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範文(精選5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51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範文(精選5篇)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科學知識和培養技能,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身邊學習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合格的21世紀中學生。

二、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瞭解和認識。

1、進一步瞭解當前新課標的改革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殊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留意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簡樸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生活和社會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理論聯繫實際,還要留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物理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本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要注重緊跟時代步伐,掌握時代脈博,懂得及時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單純地掌握課本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應該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擁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獲取新知,使知識、能力和情感相輔相成、協調發展。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為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第一章機械運動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和技術中最基本的測量,學生應該掌握常用測量工具的用法,並會選用適當的測量工具。生活中還常常利用估測的方法測量長度和時間,應通過活動使學生有所瞭解。

機械運動現象最普遍、最簡單,學生也最熟悉。例如,學生在小學已經進行過速度計算的訓練;又如,相對運動、慣性等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學習本章內容,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逐步展開。

對於速度的計算,要求學生會利用路程、時間求出,或利用速度公式中的兩個物理量求出第三個物理量,教學中不宜做過深的引導,如追及問題等。

本章課程標準的要求:

1、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

2、能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能通過日常經驗或物品粗略估測長度。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第二章聲現象

本章主要是通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聲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們是怎樣利用和控制聲音的。通過這一章的學習,應該使學生了解振動使物體發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是一種波,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實際中既要合理地利用聲音,同時也要有效地控制噪聲。

這一章特別注意使學生了解聲音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等方面的應用和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中應注意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實際的聯繫,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知識,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樂趣。

這一章的教學,很多處可以通過實驗和探究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以及應用物理規律解釋簡單現象的能力等。

第三章物體變化

本章知識目標簡單、物理現象直觀、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學生體驗非常豐富,編寫短小精悍,為教師們留下了廣闊的自我發揮的空間。在“知識”方面,本章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熱現象,而且許多知識是理解地理課中的一些氣象現象的基礎,在化學課中學習物質的物理性質時也要用到,能充分體現“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教學理念;在“過程和方法”方面,承擔着進一步完善探究過程的思維程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歸納總結等能力和方法的任務;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本章內容更是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激發學生求知慾的好材料,是培養學生樂於參與觀察、實驗、製作、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等優良品質的好材料,是引導學生從體會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學習的好材料。

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變得非常“專業”,“專”到大腦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點東西了。因此,要充分發揮本章應有的“裁體”作用,我們必須從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尤其是知識儲備方面多下點功夫。

第四章光現象

本章主要研究光現象及其規律,內容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規律;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及其應用。在本章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物理思想有:光學知識滲透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與技術相結合,用於引導掘進的方向;與人文精神相結合來剖析神話故事;光傳遞的信息,可以發現宇宙之大;平面鏡成像在視力檢查上的應用,光的能量方面的應用──太陽灶,以及海市蜃樓、熱譜圖、駐鈔機;等等,都充滿了魅力和活力。教師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提供身邊具有活力的新鮮事例於教學之中。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

這一章是色彩斑斕的光現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現象的基礎上,講述透鏡及透鏡的實際應用。主要內容有透鏡的初步知識;生活中的透鏡: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觀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鏡,還有觀察微觀和宏觀用的顯微鏡和望遠鏡。編者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這些內容都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展的理念。

本章《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3、瞭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1)瞭解凸透鏡的應用——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

(2)丁解人眼成像的原理,瞭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3)瞭解顯微鏡和望遠鏡成像的道理及其應用。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

本章內容屬於課程標準的科學內容中第一個主題“物質”下的一個二級主題。課程標準要求: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2)通過實驗,理解密度的概念,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3)瞭解物質的屬性對科技進步的影響。

課本從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入手,帶領學生走進多彩的物質世界。本章貫穿兩個重要的物理量——質量和密度。通過學習質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開展密度知識交流會的活動,使學生對物質有了進一步的定量認識。在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應該着重讓學生親自經歷各種探究過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總結規律,學習知識,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

(1)對照《物理課程標準》,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準備的仗。

(2)積極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儘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3)及時佈置作業,及時檢查或批閲作業,有時採用面批的方法,及時反饋教與學的情況,以便改進不足之處。

(4)課後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疑問,點拔思路,也以便學困生完成作業。

(5)做好每一章的複習和測試工作,做好期中複習和期末複習工作,完成教學的結尾工作。

(6)適當的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工作,多聯繫生活、多聯繫社會,突出“科學技術社會

六、教學進度及安排

第1周:第一章機械運動

第2周:第一章聲現象

第3周:第二章聲現象

第4周:第二章光現象

第5周:第二章光現象

第6周:第二章光現象,單元測試及分析

第7周: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第8周: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第9周: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及分析

