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W

人的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歡迎閲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篇一: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1、識字教學

教學時,教師藉助生字卡片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比賽,如開火車比賽、男女生比賽等,教學效果較好,“疊、染、翠”三個字不常見,學生識記較慢,需在今後教學中重複出現,複習鞏固。

2、朗讀教學:

教師藉助圖畫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讀文與看圖結合,學生置身其中,讀出了自己的感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較難理解,教師邊講解邊範讀,加深了學生的感悟。

3、寫字教學:

寫字指導一課時完成,不細緻,還應分在兩課時學習。

本課中,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感受不深,如果利用課件展示秋天的不同美景,讓學生觀察,效果一定更好。

在識字環節中,為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我採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的做法,並進行小組點評,力求創設課堂學習的積極氣氛。

在閲讀中,我留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通過讓學生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詞語讀出感受和體會。並以獎給金色小星星這樣的比賽形式促進學生朗讀,學生興趣較高。

在拓展環節中,我讓學生展示他們收集的關於秋天的詞語,學生完成較好。他們大部分是在與家長的合作下,共同查閲資料,或走進大自然去體會,去完成的。這樣課內與課外的有機融合,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篇二: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是由五則諺語組成。它的教學目標是在識字和寫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收集諺語的興趣。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學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仍然激動不已。現在,我將結合本課的教學環節,談談我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創設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位。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這樣,學生樂學,便會積極投入其中。於是,我創設了愉悦可持續型的氛圍,讓學生走入“諺語王國”,先去認識我們的老朋友,再學習新諺語朋友。識字中,通過和字寶寶交朋友,並坐上“識字列車”一同去遊覽“諺語王國”。這種教學情境的設立,學生有了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感覺。他們主動地學習,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趣味識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穫,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我運用直觀形象的課件,創設諺語王國的情境進行識字教學。先通過學生自主識字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勵他們同桌合作識字,並全班交流識字方法,識字過程體現循序漸進,先認讀帶拼音的,再進入“快樂列車”的遊戲中認讀不帶拼音的字,後半步通過“螞蟻運食忙”的遊戲讓學生趣味識字,加強鞏固。

3.讓學生在輕鬆、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探究,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悦,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發展語言。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歷感知、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整個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靈性服務。

1.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交流,多表達。

2.讀書指導具有層次性。利用圖標“我能讀準。”“我能讀流利。”“我能讀好。”來推進教學。

3.質疑問難,培養創新精神。

4.讀書形式多樣。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儘管我非常投入地走進課堂,但是細細回味課堂中的每一環節,許多疏漏和處理不當的.地方便呈現出來。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瞭,有些不準確。

1. 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

2. 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

這節課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係重大。我應該感謝這次比賽,它使我擁有了一個新的教學生命,今後,我會沿着這條航線,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篇三: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識字是學習文化的起點,是閲讀寫作的基礎。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關係到學生的閲讀能力的強弱和寫作能力的強弱。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應發揮積極的不可或缺的引導作用。由低段教材編排的“專題識字”可見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因此,識字教學設計要充分發揮按“專題”編排教學內容的優勢,引導學生嘗試自讀課文,自主識字,並能通過同桌、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自主學習中,自我獲取知識,教師充當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閲讀中,在感悟中識字,積累識字方法,提高識字速度。在識字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保持主動學習的狀態,培養自主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的效率和質量。

識字的學習過程一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多種學習形式,如:認字與字的音、形、義融為一體等方法;聯繫上下文語境加強字的辨析;根據生活經驗歸類識字等。同時充分利用多讀(指明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課堂的識字效率顯著。

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必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課內外閲讀興趣,增加課內外閲讀量,擴大識字量,這樣才真正將語文基本能力落到實處。

篇四:人教版第三冊識字教學教學反思

文字是枯燥的書寫符號。對兒童來説,識字不像看動畫片、聽故事那麼有趣。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形象化的圖片、動作、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他們的形象思維,就顯得十分重要。

那麼,怎樣在識字教學中啟迪他們的形象思維呢?“誘思探究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之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探究模式,遵循“探索—研究—運用”的教學層次,即“觀察—思維—遷移”的教學認知過程,積極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環境,教學中始終貫穿“訓練、思維”,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充分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實實在在地體現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1.  用漢字的形體結構特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採取圖畫、實物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對漢字獲得深刻的印象。

2. 字義和字形特點結合起來,配合形象化的動作,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識字。

例如,教“拿”字時,教師問學生:“我手裏拿着什麼?”學生回答:“粉筆。”“你手裏拿着什麼?”“書。”“拿書拿粉筆的拿字怎麼寫呢?”教師邊做拿粉筆的動作邊問:“大家看,我用什麼拿粉筆?”“用手。”“拿時要把手怎麼樣?”“合起來。”“‘合’起‘手’來就拿到了東西,所以‘拿’字的上面是‘合’,下面是‘手’。”“它是什麼結構?部首是什麼?”然後讓學生用“拿”組詞並造句。當學生造出“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這句話時,讓學生討論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有什麼壞處,以便陶冶學生的情操。

3. 用順口溜、謎語等形象化的語言,讓學生興趣盎然、輕鬆愉快地掌握生字。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坐”字時,教師邊板書“坐”字邊説:“兩人在土上,這是什麼字?”學生搖頭。再問:“你們現在的動作是站着,還是怎麼着?”學生齊聲回答:“坐着。”“這就是要學的‘坐’字。”然後讓學生再把上面的謎語説一、兩遍,字形和字義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不難看出,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字形,理解了字義,發展了組詞造句的能力,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濃厚興趣和積極性,開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總之,只要我們能針對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這一認識特點,設法豐富學生的感知表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識字就不再是一種乏味地機械記憶,而是一種有趣的活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果,又發展了他們的能力,陶冶了他們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