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通用9篇)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1.65W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通用9篇)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1

大廟中心小學 李佳佳 《這條小魚在乎》,它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海邊奮力拯救困在淺水窪中的小魚兒的故事,表現了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關愛,體現了小男孩美好善良的人性。

本課要求學生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男孩兒的善良和對動物的保護,明白只有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才能得到快樂。這也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所在,所以我在設計課件時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我講的第二自然段,通過抓重點句子和詞語,讓孩子感受小魚的可憐,並讓孩子充當小魚去感受小魚的掙扎。我抓的重點詞是“掙扎、奄奄一息”,課上我沒有抓住奄奄一息這個詞,這是本節課的一個失誤。

然後我設計的`重點是四到七段,通過抓重點詞語、播放情景短片、師生互讀等讓孩子逐漸感受小男孩的善良,與小男孩產生共鳴。中間同樣出現了失誤,比如教師範讀讀得不夠準確、重點詞語深入不夠等。另外本節課最大的敗筆是:忘寫板書了,如果有板書孩子的情感應該可以再上一個台階。

不過,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發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我相信,只要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問題,並儘可能地完

善,就一定能在語文教學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譜寫出更加絢麗的詩篇!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2

經歷了在學校和同年組老師的研討,使我對《這條小魚在乎》這篇課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按照研討完的教案和教學思路,我對自己的教學環節及自己已經形成的教案也進行了修改和調整。

在上完這堂語文課之後,結合着自己教授講解的情況和學生接受理解的情況,從整理來看,我感覺還是不錯的,最起碼學生大多數都感悟到了小男孩的行為是感染了文中的人,感染了我們大家。雖然課文很簡短,但卻很容易理解。重點就是透過課文內容挖掘那顆美好而又善良的心。

當教到小男孩在一味地、不知疲倦的撿起一條又一條小魚時,學生都感受到了旁人的勸告對他來説是毫無意義的。小男孩的這種單純和這種讓人又驚歎的舉動讓我們都為之豎起大拇指。小男孩在乎的可能不是拯救所有的小魚,而內心卻是有着無比的力量驅使着他,要挽救回所有小魚的生命。在他的心裏始終就有着一個堅定的信念,要救回所有的小魚。因為他認為即使是一隻小魚,它也是有生命的生物體,如果真的救不回它們,我想,他一定會很擔心,他一定會很惋惜,不忍心看到那些鮮活的生命就那樣逝去。

在學習了整篇課文之後,除了在講課時,有説話練習之外,最後的小練筆我們年組的老師確定為“如果你身邊也有受傷的小動物,比如被獵人打傷的小鳥,不小心受傷的流浪狗,被人攆着追打的小花貓,還有那些捕殺黑熊的人…..你會怎樣去做呢?”最原始的教案中是這樣設計本次的小練筆的,“試想如果小魚迴歸到了大海,那些小魚會對小男孩會説些什麼呢?”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問題過於簡單,學生肯定會異口同聲地説出來,對小男孩表示感謝,謝謝他挽回了它們的`生命,讓它們迴歸了大海。看到這個問題設置的時候,我就有疑問,似乎這個問題過於簡單化,所以我就聯想到其它的小動物,如果換作是你自己,你遇到了受傷的其它小動物,你會怎樣去做呢?能否也能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去拯救小魚的生命呢?

不足之處:

結合着自己的教學,我從學生的聽課狀態及課上參與的情況,總結了以下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1、首先,學生最開始沒有很好的進入到學習課文的狀態,也許是課前預習了課文,對待課文的內容有了認識和知曉,在課上已經沒有了新鮮感,對於學習課文也沒有了很高的學習興趣。

2、課上回答問題的學生還是那麼幾個,也許還有很多同學都已知道問題的答案,但就是沒有勇氣舉手回答,今後還應該多多關注這樣的學生,給他們鼓勵和勇氣,讓他們勇敢的站起來回答問題。

3、板書這方面,設計的不是太好,可能是沒有整理好層次,導致學生也沒有過多的關注板書。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3

品讀《這條小魚在乎》的文本時,我的心靈就被深深地震撼了。一是為小男孩執着地拯救小魚的行為感動。小男孩的行為雖然不能挽救所有小魚的生命,但他卻毫不退縮,不遺餘力,這種對弱小生命的珍視閃爍着動人的光輝。二是為“我”(代表了社會一批人)見怪不怪,漠視生命的麻木行為而羞愧。怎樣引導學生去理解小男孩的行為,理解“這條小魚在乎”的內涵,激發學生珍視生命的情感呢?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着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教學效果不錯。

