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精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4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4篇

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1

一、信息技術課程綱要對教材的目的要求

在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培養適應新世紀人才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對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掌握信息技術基礎只是,基本技能和實際應用的重要途徑,是在中小學一門知識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課程。

二、全冊教材簡析

主要包括:計算機常識和簡單的操作,窗口圖形操作系統的簡單操作,用計算機畫圖,用計算機制作版報,網絡的簡單應用,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報告

三、全冊教學要求

1、學會進入word20xx,會打開或關閉工具欄,認識word20xx窗口,會推出word20xx。

2、學會輸入文章,並把輸入的文章保存起來,會打開過去保存的文章。

3、學會修改文章中的錯誤,整段文字的刪除、移動和複製,查找替換文字。

4、會改變文字的大小,改變字體和顏色,會設計多姿多彩的藝術字。

5、會製作簡單的表格,調整表格中的文字,給表格穿上漂亮的外衣。

6、會設定整個版面的尺寸、畫各種圖形,改變圖形的大小位置和顏色。

7、會在版報中插入圖片,學會使用文本框。會打印版報。

四、課時安排

1課4課時

2課4課時

3課5課時

4課4課時

5課4課時

6課4課時

7課5課時

8課5課時

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2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於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並結合我校實際教學需要及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現將本學期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做如下計劃:

一、繼續開展計算機課程教改。信息技術為我校的特色學科,也是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課程,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計算機本身的優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夥伴,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並充分運用於實踐中。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積極學習《信息素養論》、《教育與科研》《新課程標準》等內容,提高教改意識,認識教改意義。積極探討、交流信息技術課教學目標、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努力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獲取、處理信息能力。

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初一初二年級以教育大綱任務為主,仍然體現計算機教學特色。初三年級圍繞畢業會考的考試大綱為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和應用能力。

三、進行了“分層教學”的模式。針對班級分化的學習小組,加強個別輔導、實現同學間一幫一、多幫一,可以方便解決常規教學中難以攻克的難題。增強學生學習風氣和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以前的想上網聊天、玩遊戲轉換為想學知識以備畢業考試。

四、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繼續積極探索如何把信息技術教育的學習,努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觀念和方式,促進各學科的整合和主題活動的開展,積極探索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和實踐探索能力的新方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結合課改的新理念,經常把多媒體教學的這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手段貫穿於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探索、學習、思考、創新的機會,並從中獲得了愉快的體驗。在開展主題活動中,讓學生主動通過網絡蒐集很多有關主題的材料,使主題活動更加豐富。

總之,在新的學期裏,只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綱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研究好學生,爭取學校領導、師生的支持,就能創造性地搞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就能使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

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推廣計算機信息技術。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紋化素質,發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指導綱要,確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按照學校的安排,我擔任三年級(4)(5)班,四年(1)--(4)班的教學任務,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上過一個學年的信息技術課,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都非常喜歡計算機,他們的強烈探索熱情會使沒有組織的課堂完全亂套。本學期我打算採用計算機上機實際操作教學的方法。同時加強四年級學生的教學治理,根據他們好動,不喜歡受約束的特點,多安排實踐性的學習內容。比如課堂學習以遊戲、活動為主,儘量將理論學習時間壓縮在10分鐘以內。小學生要給他們規範的學習方式,用建構主義原理幫助他們建立關於計算機的系統知識,提倡他們運用信息技術於其他學科學習中,均衡地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三、教材分析:

本課程採用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和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本教材每年級兩冊,四年級選用四年級下冊。本教材有五個單元內容,教材內容的編排以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和實際應用為主,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實踐探究,去理解相關的知識內容,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教材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創設的教學活動當中貫穿着靈活多樣的評價和交流方式。評價與交流以學習目標為依據,力求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精神的培養,語言紋字童趣化、圖形圖像直觀化、學習過程自主化、知識內容趣味科學化、信息教育整合化的特點。

四、教學目標:

四年級:一共有5個單元,第一單元網海拾貝、第二單元精彩的`互聯網、第三單元 網絡上的交流、第四單元 電子郵件、 第五單元是計算機安全與網絡文明。。

五、進度安排:

四年級:每節課用10-20分種講理論、剩餘時間上機訓練。

六、計算機治理

從系統上為確保計算機正常運作,我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課堂常規管理:課堂管理的好與不好,不但關係到教學質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影響網絡室的正常運作沒有良好的課堂紀律,就沒有良好學習環境。

(2)課前檢查:要求每位學生先對號入座,並檢查好自己所用的那台計算機的鍵盤、鼠標、顯示器、主機、桌椅等是否有損壞,有任何問題立刻報告教師,教師核實問題所在,然後才開始使用計算機。

