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語文《浪淘沙》教學反思範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本以為是一個很完美的設計,沒想到卻出乎我的意料。因為一開始意境的創設不到位,我的引導又出現了錯誤、孩子們因為有許多老師聽課而怯場畏畏縮縮,所以在第二個環節――讀意思時就出了以外,接着便在第二個和第三個中糾纏不清。整堂課下來讓我感覺是一個人死拖着三十七個前行,很累,很累,更不要説體現詩歌的優美了。俗話説得好:“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沒有一個好的開始,又哪來好的結果呢?在評課時劉校長也點出了一個問題――詩歌教學中意境的創設。最後姚校長也進行了同樣的點評。

語文《浪淘沙》教學反思範文

我想,詩人寫詩,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想現在的孩子知道幾千年前詩人寫詩的目的,能與詩人產生共鳴,除了進行必要的朗讀而外,老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就如《浪淘沙》,“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我們班的孩子在進行理解的'時候,他就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什麼“茫茫東海變成了乾涸的桑田”、什麼“東海變成了桑田,水沒有了,要節約用水”等等,始終不能上升到高度進行思考,更不要説讓他們想到“滄海桑田”的道理了。而當時我也沒有進行很好的及時的引導,而是讓他們想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所以就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偏離,太“個性化”反而還不好了。可見,老師的引導確實非常重要。

當然除了老師的引導外,對作者的把握、情景的體會也不能忽視。或許對於小學的孩子,我們不能給他們太多的東西,但是,我們老師心中應該要清楚詩人的生平以及寫作這首詩時的背景和詩人要表達的思想。總之,老師先要讀透這首詩,先要與詩人產生共鳴,才能感染孩子去與詩人心靈溝通,體會詩句的美,與詩人產生共鳴。俗話説:“要給人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

我覺得姚校説的一句話非常好,想把詩歌教學好,老師自己必須應該有淵博的學識和濃厚的文化底藴。我在東小的網站裏,也看到了一篇關於馬興蘭老師詩歌教學取得佳績的報道,評課的專家也給予了馬老師和這堂課高度的評價,説她是一位教學功底,文學功底深厚的老師,上出的一堂富有詩歌美,文學美的課。

同時對孩子口標的鍛鍊還是要加強。尤其像詩歌這種需要大量賞析的課文。就像有幾個老師説的那樣,或許那些孩子心裏清楚,但就是不知該怎樣表達,或者即使表達了也是詞不達意。

所以我就在想,我們老師應該用一種怎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詩歌呢?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經過這一次的討論,我們能在詩歌教學方面琢磨出一條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