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37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己去吧》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5篇)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

《自己去吧》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

1.練習概括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反覆拼讀、熟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可用一、兩句話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剛開始,叫了幾位同學説一説,但他們都不會用簡單明瞭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更不會抓住重點來説。我教給他們一個回答問題的方法:即:“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孩子們試着回答問題,我適時點撥,並且教他們用規範的語言練習説話,漸漸的悟性好的同學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問題了,其他同學也對概括內容有了朦朧意識,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練習説話,對概括這一詞性有了淺顯、初步的感性認識。在今後的逐漸滲透中,他們會掌握此項知識的。

2.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

(1).“課文中寫了幾種小動物?它們都是誰?請用直線畫出。”我引導、巡視、檢查、糾正。

(2).“三種小動物,它們分別喜歡什麼?”再讀讀課文,把它們喜歡做的事情用曲線畫出。學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簡單的事情讓一年級的孩子來做,比登天都難。例如:有的孩子認為,小猴喜歡爬樹;有的孩子認為,小猴喜歡吃果子。是誰説的對呢?我讓孩子們討論,孩子們判斷是非的能力有別,不能決也。我啟發:“小猴為什麼要爬樹呢?”孩子們説:“它要吃果子。”我插話:“是啊,喜歡吃果子,又要自己摘。所以,小猴學會了爬樹。孩子們想一想:是什麼誘惑小猴學習爬樹呢?”他們異口同聲地説:“果----子----”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們在後面的兩段學習中,很容易找到小鴨、小鷹它們喜歡做的事情,由此掌握了學習方法,推動了學習進程。

3.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問題

隨着學習課文的進展,學生基本上把握了課文的重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文章中三種小動物喜歡的事物,可以互換嗎?”當我解釋説明後,他們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説:“不可以,因為小猴不喜歡洗澡,也不會飛,小鴨------小鷹------” 眾説紛紜,但終究達成了共識。孩子們藉助自己的生活經驗,瞭解了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正確地作出了判斷。通過設疑,引發出孩子深層的思考,調動他們大腦儲備的已有知識,以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今後學習的動機指明瞭方向,奠定了基礎,也為自己的學習,積澱了知識,為自己的成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地掌握知識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2

在《自己去吧》一課的生字中,有一個美字。在我在小學學這個字時,老師為了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教我們的方法是大王八,倒着爬。多少年來,我一直記着老師教的方法,使我從來沒有寫錯過。

今天我也教這個字了,我想如果學生沒有好辦法,我也可以把此辦法再一次傳給他們。當我出示此字後,學生讀拼音知道此字讀měi,漂亮、好看的意思。隨後問: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有一個學生説:頭上扎兩個小辮子才美呢!可不是嗎?此字的上邊就像兩個小辮子,帶有十足童趣的想象。又有學生站起來説:美字中間是王,他一定是國王的女兒,是公主,頭上扎着漂亮的小辮子,多美呀!這兩個同學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學生的興趣更高了,繼續着他們豐富的想象。又有人説:老師,這是一個國王的女兒,美麗的公主,頭上扎着好看的小辮子,還穿着漂亮的大裙子,就像我們看到的新娘子一樣。多麼形象生動的想象!這是漢字形和義的最完美的結合。在我讚歎學生豐富想象的同時,我又想到了伴我多年的方法。新課標教材要求學生只認不寫的字,學生的記法比老方法好的多。我打消了開始的念頭,讓美麗的公主伴隨他們的一生遠比大王八倒着爬美好得多。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3

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得詞句。因此,課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不宜對課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感。如讀小鴨子求媽媽帶自己去游泳的內容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求的語氣。

2、大膽地讓學生讀,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讀過以後通過老師引導,學生能繼續從讀中理解、體會,自己解決問題。

3、媒體展示學生可能沒有見過的感性材料,補充學生的生活經驗。

4、表演朗讀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學生的表現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5、學生能力存在差異,理解程度會不同,應該認同閲讀和認知個性。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圍繞這些教學思想來組織教學,努力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但真正教起學生來,總會與教學設計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值得改進和探討的地方。

其一、在朗讀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配音讀等)來體味課文語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薰陶。學生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一遍遍的讀,但總是不能深入。比如第一自然段中小鴨子鴨子説: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學生沒有讀出請求的語氣,如果這時老師引導一句:你想讓媽媽答應你的請求時,怎麼對媽媽説呢?這樣,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就會把請求的語氣讀出來了。一年級的朗讀指導舉足輕重,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點撥引導於關鍵處,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其二,在角色表演中,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孩子們入情入境,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表現的願望。如學生在感悟課文之後的分角色表演時,鴨媽媽在和小鴨子對話中的温柔和鼓勵的語氣與撫摸鴨頭的動作,都展示出了自己對課文的感悟。但是,由於教學時間有限,我忙着結束這一課,所以關於表演的內容叫孩子上台次數不多,在課堂上,我發現有幾個學生在忙着自己交流,即使我看了他們好幾次,他們也無動於衷,過後瞭解,他們卻這樣説:老師,剛才你叫表演的同學太少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演,你才能聽得到。學生的話使我感到尷尬,也引起我的深思,我們的教學到底是為誰服務呢?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是課改的核心,作為教師,教學中不是為教案、為學時負責,而要時時處處為每一個學生着想,把學習的權利真正還給每個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真正使每一個孩子得到了發展。

最後,評價應注意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老師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評價時,應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樣會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讚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4

小黑板出示本課所有的生字,讓孩子們交流識字方法。(生字有:自 己 吧 您 帶 嗎 深 學 會 那 景 美 )

生:我認識“學”,因為我是一名小學生,還有東園學校這些字中都有“學”字。

生:我認識“自己”這兩個字,在學前班時我們學過一首兒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歌名裏就有“自己”這兩個字。

生:我認識“吧”,是採用“換一換”的方式記住它的,“把”字的偏旁換成口字旁就行了。

生:我認識“美”字,一隻大禿尾巴羊。(學生説出來之後,不光其餘的學生愣住了,我也愣住了,不過當我們仔細一看,全都笑了。)

……

多有創意的孩子們呀!