第10周:期中複習及考試,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第11周:第四章物態變化

第12周:第四章物態變化

第13周:第四章物態變化

第14周: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第15周: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第16周: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第17周:第五章電流和電路,單元測試分析

第18周:期末複習及考試

第19周:期末複習及考試

第20周:期末複習及考試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教育中,不但要教授科學常識和培育技術,並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希望、科學探究才能、立異意識以及科學精力的培育。因而物理課程教育的構建應重視讓學生閲歷從身邊學習物理的知道進程,閲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重視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融,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然後培育出合格的21世紀中學生。

二、教材剖析:

本冊教材共五章分別是:

一、聲現象。

二、光現象。

三、透鏡及其使用。

四、物態變化。

五、電流和電路。

詳細章節又可分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議議、STS、科學世界、着手動腦學物理幾大個板塊。這樣編排更有利於教育教育的展開,更有利於學生的知道和學好物理常識。

教材在內容選配上,重視從物理常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活躍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活躍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經過學生自己着手、動腦的實踐活動,完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科書採用了契合學生認知規則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頭緒,兼顧到物理常識結構的系統。這樣編排既契合學生認知規則,又保持了常識的結構性。

三、教育方針:

經過一學期的教育教育,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把握基礎常識和技術的一起,對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個從頭的、愈加科學的瞭解和知道。

1、 進一步瞭解當前新課標的變革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要環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展開教育研究活動,特殊是在科學探究教育上要活躍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傑出使用物理常識教育,樹立常識與使用並重的觀念。物理教育要“從日子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留意培育學生使用物理常識處理日子中簡樸實踐問題的才能,對日子和社會有進一步的瞭解、知道。

3、理論聯繫實踐,還要留意習慣新情況,增強年代感,加強物理教育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本學科教育的鮮明特點;要重視緊跟年代腳步,把握年代脈博,懂得及時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日子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形,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4、重視培育學生的立異精力、觀察才能和實踐才能,重視培育學生運用所學常識知道和剖析社會日子的才能。單純地把握講義常識,不是教育的最終意圖。而應該經過教育使學生在把握基礎常識的前提下,使其才能和情感尤其是立異精力和實踐才能取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擁有的才能和情感去活躍主動地根究未知,獲取新知,使常識、才能和情感相得益彰、協調發展。把學生培育成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四、詳細措施:

1、承繼做好物理單元過關評價檢測的作業,並做好查缺補漏的作業。

2、對照《物理課程標準》和《物理優秀教案》,認真鑽研教材和教育參考資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準備的仗。

3、活躍準備演示試驗和學生試驗,結合《物理試驗冊》,儘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閲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進程。

4、及時佈置作業,要求作業要有代表性,及時檢查或批閲作業,及時反應教與學的情況,以便改進不足之處。

5、課後抽出必定的時刻輔導學生,回答疑問,點拔思路,並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對教法的理解程度,以便改進教育方法。

6、做好每一章的温習和測試作業,做好期中温習和期末温習作業,完成教育的結束作業。

7、學以致用,要求學生會用所學過的物理常識來解釋日子中有關的物理現象,傑出“科學技術社會”的觀點,逐漸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術條件分析:

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好奇心強,興趣濃厚。但弱點的一些概念是抽象的,學生從感性思維到抽象思維並不容易理解。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知識面窄,學習習慣差,兩級分化突出。因此,在課堂上,一些學生不夠敏感,導致學習熱情很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做進一步的調整,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材分析:

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八年級物理教材既要考慮現代生產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需要,也要考慮目前大多數初中生學習水平的現實可能性,適當加強與實踐的聯繫,降低知識選擇的難度。在處理方法上,要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有利於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提高素質。

教材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在內容選擇上,積極推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互動。在學習方法上,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材採用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考慮到運動和力的知識相對於聲、光、熱等知識來説略顯枯燥,聲、光、熱等知識不僅能更吸引學生,而且便於循序漸進地安排各種探究活動,使安排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保持知識的結構。

書中有6章,還有新增加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章前指南,提示本章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具有典型性,啟發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很好的瞭解。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

三、具體措施和方法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瞭解本科目在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新教材不同於以往的要求,因為新教材的靈活性增強了,難度降低了,實用性變得更加清晰。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教材不僅傳授文化知識,而且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現有的各種實驗,讓一個學生能有一個好的培訓通行證,每一個對於一個實驗來説,要寫好實驗報告和經驗。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要求每個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做相關的物理實驗。

3、對學生要求嚴格,培養學生紮實的基礎。雖然學生逐漸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他們也會學習,熱愛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嚴格要求,不能放鬆對任何細節的管理。做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上課勤奮學習;每節課必須有一次練習,防止學生寫作業,少寫作業,嚴禁學生抄別人的作業;教育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4、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和運用科學的興趣。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關注課堂教學的同時,應注意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教學活動。

