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2篇)

欄目: 教學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97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學計劃,就是在準備做教學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籃球學期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範文(精選12篇)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分析

由於我鎮屬於城鄉結合部,在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到籃球跟談不上系統的學習籃球了,通過對本校初一學生共性的觀察,瞭解到學生對籃球的興趣較濃厚,但籃球基礎一般,水平不一,且身體素質發展不平衡。學生模仿動作的能力較強,對體育運動知識的認知從直觀、感性、具體的動作開始,對知識的講解已經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紀律良好,行為習慣已經正常化,可以初步掌握籃球運球技能,但對基礎練習缺乏耐心和堅持;有團隊意識,但小組合作能力不強。對老師的口令理解不清等,技能學習理解能力欠缺。

二、教材分析

籃球運球是籃球基本技術中重要的技術,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目標體系之下所確定的初中籃球教材的內容,結合教學目標,採用《籃球》運球作為基本教材。籃球是深受學生喜愛,有廣泛羣眾基礎的項目,但學生對籃球的基本技術運球的技能掌握較少。本單元通過球感練習,輔助練習等方法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的運球技能,提高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競爭意識及團結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懂得行進間籃球運球的技術方法。

2、知道並能利用球感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掌握運球的基本要領,並能完成行高低運球的互相轉換、換手體前換手運球、曲線進間運球及會做簡單的運球組合動作,發展靈敏性、協調性等素質。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四、教學器材

本單元,籃球器基本為兩塊籃球場,標誌杆若干,籃球每人一個,下紅旗、鼓等器材,目的為學生建立完善的練習條件,盡最大限度增加學生課堂練習密度,為提高學的籃球技術水平而設置。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進學生健康,豐富學生業餘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團結協作的精神;培養籃球興趣,提高籃球技術水平。

二、情況分析

由於籃球運動的特殊性,學生來源都是高年級學生,不僅要培養他們興趣,而且還要肩負着學校對外的競技比賽任務。為了更好地開展籃球運動,教師就個人特長和學生狀況積極籌備活動內容和方案,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活動空間。

三、人員組成:(條件)

1、熱愛籃球運動,具有一定的籃球技術基礎;

2、身體健康,有較強的意志品質;

3、思想健康,能遵守校紀校規;

4、學習態度端正。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球感訓練(原地高、低運球),移動(側身跑、變向跑、變速跑、後退跑)。

球感訓練(運球),移動,傳接球(雙手胸前傳球)、組織隊員對抗練習,一對一練習,滲透簡單籃球比賽規則。

四月份:

球感訓練(運球急停急起)鞏固以上學習內容,一對一練習(突破訓練),滲透簡單籃球比賽規則。

球感訓練,體前變向運球,傳接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投籃練習(原地)、一對一練習,滲透簡單籃球比賽規則。

五月份:

球感訓練,體前變向不換手、背後運球,行進接傳接球,投籃練習,二對一練習(突破訓練)。

鞏固以前學習內容,組織隊員比賽(重點進攻練習),接球投籃練習,選出球隊的隊長。

六月份:

前滑步、後滑步、側滑步(結全防守腳步動作),傳接球練習(反彈)。

組織比賽(在比賽中使學生合理運用各種動作),投籃練習。

七月份:

複習前面學習各種運球的動作,學習背後運球,三對二練習,身體素質訓練,投籃練習。

三對二練習,移動訓練(跳步急停、跨步急停),接球急停跳起投籃,轉身運球,假動作訓練。

八月份:

三對三練習,先進間高手投籃練習,鞏固球感訓練,投籃練習,搶籃板練習。

四對三練習,提高傳接球的準確度練習,球感訓練,轉身練習,投籃練習,搶籃板練習。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使用材料:籃球、塑料圈、紙棍等。

目的:鍛鍊幼兒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活動設計:

1、單手拍球:可以單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線或障礙物行進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狀,手腕自然用力,身體降低重心稍微前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雙手拍球:按照單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進行。先立定姿勢雙手拍球,熟練後走直線、走圓圈或繞障礙物行進拍球。幼兒可以邊拍球邊數數,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拍球次數最多。