案例反思:

孩子們的思維如同一彎明月,總能放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作為教師,當我們看到此情此景,都不由地讚歎現在孩子的思維敏捷,觀察力透徹,不難想象今天孩子們都記住了“一隻禿尾巴羊”的經典識字方法。“學無定法”,只要孩子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那就是最棒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5

新理念下的語文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更寬更廣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於課堂學習,真正成為知識的探究者、發現者。培養學生開放思維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上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讓學生思維的火花在課堂這大舞台能競相迸放,讓課堂更顯精彩。

《自己去吧》是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一則故事。主要內容是:小鴨和小鷹通過自己的嘗試、努力,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鷹學會了飛翔。通過學習,要學生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以下是我在教學本課將近結尾時的一個片段:

師:你們能理解鴨媽媽和鷹媽媽為什麼要小鴨和小鷹“自己去”了吧?

生1:鴨媽媽和鷹媽媽這是為他們好。

生2:因為小鴨和小鷹只有自己去,才會自己去學本領。

生3:鴨媽媽和鷹媽媽讓他們自己去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想要他們不要靠大人幫忙,自己學會本領。

三位學生的發言令大多數同學點頭讚許。這時,課堂傳來一聲嘀咕“我覺得不好。”雖然聲音輕小,但大多同學還是聽得清晰,大家不約而同地將視線集中到了一處,不少學生的眼中還流露出不滿,好象在責怪他故意擾亂紀律。

師:真不錯,你還有不同意見,老師很佩服你的膽量,來説説你的意見吧。

生4:老師,小鷹那時還不會飛翔,鷹媽媽就馬上要他自己去山那邊看看,圖畫上懸崖那麼高,萬一小鷹摔死了怎麼辦?我認為鷹媽媽應該陪着自己的孩子去。

話音剛落,生5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XXX,那我想問你,如果你做什麼事都讓爸爸媽媽陪着,你還會想要自己去學會嗎?那不是永遠都是個沒有用的人了!”

生4:可是老鷹是小鷹的媽媽,她不能不管自己孩子的生命危險吧,小鷹畢竟還小,萬一飛到一半掉下去摔死了,那不是不但本領沒學到還沒了性命嗎?

這時,教室裏傳來陣陣騷動,有的説“是啊,這樣太危險了。”有的説“鷹媽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也有的説“乾脆不要去了。”

師:你們都有自己的道理,那你們説這事該怎麼辦好呢?

問題一拋出,學生討論更家激烈了,課堂再度激起了高潮。

有的説:鷹媽媽先在家附近教會小鷹飛翔,再讓小鷹去飛躍高山。

有的説:鷹媽媽讓小鷹自己去,而她自己偷偷地跟在後面,萬一小鷹飛不動了可以飛上去幫他。

……

最後通過對課文的探究,學生們又悟出了許多道理:無論學習什麼本領都不能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來;做事不能鹵莽,應該看清情況,避免意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己做,自己還做不了的事要一點點去學,總有一天能學會……

【反思】

我們面臨的是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的時代,面對的學生也是不同個性,不斷髮展着的人。如果我們照着教參上面的教學目標,一成不變地進行教學,將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和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題若只求一個答案,課堂若只有一種聲音,這樣的教學不能成就人才。

在語文學習中,學習探究應該是一項充滿樂趣的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這於他們來講無不是種成就,讓學生在探究中感知學習是一種莫大的樂趣,課堂是多彩的。也正是他們的探究,在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表現欲的同時,也激活了課堂,讓課堂顯現絢麗的光彩。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6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爬樹,洗澡,飛翔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要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喜愛。

上課前,我仔細的看了教參,教案,把握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上第一課時,這一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識記會認字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我是這樣設計本課的:直接引入,板書課題。我板書課題的時候,要求學生要認真看板書。並伸出小手,隨老師書空。接着讓學生齊讀課題,並説説怎樣識記這四個字。比如,自:目字加一撇。識字習慣的養成,一定是隨機的,隨時隨地隨行就市。將識字習慣滲透於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接着讓學生齊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提出簡單的問題。如:課題中的“自己去吧”是誰説的?2、課文共分幾個小節?課文中寫了哪幾種小動物?然後帶拼音出示本課的會認字,讓學生先拼讀再直呼,説説識記這些字的方法。用這些字組詞、説句子。去掉拼音再讀,開火車讀,放到詞語中讀,再放到課文中讀,加深學生的印象。接着進行朗讀指導,我出示了小猴和媽媽對話的幻燈片,先指導語氣,然後再指導分角色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老師示範。最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總的説來,我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本節課我採用了多種識字方法,比如,用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自。拆字法:吧、吃、呢、這、樣。也可以編順口溜,比如,要:一個女孩,頭頂一個大西瓜。

2、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分角色朗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降低難度,上課時,我把小猴和媽媽的對話作為一個例子展示出來。我先示範讀,然後指三名學生分角色試讀,在學生學會分角色讀的前提下,再有男女生和老師分角色讀。

