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3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3.09W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3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3篇

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1

“輪軸”對學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概念,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結合身邊的一些常用的事物,來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輪軸的應用。當他學完這課後,他會悄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並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藴含着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學校裏自來水檢修時撤換下的壞龍頭,雖説是壞了,但對於本堂課的研究來説一點也沒什麼影響。我把這些閥門上的六角螺母擰下來,這樣學生就可以方便地把上軸上面的輪取下來。接着,我示範了在軸上使力和套上輪後擰閥門的方法,讓學生們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學生們馬上真實地感受到了使用輪軸能省力的道理。然後我再引導學生觀察平時在家裏使用的水龍頭,讓他們比較這有什麼不一樣?通過仔細觀察,他們發現這些水龍頭雖然上面的扳把不象輪,其實和輪起的作用是一樣的,是簡化了的輪。

最後,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説出很多很多,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機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2

《輪軸的祕密》是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的第4課,通過對這一課教材的解讀後,我覺得對輪軸作用的認識和體驗是比較重要的,而學生用數據説話的能力不強是需要強化的。所以我將教學重點定為,通過體驗和實驗瞭解在輪軸的輪上用力可省力,輪越大越省力;難點定為,通過實驗用數據説明輪軸的作用。

本課我先讓學生通過回憶、交流打開水龍頭的經歷,觀察水龍頭的構造,試着讓學生想象如果取下水龍頭上的輪子,直接用手去擰軸,還容易打開水龍頭嗎?進而產生了“輪軸為什麼能省力”的科學問題,促成開展研究輪軸作用的活動。然後通過組裝一個輪軸實驗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通過課件的演示,進行實驗前的指導,讓學生弄明白我們把一定數據的鈎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也掛上鈎碼,看成是我們用力的大小。並且要學生記錄下每次實驗的數據,在小組內通過反覆比較輪上鈎碼和軸上鈎碼的數量。最後進行全班交流,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同學們都發現了在輪上用力比較省力,軸上用力比較費力。然後在軸不變的情況下,換成大輪再做實驗,研究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通過實驗同學們發現了在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越大越省力。在這兩個實驗中,如何繞線學生還是有點困難的,需要老師的細緻指導。然後機械實驗盒中,其實只有一個配套的輪軸,小輪換成大輪的,不是配套的,軸和輪不容易固定,學生在操作上,很花時間,效果不是很佳,我覺得這些實驗的材料還需要改進。

最後輪軸在生活中的運用,我通過出示典型的生活中的運用輪軸的圖片讓學生説一説,它們哪部分相當於輪,哪部分相當於軸,讓學生充分認識輪軸。並且還讓同學們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輪軸,同學們的思路很開闊,它們能充分利用教室內的資源,想到了教室中電風扇開關、鑰匙開鎖等等,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

科學《輪軸的祕密》教學反思3

因為課時緊,平常上科學課我基本上是一小節內容安排一課。上《輪軸的祕密》也是如此,沒料到的是,在完成輪軸的認識和生活中的輪軸原理分析後,留給學生的實驗時間就寥寥無幾了。而學具中的輪軸器材,迷你卻不實用,沒有幾個學生小組能完成輪軸裝置的組裝。

怎麼辦?乾脆再上一節實驗探究課,內容就是“輪軸作用實驗”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更慶幸的是,我從創新實驗室配套器材中找到了輪軸實驗盒,裏面有3個大小不一的塑料輪,3根帶小環的細線,1根金屬棒(支架)和固定螺絲。我事先擺弄了一次,效果很好。

上課了,首先當然是交代實驗要求。我示範了組裝輪軸裝置的方法之後,讓學生先用兩個小輪做第一個實驗“輪軸作用”,完成之後再把小輪換上大輪研究第二個實驗“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現在想想,其實第二個實驗可以給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讓他們不僅可以研究更大輪對輪軸的影響,也可以研究更小輪對輪軸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歸納的實驗發現就更豐滿。)這兩個實驗掛鈎碼是個難點,實踐中主要出現了這些問題:

(1)輪和軸的鈎碼都掛在同一側;

(2)固定螺絲旋得過緊制約了輪軸的轉動;

(3)掛鈎碼時沒用手先把牢,結果鈎碼帶動輪軸快速轉動後脱鈎;

(4)把線固定在輪軸上的卡口上後沒有繞凹槽。

為了有效利用時間,減少轉換環節中的存在的時間耗費,我讓各小組完成兩個實驗之後再一起進行交流。因為有足夠的探究時間,課堂上學生玩的特別高興,而且很好的體現了合作意識。學生髮現,第一個實驗軸上的鈎碼個數和輪比較,正好是兩倍的關係,第二個實驗中軸上的鈎碼個數和輪比較是三倍的關係,在這個時候,教師引導歸納,就分別得出了兩個結論:

(1)在輪上用力帶動軸轉動省力,在軸上帶動輪轉動費力;

(2)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回顧這節課,準備了合適的實驗材料,探究時間非常充裕,整節課學生學得很輕鬆也很實在,也順利的得出相關結論,自我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