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4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反思

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反思1

導入:不要小看本節的小實驗,人們通過認識這類現象引發大的發明。帶着這樣的好奇學生觀察本節課的演示(課本圖15。4—1所示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它所包含的物理知識:酒精燃燒放出熱量(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通過熱傳遞將一部分內能轉移給水,水的內能增加使其温度逐漸升高直至沸騰,產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氣越來越多,對軟木塞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水蒸氣將軟木塞頂出試管口,這就是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做功。這個實驗揭示: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熱機就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出示預習提綱:明確通過自學找到熱機的種類,分析內燃機的含義,工作原理。

在一班我先讓學生結合預習提綱自己分析四個衝程,沒有交代各個部件,在後續的教學發現學生有些糊塗,給教學人為的帶來了障礙,在其他班的教學中我調整了一下順序,先讓學生認識各個部件,明確氣缸,再讓學生小組內互相討論分析四個衝程工作的特點,結合FLASH動畫讓學生對一個工作循環有個感性的認識。

教師點撥提升:吸氣衝程為什麼會吸入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壓縮和做功衝程都是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它們有什麼區別?排氣衝程為什麼能排出廢氣?學生能很好的回答出做功衝程會有火花,活塞運動的方向不同,能的轉化不同三個方面加以區分。第二部分燃料的熱值,通過閲讀指導,認識熱值的意義,熱機的效率,分析提高熱機效率的方法。

本節課備課中不足的是:沒有弄清書上圖中氣門下方的'彈簧下的的很小的一個位置是什麼,回來問愛人才知道那個叫凸輪軸,其設計的目的在於保證汽缸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氣門的開、閉動作。感歎學生好問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本節課中學生對曲軸的活動認識的不好,在最後一個班中發現用手做道具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説老師再給我們説説曲軸的工作吧,把書放到學生桌上比劃講解起來,我把左手掌舉起來,這是曲軸在吸氣衝程的位置,活塞向下運動,連桿帶動曲軸轉動,到最下端時,曲軸運動到這個位置,我把右手掌舉起,可以看出曲軸轉了180度,既半周,這樣一亮相,學生很好的認識一個工作循環,曲軸轉了2周,。

在課後一個很愛思考問題的學生問我:老師不對呀,怎麼了,燃氣在內部燃燒應該爆炸呀?我説事實上它沒爆,而且還很好。這為什麼?它的氣缸耐壓能力強。學生似懂非懂,後來我説我們倆回家都上網查查它的耐壓能力是多大?又一次成長的機會。

其實本節課在中考中出題的機會很少,我們通過本節的教學希望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培養學生的求知慾。

九年級物理《熱機》教學反思2

熱機是“熱與能”的最後一節,本節的教學內容屬於應用性的知識,與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係。熱機本質上是將化學能轉換為內能,再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能量轉化器。就其相關知識的外延而言,熱機的教學可以和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等相聯繫,可拓展的範圍相當廣泛。

基於生活經驗,學生對於“發動機”的概念並不陌生,但對於“熱機”及其工作原理的瞭解卻基本上都是空白。本節內容的學習要以機械能、內能、能量的轉換等知識為基礎,通過實驗進行引入,幫助學生複習了過去的知識的同時,引出了新的一課:熱機,邏輯清晰嚴密。再通過熱機歷史的瞭解,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的同時感受物理學給人類帶來的巨大作用及艱辛的演變道路,幫助學會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凡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改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再通過熱機工作原理的講解,幫助學生深入地瞭解熱機,由於本節內容熱機屬於知識性內容,不易進行實驗操作演示,固我結合了flash,ppt等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重點,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本節內容教學的不直觀,不容易理解的困難。配合一定數量的練習,幫助學生在課堂之中就把所學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時間分配合理,下課正好打鈴,課上時間充分利用,效率較高。板書設計以樹狀結構進行展開,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狀結構,吸收消化知識。這些就是本堂課的優點。用一個詞語概括本堂課,那就是:順利。

當然本堂課還是有一些不足的,第一:flash不是原創作品,都是借鑑了他人的成果,如果能自己製作flash就更加好了。第二:本堂課實驗不多,不能體現物理課作為一門實驗性課程的課程特色。

我希望能有更多老師對我的這堂課進行點評,幫助我找出我課中的一些問題,促進我的提高,本次彙報課同前幾次彙報課一樣,對我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我作為一名老師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