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凡卡》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9.23K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凡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凡卡》教學反思

最後我決定把握教學目標,簡單教,簡單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寫15個生字。

能正確讀寫“飢餓、禮拜、生鏽、揉皺、昏暗、眯縫、聳肩、一縷、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凍僵、逗笑、竄過、逮住、孤兒、打攪、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聖誕樹、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整體把握主要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敍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敍結合來寫的表達效果,體會課文結尾中“夢”的含義。

第一課時,讓學生初讀課文,弄清生字新詞的讀音寫法。隨後帶着孩子們把文章中的人名反覆讀了幾遍,這樣以減輕學生在朗讀課文中的難度。我記得我小的時候特別不喜歡讀外國作品,原因讓人有點啼笑皆非,就是我覺得人名太長,有障礙。以小孩子的眼光看課文,然後指導他們學習。

接着,我讓孩子們談談對這課的看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好多同學都紛紛表示不喜歡,原因就是“小凡卡的生活太苦了。”他們不喜歡悲劇。原本我設計這一環節就是為了讓學生喜歡上課文。只有少數幾個孩子説喜歡課文。於是我順勢對孩子們説:“同學們,你們通過朗讀課文,已經知道凡卡過的日子非常苦,你們都產生了對這個孩子深深的同情。為什麼你們能在瞬間產生這麼複雜深厚的感情呢?這就是普普通通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後產生的巨大的魅力,造成了我們感情的變化。孩子們,在我們這個和平的.社會裏,也有許多悲劇,比如昨天青海省發生了7。1級的地震,比如,前不久,山西煤礦發生了礦難……有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用文字來記錄這些悲劇,來激發人們的同情,來引起人們的重視,讓人們引以為戒,讓悲劇遠離我們!孩子們,如何應用文字是一門很深的文字,今天,我們來好好學習《凡卡》這篇課文,去體味文字帶給我們的精彩!”

察言觀色,孩子們對這篇課文有興趣!

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孩子們瀏覽課文,弄清課文的脈絡,課文是按“準備寫信——寫信——寄信”的順序來寫的。

第二課時,我先引導孩子們迅速找出“信的內容”,通過體味重點的句子,去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苦。孩子們的朗讀很到位。然後引導孩子們朗讀凡卡要求爺爺接他回家的自然段,體味回家之情切。這部分的教學也是我的重點教學內容。

隨後讓孩子們找出凡卡回憶的自然段指導學習。凡卡的回憶是甜蜜的,讓孩子們讀出凡卡內心的快樂。接着引導學生分析,凡卡的鄉下生活真的很甜蜜嗎?為什麼在凡卡看來這麼甜蜜呢?並告訴孩子們這一部分的寫法叫“插敍”,這裏插寫的內容更加烘托了凡卡學徒生活的艱苦。

第三課時,讓學生找出凡卡寫信時候的神態動作的語句,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接着讓學生分析故事的結尾,展開了辯論“假設爺爺能收到信,會來接凡卡回家嗎?”學生在辯論中明白了,凡卡的悲劇是當時黑暗的社會造成的,凡卡的命運不會有改變。

最後讓學生續寫課文,《凡卡醒來後》。

應用這種傳統的教法,三個課時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學完這課,我的感受就是上課的程序依然不夠簡單,過渡不太自然,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一直保持興趣。課文長,教學宂長,這是我整體的感受。看來,長文短教只是我的理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突破!教學中,依然不能大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取捨,就是這課教學效果不太讓我滿意的基本原因!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深鑽教材,有自己的見地,然後大膽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環節,這才是讓人滿意的課。

一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已經完成,但是到底該如何調節教學設計,在另一個班級實施教學,依然沒有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