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45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

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1

昨天我講了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第11課《天上的星星》的第二課時。這篇課文描寫了繁星滿空和月明星稀的景象,刻畫了一羣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星星的喜愛之情。

我把整節課分為三部分來講,一是檢查第一課時學習情況,即本課的生字和詞語掌握情況及課文主要內容的檢查。孩子們掌握的較好。第二部分是出示小組交流合作內容,讓小組討論兩個問題一是課文描寫了天空中怎樣的景象?找出有關語句畫出來,在小組內感受一下,可以旁批自己的感受。二是課文哪些部分寫了繁星滿天的景象,哪些部分寫了月明星稀的景象?找出來在小組內交流。可以通過朗讀來展示,可以旁批自己的感受來展示,可以通過分析語言文字上的特點來感受。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真正的深入到課堂中去討論問題。通過一組組同學爭先恐後的發言,找出了課文中關於表現孩子們對星星喜愛之情的句子。並且從語言運用上也分析了句子的修辭手法,學生學得較好。只是在時間安排上不是很得當,用時間多了點。以至於月明星稀部分也沒有講。我想放在下節課去講。

每講一次課對自己都是一次提高,課堂上覺得自己還是缺乏整體駕馭課堂的能力,對於課堂上的預設內容沒有備課備到位。今後多聽名師課,多學習,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能力。

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本課帶有生字的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學積累優美詞句。

3.能讀懂課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對星星的喜愛之情。

4.能仿照旁批,寫出自己讀課文的體會。

教學準備

朗讀磁帶,有關夏夜星空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由詞語引入課文學習

課件出示以下詞語:

無聊榆樹陡然驀地調皮鬼精靈

燦燦的灼灼的弱弱的漠漠的

面面相覷不得其解目不暇接大吃一驚

精光靈氣沒精打采天涯海角

1.抽生讀詞語,齊讀詞語。

2.如果能夠體會一下詞語的意思,你能讀得更好。讀這些詞時要把詞語的含義連同你的想象都留存在心間。再讀一讀,好嗎?相信在後面課文的學習中你會理解得更好。

3.在你們心中,星星是什麼樣子的?在夏天的夜晚,你數過天上的星星嗎?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請你説一説。

過渡:夏天的夜晚,天上有無數的星星閃閃發光,星星們就像孩子們那樣調皮、可愛,讓夏夜的天空顯得那麼的熱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天上的星星。(齊讀課題)

二、快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快速讀文,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們”對星星的喜愛?

三、精讀課文,品味星星的“熱鬧”和“月明星稀”的景象

1.生自讀文,把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勾畫出來,並在課文旁邊批寫自己的體會。

2.學生彙報交流。(課件出示以下句子,隨學生的彙報呈現。)

預設1:

啊,兩顆,三顆……不對,十顆、十五顆……奇蹟是這般迅速地出現,愈數愈多。

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理解數字和省略號的作用。

預設2:

一時間,夜空一片閃亮,像陡然打開了的百寶箱,燦燦的,灼灼的,目不暇接。這些星星又像是無數沉睡的孩子,驀地睜開了光彩的眼睛。

“目不暇接”是什麼意思?你能從這兩個句子中找出一對近義詞嗎?(陡然——驀地)這兩句話用了什麼寫作方法?把什麼比作什麼?體會比喻句的好處。

預設3:

它們真是一羣孩子呢,一出現就要玩一個調皮的謎兒!這些鬼精靈,從哪兒來的?是一個家族的兄妹?還是從天涯海角集合起來,要開什麼盛會呢?

從這句話體會孩子們對星星的喜愛之情,星星像孩子一樣調皮、可愛。

預設4:

夜空再也不荒涼了,星星們都在那裏熱鬧:有裝熊的,有學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擔的,也有高興極了,提了燈籠一陣風似的跑的……

從“熱鬧”一詞體會到什麼?星星們是怎樣“熱鬧”的呢?這些都是對星空中一些星座的描寫。你能根據平時對星空的觀察,發揮自己的想象,用“有……有……有……”來説説星星們熱鬧的樣子嗎?

3.星星是這樣的美,天空是這樣的熱鬧。可當月亮出來了時,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為什麼“大吃一驚”?請你認真讀一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月明星稀”的內容,用“”勾畫出來。

(1)學生自讀課文。

(2)全班彙報交流。

教師相機引導:

①我們為什麼會“大吃一驚”?

②“面面相覷”是什麼意思?

③我們似乎明白了什麼?

你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我們對星星的喜愛?理解“可憐”“不忍心”“不再聲張”“不讓大人們知道”等句,體會孩子們對星星的憐惜之情。

四、總結,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1.本文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生動、優美。

2.學了本文,體會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寫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可從文章感情、表達方法、字詞積累、寫作等方面來談。)

天上的星星教學反思3

本文是一篇批讀課文,批讀課文旨在加強教材的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積極思考,隨文旁批。文章以不拘一格的筆墨,顯示出作者精彩敍事和真切狀物的技巧。課文先寫了“我們”小時候好奇地數星星,看見繁星滿天,快活地向星星招手;接着寫了月明星稀讓“我們”大吃一驚,可憐這些沒精打采的星星;最後寫了“我們”無意中找到了躲藏在溪水中的星星,並且保守着這個孩子的祕密。課文描寫了繁星滿空和月明星稀時的景象,刻畫了一羣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星星的喜愛之情。

作者在文中多處地方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例如,“一時間,夜間一片閃亮,像陡然間打開的百寶箱,燦燦的,灼灼的,目不暇接”,用了比喻的手法。這些星星“驀地睜開了光彩的眼睛”“一出現就要玩一個調皮的謎兒”用了擬人的手法。還有設問,看似在問,實際上寫出了許許多多的星星陡然間出現在天空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無比驚喜之情。此外,還有排比:不再荒涼的夜空,“有裝熊的,有學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擔的,也有高興極了,提着燈籠一陣風似的跑的……”寫出了熱鬧的星空中星星們的各種形態。本文教學的重點是通過邊讀邊批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想象“繁星滿天”“月明星稀”的景象,體會作者對故鄉星星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一是使學生通過自悟批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二是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優美,積累語言。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還要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誦、抄寫下來,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我認為自己在這課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有些環節銜接不夠自然。

2.重點詞語的理解不夠深入。有很多句子、詞語應該再深入體會一下,但我沒有做到,總是在趕時間。

3. 只顧講課文中的知識,沒有訓練學生的説寫能力。比如講了那個排比句之後,就應該讓學生説一些排比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 講得太多,學生自主探究少,感悟少,有灌輸知識的味道。

5. 朗讀的方式太少,一直在齊讀。應該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朗讀。

6. 知識性錯誤。我把反問説成了設問,應該先 向其他老師請教。

這些不足之處的存在主要是我語文知識太膚淺,平時沒有多學習造成的,以後一定努力向其他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