(3)課時監督:上課過程中監督好每位學生的使用情況,如有不按要求訓練,而是去運行其它軟件或進行其它操作的,立刻給予批評警告,以防止學生亂刪除,亂操作,導致計算機系統崩潰現象。

(4)課後驗收:下課前1--2分鐘,先各小組長下去檢查各組計算機,看使用一節課後那台計算機有問題或有損壞,有則馬上報告教師,教師再加以核實,有人為損壞的按制賠償,最後教師再親自下去檢查一遍每一台機,確無損壞。

通過這樣一環節一環節的監督、檢查計算機出現問題的概率大大減少了,另外,平時上機也要多作損壞賠償宣傳,以防範學生的不軌行為。

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改革對每一所學校都是一種新的挑戰。新課程以其個性化、多樣化、選擇強為主要特徵,給了廣大中學教師以更大的自主發展空間和創造空間,同時也影響着教師們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尤其是在課堂教學、課題研究、校本教研、學科建設、新課程實施等方面各學科組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和核心。學科組的發展體現着學校的發展,如何加強學科組建設是學校提升師資隊伍的前提;如何提升教師個人專業化水平,是學校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前提。只有學科建設完善和發展了,學校才能發展;只有學科特色建立了,學校才能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改的理念之一,學生髮展的根基是教師的發展,俗語説得好:名師出高徒,只有教師發展了,學生才能得到充分發展,學校的學科才能發展,當學生和教師都發展了,學校也就發展了。因此,學校學科的建設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尤顯重要。

信息技術中學階段綜合性最強的學科之一,尤其是在培養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及操作實踐等能力方面,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學科來整合其他學科,通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創新來探索新課程理念的實施方法。

依據此指導思想,今制定信息技術學科組未來三年的建設和發展規劃。

二、信息技術學科組現狀分析:

1、信息技術科組師資簡介:

信息學科組有2名專職教師,學歷都是大學本科,教齡都在8年以上。2名教師除了承擔學校的信息技術的常規課堂教學外,還承擔着電腦製作、科技創新、研究性學習等學生課外興趣活動小組的輔導工作及學校網絡應用軟件的開發、本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和學校電教網絡維護等工作。

2、課程建設情況:

我校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在高一和高二兩個年級開設,通用技術課程在高一年級開設,每個學期開設18、36學時,旨在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進行消化、創新和應用。歷年來高二學生參加江蘇省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考核成績合格率都是100%。

實驗室或專用教室配備:

學校在建校之初就架設好了校園網絡系統,並計劃在近一兩年內對其進行升級和改造,以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信息技術組目前擁有用於課堂教學和學生課外活動的實驗及專用教室主要有:2間計算機網絡教室(包括1間電子閲覽室),學生可使用的電腦枱數為124台(學生人數與學生可使用的電腦數之比為5:1),每位老師都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3、教學科研情況:

信息技術科組的老師除了搞好課堂教學和課外興趣活動小組輔導工作外,積極參與教改教研工作。張蘭老師的信息技術評優課獲得市二等獎及區一等獎,承霞老師的信息技術以及通用技術評優課都獲得了區一等獎的好成績,並且兩位老師有多篇論文獲得了各級獎項。

三、今後三年的發展規劃:

一、教學工作:

1、解決好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快與教學內容的及時性問題。

2、解決好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應用有效結合的問題。

3、有效解決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

4、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鼓勵他們結合實際和自己的學習生活,創造性地製作出有水平和實際價值的電腦綜合作品。

5、針對各種層次學生的能力特點,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抓優生,重點培養,爭取在奧林匹克程序設計大賽和學生電腦作品大賽中出成績。

6、一年一度的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繼續保持100%的通過率。

二、隊伍建設:

1、加強教研組教師的隊伍建設,針對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快的特點有效地組織組內教師進行專業學習,重點關注迅速更新的新觀念、新知識、新信息,及時瞭解和熟悉學科發展的前沿。

2、強化集體備課和教研,統一思路,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嚴格堅持每週一人説課的制度,創設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

3、鼓勵和支持組內教師進一步深造、外出學習和積極參與市上的公開課和學術研討活動。

三、加強科研

教研組要鼓勵、促進每個教師成為不斷進步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教師,其途徑是強化教學科研,無論是個人進行課題研究還是集體立項進行課題研究都要大力提倡,使教師在教學研究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推動自身的專業自主發展,以適宜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情況。

四、加強管理:

1、認真按照學校的制度進行組內的教學管理。

2、督促組內每個教師認真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

3、督促組內每個教師認真填寫教師發展手冊、教師繼續教育手冊等。

以上是本組今後三年發展和工作的總體思路,具體在每個學年度,我們都將作進一步詳細的具體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