3、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讀書時要求學生雙手捧書、不拖腔,聲音要柔和。別人回答問題時要認真傾聽。一年級學生小,他只會聽自己的,不會聽同桌的,不會聽別人的。一節課,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認真聽。交過低段的老師都清楚,傾聽習慣的養成對於這些孩子來説是很難的,很難也得練呀!又比如寫字姿勢的隨時提醒,隨時強化。有知識而方法,有方法而技能,有技能而習慣,這就是語文教學必須跨越的目標階梯。習慣的養成沒有祕訣,也沒有捷徑。要説有,那就是隨時抓,隨地抓,反覆抓,堅持抓。

4、重視對學生的激勵。賞識和激勵孩子,永遠是教育的法寶。課堂上,我運用了很多激勵性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真好!分組比賽時,發放小紅旗等,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不足:

1、開火車時,有個別學生沒有認真聽。傾聽的習慣,還需要進一步的落實,以後的課堂上,我會不斷説,反覆説。

2、問題的設計,有點籠統。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問題過於寬泛。課後,我及時修改了課件,改為:放學回到家,我説:“媽媽,我要。”這樣,我學會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降低了難度,讓學生有話可説。

記得薛瑞萍老師説過:公開課和寫文章一個道理,開頭如爆竹之燃放,突如其來;結尾如鐘磬之輕叩,餘音繞樑;該問處問,改議處議;當鬆便鬆,當緊便緊;字斟句酌,環環相扣;高潮迭出,起伏有致……

上課、反思讓我不斷收穫,不斷進步!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7

《自己去吧》課文有兩段對話:小鴨和媽媽的對話,小鷹和媽媽的對話。小鴨要求媽媽帶自己去游泳,小鷹要求媽媽帶自己去山那邊看看,可是他們的媽媽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讓他們自己去。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鷹學會了飛翔。

這篇課文教學任務主要有三點,一是知識點的教學,包括:識字、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背誦課文。二是能力訓練的教學,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閲讀能力、朗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三是德育、美育的教學,通過很有寓意的課文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教學任務中的重點是學會字詞,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疑點是:為什麼鴨媽媽讓小鴨自己去游泳,為什麼鷹媽媽讓小鷹自己去看風景?

整個教學設計本着“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動起來。在教學中,通過反覆朗讀來解決重點、難點,讓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解疑,在讀中有所得,有所悟。在教學中,設計師生互動活動,藉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這一課的學時安排是兩課時,第一課時安排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初步識字;第二課時安排學生學習生字,掌握字意,完成課後練習。在導入時,用與課文藴意相同的故事引導學生進入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課文、初步識字。在理解課文時,讓學生給同學、家長講這個故事,鍛鍊學生的敍述能力,表達能力。在識字階段,用兒歌等學生喜歡的形式記憶字型。通過上面的安排,以完成教學任務。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8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課標教材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可把語文課堂變成編演童話劇的舞台。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與編演童話劇的實踐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在教學小鴨游泳這一部分的時候,我是這樣進行的。

孩子在那裏?快來

一上課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小河邊的早晨美麗而又寧靜。河水醒來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邊的小草醒來了,伸伸懶腰,對着河水照鏡子;鴨媽媽和小鴨也醒來了,一起來到小河邊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鴨看見了清清的河水,喜歡極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遊玩,可是它還不會游泳,該怎麼辦呢?小鴨會怎樣對媽媽説?媽媽會幫助它嗎?

接着出示課文第一段中小鴨和媽媽的對話。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學生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讀讀拼音,問問同學或老師。請人讀同學們評議,啟發學生讀出恰如其分的語氣,在分角色練讀中熟練課文對話,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從而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來,我現在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分角色朗讀課文。

啟發想像,嘗試拓展

1.師:“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説明小鴨沒有馬上學會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鴨會遇到什麼困難?它是怎麼想的?如果小鴨怕困難了,鴨媽媽又會對它説些什麼呢?

2.讓學生自由展開討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3.小鴨學會了游泳,鴨媽媽看見了高興嗎?它又會對小鴨説些什麼?小鴨會怎麼説?

4.小組合作討論,自編對話表演。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進行拓展和擴充。允許有不同的理解和説法,可以是小鴨自己不怕困難,也可以是小鴨在鴨媽媽的再一次鼓勵下大膽地去學游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讓孩子真正的展開想象的翅膀。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9

《自己去吧》作為本學期的一堂新教師彙報課,其中所體現出的問題很多,縱觀整個實施過程,我認為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教學設計沒有與課堂實施實現良好的匹配。

教學設計與學生特點必須匹配。華麗的教學設計讓人耳目一新,但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實施才是關鍵所在。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只有學生真正接受了你所要教的內容那才是課堂教學最終的目的。本次課我曾在101和102班都進行了試教,效果明顯都比最後的彙報課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班級學情的差別。101、102班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就已基本將《自己去吧》這一課的生字過了關,包括基本讀通課文的句子。但是我們班在上彙報課之前我沒有對這篇課文進行任何的教學活動,所以這三堂課的起點是不一樣的。我最後形成的教學設計其實只是相對101、102班的學情的。因此,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的匹配關鍵在於吃透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備課,並不是教參上的重難點就是真正你班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你必須根據班級學習的情況合理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做到有的放矢。

有備而來,不亂方寸——處理好預設和生成。這節課裏,出現了許多讓我措手不及的教學問題。比如課一開始,學生初步讀完課文以後,我讓他們説一説故事大概講了什麼。初衷是隻要説出故事主人公,大概經過就可以了。但是,一個孩子一口氣就把課文思想內容説出來了:“我們要學會自己去學本領,不要怕困難。”這樣一來,本打算在課時最後才揭曉的內容在一開始就被捅破了。我一下子方寸大亂,頭腦中出現了幾秒鐘的空白。之後的課也就很不盡人意。其實在課前的'預設中我應該考慮到這種情況,一些閲讀理解能力強的孩子,他的確能在第一遍讀課文之後就感悟到課文主旨。如果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那就能及時鎮靜地做出新的實施辦法。

