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平移教學反思

欄目: 教學反思 / 發佈於: / 人氣:2.91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移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移教學反思

平移教學反思1

《旋轉與平移》這節課我上過後覺得教學效果很滿意。在課堂上,我較成功地引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有關信息掌握有關旋轉與平移的知識,並能説出評議與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達到了教學目標。

但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貫穿課堂活動的僅僅是對知識的變通和灌輸,而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繫。今年,在聽同事教學旋轉與平移這一節時,受到一個小小的課件的啟發,突出了"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以便引導學生在生活現象中感受、掌握數學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於遊樂場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場景,所以同事在開始上課就利用課件出示一個遊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火車等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通過這組實例使學生髮現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這節課,教師在組織學生感受兩種運動方式的過程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站起來,以小組為單位,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徵。學生們互相探討、互相比劃,興致勃勃地體驗。課堂活了起來。

由於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最後,老師鼓勵學生們回想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令我難忘。

通過這節課的觀摩,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播火者。要在學生的精神世界裏播下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平移教學反思2

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而獲得的。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觀察、發現和交流知識的機會,促進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教師應盡的義務。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突出主體性。

新課開始,首先用多媒體出示學生常見的“平移和旋轉”錄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要求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類,從而瞭解“平移和旋轉”。然後,繼續讓學生觀察和實踐生活,讓學生親自移一移,轉一轉,進一步突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練習時,再一次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圖案,並試着創造平移或旋轉的圖案,應用學到的新知識、新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加深了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位置,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本課設計了探索性的數學活動,啟發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從掌握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規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例如,在創設情境後,提出現象的分類問題,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探索。在如,學習按不同的方位平移時,把所有的問題都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自由活動空間,學生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對自己所持的見解或觀點才能暢所欲言,個性才能逐步體現出來。

平移教學反思3

“平移與旋轉”是小學三年級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個內容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將數學知識與生動形象的現實生活密切聯繫起來,使學生在一種很真實、自然的狀態下感受、體驗、理解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進而通過區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兩類運動,描述見過的平移或旋轉運動等學習活動。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1、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密切聯繫起來。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選擇了開風扇、關門、擦黑板、移動粉筆盒、時針和分針的旋轉等許多真實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從這些活生生的現象中感受平移和旋轉,體會到原來數學是這麼地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2、讓學生觀看書上的主題圖,看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國旗沿着旗杆徐徐上升、直升機起飛時的螺旋槳運動、小風車迎風旋轉的畫面,結合講解,,對"平移和旋轉"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知道"平移"的特點是:直直的,方向不變;旋轉是圍繞一個點做轉動。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3、通過辨析平移和旋轉現象,尋找自己身邊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學生舉出的例子如:汽車行駛是平移現象,而方向盤的轉動卻是旋轉現象等等。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

4、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示這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能夠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大部分學生都是向前走幾步表示平移,把手臂使勁地晃幾圈表示旋轉,還有一個小組的學生手挽手向前走幾步是平移,然後一個學生不動,學生圍着他轉了一圈是旋轉。做這些動作時,學生很感興趣,雖然教室裏亂哄哄的,但是可以看出學生已經知道了平移和旋轉本質的不同。

這一堂課,我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給予足夠的時間,使他們在自主觀察、思考、操作、討論、交流、中探究知識。

平移教學反思4

本單元主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穩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學會用摺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畫出一些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本單元教材分為三部分,先分別教學在方格紙上平移和旋轉簡單的圖形。再教學軸對稱圖形的進一步認識。讓學生進行比較,一個圖形平移前後只是位置改變,圖形並不改變。在具體情境中教學簡單圖形的旋轉。圖形的旋轉是 指圖形上所有的點都繞着一個固定的中心點轉動相等的角度。學生已經認識了日常生活裏的旋轉現象。本單元聯繫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收費站道口的轉杆打開和關 閉的過程,分別認識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學會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度。

旋轉是一個難點,很多學生對於抽象思維無法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把圖畫下來,轉一下,然後再落實在格子圖中,過渡一下。

