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5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選5篇)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折點。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紮實也是很關鍵的。於是我在教學設計中不斷的反思,上課前認真準備,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堂教學。

對於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對他們來説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這些之外,作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説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着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較多,在教學中,我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主要採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實行幫教活動,每一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秀的好朋友來每天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我作為數學教師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於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3)學困生自己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以不斷促使自己努力。

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對於自己上的三年級第六單元除法的買新書內容,自己感覺上得亂七八糟,課堂剛開始就已經偏離了自己的預設,而且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一味的追求完 成自己的教案,不把學生的反饋當回事,其實學生反饋的是綜合算式200÷2÷4=100÷4=25(本),我只是想強調每步的意義,這時我自己就板書了分 步算式,這與我課前預設的板書是不相符的.,所以我自己就開始慌亂了,顯得課堂每個環節的重點凸顯不夠。根據自己對課堂的感受,結合師傅袁老師對我課堂的分 析,自己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欠缺。

1、我對自己在課堂每個環節想要凸顯的資源還不夠清晰。

比如剛開始的分步算式的板書,我只是想強調每步的意義,但是自己很隨意地就把分步算式寫上黑板,其實這裏可以讓學生在投影儀上講講每步的意義就可以了。

2、對於學生語言表達的要求太高。

學 生的語言是自己的理解,難免隨意,但是隻要學生語言不是原則性的錯誤,不影響學生對本節課重點難點的理解,老師就可以視為正確,不需要咬文嚼字,一定讓學 生改成統一的語言。比如:這節課出示情境後,讓學生提問題,學生提出:每個書架每層有多少本書?其實這就是我想要着重強調的,這時就可以婉轉地規範問題, 比如説:也就是説每層放了多少本書?當學生表達出現了問題時,可以通過設問的方式讓其他學生幫助改正。

3、學生的錯誤反饋

這 節課內容是計算順序的理解,但是在彙報過程中有同學出現計算錯誤(比如:末尾的0丟了,中間漏除的情況),我沒有采取措施,只是反饋了對錯,只是語言告訴 學生,並沒有讓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以至於講過之後還有同學還是錯的。在這種計算課時,對於學生的計算錯誤,可以在學生展示時老師幫忙改正,也可以讓學生 聽完意見後自己改,還可以看看其他同學的做法。反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由扶到放。還有一點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公開課時,對於學生錯誤的展示,隨着課 堂內容的深入,應該是越來越少。

4、練習設計上還有待改進

這堂課雖然上得不夠好,不過還是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成長的機會,從準備、上課到聽課、反思,我學到了很多,在這裏要感謝在上課過程中給過我幫助的各位老師,我一定會再努力加油的,爭取成長得更快!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一位數乘幾百幾十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往往放棄口算,用豎式筆算的方法來解決口算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以前學的筆算方法已經在學生的腦中根深蒂固了,自然會影響學生後面知識的學習,面對這一問題,我選擇了比較保守的方法。看圖學習例1的計算方法,我先運用課件與孩子們探究算理。明白算理後,孩子們面對16×3馬上能想到把 16分成10和6後再算。例2只是在末尾添加0,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比較末尾沒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找出簡便的計算方法。通過孩子們自主探究,引導他們一起總結了口算方法:用一位數分別去乘另一個因數的每個數位上的數,然後把乘得的積相加;當末尾有:“0”時,先把末尾的“0”省略,先算“0”前面的數,最後在計算結果裏把省略的“0”補上。

反思本節課教學我認為口算知識的教學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部分知識在學習中如果掌握好了,對學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確率都會有提高。但是在練習時還是有部分學生喜歡慣用列豎式的方式進行口算,我就採用讓學生多説口算過程的方法進行強化訓練,並逐步簡練口算過程,爭取讓所有的同學都掌握口算方法。如:出示 16×2=讓學生説出口算的三步驟1)把16分成10和6。 2)10×2=20 6×2=12 3)20+12=32。在學生熟練的基礎上可以直接説出第三步。如:13×6可以直接説出60+18=78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逐步習慣並掌握口算的方法,為以後的教學做好了準備。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分數,對於我們來説,是第一次接觸,學生感覺到的是陌生,不太理解。所以我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產生分數,體會到只有平均分了,才能產生分數,並且理解分數各部分的意義。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基於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於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旅遊分東西。

(1)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個?

(2)把2瓶水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瓶?

師:我們分東西時要做到公平、公正,那要怎麼分呢?

生:每份分得同樣多。

師:每份分得同樣多,數學裏我們叫“平均分”。

生:蘋果每人分得2個(可以用“數字2”表示)

水每人分得1瓶(可以用“數字1”表示)

(3)現在只有1塊蛋糕,也要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個。

師:每人分到的是這個月餅的一半,能不能也用一個數來表示呢?

師:看來要表示一個月餅的一半,已經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數來表示了,需要用新的數,什麼呀?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感受:在分月餅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為的灌輸,學生的分月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要學習一個新的數的需要,產生了積極探究的情感。

2.做數學,體會幾分之一的意義。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和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資助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我注重為學生創造探究條件,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塗一塗,進一步探究分數的意義,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官認識。本節課我安排了兩次的操作活動,在認識1/2時,學生通過分月餅初步感知了1/2的意義後,我安排了一個找圓形1/2的活動,讓學生從實物上升到抽象圖形的認識。認識1/4時,同樣一張正方形紙,學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現出的這張紙的1/4也不同,通過這種方式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進行思維訓練。同時讓學生感悟,儘管折法不同,但都是把同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陰影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用1/4來表示。

(一)認識1/2。

認識了月餅的1/2,你知道什麼是這個圓形的1/2嗎?請你動手摺一折,並把它的1/2用陰影表示出來。

師:誰能説説,什麼是這個圓形的1/2?

(二)認識1/4。

師:1/4大家都會寫了,那在正方形紙上要表示出它的1/4,你會嗎?

師:拿出我們桌上的藍色正方形紙,先折一折,然後把它的1/4塗上陰影。(陰影部分要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經過手腦並用,建立起清晰鮮明的表象,從而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進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本課沒有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主探究、自主創造的空間,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利用各種形狀的紙片自由地動手摺一折、塗一塗,並用分數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一。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圖形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嗎?我們小組合作,來看看活動建議。

4、練習層次分明。

設計練習時,層次分明,由易到難。先從剛學的知識入手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什麼是平均分,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並且讓學生體會到分數的分母其實是平均分的份數,分數的分子是取的份數。

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發現,每個分數都由學生自己去創造,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北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我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中,在開始我採用設疑方式引入新課,這樣對學生來説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又提高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對於一堂課的教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然而我在複習舊知時,雖然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鋪墊作用,但往往會流於形式,起到的作用並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大,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導入。

我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預設的過程,學生能體會到教師設計的目的,一步一步認識餘數,但學生還是每一步都讓老師牽着走,學生沒有自已的思維,因此,我要在這步中,讓學生多討論、多思考,起到小組活動的效果。從而讓學生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心中悟出始知深,學生才能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得出新的學習的方法,使其學得輕鬆,愉快,從內心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讓學生理解餘數比除數小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馬上得出其結論,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只是藉助了別人的理解死記硬背結論,而沒有讓學生理解,所以我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體驗,多動手進行計算,從而自己得出其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在教學中倡導學生有效地接受與體驗,研究發現學生學習過程所要學到知識的過程。這樣的體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保證了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抓住學生的思維,讓其多動腦,多動手,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學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