3、拋接球:兩手向上拋球,然後再用手接住;兩名幼兒合作面對面拋接球,接不住球者為輸。

4、乖乖球:兩名幼兒面對面蹲下或坐下,向對方滾球,球不能離地,沿直線向前滾,比一比誰的球最乖。

5、轉圈圈:幼兒各拿一個籃球放在平地上,單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轉、向後轉,比一比誰的籃球轉的時間最長。

6、頂球:把球放在頭部,兩手輕輕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為輸。

7、夾球跳:把球放在兩腳之間,夾住球輕輕向前跳,看誰或看哪隊先到達目的地為勝。

8、運球:把球放在籃子裏,提着走、跑、跳;兩人提着合作運球,可增加障礙物,使活動更加有趣。

9、螃蟹運球:兩幼兒面對面站好,兩手輕輕抓住對方,把球放在兩幼兒胸部中間,學螃蟹橫着走。兩人動作必須協調一致,才能走得好,運得穩。也可以增加難度,背對背運球走。

10、趕球走:幼兒手拿硬紙棒,按一定的路線向前趕球,看誰的球先到達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後走,不要讓球寶寶出圈。

12、胯下傳球:先單手拍球,然後抱起球從胯下穿過繼續拍球。這種玩法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耐心練習。

13、蝸牛旅行:把球放進輪胎內,兩手輕輕地扶住輪胎向前滾。活動中誰的球掉下來為輸。

14、轉身拍球:幼兒先立定拍球,然後迅速轉個圓圈後繼續拍球。在一定的時間內,比一比誰轉身的次數最多。

15、投球:幼兒持球站成一隊,與球籃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頭前方上舉,用力往籃內投球,進球為勝。

16、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創編球操,請幼兒隨音樂表演。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4

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

學情分析

我這節課教學的是初一年級兩個班60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穫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基礎、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①積極熱情主動。

②計劃周密詳細步驟有條理。

③協作意識強任務完成好。

④獨立完成,完整規範。

教學反思

根據初一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裏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為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範。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上完課後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裏通過學習有所收穫,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懂得行進間籃球運球的技術方法,培養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

2、掌握運球的基本要領,能利用球感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完成行高低運球的互相轉換、體前換手運球、繞杆運球及會做簡單的運球組合動作,發展靈敏性、協調性等素質。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主要教法與措施:

一、

1、籃球運動知識的瞭解及球性認識。

2、球感的培養及練習:手撥球、各種繞環、手拋球等。

3、每人一球,散開練習,教師觀察輔導,做好球感練習。

4、小組練習,教師語言激勵、小組展示。學會如何控制好籃球,激發學生練習熱情。

二、

1、球感練習、球感操。

2、原地運球:高、低運球及互相轉換、換手運球。

3、球感練習比賽。

4、哨音、小紅旗指揮學生練習。知道手控制球的方法。

5、聽講解示範,模仿素、思考。懂得手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

三、

1、球感練習、高低運球、換手運球、左推右拉。

2、行進間直線運球。

3、講解、示範。清楚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

4、信號指揮,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怕籃球失控,培養學生自信。

5、小組展示,同學評價,老師點評。能夠較好的控制球的落點。

四、

1、籃球高低運球及高低運球互相轉換。

2、籃球8字曲線運球。

3、講解、示範,學生模仿、思考。讓學生知道在曲線運球中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方法和時機。

4、小紅旗、哨音立體信號指揮學生練習。學會在曲線運球中控制好籃球和身體的重心。

5、音樂節奏指導學生練習。

6、小組練習,比較法。

7、競賽法。

五、

1、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2、繞杆運球

3、講解、示範,學生模仿、思考。注意拍按球的部位、方向正確。

4、節奏法(分動作步驟)指揮學生練習。及時跨步、側身護球和加控制好球。

5、動作要領口訣法指導學生練習。

6、小組練習,比較法。

7、比賽法。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理念:

籃球運動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項綜合性體育活動。其具有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它能全面鍛鍊身體,主要是發展學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提高依賴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的情況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練習當中,因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實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近年來,隨着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應從形式、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改革。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中走出來,重視基本功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基本功的籃球技術練習,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學在籃球教學中及開展的各種類別的籃球比賽中已日益顯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為何能在短短几個時間就能立足於NBA,並令世界上那些籃球專家們為之震驚和感歎!讓我們這些球迷們為他的成功而驕傲、歡呼!他的成功不僅僅來之於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紮實的籃球基本功技術,這也得於他有好的啟蒙教練的培養。所以基本功的教學將貫穿於我們青少年籃球教學及籃球比賽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為籃球(運球、傳球和投籃以及基本戰術),是《體育與保健》(水平四)的內容。球類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中學籃球教材由基本技術、簡單戰術和教學比賽三部分組成,基本技術在整個教學內容中比重較大。初中階段重點是學習和初步瞭解各種基本動作。因此,將章節重點確定為基本技術動作的掌握,難點基本戰術的配合。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7

一、課程名稱:籃球

二、授課對象:4,5,6年級學生

三、課程目標:

5—6年級學生在一定的競爭環境中學習,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單、雙手投籃,多點三步上籃以及教學比賽,攻防戰術學習等。

四、訓練內容

五年級:跑步傳接球上籃、攻防練習、三步上籃。六年級:多點上籃與投籃、區域攻防練習。

五、課程理念

小籃球是一項集體競技、健身、娛樂和益智為一體的集體性運動項目,集體運動的對抗性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活動遊戲性和觀賞的娛樂性以及各種傳媒的效應,都是吸引小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重要因素,使得籃球成為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也使得小籃球成為小學生最熱門的教學內容。

“小籃球校本課程”的實施開展,首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大對學生的宣傳力度,小籃球是我市“校本課程”中的一個重點項目;籃球也是我市傳統項目,為此我們為了繼承我市的優良傳統,將籃球項目推廣普及到全市中小學生,其次體育課程越來越被國家所重視(體育學科納入中考),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歡。因此小籃球為校本教材,貫徹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精神,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為學生健康鍛鍊和身心健康服務。

六、課程實施:

(一)實施形式:

1、課時安排:每週1課時,可以得用課外時間為課時。

2、組織形式:採用班級活動、小組活動、合班活動或跨班級活動。

3、活動地點:校內。

4、活動準備:提高思想認識,大力宣傳開發小籃球課本課程的重大意義。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案、計劃及有關措施。

5、成果展示:在校內開展各種比賽及展示活動,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的方法開展籃球友誼賽。

(二)實施辦法:

1、堅持以發展學生興趣入手、堅持從提高學生技術技能為本。

2、堅持每節課安排球性練習,各種運球練習。

3、教師對技術教學、動作要規範。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及提高學生籃球技術教學相結合。

5、明確考查內容,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促進學習。

6、實行1人一球或2人一球,提高練習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7、堅持每週一次全校性籃球練習活動。

8、實行每年一次陽光體育展示活動,為創造校園籃球文化增添色彩。

七、課程評價:

期末測試及評價標準:

1、高年級考核項目:原地持球突破上籃、一分鐘罰球線罰球。

2、評價標準:考核成績和技術成績及平時成績。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8

我發現現在我們的學校中,女子籃球教學計劃全部是以技戰術教學為主,沒有把規則的介紹列入教學計劃,從而導致了我們學生,在學習籃球之後,大多數女生還不知道什麼是走步球,什麼是兩次運球。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般把籃球規則作為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從來沒有納入實踐課的教學之中,學生在理論課上,聽講的能力一般,況且,女生對於籃球的熱愛程度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理論課講完後,能記住的很少很少。所以才導致了,在學院的籃球賽中,出現了女生抱着球滿場跑,還有故意用腳去踢球的行為出現,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另外,女生參加籃球運動的興趣不高,我們也要在教學中解決好這個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教師一般是按着教學計劃往下進行,所以,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要從我們的教學計劃中,想辦法。從而制定一份更好,更適應我們女生接受的教學計劃。