1.角色體驗,換位思考。教學第一自然段時,首先,抓住“淺水窪”“近在咫尺”“蒸乾”等詞語,讓孩子們體會小魚們此時危險的境地;接着,引導孩子們想像自己就是一條擱淺在沙灘上的一條小魚,此時此刻“自己”最想什麼?我描述小魚的狀態,用情感牽引孩子們快速走進小魚們的內心世界,進行角色體驗:“這條小魚,你的呼吸越來越困難了,你現在最需要什麼?”“可憐的小魚,大海就在你眼前,可你卻回不去,你心裏有什麼願望嗎?”“小魚們”急切地表達內心的想;我不想死!”“我要回大海!”“誰來救救我呀!”孩子們入情入境,角色體驗,換位思考,為後面理解“這條小魚在乎”作了很好的鋪墊。

2.情感遷移,昇華情感。汶川大地震是全國人民共同見證的災難,全國人民乃至國際救援組織都向災區的人民伸出了援救之手。在引導孩子們理解了“這條小魚在乎”,理解了小男孩的內心之後,我牽引孩子們從文本中走向文本之外,“對掩埋在廢墟之下的人們是救還是放棄?”展開討論,將孩子們的.情感進行遷移,昇華其情感。“掩埋在廢墟下的人在乎什麼?”“夜以繼日的搶救隊員在乎什麼?”“過了幾天之後還在廢墟之下堅持的人在乎什麼?”“過了生命維持期限,國家政府還是派搜救人員繼續搜救是在乎什麼?”??在層層思辨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昇華,讓孩子們領悟到“不放棄、不拋棄”是對生命的尊重,懂得要重視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3.學法指導,讀文悟情。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見,從古至今都把掌握方法作為重中之重。對於語文學習,我們也應該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這條小魚在乎》一課時,我結合學習內容就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在閲讀文章的過程中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品質,受到良好精神品質的薰陶。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時,我就引導學生從

“許多”“ 幾百條”“幾千條”等詞語中體會到淺水窪裏的小魚兒很多。然後,我又順勢利導,教給學生“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進行閲讀理解是讀懂文章的好方法。”相信有了我們的不斷指導,學生一定能掌握學習方法,為自己的獨立學習奠定基礎。

4.有效指導,感情朗讀。這篇課文男人與男孩兒進行了兩次對話,是很好的朗讀訓練點。教學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找到男人和男孩進行了幾次對話,也就是初步感受對話。在學生明確兩次對話時,出示第一次對話。先讓學生自由練讀,同桌間練讀。指名讀第一次對話,藉機問:“你為什麼能讀的這樣好?”學生説:“我通過男人的話,我讀出了男人對男孩的關心。小男孩兒的話看出小男孩很堅定執着。我帶着這樣的感受來讀文。”我説:“那我們就帶着這樣的感受去讀文。”指導讀第一次對話。接着出示第二次對話,有了第一次對話的基礎上,男女生對讀,然後讓學生談一談你是如何讀好第二次對話。第一名女同學在讀小男孩話的時候讀得過快,我説:“大家同意她這樣讀嗎?”學生們説:“不應該讀得這樣快,小男孩兒是邊挽救小魚邊説話,所以語速要慢些。”我説:“那你就帶着動作來試讀一下。”效果比較好。接着同學們也帶着動作來練讀,學生興趣盎然。達到良好的效果,學生明白了讀文可以帶着自己的感受能讀好,還可以做動作,想象當時的情景來讀文,都是一種好方法。這樣潛移默化地教給他們朗讀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通過教學《這條小魚在乎》一課,使我深深體會到:角色體驗,換位思考;情感遷移,昇華情感;學法指導,讀文悟情;有效指導,感情朗讀不失為學好文章的好方法,這也為我今後的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4

這篇課文非常經典,是許多語文教師的“寵兒”,又恰巧前些日子有老師做了這節課的公開課,結合自己的所聽、所感設計本課教學,最大感受是經典的課文,現在咀嚼起來還是那樣有滋有味。

在進行第二課時教學時,自己反思有如下收穫:

一、巧設問題,抓重點詞語。課上我提問:“一場暴風雨後 被困的`小魚有多少?它們面臨怎樣的困境?”學生很快找到相關的句子、詞語、加以説明理解。

二、模仿動作,理解體會。

小男孩彎腰拾魚、撈魚這一系列動詞運用準確、生動,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點,課上我讓學生模仿動作來體會、理解,學生們做着,甚至有的同學邊做邊笑,我因勢利導對學生説:“水裏的小魚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你們這樣繼續減下去,還能笑得出來嗎?”學生搖頭,那小男孩卻一刻沒

有停止,你從哪個慈看出來的?你又有什麼體會?從而體會小男孩不放過每一條小魚,他要拯救小魚的生命。

三、朗讀感悟,昇華情感。

本課有四次對話,是很好的朗讀訓練點,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

結合自己理解、朗讀,從而提高朗讀水平。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5

在本節課開始導入時,我以學生提問的形式,這樣的導入自然而又新奇,使學生想學而又樂學。另外,本節課利用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些語句下面畫上線,再説説自己的體會,這一環節的設置,使學生獨立去理解課文。在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小男孩兒關愛生命的美好內心,使學生悟出動物也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如珍愛自己般珍愛身邊的動物。閲讀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感悟和理解課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們發表意見,展現自我的舞台。對學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其中,在交流中幫助學生體會情感。

感悟和理解課文的方法步驟如下:第一,直覺的捕捉、整體的感悟。要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時説出自己的感受、印象及看法,這是進一步感悟、理解的起點。第二,尋找感受點。從整體直覺出發,尋找有哪些可以支撐的感受點。學生感悟、理解課文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環節,這是一個動態生成與建構的過程,而不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是一個自身體驗、經驗的過程,而不是記憶、存儲的過程。在這種重生城、重體驗、重過程的感悟理解中,學生得到的是知識、技能、方法、過程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6

《這條小魚在乎》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盡力拯救那些被暴風雨捲上岸來,困在淺水窪裏的小魚的感人場面。文章的後半部分主要寫的是一位先生和小男孩的對話,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知道小男孩明知自己這樣做無濟於事,但仍儘自己的力量奮力拯救小魚。在教學中,怎樣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小男孩的善良、純真的性格呢?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從閲讀入手,讓學生採取閲讀領悟相結合的方式,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個人情感談體會,談感想。這次的閲讀,跟以往不同。課堂中,我只是扮演了引導的角色,學生真正的成為了課文的讀者。

閲讀中,我引導孩子們通過想象,深入到小男孩所面臨的環境,讓他們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然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説出來,大家共同討論、交流。這樣,整個閲讀過程突破了習慣性的思維,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受到了情感薰陶,獲得了思想啟迪,真正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善良、純真的性格。

這節課,學生們通過閲讀,能夠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並説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是我感到最滿意的地方。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今後,我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意識地鍛鍊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7

小語第五冊《這條小魚在乎》是一篇略讀課文,敍述簡潔、語言平實。在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教學情趣,注重情感交流和個性發揮,通過自學輔導,使學生歷經聽、讀、演、辯的學習過程,潛心會文,悟出真情,悟出靈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聽——聽出故事梗概

上課伊始,我在具體佈置聽記任務後,便繪聲繪色地按課文講了故事。學生任務明確,聽故事時尤為專心。當我講完故事以後,學生髮言踴躍,交流熱烈。從學生的發言情況來看,他們對故事的內容已有了初步的瞭解,雖然交流的信息大都是淺層次的,但範圍較為廣泛。

二、讀——讀出文字精華

課上,我讓學生兩次讀課文。第一次重點是在聽覺鍛鍊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通過視覺來尋找新的信息。學生動筆又動口,在交流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近在咫尺”等詞語。當學生認為“小男孩很有愛心”的時候,我佈置學生再讀課文,圍繞“課文哪些地方能體現小男孩有愛心”這一問題開展討論。交流時,學生躍躍欲試,相互啟發,思維碰撞。他們抓住了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如“不停地”、“用力”,又創造性地用上了“一條一條撿,一條一條扔”,“堅定”等詞句,來説明小男孩的愛心,這是學生對課文主動感悟的結果。

三、演——演出人物形象

表演,形式生動、活潑,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藉助插圖,運用課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憑藉想象把課文內容化作具體、鮮明、連續的畫面。表演使學生大腦想象處於積極的興奮狀態,學習情緒也達到了高潮。