5、加強教師專業培訓,提高教學水平。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藝術,多聽講座,借鑑別人的教學經驗。

6、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從這一個學期開始,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所以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先從興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三、具體的安排如下:

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容有:

第一章測量

本章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測量工具後才能再進行以後的學習。

1、讓學生知道國際單位、長度的單位;

2、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3、體積大單位和換算;

4、體積的測量方法。

第二章電的初步知識

本章講了靜電現象和簡單電路。

1、知道摩擦起電現象;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兩種電荷及它們的相互作用;

2、知道使小燈泡發光的必要條件;

3、知道一些電路符號,會畫簡單電路圖;

4、理解電路的連接方法:串、並聯電路

5、理解兩種電路的特點。

第三章電和磁

本章介紹了磁的現象。

1、知道磁體的感念和兩種磁極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2、知道磁場現象的存在和兩種磁體的磁場情況;

3、知道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右手螺旋定則。

第四章熱和冷

本章介紹生活中的温度現象。

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劃分方法及測量工具;

2、學會温度計的使用並實際操作;

3、知道熱脹冷縮的現象;

4、知道熱膨脹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五章物態變化

本章介紹的是物質的三種變化。

1、知道物質的三種狀態;

2、理解物質從固態到液態的變化過程和特點;

3、理解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變化過程和特點;

4、理解相反的變化過程:液化、昇華和凝華的過程和特點。

第六章簡單光現象

本章介紹光的基本特性。

1、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2、知道光的反射現象,理解光的反射規律;

3、知道平面鏡成像,理解平面鏡成像的規律;

4、知道光的折射現象,理解光發生折射的特點。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是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科學,是產生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科學。物理課程是中學階段的必修課程,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

中學物理教學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踐,注重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處理好傳統知識與現代知識、知識體系與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種聯繫。在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繫的教學,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在課改新理念和《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生髮展為本,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質量,規範教學過程。在教育科研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幫助學生髮展各方面素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二、學情分析

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物理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絕大多數學生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有着濃厚的興趣,懂得觀察生活,能夠積極思考。但他們的認識還比較膚淺,看不到事物本質,找不到內在規律。學習上沒有恰當的方法,學習起來比較費力。少數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多數學生學習熱情較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夠好。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上冊,共6章,依次介紹了走進實驗室、運動與能量、聲、在光的世界裏、物態變化、質量與密度。每個章節又可分為:觀察、實驗探究、動手做、活動、討論交流、我的設計、家庭實驗室、走向社會、物理在線幾個大板塊。這樣編排有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有利於學生的認識。在內容選配上,教材注重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思想教育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採用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第一章從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開始,告訴學生怎樣學習物理,進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材,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第二章着重於機械運動的描述與探究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第三章通過學生的觀察、實驗和分析,強調知識與生活的聯繫;第四章涉及內容較多,要求學生通過實驗認真觀察和思考,總結規律;第五章重點探究物體的三態變化,要密切結合生活實踐開展小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概念;第六章內容較抽象,要通過學生的活動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物質的質量和密度。

教學重點:機械運動的描述,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規律的探究和理解以及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質量與密度概念的理解與應用。

教學難點:運動的描述,反射、折射及透鏡成像,質量與密度。

四、教學總目標與要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聲、光等自然界常見的現象,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2)初步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包括物理知識,而且還包括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3)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4)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

(3)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5)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悦。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4)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5)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負,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教學要求

1、進一步瞭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突出應用物理知識的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製作、科學實驗等。

5、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要做到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以及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實際,注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注意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博,努力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6、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已經發展起來的能力和情感去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獲取新知,使知識、能力和情感相輔相成、協調發展。

7、繼續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益,堅持啟發式教學,開展開放式教學的研究與試驗,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研究與運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學習和借鑑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到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點,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五、評價工作安排

1、課前鼓勵學生做好預習,課堂中培養和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同時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2、針對實驗課堂根據課堂紀律、積極參與度、動手能力、作業完成情況、實驗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組內量化打分。

3、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他們心目中的問題,教師做好解答和評價工作,爭取使每位學生都有所得。

六、教研專題及教研措施

1、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繫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繫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藴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七、教研課安排

每週四進行教研活動,同時發揮備課組的作用,在教研活動中進行備課、評課。對於不懂的問題及時與組內人員討論研究。

八、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認真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使自己對各項法律有更高的認識,做到依法治教。

2、本學期,根據學校的要求,精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秦皇島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十要二十不準”》,以求強化自身修養,進一步樹立自己樂於奉獻、育人為本的價值觀和職業觀,和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勇於創新的優良教風。

3、配合學校工作,積極參加學校校本培訓,提高個人素質,做好學習筆記。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學習,不斷學習先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