一、 女生籃球教學計劃制定的重要意義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我們要考慮她們掌握籃球技術的現狀,為我們的教學做好向導。在教學中,我們要教授籃球技術,還要講解籃規則,所以,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我們要進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學計劃。

二、女子籃球教學計劃的制定(共8課時)及簡單的分析

1. 移動技術:包括滑步、後撤步、側身跑、後退跑、急停。 在這個計劃的制定過程,考慮的是學生以前在初高中學習基礎差,再次進行學習,加強他們對於籃球運動中防守的練習。在本次教學中,可以輔助以遊戲來進行,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我們要打破常規的教學方法,不單單隻限於動作技術的教學,我們要在室外課堂的教學中,加以籃球規則的講解。比如説,在這一課時中,我們可以在講解滑步的同時,給學生講解在比賽實踐中所運用的方法,滑步主要用於比賽的防守中,所以在這裏,我們一定要向學生講解規則中涉及的部分規則,比如“合法防守位置”、“圓柱體原則”、“阻擋”、“帶球撞人”等。這樣,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正確的防守位置,什麼是正確的防守方法,避免在課餘參加籃球運動時,造成無謂的犯規。所以説,在這一個課時內,我們不但完成了動作技術的教學,而且讓學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規則,提高了學生對於規則的瞭解程度。以前專門組織講解規則,聽的時候都很認真,下來後,在實踐中運用的遠遠不理想。我們現在這種,技術加理論教學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了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

2.運球技術:包括原地的高低運球、原地的體前變向運球、行進間直線快速運球、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在這一課時的制定中,考慮到原地運球是基礎,練習原地運球是為了給行進間運球打好基礎,另外是讓學生第一次觸球時,增加手對球籃球的感覺,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練習。在本節課中,涉及的規則有:非法運球(兩次運球)、走步球、腳踢球、翻腕、球回後場等。

3.傳接球: 原地傳接球練習,包抱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胸前傳接球,單手體側傳接球,反彈球。行進間傳接球,包抱行進間短傳配合練習,行進間長傳配合練習。涉及規則:漏接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

4.行進間投籃:行進間單行抵手投籃、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規則講解:比賽時間4×10分鐘,暫停、換人。

5.持球突破:交叉步持球突破 罰球練習,附帶講解罰球站位及規則。 規則講解:侵人犯規和技術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犯規。

6.教學比賽:講解一場球的組織,及裁判員的執法程序。 在這份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不但有了技術的教學內容,而且也把我們在以往的理論教學中的規則部分,放到了我們實踐課的教學之中,在講解籃球動作的同時,我們進行相近規則的講解,這樣,讓學生加深記憶,也好理解,避免學生在學習完籃球之後,不懂規則的事情發生。

採用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增加女生對於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更好的投入到籃球的學習中來。

章節重點確定為基本技術動作的掌握,難點基本戰術的配合。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9

籃球教學計劃

一、訓練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訓練原則:

1.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後繼續提高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潛力。(身體、戰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潛力)

5.每週二下午第三節課及每一天的大課間。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資料: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罰籃

(2)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三分線外遠投。

(4)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各鋒、衞隊員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後搶籃板球。

(3)注意搶到籃板球後第一傳的處理潛力。

4.用心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潛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用心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注意戰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域聯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養學生髮動快攻的時機,並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後的發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邊線球出現緊逼的狀況)

(2)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取的配合。

6.陣地進攻:

(1)增強個人進攻潛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為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組織後衞的發動配合。

四、訓練重點安排:

1.第1——2周:

(1)討論和制定計劃。

(2)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2.第3——4周:

(1)柔韌性練習。

(2)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罰籃、三分球練習。

(4)小力量訓練。

3.第5——6周:

(1)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五點投籃練習。

(4)罰籃練習。

4.第7——8周:

(1)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區域聯防(2——3、2——1——2)。

5.第9——10周:

(1)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罰籃、五點投籃。

(4)教學比賽。

6.第11——12周:

(1)籃板球訓練。

(2)強調後衞、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破解聯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教學比賽。

(5)罰籃。

7.第13——14周:

(1)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快攻路線訓練。

(3)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教學比賽。

(5)五點投籃。

8.第15——18周:

(1)全面進行戰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持續訓練水平,用心、認真投入到今後的訓練比賽中去。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10

訓練目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進而為安陸市初中籃球聯賽做準備

訓練原則: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做好學員遲到,早退,請假等考勤記錄.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後繼續提高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身體、戰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訓練次數為每週四次,分別是每週的星期一到星期四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時長45分鐘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訓練內容:

一、身體素質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二、投籃訓練:

(1)罰籃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11

一、教學理念:

籃球運動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項綜合性體育活動.其具有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它能全面鍛鍊身體,主要是發展學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提高依賴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的情況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練習當中,因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實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近年來,隨着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應從形式、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改革.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中走出來,重視基本功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基本功的籃球技術練習,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學在籃球教學中及開展的各種類別的籃球比賽中已日益顯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為何能在短短几個時間就能立足於NBA,並令世界上那些籃球專家們為之震驚和感歎!讓我們這些球迷們為他的成功而驕傲、歡呼!他的成功不僅僅來之於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紮實的籃球基本功技術,這也得於他有好的啟蒙教練的培養.所以基本功的教學將貫穿於我們青少年籃球教學及籃球比賽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為籃球,是體育與保健的內容.球類是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籃球教材由基本技術、簡單戰術和教學比賽三部分組成,基本技術在整個教學內容中比重較大.重點是學習和初步瞭解各種基本動作.因此,將章節重點確定為基本技術動作的掌握,難點基本戰術的配合.

三、教學目標:

1、運動技能目標:

1)瞭解練習的方法,明確籃球運球、傳球、投籃的技術原理及作用.認識籃球運動的目的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

2、身體健康目標:

1)通過本章節的學習,發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素質,提高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2)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一般的籃球比賽規則及遵守規則.

3、心理健康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強烈的競爭意識及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強化學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和心理素質.

2)在競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同學協調配合.

4、運動參與目標:通過籃球教學,讓學生明白體育活動是促進身體發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從而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為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5、社會適應目標:在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參與競爭能力,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正確對待成與敗.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練奠定基礎.

四、教學方法:

1、本章節主要以“愉快教學法、情境激勵教學法”作為指導思想,以發揮學生的認識能力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為目的,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始至終在師生的共同參與活動中愉快、輕鬆、活潑地進行教學,力求體現“重參與、育興趣、練技能”的教學特色,以達到優化後的教學效果.

2、堅持循序漸進和教與學同步互動的教學方法,通過視頻演示現場傳播,即體現教學的整體性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中教,在教中學,學習過程是自己實踐完成學習任務的.

五、學法説明:

高中學生的年齡為17、18歲,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朝氣蓬勃、富於想象力,有很強的求知慾,而學生作為個體,又具有其獨立性,要具有較強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創造力等能力的舞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教學比賽,表現現代人追求成功,嘗試挑戰、靠努力和奮鬥贏得勝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傾向.也可使學生心裏積聚的壓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

六、課時安排:六課時.

籃球學期教學計劃 篇12

第一課

一、師生互相問好

二、宣佈本次課的內容和任務

三、準備活動

(一)熱身跑

(二)活動各關節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練習

教學任務: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練習方法。

1、 胸前指撥球

2、 單、雙手拋接球

3、 腰、膝繞環

4、 胯下拋接球

5、 胯下繞8字

6、 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學習移動技術

(一)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移動技術的動作方法

(二)概念:移動是籃球運動中隊員為了改變位置、方向、速度和爭取高度、空間所採用的各種腳步動作的總稱。

(三)動作方法與要點

1、基本站立姿勢:

動作方法: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距離約與肩同寬。身體重心落在兩

腳之間,略收腹含胸,屈肘,兩手放於體側前方。防守時站立姿勢稍有不同,兩腳開立略比肩寬。屈肘降低重心,含胸,兩臂張開。 動作要點:屈膝、降低重心,抬頭,目光注視全場。

2、起動

動作方法:按基本姿勢站立,向前起動時上體迅速前傾向前移動重心,一隻腳用力蹬地,另一隻腳迅速向前跨出。向側起動時,向起動方向一側移動重心,上體迅速轉向起動方向,異側腳用力蹬地,同時腳尖轉向起動方向,並向起動方向跨出。

動作要點: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頻率。

3、變速跑

動作方法:跑動中加速時,上體微前傾,用前腳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頻加快,同時用力擺臂。減速時,步幅適當增大,上體直起,用前腳掌用力抵地減緩向前的衝力,從而降低跑速。

動作要點:加速時,上體前傾,步頻加快,蹬跨有利。減速時,上體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變向跑

動作方法:從右向左變向時,最後一步用

右腳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同時腳尖稍內扣,迅速屈膝,腰部隨之左轉,上體向左前傾,移重心,左腳向前方跨出,然後加速前進。 動作要點:變向時,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另一腳步迅速朝變向方向邁出第一步。

5、側身跑

動作方法:在跑動時,頭部和上體轉向側面或有球的一側,腳尖朝着跑動方向。跑動時,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體平衡,雙手自然放在腰側,密切注意觀察場上情況。

動作要點:上體自然側轉,腳尖朝跑動方向,眼睛平視,隨時準備接球。

第二課

一、師生互相問好

二、宣佈本次課的內容和任務

三、準備活動

(一)熱身跑

(二)活動各關節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練習

教學任務: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練習方法。

1、 前指撥球

2、雙手拋接球

3、腰膝繞環

4、胯下拋接球

5、胯下繞8字

四、學習運球技術

(一)教學任務:基本掌握原地高、低運球的動作方法。

(二)動作方法

1、原地高運球

動作方法:兩腳前後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目視前方。運球手臂自然彎曲,以肘關節為軸,用手按拍球的正上方,球的落點在身體側前方,球的反彈高度在腰、胸之間。

動作要點: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確,手腳配合協調。

2、原地低運球

動作方法:兩腿深屈,降低重心,上體前傾,用上體和腿保護球。同時,手短促地按拍球,球的反彈高度在膝關節以下,以便控制球和擺脱防守繼續運球。低運球拍球的部位在球的正上方。

動作要點:重心降低,上體前傾,按拍球短促有力。

五、1雙手胸前傳球

動作方法:雙手持球於胸腹之間,兩肘自然彎曲於體側,身體成基本站立姿勢,眼平視傳球目標。傳球時後腳蹬地發力,身體重心前移,兩臂前伸,兩手腕隨之旋內,拇指用力下壓,食、中指用力撥球並將球傳出,球出手後

兩手向下略向外翻。

動作要點:持球動作正確。用力協調連貫,食、中指撥球。

2、雙手胸前接球

動作方法:兩眼注視來球,兩臂迎球伸出,雙手五指自然張開,兩拇指相對成八字形,其餘手指向前伸出,兩手成半圓形。當手指觸球時,雙手將球握住,兩臂順勢屈肘後引緩衝來球的力量,兩手持球於胸腹

之間,成基本站立姿勢。

動作要點:伸臂迎球,收臂後引緩衝,握球於胸腹之間,動作連貫一致。

第三課

一、 師生互相問好

二、宣佈本次課的內容和任務

三、準備活動

(一)熱身跑

(二)原地徒手操(4*8)

第一節 頭部運動

第二節 伸展運動

第三節 擴胸運動

第四節 體側運動

第五節 踢腿運動

第六節 腹背運動

第七節 壓腿

第八節 原地活動各關節

四、複習移動技術

(一)教學任務:進一步掌握急停、轉身技術的動作方法和動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