學的能力。有個別學生自覺性不夠,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瞭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借助温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簡單實際問題。

4、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5、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6、結合現實事例,初步學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7、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錶示位置,在方格紙上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8、認識複式條形和折線統計圖,會用簡單的複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來描述數據。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措施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3.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轉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6.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説説,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7.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的應變能

8.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9.對後進生多寬容,少責備。要做到“三心”:誠心、愛心、耐心。

10.保護優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質疑。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課外有計劃對學生進行抓優指導。

五、教學進度安排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該學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級學生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都能夠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仍有小部分後進生的存在,五(3)班有五個學生是上課紀律差,從來不完成作業的,而且很不好溝通,這些孩子的家長不是離異就是在異地做生意,都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缺乏教育與監督,導致他們的成績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這樣的情況,對於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1)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3)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徵和適用範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5))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5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

2.知道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係。

(二)能力訓練點

1.使學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較簡單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2.引導學生能根據解題過程總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3.能獨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類應用題。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2.滲透在多種方法中選擇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係。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頭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x-35=40x-5×7=40

15x-35=4020-4x=10

2.出示複習題

商店原有一些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後,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餃子粉多少千克?

(1)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解答

(3)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4)集體訂正: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設原來有x千克餃子粉。

x-35=40

x=40+35

x=75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5)針對解法二説明: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列方程解應用題。板書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後,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

(1)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通過讀題你都知道了什麼?

(3)引導學生知道: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題中涉及到“原有餃子粉、賣出餃子粉和剩下餃子粉;原有餃子粉重量去掉賣出的餃子粉重量等於剩下的餃子粉重量。根據理解題意的過程教師板書:

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教師啟發:等號左邊表示什麼?等號右邊表示什麼?(引導學生回答:等號左邊表示剩下的重量,等號右邊也表示剩下的重量,所以相等。)

(5)賣出的餃子粉重量直接給了嗎?應該怎樣表示?(引導學生回答:賣出的餃子粉重量沒有直接給,應該用每袋的重量乘以賣出的袋數)把上面的等式改為: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賣出的袋數=剩下的重量

(6)啟發學生把已知條件在關係式下面注出來。然後引導學生説出要求的問題用x表示即設未知數,教師説明怎樣設未知數。

(7)引導學生根據等量關係式列出方程。

(8)讓學生分組解答,集體訂正時板書如下:

解:設原來有x千克餃子粉。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來有75千克餃子粉。

(9)引導學生自己看118頁例2上面一段話,提出問題:你能

用書上講的檢驗方法檢驗例題1嗎?引導學生自己檢驗。之後請

幾位學生彙報結果。都認為正確了再板書答語。

小結: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關鍵是找出應用題中相

等的數量關係)

2.教學例2

小青買2節五號電池,付出6元,找回0.4元,每節五號電池的價錢是多少元?

(1)讀題,理解題意。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付出“、

”找回“等詞的含義。

(2)提問:要解答這道題關鍵是什麼?(找出題中相等的數量關係)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4)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彙報解答過程。彙報中引導學生講解題思路,注意照顧中差生。

(6)教師總結訂正。如果發現有列:2x=6-0.4和2x+0.4=6兩種

方程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比較那種方法簡單,並強調用較簡單的

方法解答。

3.學生自己學26頁上面一段話,回顧上邊的解題過程,總結列

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總結後投影出示: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並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4.完成26頁的”做一做“

小黑板出示:商店原來有15袋餃子粉,賣出35千克以後,還剩

40千克,每袋麪粉重多少千克?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訂正,強化解題思路。

三、鞏固發展

1.口答: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

2.完成練習七第1題,在書上填寫,集體訂正。

3.按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學生獨立做練習七4題,集體訂正結果。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6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以新課改理念為指針,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同時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這個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個班,共有學生50人,本班學生自覺性較差,男生馬虎粗心,女生學習掌握知識較僵化,尤其是計算基礎較差,熟練程度不夠,成績很不理想,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處於末位,加之本學期又轉走多位學優生,使本班數學總體水平更低。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優生與差生的具體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體,讓學生學得紮實,既要掌握基礎知識,也要學會學習方法,更要養成各種優良的習慣。特別要注意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

好的一點是,經過四年實驗教材的使用,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三、本期教學目標和總要求:

1、讓學生經歷探索數的有關特徵的活動,認識自然數,認識倍數和因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知道質數、合數。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徵。知道奇數和偶數。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能運用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認識組合圖形、並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能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大小,並能用不同方法計算面積。

3、學生將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知道公倍數和公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學生能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能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的順序,並能正確計算。能把分數化成有限小數,也能把有限小數化成分數。

4、讓學生知道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形式,並能根據所給定的條件,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條件,設計相關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