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精選6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33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精選6篇)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1

在讀《孔乙己》的時候,我拋除了腦海中所有的成見,與文章“坦誠相見”,一讀彷彿見其人,二讀彷彿有所感,三讀彷彿有所悟,但只是“彷彿”而已,面對經典,有時我會窒悶無語,大約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形吧。後來一則材料進入了我的視野,據孫伏園説,他曾聆聽過魯迅自己講述他創作《孔乙己》的動機,“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於苦人的涼薄”。讀此句,如甘露入心;品此語,似醍醐灌頂。

可是於教學而言,“意會”僅僅是第一步,我還必須要“言傳”,教師永遠做不了孤膽英雄,因為教師的核心任務是指導着學生去奪取全面的勝利。如何“言傳”呢?我想第一步還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學生穿越時空,引導他們積累大量的感性認識——孔乙己苦在哪兒?社會怎麼薄涼的?於是授課過程中以情境再現為目的有了大量的演讀、模擬,這個過程中注重了課文的朗讀與語言的品味,並順勢對語言文字背後的“語言”進行了必要挖掘。為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教學設計的適當位置設置了幾個“觸發點”,一是導入,暗示科舉制度,二是認識咸亨酒店的酒客的等級,三是體會丁舉人與孔乙己同是讀聖賢書同樣形成了扭曲人格,四是讓學生思考作者吶喊什麼。就課堂效果而言,在品語言、現情節的過程中,學生由“笑”轉為“不笑”,現場由“快活的空氣”轉為“肅穆的氣氛”。

但這樣的教學設計天然的特點就是把“我的理解教給學生”,這樣做顯然會讓許多人再次陷入迷茫:這沒讓學生自主,這沒讓學生合作,這沒讓學生探究,甚至這也沒有傳授什麼方法,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是啊,學生學到了什麼?我也想問問聽課的學生,但我沒有機會,45分鐘的相遇僅僅是一次偶然,對學生而言,我的確是個過客。

關於教學設計過緊與過鬆的問題還在困惑着我:過緊就會限制學生的課堂生成,學生只能跟着教師走,有控制的痕跡;過鬆就會導致自由散漫、左右出擊的被動局面,並由此導致學習的低效和思維的浮淺。到底怎樣做才是恰當的平衡?

我的書桌上放着一尊魯迅塑像,那是我到上海講《阿長與<山海經>》之後魯迅紀念館的饋贈,此刻,先生正注視着我,我不知道我講的課是否道出了先生的心聲,最後只能感慨一句:道不盡的《孔乙己》啊!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2

《孔乙己》是一篇“老課文”了。下面,就用一種“反思”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感受與思考吧。

1、佈局精巧。

它沒有一箇中心情節貫穿始終,而是充分體現出“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的特點,人物的性格展現、命運起伏是構思的重點。

2、小説開頭便描述咸亨酒店,為典型人物活動提供典型環境。

以“我”——酒店小夥計的見聞為線索組接生活畫面,選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幾個生活片段展開情節,使人物性格脈絡清楚。故事情節的展開線索分明,結構安排嚴謹完整,增強了親切感和真實感。

3、以“笑”貫穿全文。

讓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最後在笑聲中離開生活舞台,這樣的安排既是對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對社會冷酷、羣眾麻木的批判,更是對罪惡的封建制度的無情鞭撻。

根據以上特點,在教學設計時也就忽略對情節的分析,而考慮以“人”為中心,設計三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瞭解小説的社會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第二課時結合孔乙己在酒店生活的四個片段,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徵,把握人物形象,瞭解封建科舉制度對孔乙己的毒害;

第三課時通過對孔乙己“被打折了腿”這一情節高潮的分析,領會封建制度的罪惡不僅僅在於摧殘了孔乙己,還扭曲了丁舉人以及周圍的羣眾,最後總結歸納全文。

回顧整個備課的過程,不“搬”教參也沒有刻意“避開”教參,而且更多的是感受到了閲讀的快樂、思考的快樂、收穫的快樂。閲讀之前還想着如何設計出“新”的教法,但在閲讀後卻彷彿忘記了這一點,教學設計也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自然而然地確定的,沒有刻意編排 。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3

在教學中,我信任學生的潛能,努力挖掘學生的情緒因素,為他們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發明廣闊的學習體驗空間,從中積極挖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展思維,啟發想象,發表個性化見解。

課堂點撥癥結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採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剖析的道路,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敏捷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精確的軌道上來。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4

《孔乙己》是魯迅的名篇,也是魯迅先生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魯迅的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有許多困難,如果不讓學生真正走進《孔乙己》,而是硬塞給學生許多分析與講解,那樣的做法顯然有悖於閲讀的真正意義。

理解小説,先要走進小説所反映的社會中去。咸亨酒店是人物活動的場所,所有的故事都從這裏上演。這裏有形形色色的人,出場的、未出場的,從這裏可見證那個社會,影射那個社會。