教學設計不能是空中樓閣,離開學生就只能是一張無用的廢紙。同時,預設充分之外,還要有些膽量,臨陣不亂。這樣教學設計才能與教學實施擦出最閃亮的火花。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0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基本上沒有學生讀不懂的詞句。通過閲讀故事,領悟應該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通過觀察、表演、朗讀、口語交際等途徑來讓學生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教學中,重點採用了角色朗讀和角色表演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我在思考:我們可以結合美術課,開展一次製作鴨子、小鷹頭飾的活動,並且結合利用已有的材料製作頭飾,瞭解鴨子、小鷹身體的個個部分與自己身體各個部分的區別。這樣就把語文實踐活動、美術課、科普知識的瞭解與語文課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了。

由於故事情節簡單,所以,我當時安排學生通過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從當時的效果來看,我覺得學生通過練習讀以及我與學生的對話──喜歡哪一個,學生結合前面瞭解的科普知識,感悟了語言的意思,體會了當時小鴨子和鴨媽媽的感情。

不過,現在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鴨媽媽説:“小溪裏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這句話是故事中的重點語句,一方面説明了鴨媽媽“讓孩子自己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説明:“這樣的事情,你自己能做”,從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應該自己做”的道理。我覺得,對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一下:除了小鴨子的身體特點以外,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麼?這説明什麼?

在表演這個環節,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課文的情境;通過形體、語氣體會、對話等方式,在遊戲中,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了比較深刻的領會。“假設”,促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閲讀、創造性閲讀”的思想的。但是,本來這裏可以“補救”解決的一個問題:“水不深”,這裏,我還是沒有意識到,教學中,也沒有通過“參與”和“對話”引導學生去認識、體會。

總的評價自己這堂課的教學,在從學生的興趣着眼,通過朗讀、角色表演、遊戲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等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課文內涵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1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14課)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等十二個生字,會寫“己、子、去、自、果”五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難點:從讀中領悟小猴、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麼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課件、小動物的頭飾。

【教學方法】

“悟學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啟發(感動)

1.看圖説話。

屏幕顯示:青山綠水、幾個小動物、一片綠綠的草地和一個美麗的池塘。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覺?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嗎?

2.引入課題,讀課題。

這片草地這麼美,小鴨子、小鷹和他們的媽媽也來到了這裏,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自己去吧》。指導學生讀好課題,注意“吧”字輕聲的讀法。

3、認識“自、己、吧” 字。

這是本課要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記住它們。

二、預習思考(感覺)

1.自由讀課文,並提出如下的自讀要求。

(1)看準字形,讀準字音,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也可以用筆畫出來,然後虛心地向同學請教,或者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通過拼讀課文,學生基本能通讀課文,對課文有了初步“感覺”後,接着,讓學生提出難讀、難記和難寫的字。

(1)難讀的字。①平舌音:自②翹舌音:深③後鼻音:景④輕聲:吧 嗎

(2)難記的字。如:吧 嗎 您 會 景

三、問題討論(感知)

1、難讀的字。以個別、小組、男女生、小老師教讀,教師範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2、難記的字。

(1)用熟字加上學過的偏旁識記“吧 嗎 您 會 景”。

(2)用熟字去掉學過的偏旁識記“那”

(3)比一比,“自”和“目”。

四、教材分析(感悟)

1、再讀課文,感知內容。邊讀邊標出課文有多少小節

2.看一看,想一想。看課文插圖説説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小動物的什麼事?

3、迴歸文本。研讀課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內涵。

(1)顯示文中的兩幅圖片

(學生喜歡哪幅就説哪一幅。)請學生看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説什麼?(教師板書:小鴨鴨媽媽小鷹鷹媽媽)

①課文裏是怎麼寫的?哪個小朋友把小鴨説的這句話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鴨説的話。這是一隻很有禮貌的小鴨,你從哪裏發現的?

②想一想: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小鴨的話?自己練讀,同桌互相評議。 ③讀一讀,比一比,媽媽,您帶我去游泳。

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④小朋友對誰説話會用上“您”?

(2)自己讀一讀鴨媽媽的話。

①、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

讀了這句話,有什麼疑問要大家幫你解決嗎?

分小組討論:鴨媽媽為什麼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②、指導朗讀,體會鴨媽媽的話該怎樣讀。(學生評讀。)

採用靈活的形式讀課文,如指名讀、小組讀、打擂台讀、男女生比賽讀。

(3)引讀:小鴨學會游泳了嗎?(齊讀最後一句。)從哪裏看出來?出示詞語卡片:“幾天”、“學會”。(教師板書:學會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鴨學會游泳對它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嗎?

(4)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小鴨和鴨媽媽説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後評議。

[此環節是從講圖意、感受到通過美讀來抒發情感,學生融入其中,從讀中領悟小鴨的媽媽為什麼讓它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5)把第一段編成課本劇表演。

(一)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小鴨,你學會游泳嗎?你剛學游泳時害怕嗎?為什麼不放棄?

2、小組合作模擬小鴨和鴨媽媽在小溪旁對話的遊戲情境。

[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給學生提供説話的機會素材。]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課堂練習(感恩)

1、做一做:練習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

2、理一理:檢查生字書寫情況。

3、理一理,想一想: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讀一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上節課,小朋友們初讀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小動物的事。

3.再放課件,邊聽邊感受小動物的可愛。

師:看到這樣可愛的小動物,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二、問題討論(感知)

小鴨剛下水時心裏怎麼想的?開始游泳遇到什麼困難?