四、辯——辯出思想光芒

課堂爭議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質疑,學生思維活躍,提出了“那個男人是不是就沒有愛心”、“成百上千的小魚究竟能不能都救活?”等問題。於是,我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小小辯論會”,把問題引發為中心明確的爭議。爭議的過程中,正是學生將課文中的詞句重新組織,現學現用、活學活用的過程。爭辯,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8

今天我所執教的這節課是冀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條小魚在乎!”》。本單元的主題是保護自然,珍愛生命。如果説第一篇文章《湖灘上有一對天鵝》描繪的畫面帶給我們的是清新,那麼《“這條小魚在乎!”》在童真的背後帶給我們的則是心靈的震撼。見到海邊被暴風雨捲上岸的殘存在水窪裏的一條條小魚,成人一般不會在乎,但當我們看到小男孩兒把一條條小魚扔回大海,並告訴我們“這條小魚在乎!”時,誰能不為之心動?小男孩的言行告訴我們:生命無論大小,生命無論貴賤,都應去珍視。

作為教者,該引導孩子們讀懂些什麼內容呢?該藉助文本對他們進行怎樣的教育呢?

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一定有過很多和小動物的接觸,如小貓、小狗等,在與小動物的接觸中,和小動物產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會因小動物的離去而悲傷。但這些畢竟是因為他們和小動物有過和睦的相處,有了深厚的感情,而大海邊的小魚,對於大多數孩子們來説只是新鮮而已,不會有那麼深厚的感情,所以對於小男孩的舉動也許不會有太深刻的觸動。

真正的領會作者、編者的意圖還需要我們教師的相機點撥與引導,畢竟面對的只是三年級的孩子,他們的體會可能沒有承認那麼深刻、深遠。解決這個問題,有待於教師在課前及情境的設計中巧妙佈局,不能將學生的思維僅僅侷限於對小魚生命的關注!

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個天真的'舉動,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利於挖掘兒童的生活經驗,努力實現情趣交融。教者應有意識地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響,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所以本堂課我利用中年級學生愛説、愛動、愛表現的特點,創設説話情境,訓練學生口説我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把課文延伸並拓展,加強對話。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讓學生想象,巧妙地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並加以運用,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不僅豐富了詞彙,發展了想象力,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融情於語文訓練,使語言訓練與情感薰陶有機結合,相得益彰。體現了新課標“重積累,重遷移”的思想。我認為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想象力我做得比較出色。

《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9

《這條小魚在乎》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盡力拯救那些被暴風雨捲上岸來,困在淺水窪裏的小魚的感人場面。文中的這個孩子純真、善良、感人至深,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感受到男孩的善良。下面談談授課後的幾點思考。

思考一:營造開放的課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質疑機會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髮展為本”。這裏的發展是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統一,即“普遍達到基本要求前提下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這條小魚在乎》的過程中,關注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兩次師生互動對話:“假如我就是文中的這位先生,我想問問你們……”、“你還想對文中的小魚兒、小男孩兒和這位先生説些什麼?”使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得以點燃和彰顯,這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在培養學生質疑方面做得還不夠,“看到面臨死亡的小魚,小男孩是怎麼做的?”這個問題如能讓學生質疑效果比老師説更好。學生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動探求知識的願望,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這些在學習上的積極性都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所追求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處於主體地位,這節課我雖然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引導過程中如能再放手些就能更大程度地拓展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髮展空間。

思考二:關注階段目標,落實實踐能力

感悟語言、發展語感是三年級閲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本節課通過對比理解詞語意思和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滲透了省略號的作用,但是積累和運用方面設計的訓練還不夠。

思考三:紮實聽説讀寫方面的'訓練,落實教學目標。

往往在準備課的時候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與時俱進地設計教學計劃。但是常常是思路新穎,但閲讀教學讀得不到位。朗讀指導一直是我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如何讓學生愛讀,讀準、讀順、讀出感覺,平時我也一直在摸索。教師在備課時做到上的去,下的來。即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指導下,設計一節實實在在的課。但往往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磨課是一個過程,需要教師融入方方面面的知識點和訓練點。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大膽嘗試,為培養擁有新頭腦、新思維的優秀學生而努力。

思考四:為師者要關愛學生,善待學生

為師者不但要尊重學生,還要關愛學生,善待學生。當學生犯錯時、當學生進步時、當學生生病時、當……相信我們為師者都能處理好,因為我們的心裏裝着我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