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咸亨酒店。接着我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典型的環境描寫的語句,字斟句酌,揣摩研究: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學生開始活動,談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一個醜惡的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為富不仁,可以任意宰割社會上的弱小生靈,以致讓孔乙己一步步走入墳墓。一個虛偽的社會,一個十二的孩子就把潺水當作尋常事。一個冷漠的社會,人人都可以嘲笑孔乙己,甚至連沒有社會地位的短衣幫都可以這麼做,笑聲的背後是無情的現實。一個病態的社會,短衣幫連坐的資格也沒有,同樣被人們看不起,但他們卻以嘲笑孔乙己換得片刻的心裏輕鬆……

在學生談了自己的認識後,我進行了及時的小結:

一個小小的咸亨酒店,折射出社會的全貌,我們通過咸亨酒店這個小舞台,瞭解了二十世紀初中國社會這個大舞台,文章取材雖小,文章的立意卻不小,這就是小説中所謂的通過典型的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

第二課時以感受人物為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一、爬不上去又不願甘居底層的另類。

二、四體不勤,好喝成性的懶漢。

五十多歲的一個高大男子,就是替別人做做小工也足以活下去了,但孔乙己自命清高,怎麼能做一些體力活呢?甚而至於鬍子不剃,衣服不洗,惰性酒性已深入孔乙己的骨髓,但他不以為恥,總拿“讀書人的事”來掩蓋,可悲可歎!

三、心地善良也做不了好人的可憐人。

孔乙己總算是個心地特善良的好人,守信用,不賒賬,但他偷也偷不好,經常被逮,他根本不是做流氓痞子的料,所以這個社會最終接納不了他。

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又在笑聲中走向死亡,這不僅僅是孔乙乙一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劇。那裏的人太冷漠,那裏的世界不夠明亮。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5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自身最喜歡的一篇小説,也是多年入選中學語文課本的一篇保守課文。全文僅3000多字,可是從以樂境寫悲痛的精巧構思到12歲小夥計的獨特視角,從精巧含蓄的'社會環境描寫到看似矛盾的結尾處置,可圈可點處俯拾即是,為讀者留下了許多值得探究的課題,回味無窮。然而,文章雖精美,卻難以激起同學的情感共鳴,因為小説反映的社會生活與同學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小説篇幅不長,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裏,要完成對本文人物、主題、寫作技巧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恐怕仍是不切實際的。只有準確定位自身的教學目標,才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瞭解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的小説主題。

2、瞭解小説的社會環境描寫和其作用。

3、掌握刻畫人物的描寫方法,深入掌握人物性格特點。

保守課文的教學一般難度較大,同學對文章主旨更是霧裏看花,難一捉摸。主要問題在於同學難以瞭解和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但文章的主旨又跟作品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因此,自己準備了視頻斷片在上課第一時間播放給同學欣賞,有利於縮短時空距離,真切體會當時的時代概貌,有利於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激發深入探究的興趣。

閲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同學的閲讀實踐,本節課教師講解過多,以致削弱了同學積極考慮的熱情,應該放手讓同學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才幹真正提高閲讀的質量。

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教學反思6

學生提的問題有時看似不着邊際,然而加以引導,就成了燎原的星星之火。但是燎原不是天馬行空,教師在引導時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是解讀文本的根本。在新課程課堂上創新入魔是一種病態的課堂,不信請看由此而衍生出的諸如創造性閲讀、補白式閲讀、故事新編式閲讀等新形式。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新課程課堂上,老師扇情鼓動,學生十八般武藝用將出來應和,語文課堂成了一調味瓶,語文課也在創新外衣的掩蓋下被調成了音樂課、美術課、表演課、社會課,甚至法庭課,惟獨缺了語文這一味。這種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的創新活動由於離開了文本而信馬由韁,學生只能在一個膚淺的水平上滑行,失去了對語言進行涵泳和浸潤的機會。

聽過這樣一堂公開課,教師為了達到創新效果,將《孔已己》課堂設計成道德法庭,孔已己為原告,丁舉人為被告,控辯雙方在丁舉人是否是兇手的問題上糾纏不休,爭得面紅耳赤,學生扮演的法官覺得雙方都有理而一籌莫展,最後靈機一動宣佈本法官難斷這個案子而草草收場。教師的這種脱離文本賴以存在的社會、歷史背景,一味鼓勵學生追求所謂的創新,是對文本的一種褻瀆。

於是乎,有的學生讀《愚公移山》讀出了愚公真愚,因為愚公不會靈活變通,不會採取科學方法;讀《皇帝的新裝》讀出了兩個騙子真聰明,一個一眼就能看穿的騙局,竟然暢通無阻,令人佩服;讀《背影》讀出了父親為我買橘子時的爬站台屬於違反交通規則。如此解讀文本,還美其名曰提高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真叫人哭笑不得。

其實,創新也好,拓展延伸也好,説到底,都必須源於文本,再回到文本。脱了文本的創新,創新有多遠,離語文就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