三、教材反析(感悟)

1.出示小鷹和媽媽的對話。學生自讀,自學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記一記。

2.指名讀小鷹和媽媽的對話。要求讀得通順。流利,讀出恰當的語氣。

3.進一步啟發想像,鼓勵創造。小鷹和媽媽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説這些話的?小鷹又會遇到什麼困難?小鷹會怎樣克服困難、最終學會飛翔?

4.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寫了幾種小動物的事?用橫線畫出小動物的話,用波浪線畫出小動物的媽媽的話,自己讀一讀,看看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5.同桌分角色讀,看誰讀得好,邊讀邊做動作。

6.找你的好夥伴分角色讀,邊讀邊做動作。

7.指名分角色讀,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然後評一評,誰讀得好,好在哪裏,還有什麼建議。

8.帶着頭飾表演讀。

9.背誦你最喜歡的句子。

四、課堂練習(感恩)

1.説話訓練:填空。

小白兔説:“媽媽,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小白兔學會了______________。

小蜜蜂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小蜜蜂學會了_________________。

2、理一理:你學會了什麼本領?是怎樣學的?先想一想,再與夥伴們説一説。

板書設計:

鴨媽媽小鴨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鷹媽媽小鷹學會飛翔

教學反思:

《自己去吧》是一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和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本課的教學以拓寬語文學習內容為主要設計理念,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創新體驗,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拓展課文。

1.練習概括課文內容。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反覆拼讀、熟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可用一、兩句話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剛開始,叫了幾位同學説一説,但他們都不會用簡單明瞭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更不會抓住重點來説。我教給他們一個回答問題的方法:即:“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孩子們試着回答問題,我適時點撥,並且教他們用規範的語言練習説話,漸漸的悟性好的同學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問題了,其他同學也對概括內容有了朦朧意識,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練習説話,對概括這一詞性有了淺顯、初步的感性認識。在今後的逐漸滲透中,他們會掌握此項知識的。

2.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

(1).“課文中寫了幾種小動物?它們都是誰?請用直線畫出。”我引導、巡視、檢查、糾正。

(2).“兩種小動物,它們分別喜歡什麼?”再讀讀課文,把它們喜歡做的事情用曲線畫出。學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簡單的事情讓一年級的孩子來做,比登天都難。

3.引導學生深層理解問題

隨着學習課文的進展,學生基本上把握了課文的重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文章中兩種小動物喜歡的事物,可以互換嗎?”當我解釋説明後,他們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説:“不可以,因為小鴨不會飛,小鷹------”眾説紛紜,但終究達成了共識。孩子們藉助自己的生活經驗,瞭解了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正確地作出了判斷。通過設疑,引發出孩子深層的思考,調動他們大腦儲備的已有知識,以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今後學習的動機指明瞭方向,奠定了基礎,也為自己的學習,積澱了知識,為自己的成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地掌握知識的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2

學材分析

這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富有童趣。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後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學生已有的知識、

經驗

1、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有了一定學習課文的方法和習慣。

2、有一定的閲讀能力、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領悟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字“自”。

2、研讀課文第一段,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悟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前準備 課文插圖、投影片和小鴨、鴨媽媽的頭飾。

導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家裏自己會幹什麼?是怎麼學會的?

(二)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一篇童話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鴨子、小鷹會幹什麼,它們的本領是怎麼學會的?

2、看老師寫課題,你猜老師想寫什麼?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讀一讀課文,用鉛筆標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二)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小朋友,現在先把你認識的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

(三)聽讀課文,識字。 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從這兩個故事中你挑選一個喜歡的讀給大家聽。(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

(四)同桌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如果同桌讀對了,你就豎起大拇指誇誇他;如果讀錯了,你就幫幫他。

(五)識記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麼認識的?哪個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

三、研讀課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內涵。

(一)出示投影片,顯示文中的兩幅圖片 (學生喜歡哪幅就説哪一幅。)請學生看圖,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説什麼?(教師板書:小鴨鴨媽媽小鷹鷹媽媽)

(二)這節課我們先學第一段

1、課文裏是怎麼寫的?哪個小朋友把小鴨説的這句話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鴨説的話。

2、這是一隻很有禮貌的小鴨,你從哪裏發現的?

3、想一想: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小鴨的話?自己練讀,同桌互相評議。 讀一讀,比一比,媽媽,您帶我去游泳。 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4、小朋友對誰説話會用上“您”?

(三)自己讀一讀鴨媽媽的話。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 讀了這句話,有什麼疑問要大家幫你解決嗎? 分小組討論:鴨媽媽為什麼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2、指導朗讀,體會鴨媽媽的話該怎樣讀。(學生評讀。) 採用靈活的形式讀課文,如指名讀、小組讀、打擂台讀、男女生比賽讀。

(四)引讀:小鴨學會游泳了嗎?(齊讀最後一句。)從哪裏看出來?出示詞語卡片:“幾天”、“學會”。(教師板書:學會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鴨學會游泳對它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嗎?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小鴨和鴨媽媽説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後評議。

四、把第一段編成課本劇表演。

(一)創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1、小鴨,你學會游泳嗎?你剛學游泳時害怕嗎?為什麼不放棄?