軸對稱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要重視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教材讓學生分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對摺,畫出對稱軸,使學生認識到:對摺後摺痕所在的直 線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正方形、長方形還能畫出幾條不同的對稱軸,利用對稱軸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等,從而逐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認識,進 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同時聯繫學生的已有基礎和經驗教學簡單的平移。圖形的平移是圖形上所有的點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離移動。一個圖形平移後,各對應點的連線應保持平行。

平移教學反思5

《對稱、平移和旋轉》把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的變換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內容,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本單元學生主要掌握以下幾個知識要點:會識別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會舉例説明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由於在生活中有很多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儘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設情境,實現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一、呈現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等現象。“軸對稱圖形”中的剪紙,“鏡子中的數學”中的鏡子,“平移與旋轉”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學生感受到平移、旋轉與軸對稱圖形變換就在自己身邊,圖形變換在生活中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

二、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平移、對稱、旋轉,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後的圖形或對稱圖形。在課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畫一畫”“做一做”等,這樣在“做中學”,不僅使學生加深體驗圖形變換的特徵,提高動手能力,而且為學生獨特的創意和豐富的想像提供了平台。

三、通過審美情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中我們讓學生欣賞、收集圖案,引導學生髮現美。讓學生嘗試設計圖案,鼓勵學生創造美,展示美,同時使學生體悟到美麗的圖案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得到,從而初步開成以簡馭繁的思想。這樣可以愉悦學生心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我們明顯感到學生愛學數學了,學習氣氛也濃了,學習效果也好起來了,再一次證明了“學習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素材,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

平移教學反思6

平移和旋轉屬於數學課程標準《空間和圖形》這一資料,它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由於在生活中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遊遊樂場的情境,來實現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1、情境圖是靜態的,物體如何運動的學生不能直接感知,只能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認識,效果不好。於是我利用課件進行教學,變靜態為動態,讓學生親身模仿運動,結合講解,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像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像換氣扇、吊扇、汽車輪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模仿它們的運動方式,説説它們的運動方式有什麼不同,介紹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透過辨析平移和旋轉現象,尋找自己身邊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出示一些平移和旋轉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決定哪些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將決定的結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彙報;再説説自己生活中見到過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然後全班交流。學生舉例時,很多學生認為教室的門是平移運動,為了糾正我親自打開教室的門,讓學生看門是如何運動的,並讓學生思考,"如果沒有牆,門能不能轉一圈",最終澄清了答案。但是又不同於家裏衞生間的推拉門,那是一種平移運動。

3、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示這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能夠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個表示平移或旋轉的動作,在班內彙報表演。

4、平移與旋轉教學中,平移多少格是個難點,不易突破。先讓學生觀察,看題中的圖形移動了多少格,然後由學生彙報結果,彙報過程中出現了不同觀點,透過讓學生髮表觀點,互相辯論後,最終總結出方法: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數圖形上某個點移動了多少格。而不是看平移前後兩個圖形之間有幾個空格。

平移教學反思7

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是常見的、也是比較簡單的運動方式,教學平移與旋轉的知識,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描述物體的運動,從而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首次教學平移與旋轉,對它們的認識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結合實例認識,不進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義。在方格紙上平移的圖形應該是直線圖形,而且是比較簡單的圖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豎直的上、下平移。主要的教學環節分為:

1.識平移、旋轉的教學活動。

2.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教學活動。

在安排圖形平移的練習時本着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平移的圖形要簡單,邊數不宜多,不要出現曲線圖形;二是平移的距離要稍遠些,防止圖形平移前後有重疊的部分。但是在教學之後,從作業反饋上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一下幾點:

一、找方向

由虛線圖形—實線圖形就是圖形平移的方向,學生很容易搞混。

二、兩種窗户和窗簾。

重合是門是平移,推拉的門是旋轉;窗簾既不是平移也不是旋轉,因為窗簾雖然在移動,在改變形狀了。無論是平移還是旋轉都是位置發生變化,但形狀和大小都不變。

三、找對應點。

在平移時,原來圖形左邊的點,在平移後學生會把當成平移後的圖形右邊的點。

四、不在方格圖交叉點上的“特殊點”。

以上是學生出現錯誤最多的地方。為了改正和避免此類錯誤的再次發生。在課上結合作業上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講一講,老師歸納出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在做題時要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平移教學反思8

