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推薦】教學計劃集錦五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17W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教學計劃集錦五篇

教學計劃 篇1

在《幼兒園教育綱要》中對小班的語言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內容:

一、聽懂和學説普通話,學習正確的發音,培養他們逐步正確發出感到困難和容易發錯的音。

二、豐富語彙,學習運用能理解的常用詞,主要是名詞、動詞、人稱代詞和形容詞等。

三、學會同成人或同伴講話,願意和別人交談,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

四、逐步學會用單句講出圖片的主要內容。

五、喜歡聽老師講述故事和朗誦兒歌,初步懂得作品的主要內容,記住八至十首兒歌。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複述一、二個簡短的故事。

由於幼兒語言發展是能聽懂語言意義嚮應用語言講行交際發展,但在理解語言時往往受直接經驗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幼兒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時期。所以,在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

1、通過語音示範教幼兒學習掌握正確的發音,採用直接示範和示範講解相結合。

2、要引導幼兒多次重複某一言語的發音使這一發音得以鞏固。

3、正音4、通過發音兒歌的教學使幼兒練習一些較困難的發音或相似字音5、通過擬聲故事,帶領幼兒進行發音練習。

由於幼兒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大量的教具,動作、表情、來幫助幼兒理解詞彙。

本學期根據教材大綱的指導我班教師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習感受,把語言領域的培養定為本學期的重點培養方向。

培養重點是以從詞彙入手逐步遞進使幼兒能夠正確的掌握量詞、形容詞、反義詞,並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整的對事物、情感進行表述。

為了更加系統的促進大班幼兒語言領域的發展制定計劃如下:

九月份:

1、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

2、使幼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3、喜歡與他人交往。

4、學會初步理解幼兒文學作品。

十月份:

1、詞彙:幼兒學習形容詞、量詞,大班組以海報的形式將形容詞、量詞公佈出去,與家長形成互動,為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幼兒能夠更加準確的使用形容詞、量詞,豐富幼兒的詞彙量。

2、開展詞的擴散練習,即在學習及日常活動中以一個詞為擴散點做組詞造句的訓練,如火——火車火箭引導幼兒説出更多的帶有火字的詞。並逐步向完整的句子過渡爸爸帶我去看火車展覽。

十一月份:

1、在本月進行的家長開放日的活動中對語言領域的培養內容進行展示。

2、學習相反詞。

3、視態訓練説話法

由:單一的動作→分步表述→完整連續表述。

十二月份:1、在幼兒完整表述的基礎上能夠創造性的使用詞彙並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描述。

2、開展幼兒謎語大賽,把幼兒原創的謎語寫在彩紙上製作成燈謎的形式,請幼兒家長猜一猜。

教學計劃 篇2

新年過去了,我們迎來了小二班的第二學期。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大多數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班級生活,只有個別小的孩子還有哭泣行為,情緒不大穩定。每位幼兒都願意上幼兒園,同時能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在生活自理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會自己動手吃飯,並注意將餐具輕輕放,午睡時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學習遊戲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規。上課時,能安靜坐下來,

積極動腦;遊戲時能聽教師的指示進行遊戲,主動參與活動;在語言表達方面,孩子們都會用普通話與同伴交流。應該説,上學期經過我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如孩子們的午餐習慣還需要加強;在生活自理方面,還要給孩子們以機會,讓他們多鍛鍊,同時注意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等。

一、指導思想:

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目標,認真備好每一節教育活動,準備色彩鮮明、形象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加強對各領域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思想,依據各領域目標合理地制定教育教學計劃,讓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語言領域:在教育活動、區域活動、生活活動中,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學會與夥伴交談,傾聽他人講話,用完整話與他人交流等;

2、社會領域中,敢於在活動中大膽的與夥伴交往,初步學習規則意識,懂得與夥伴合作和分享,做力所能及的事,愛自己的父母及周圍人;

3、在科學領域中,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1和許多的關係簡單的排序等,在區域活動中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學習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能力;

4、在藝術領域中,能大膽地運用手中工具進行塗色、粘貼,學習畫簡單的單線條物體;

5、健康領域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喜歡與夥伴共同遊戲。

6、在教育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好教科研的先導作用,認真搞好古詩文誦讀和聽讀識字的教科研活動。 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合作分享及探究能力,動手能力,自理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能背誦簡短的兒歌、古詩文。

三、教育教學目標:

A健康領域: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衞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B語言領域: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的説出自己想説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並會説普通話。

C社會領域:

1.能主動的'參與各種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D科學領域: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性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E藝術領域: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教學計劃 篇3

(一)引課

1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測量旗杆高度的方法,並説明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

2 、問題:如果觀測的角是任意的鋭角,能否求出旗杆的高度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學完三角函數這節內容,你們就可得到答案。

(二)新課

1、① Rt △ ABC 中,∠ C=90° ,各邊名稱是什麼?一般用什麼字母表示,學生回答,老師在圖形中標明。

2 、在以上測量旗杆高度的各種方法中,那些量是改變的,哪些量是不變的,它們之間有何聯繫?