2、小組合作模擬小鴨和鴨媽媽在小溪旁對話的遊戲情境。

(二)戴上頭飾表演。

五、學寫生字

(一)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讀一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學寫“自”,讓學生觀察字形。 教師問:你發現了什麼?指名説,學生範寫、講評。

六、作業

(一)把故事説給爸爸媽媽聽。

(二)把第二段也編成課本劇表演。 板書設計 鴨媽媽小鴨學會游泳 自己去吧 鷹媽媽小鷹學會飛翔

課後反思:

學生自主探究,在朗讀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讓學生自主地聽説質疑

首先教師設計了一個充滿懸念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小鴨是怎樣學會游泳的嗎?”接着學生看圖説圖意,讓學生進行聽的訓練。學生聽完故事後,教師提問:這個故事講了哪兩種動物幹什麼的事?這兩種動物是在誰的幫助下學會本領的?讓學生進行説的訓練。然後,教師讓學生來質疑,設計了這麼一個問題: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麼疑問要讓大家幫你解決嗎?許多學生都紛紛提出了心中的疑難問題。比較簡單的問題,教師讓學生當場來解決;比較複雜的,又緊扣文章重點難點的疑難問題,比如:鴨媽媽為什麼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教師就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二、讓學生自主地討論交流

學生通過激烈討論交流後,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答案。對於“鴨媽媽為什麼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這個問題,有的説:“因為鴨媽媽已經到過那條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條小溪的水不深,不會把小鴨淹死。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有的説:“因為鴨媽媽知道自己的孩子腳上的蹼已經長結實了,能撥水了。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有的説:“因為鴨媽媽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游泳的本領,不能總是依賴爸爸媽媽。所以鴨媽媽不帶小鴨去游泳,而讓小鴨自己去游泳。

三、讓學生自主地感情朗讀

學生在感悟課文內涵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明白在讀小鴨的話時,應該用有禮貌、請求、商量的語氣;在讀鴨媽媽的話時,應用親切、温和、鼓勵性的語氣。每個學生都讀得很有感情,好像身臨其境。

四、讓學生自主地表演課本劇

學生在感情朗讀課文之後,教師讓學生帶上頭飾表演小鴨、鴨媽媽,個個學生爭先恐後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學生在表演時還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鴨、鴨媽媽的神態、動作、語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師又順勢引導學生明白學本領要自己努力去學,從小培養獨立生活能力,不依賴父母生活。 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已去吧》這篇課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大膽地質疑,豐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從而為新世紀培養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礎。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3

我們的課堂裏每天都在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這些小故事就像一殼顆顆珍珠。我把它收集起來,想為自己的教學生涯編制一串美麗的項鍊。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就意外地獲取了一顆較為寶貴的珍珠……

教學人教社第一冊14課《自己去吧》一課時,在指導朗讀理解感悟課文第一段時,我設計安排了“角色表演,活化語文”的教學環節,要求學生分角色扮演鴨媽媽和鴨寶寶。先同桌合作練習,我在教室裏觀察孩子們表現,忽然我眼睛一亮,“調皮精靈”小A和同桌B的表演很有創意,我想今天的教學應該讓他們發揮靈動了……

經過同桌合作練習後,有很多想表演,第一次我邀請兩位學生上台表演,他們戴上漂亮的頭飾上來表演了:

鴨寶寶:呷呷呷,媽媽,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鴨媽媽:小溪裏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

鴨寶寶:(站着不動。)

鴨媽媽:別站着呀?快去遊吧。

鴨寶寶:(學鴨子游來游去。)媽媽,媽媽,我學會了游泳。

表演後,我請學生一起來評一評他們表演得怎樣?學生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説開了:

生:他們把課文的情景表演得真棒!

生:小鴨子在媽媽的鼓勵下學會了游泳真行!

生:他們和我們表演得一樣好。

……

這時我就追問了一句:“有沒有,表演得不一樣的?”此時,原本熱鬧的教室沉靜下來了。我又説了一句:“老師發現有兩位能幹的小朋友表演得很好。”我把鼓勵期待的眼神傳遞到小A同桌倆。過了不久小A舉起了手。於是,同桌倆上台完成了下面的表演:

鴨寶寶:媽媽,媽媽,我想去游泳,您帶我去好嗎?

鴨媽媽:孩子你自己去吧。

鴨寶寶:我害怕,媽媽還是您和我一起去吧。

鴨媽媽:你一定行的,小溪的水不深。

鴨寶寶:我不敢去嘛。

……

這時,課堂上沒辦法繼續了。我説了一句“誰來幫幫鴨媽媽鼓勵鼓勵呀?”沉靜一會後,有的同學舉起了手:

生:你的腳掌會幫助你的。(當時學生想到了鴨子腳掌有適應游泳的特點,其實我還應該從鴨子扁扁身體,它身上油性的羽毛方面引導學生去探究領悟。課堂上由於沒有當堂發揮教學機智,留下了遺憾。)

生:你要大膽些!水不深的,或許剛沒過你的身子,你可以試着走走遊遊。

生:你要相信自己!老師不是經常説每個人都要認為自己能行嗎?

生:你就去遊吧,我保證你不會有事的!

…………

我説:“小鴨子,這下你信心了嗎?”

大家對他説:快去吧,快去吧!你自己試一下嘛!

鴨寶寶:那好吧,我去試試。希望我能活着回來見大家。

飾演小鴨子的小A調皮地做游泳狀,游來游去……

我請小朋友掌聲鼓勵小A,風趣地説:“呀,你真是一隻勇敢的小鴨子哦!”。

 我的反思:

首先表演這個環節中第一次的安排是課前備課中預設的,而第二次是根據課堂現實即興生成的。而恰恰是第二次的表演更體現了學生個性化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學生真正進入角色,進入課文的情境,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我覺得,這樣做是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閲讀、創造性閲讀”的思想的。

