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86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1

一、深入剖析,精心設計設

《一面五星紅旗》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學期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國留學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動中發生了事故。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下,“我”拒絕了麪包店老闆用國旗換麪包的要求,以自己的愛國精神維護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尊嚴,也贏得了外國朋友的尊敬。課文從三個方面敍述事件的經過,第一部分寫“我”在一次漂流活動中失事,處境非常艱難;第二部分寫“我”與麪包店老闆打交道的過程,“我”斷然拒絕了他提出的用麪包換國旗的要求;第三部分寫“我”的行為感動了麪包店老闆,“我”也得到了救助。本課的重點是理解麪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難點是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根據本文結構特點,我在教法上採取了以“讀”為主線,落實“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學生構建新知,培養語感,促進思維,促進發展。課堂最精彩的兩個教學環節學習內容以板塊呈現,學生有閲讀的自由,有充裕的自讀自悟時空,學習自主性得以發揮(也有利於教師的指導和參與)。對整節課來説,既讓學生學得紮實,又充分體現學生的空靈,因此,對課文的解讀呈多元形態,思維的花朵異彩紛呈,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的理想境界。

二、分析目標,落實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本課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據此,確定瞭如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我”對國旗的尊敬和熱愛,體會到麪包店老闆對“我”的.敬重和理解。

3、瞭解作者的寫作特色。目標確定以後,教學緊緊圍繞上述目標展開,並將上述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激情。

三、找準關鍵,有的放矢

教學的重難點總是與學生原有知識存在一些距離。教學關鍵點突出地反映了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認識上的矛盾性,體現了教材內容上已學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繫與銜接,展示了教學過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過渡。因此,確定與處理好教學關鍵點,對於順利學習新知識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在鑽研教材時,弄清教材內容的層次與聯繫,明確重難點是抓關鍵點的基礎。所以,關鍵點是“課眼”,處理好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進行了如下界定:

1、理解麪包店老闆態度的變化。

2、學習用外在動作表達內心情感的寫法。

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教學反思2

《一面五星紅旗》主要講述了一位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漂流時遇到了危險向麪包店老闆求助,麪包店老闆要求他用國旗換麪包,但他卻拒絕了。麪包店的老闆被他愛國的精神所打動,毅然承擔了留學生所有的醫療費用。文章對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的描寫生動傳神。課堂上我注意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品悟詞語,在朗讀和表達中滲透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一)創設情境,鋪墊“愛國情”

五星紅旗對於小學生來説,他們並不能真正明白“五星紅旗”所藴涵的沉甸甸的意義,如何讓三年級的孩子來理解這個問題,對孩子們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為有着極為重要的鋪墊作用。所以課前一開始,我就向學生提問“你對國旗有哪些瞭解”。再有教師引導:國旗是我們的國旗,我們應該尊敬和愛護它,它是祖國的象徵,引出課題,並指導讀好課題。

(二)自主讀文,感知“愛國情”

語文課堂教學中,孩子是一個獨立的閲讀個體。要關注這一學生學習行為,在初讀文本的教學過程中,給孩子們創造了獨立閲讀的學習空間,鼓勵孩子自主閲讀,讀出文中的愛國情來。然後學生自主獨立讀課文,再充分地交流理解。此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便點撥孩子們從“找我當時的處境。在什麼情況之下我不願意拿國旗來換麪包”中,讓學生真切地從旅居海外留學生身上品出了沉甸甸的“國旗情”,感知到“濃濃愛國情”,對留學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以及麪包店老闆前後態度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呢?到底是什麼感動了老闆?引出下文,我的愛國舉動。

(三)品味語言,體驗“愛國情”

“愛國情感”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是個虛幻、空洞的詞。如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中的愛國情,便成了教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我在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研讀重點詞句,感悟愛國情,體驗愛國情,把愛國之情融入到紮紮實實的語言實踐中。沒有的語言實踐,熱愛祖國的説教自然成了“空中樓閣”。而語言實踐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反覆品味,切己體察,讀出文中情,讀出文中味,讀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來。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鮮豔的國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點句子時,首先學生自由讀重點段落,勾畫出令我感動的詞,並説説你的體會,再讀。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從中品出了留學生身上沉甸甸的愛國情意;接着,再給予學生閲讀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讀重點語句,讀出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身上濃厚的愛國情思。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點語句中每個字詞裏所藴含的“愛國情”;“我”的愛國情與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愛國情融為了一體,使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淨化與昇華。

當然在這次教學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調控課堂教學發展中,語言的精練和機智有待錘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