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精選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16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精選5篇)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1

每堂課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就像很少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樣。一節課中有“敗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學會去發現,總結,提高!今天講的《落花生》,對於一心想上出最佳“境界”的我來説是一堂不成功的課。當下課的鈴聲響起的時候,天平的一端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天平的另一端卻有些遺憾。在整節課中老師講得稍多,學生説的偏少,讀的還不夠。《落花生》是篇傳統課文,儘管自己也花了很多時間去查找去設計,但卻未能推“陳”出“新”,整個教學環節是比較清晰的,但落實到小的環節具體的環節,其教路和學路還有些零亂,自己沒能做到成“竹”在“胸”,提的問題零碎,沒能很好的給問題做些鋪墊,有些學生回答無所適從,有時只好胡亂而猜之,使得師生雙邊活動受到限制,而自己在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得很不夠,使得課堂氣氛有些沉悶,不活躍!

教學時以謎語導入是好的,若能充分利用語文資源,如先出示謎面,讓學生讀(給學生讀的機會),然後學生猜,並讓學生説説為什麼,(因為謎面是圍繞謎底“花生”而設計的)先讓學生了解花生的一些習性和特點,為後面的理解做更好的鋪墊,這樣可以避免陷入為導入而導入、為教學而教學的淺灘中!此外,在教學中與內容無關的儘量少説或者不説,比如在問學生花生有什麼好處時,我卻隨興説“多吃花生可以延年益壽,這是以前歷代想長生不老的君王都不知道的祕密”,這些話與教學中心無關,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也沖淡了教學內容。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2

《落花生》教育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質被稱為是它最“可貴”之處,學生學了課文,知道不能只講體面,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按説課文到此可以結束了,但我覺得僅此不夠,因為有不少學生片面地認為:“長得不體面,才是有用的人。”

學生們各行己見,有的學生説:蘋果漂亮但不實用!馬上有學生反對:不是這樣的,蘋果不但漂亮,而且很好吃,我喜歡……

那麼花生和蘋果到底誰好呢?我讓學生反覆朗讀父親的話,細細體會,終於使學生明白:花生“藏而不露”有內在美,蘋果鮮紅嫩紅有外表美,它們結果在什麼地方是植物生長的規律,與好壞沒有關係。如果一個人不但外表體面,而且又有才能那是最好的。特別是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有真才實學,外表“體面”也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時,我還引導學生明白“外表美”不僅僅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美,要有乾淨的穿着,整齊的.佩帶,這樣才算體面。我想如果許地山先生還活着的話他也會同意既然有外在美,更有內在美是最理想的人才。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3

教學完《落花生》一課,我的感觸頗多,我覺得在中年級語文閲讀教學方面值得關注。

一、 教師應從始至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導入的懸念到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及寫作方法的説明和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應充分考慮到調動學生的原有認知,摸清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從頭到尾都沉浸在一種我想探究,我想學習,我渴望解答這一問題的情境之中,這樣才能把理解內容,昇華感情與實踐導行三者有利地結合起來,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師應當營造平等、愉悦的交流環境,還要適時引導。

語文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但被激發,就會問題多,答案多,話題多,有時甚至會與課文內容毫不相干,這時教師就要營造一個平等的交流氛圍,但要避免學生談的漫無邊際,教師就要全面調控課堂,對於學生説得離譜時要採用適時適度的評價性語言及時把他們引導到課文的相關內容中來,還應注意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護他們的求知慾。

三、學生蒐集信息與理解課文是相輔相成的

通過本課教學,我覺得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和途徑都很差,因此時理解文章內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只能從教師蒐集的資料外獲得信息,相對來説,信息比較少。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4

《落花生》給做人方面的反思是,作者在《落花生》這一課中清楚明白地教育讀者“人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我們在學習中,大部分同學都認同父親的觀點並認真領會,可有些同學也認為當今信息時代需要默默奉獻的“花生”式的人,更需要把才能充分向外界展示、奉獻社會的人,從這個方面看,他們顯然認為蘋果、石榴、桃子式的人更能適用於時代的挑戰與要求。我肯定了學生具有這種創新精神。因為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花生式的人固然值得讚美,但是蘋果、石榴、桃子式的人樂於把自己的本事展現出來,勇於奉獻的品質同樣也值得大家學習。

因此,只是大家在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向課外知識延伸,這樣就會更加明白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不管要做花生式的人還是要做蘋果、石榴、桃子式的人,都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落花生簡短教學反思5

一、以“讀”為本,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做到以讀為本,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抓住課文中的“逼真”一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不僅看出米勒畫得“逼真”,而且讀出作者描寫得“逼真”。讀圖與讀文緊密結合,在教學中,我抓住父親所説的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二、以圖引文,激發情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先看圖,談談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生麼?讓學生先建立感性認識,接下來再讓學生讀課文,通過學生的初讀,找出作者描寫圖畫的句子,對照圖畫,再進行感情朗讀,精讀、品讀,讓學生再來看圖自己介紹一下畫中的內容。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又教給了學生習作的方法,同時瞭解作者聯想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另外,學生在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朗讀、誦讀中,體驗、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三、設置懸念,大膽質疑。

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環境。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的愛護、尊重和期待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主體”,允許學生盡情表達,而且鼓勵學生勇於表現自己,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教學《落花生》課中,學生互相質疑提出問題:如:桃子、石榴、蘋果是不是隻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呢?”還有我是女生做像蘋果一樣漂亮的人不好嗎?等等,對這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各抒已見,這樣的課堂討論,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敢於直言,個性得到發展。

在引導學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體會這句話的內涵時,我緊緊圍繞這句話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什麼樣的人是有用的人,”我藉助能用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於人類,有着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總之,教學時我側重於引導學生對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感悟,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以人為本,還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這樣就會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