其次,從孩子們在勸導鴨寶寶的過程中,其實不難看出,學生有的結合自己學習游泳的經歷在訴説自己的感受,如:你要大膽些!水不深的,或許剛沒過你的身子,你可以試着走走遊遊;有的是在訴説鴨子的天生特點,説明自己能行的事就可以自己去完成;有的是在鼓勵同伴,甚至把“我能行”的教學理念也反映在課堂上了……孩子們在課堂靈動的發言讓我感受了他們的學習潛力,我有理由相信他們是最棒的,他們有能力去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關鍵是我有時太不相信他們了,孩子們有時的機智遠遠優於老師。我們應該用期待,用尊重,用呵護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誘導學生學習的情感,把教學要求轉變為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所在,那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有價值,素質教育才能體現。

“放飛想象空間,創新角色表演,活化語文教學”這是我在本課教學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一個亮點。我認為這個教學環節的補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自己覺得能從學生的興趣着眼,從學生的問題入手,珍視學生學情,關注學生的發展。雖然,我在本堂課的教學中,事先沒有考慮到學生體驗文本的多元性,,也有教學機智發揮不當的遺憾,教學計劃沒有按時落實,犧牲了複習鞏固字詞教學的時間等等不足,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補設教學環節是值得的。這堂課讓我欣喜的是我發現了一條真理:學生們的潛力是無窮的,關鍵是教師的發現和引領,放開手,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吧。

新課程的實施為我的教學探索提供了嶄新的平台,同時也讓我看到要真正在做到相信學生——引領他們自己學會學習。

我願自己能採集更多的珍珠……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4

最近我上了公開課《自己去吧》,這是一篇簡短的童話故事、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故事情節很簡單,課文主要是對話,非常適合分角色朗讀,讓孩子們從中體會鴨媽媽和鷹媽媽為什麼讓孩子自己去學本領。

這節的教學目標是: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2、識記生字。

3、指導寫字。

在實際實際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識字和寫字上。

我首先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們認讀生字,為讀故事學故事做好準備。 抓住識字重點,讓學生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採用加部件、熟字加偏旁、熟字加一加、猜謎、利用反義詞等多種方法記住生字,方法靈活多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您”字,我引導學生用字謎“心中有你”;“美”字,用字謎“大尾巴羊”識記。“己”字,我引入生字“已”,讓學生作比較識記生字;“深”字,則用其反義詞“淺”對比識記,還用班上學生姓名“琛”與“深”換偏旁識記,隨機鼓勵學生認讀班上同學的姓名,擴大識字量,這樣學生容易多記字、記牢字。利用選一選,讀一讀來區別“那和哪”“吧和嗎”,為學生創設語境,在語境中掌握生字和運用生字。本節課體現了識字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慾望。

對於寫字教學,我採取了以下步驟來引導學生:

1、認讀要寫的字。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有沒有壓着橫中線和豎中線的筆畫。

4、每一筆的起筆和落筆在田字格的什麼位置。

5、學生邊説筆順筆畫名稱邊書空,教師示範寫。

6、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訂正。(提醒寫字姿勢:頭正,肩平,身直,足安,一尺、一拳、一寸記心間)

7、評價。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這節課的識字、寫字教學紮實有效的。加強寫字訓練也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同時還能培養學生一絲不苟,持之以恆等良好習慣。寫字教學必須“從扶到放”引導學生獨立觀察範字,分析字的寫法,在學習寫字之前,正確的書寫姿勢是其為重要的一步。有了正確的書寫姿勢後我讓學生先認識田字格和書寫各種筆畫的名稱,在這些基礎上再教學生書寫就輕鬆多了。學生每寫完一個字,同範字進行比較,找找差距,肯定成績,找出不足,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努力的方向。

總之,識字、寫字教學是個慢功出細活的工程,也不是一兩天的功夫就能完成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熟悉新大綱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有足夠的耐心和創新,不能用老式的“填鴨”法,只要我們系統地對待漢字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逐個突破,注意其相互之間的結合,相信我們的漢字教學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1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對學生進行成長教育為專題,本課側重對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的教育。本課故事情節很簡單,講的是小鴨和小鷹在**的鼓勵下,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內容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能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在學生認識了本課生字、初讀了課文之後,我決定,把第一個故事的閲讀學習目標定位於:重點指導朗讀,整合科學課程瞭解一些關於鴨子的科普常識來突破難點,領悟應該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生活本領,通過觀察、表演、朗讀等途徑來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讓學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在閲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下面,是第一個故事的教學片段介紹和我的反思。

【課堂實錄】

……

出示課件:

伴着着音樂老師講述:你們看那裏有高高的樹、綠綠的草、紅紅的花、清清的溪水,景色真美呀。鴨媽媽也帶着小鴨子來到那裏散步。小鴨子高興地“嘎嘎”的叫起來。它看到清清的小溪會想什麼呢?

生1:想下水玩一玩。

生2:多想到水裏遊一遊呀。

生3:真想跳到水裏去洗個澡!

師:小鴨子到底想到什麼?請大家打開課本,找到小鴨子説的話,用鉛筆畫出來,自己讀一讀。

(學生開始讀書。)

師:小鴨子説的是哪句話?

生:小鴨子説:“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

師:你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語氣?

生1:急切的語氣。

生2:懇求的語氣。

師:誰來當小鴨子讀一讀?

生讀。生評。

師:能不能讀快一點,讓鴨媽媽聽了就帶你去游泳?大家一起讀。

生齊讀。

師:鴨媽媽怎麼説?誰來讀讀?

生讀。

師:這隻鴨**的語氣是怎樣的?

生1:很親切。

生2:有鼓勵的語氣。

師:誰再讀一讀?

生讀。生評。

師:她讀得不錯,還會用上手勢,搖搖頭説不深。還有沒有人想讀?

(同桌分角色表演讀)

出示課件:

這時,有隻雞媽媽聽到了鴨媽媽和小鴨子的對話,她對鴨媽媽説:你真狠心啊,一點都不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游泳,要是淹死怎麼辦?要是我啊,才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險呢!