學生活動:

學生思考,分組討論,並歸納出以下結論(如果學生有缺漏,教師可點撥,同時鼓勵表揚):

(1)、在 Rt △ ABC 中,當∠ A 不變時,三角形的形狀可以改變,即各邊可改變大小,但任兩邊的比值不變。

(2)、當∠ A 取其他固定值時,任兩邊的比值也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

3、三角函數定義:由∠ A 取每一確定值,∠ A 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有唯一確定值與之對應,我們把這兩個變量之間這種函數關係用符號 “Sin” 表示即: SinA= ∠ A 的對邊 / 斜邊

同理得出: COSA= ∠ A 的鄰邊 / 斜邊tanA= ∠ A 的對邊 / ∠ A 的鄰邊cotA= ∠ A 的鄰邊 / ∠ A 的對邊

學生練習:

(1)、寫出∠ B 的四個三角函數

(2)、説出 SinA , cosA , tanA , coSA 值的範圍,求 = ?

4、例題講解:

例 1 、( P108 )由學生回答解題思路,再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鞏固練習:P108 第 2 題 P109 第 3 題

(四)隨堂練習

在 Rt △ ABC 中,已知 sinA=4/5 ,求∠ A 的其他三角函數值,學生板書。

(五)課堂小結:(由學生完成,教師講解、歸納、補充)

1 、瞭解三角函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2 、理解並熟記三角函數的定義。

3 、利用三角函數解決簡單的問題。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三數學上學期鋭角三角函數教學計劃,大家仔細閲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教學計劃 篇4

“農民夜校”各項制度、表冊及標識參考

XX村“農民夜校”培訓制度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XX村“農民夜校”培訓計劃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XX村“農民夜校”機構

校長:

日常工作負責人: 第一小組長: 第二小組長: 第三小組長: ……

XX村“農民夜校”學員管理制度

一、按時作息。按時參加集中培訓,課中不隨便出入教室。

二、文明守紀。上課不講話,不打瞌睡,不接打電話(上課前關閉手機或將手機鈴聲設為振動模式),不抽煙,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講究個人衞生,不亂丟亂扔,不隨地吐痰,保持教學點乾淨整潔。

三、努力學習。培訓前合理安排工作或家務;培訓中,集中精力,認真聽課,認真思考;培訓後學以致用,提高勞動技能,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四、愛護公物。愛護夜校公共設備設施,不亂塗抹、亂刻畫、亂拆卸、亂搬動,損壞公物一律照價賠償或恢復原樣。

五、團結友愛。師生之間相互支持,學員之間相互幫助,不惹事生非、打架鬥毆,製造或傳播是非。

六、安全至上。安全出行,老人聽課要有人陪伴,走夜路要結伴而行。注意煙火,不動用教學用電設施。

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習目的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閲讀成語故事,可以瞭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着我國的文化之熙。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的校本成語故事教學,我會與學生一起學習三類成語故事。

(1)學習帶有動物名稱的成語故事

(2)學習帶有數字的成語故事

(3)學習和歷史名人有關的成語故事

三、教學基本步驟

這學期總共學習二十四個成語故事,每週學習兩個成語故事。

1、在學習成語故事之前出示要學習的成語故事,如果學生之前讀過,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講這則成語故事。

2、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則成語故事,學生默讀。學生默讀之後,老師可點名讀或師讀,學生初步瞭解這則成語故事。

3、觀看成語故事動畫,故事以更具體、更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這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教師講解並引導學生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學生了解故事並能知道故事的比喻意義。

4、在之後的學習中會運用這個成語,可以學以致用

5、每週做一期成語故事手抄報,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回家之後,把學到的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四、教學內容及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備註

1温習上學期學習過的成語故事

2《亡羊補牢》《畫蛇添足》

3《驚弓之鳥》《狐假虎威》

4《兔死狐悲》《塞翁失馬》

5《畫龍點睛》《葉公好龍》

6《三顧茅廬》《八仙過海》

7《一鳴驚人》

8《一字千金》

9《望梅止渴》

10《鑿壁偷光》

11《精忠報國》

12《高山流水》

13《懸樑刺股》

14《破釜沉舟》

15《胸有成竹》

16《孟母三遷》

17《毛遂自薦》

18《七步成詩》

19《五穀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