師:同學們,聽了鴨媽媽和雞**的話,你們喜歡鴨媽媽還是雞媽媽呢?為什麼?

生1:(立刻答)我喜歡雞媽媽,因為她很關心孩子,處處為自己的孩子着想。

生2:我喜歡書上的鴨媽媽。

師:為什麼呀?(學雞媽媽)我對你這麼好,怕你淹死的呀。你怎麼不喜歡我呢?

生1:因為我很想去游泳啊。

生2:因為我喜歡游泳。

生3:我很想自己去試試。

師:(學雞媽媽)我真的很怕你們淹死。

生1:小溪裏的水不深,不會被淹死的。

生2:鴨子不會淹死的,它們天生就會游泳。

師:(笑了笑)鴨媽媽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她這樣做是為什麼?我們來聽聽鴨媽媽是怎麼説的吧。

出示課件:

播放鴨**的話: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我這樣做是為了鍛鍊它自己生活的本領。我的鴨寶寶身體扁扁的,有助於它在水裏遊;身上有油,使它在水裏不易沉下去;趾間有蹼,就像小船的兩隻槳,一劃動,就可以到處游來游去。這些會幫助它自己學會游泳的。

師:聽了鴨**的話,你明白了什麼?

生1:小鴨子自己能學會游泳。

生2:鴨媽媽這樣做是為了鍛鍊小鴨子自己生活的本領。

生3:鴨媽媽是讓它自己去做自己能做的、自己應該會做的事。

師:小鴨子是不是馬上就學會了游泳?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課文寫了“過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告訴我們小鴨是過了幾天才學會了游泳的。

師啟發想象:小鴨剛下水時是怎麼想的?開始游泳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克服的?它學會了游泳後心情怎樣?你們能不能表演一下?

(分小組討論、表演)

指名學生表演。(進行評比,予以鼓勵)

齊讀第一自然段。

分角色背誦第一自然段。

師:剛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極了,非常有趣。課文後半部分小鷹學會飛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學嗎?有一個小朋友也很想學,他這樣對我説

課件出示:老師,您能帶我們學習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嗎?

指名生讀。

師:你覺得我會怎麼説?

生1:你去學吧。

生2:你自己去學吧。

生3:這個故事不難學,自己去學吧。

師:這正是老師想説的。那我們就自己學一學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吧。

……

【教學反思】

作為小學語文課改實驗的教師,我們常常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語文課堂?我們教師應如何引領着孩子們步入語文天地,讓孩子去感受、探究、體驗、感悟,與文本對話,學有所獲呢?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此為立足點展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趣感知,尊重需要,給學生一個“激情的空間”

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拓寬課文內容,給課文中的對話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有助於理解課文對話。在教學中,我設計插入了一個故事情節,通過課件演示雞媽媽和鴨**的話,一下子就把孩子學習、探究的興趣激發出來了,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在指導學習第一個故事的基礎上,我放手讓學生按照學習方法自己去學習第二個故事,我仿照課文的句式設計了過渡語“老師,您能帶我們學習小鷹學飛翔的故事嗎?”“這個故事不難學,你自己去吧。”這樣,既是學習方法的一個指導,又激發了孩子們的閲讀慾望,學習的情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我自己能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二、文本對話,放飛個性,給學生一個“對話的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精闢指出:閲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教學中,我着重指導學生朗讀小鴨子和鴨**的對話,讓學生感悟到小鴨的話要讀出懇切、商量的語氣,鴨媽媽要讀出親切、和藹、鼓勵的語氣。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表演讀促進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來加深理解。

本文的難點是從讀中領悟鴨媽媽為什麼要她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課文中鴨媽媽只講了一句“小溪裏的水不深,自己去遊吧。”“小溪裏的水不深,不會被淹死的。”這是學生在閲讀文本的過程中領悟到的。除了“水不深”之外,小鴨子自己天生的身體特點是小鴨子自己能學會游泳的重要原因,而對於這方面的知識,一年級學生懂得不多,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如果老師像講解員一樣去向低年級學生講科普知識,學生不會很有興趣。於是,我拓寬課文內容,在課文中插入創設了這樣一個生動的故事情境,出示課件,設計了“聽了鴨媽媽和雞**的話,你們喜歡鴨媽媽還是雞媽媽呢?為什麼?”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學生實話實説,釋放本真,教師則因勢利導,讓語文學科與科學課程相整合,滲透科普知識,一下子就把孩子學習、探究的興趣激發出來了,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讓學生感悟到鴨媽媽這樣做是為了鍛鍊小鴨子自己生活的本領,挖掘出了文本的內涵,突破了難點。

教學中,我啟發學生想象“小鴨剛下水時是怎麼想的?開始游泳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克服的?它學會了游泳後心情怎樣?你們能不能表演一下?”讓學生根據文本展開合理想象,促使學生對文本進行創造性的理解,符合鼓勵學生“個性化閲讀、創造性閲讀”的思想。

三、精彩表演,釋放真情,給學生一個“展示的空間”

語文教學應當是生動活潑的,充盈着豐富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新課標改變了對語文教學那種傳統的理解,打破語文教學那種教師問、學生答的定勢,使語文教學活起來,使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多起來。表演是一種在理解文本基礎上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表演時要發揮想象,加上適當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情等。這篇課文情節有趣,故事性強。通過學生想象、討論,表演“小鴨子怎麼自己第一次學會游泳”,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無拘無束地塑造並張揚自己的個性。師生雙方都能在上課的快樂中挖掘創新的潛能,舒展個體的靈性,讓語文課堂綻放絢麗的個性之花。

Tags: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