《圖形的平移》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結合生活經驗和事例,讓學生感知平移現象,並會判斷平移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設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感知歸納平移,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移運動的表象。首先,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尋找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繫,選取學生熟悉的、豐富有趣的生活實例——升降電梯、觀光纜車、推拉窗導入平移。讓學生感知平移,讓學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點。在教學中,老師應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把問題拋出來:“這三種移動:上下移動、前後移動、左右移動,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能總結出來,那麼就説明他們對平移認識明瞭。如果學生不能一次歸納,老師就應引導學生用手勢、動作表示平移,充分調動學生頭、腦、手、口等多種感觀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來加深理解。而本節課平移的特點是我直接講出來的,這是不足的一點。

教學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很難想到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去數某個點移動的格數。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由我自己講授,沒有考慮學生自己的方法。在講授時,沒有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方法的講授沒有很詳細、清楚,因此,學生數方格紙上圖形的平移格數,以及畫簡單圖形的平移,掌握得不是很好。

本節課我有很深的體會:老師的提問應考慮孩子到孩子的知識掌握能力,他們能不能夠回答得出來。老師應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在學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時,應耐心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課堂上不是幾個孩子掌握好了就行了,課堂是孩子學習的主體。低年級的孩子動手能力和習慣都應加強,畫圖一定要用鉛筆和直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

平移教學反思9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掌握簡單圖形的平移畫法。在教學中,我始終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討論中體會平移圖形的特點和畫法,真正落實了“以學生為為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通過感知平移——探究平移——深化平移的教學步驟來組織教學的。

在指導平移圖形的畫法中,我不是一步步地告訴學生怎麼畫,而是先讓學生自主嘗試平移,接着小組探究平移的方法,然後上台用實物投影儀邊指邊説自己是怎樣畫出來的,讓學生有一個思考內化的思維過程。最後通過遊戲進一步深化理解平移,這樣安排課堂結構緊湊,內容豐富又有實效。整個教學在生生互動,師生互融中順利完成。這節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使抽象的空間觀念變得直觀而形象,圖形的平移特點和畫法顯得一目瞭然,同時節省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

但本節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中我更多的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情緒,雖然教學任務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學生正確率也很高,但學習氣氛不活躍,今後要嘗試用一些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啟發性、鼓勵性的評價來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真正做到樂學、想學、學好。

2、教學節奏先慢後快,不穩定。本節課在導入新課和感知平移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平移特點,所花時間過多,導致拓展延升部分顯得急促,主要原因在於我沒有處理好新舊知識的聯繫,在三年級學生已瞭解一些簡單的平移。本節課中,可通過複習舊知掌握平移的特徵,這樣才能為後面的拓展平移省下足夠的教學時間。

總之,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這個活動,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激發學習數學興趣。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他們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時的情緒和態度。

平移教學反思10

平移和旋轉主要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課程標準》只要求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有一個平移和旋轉現象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因此,我在通過學生對生活中火車、觀光電梯、風扇葉片、飛機螺旋槳,對平移和旋轉現象再現,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

觀察感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突出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轉”時,出現四幅圖片,有學生根據生活常識來演示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進而講不同的運動方式加以區分,根據各自的特點得出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初步瞭解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徵。緊接着有學生先想象再用手勢演示,在頭腦中構建起平移和旋轉的運動方式。然後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這裏我從生活入手,拍攝身邊的常見現象,(如:轉門的旋轉,車門的開關,方向盤的轉動)使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興趣濃厚。這裏我將書本例題中的鐘擺圖加入進來,不演示,直接讓學生尋找,學生髮現時針分針的運動是旋轉,然後演示鐘擺,部分學生認為是平移,我做了個簡單的演示,使學生在演示中明白:旋轉是圍繞着一個點或一根軸做圓周運動,鐘擺的擺動其實是圓周運動的一部分。最後安排了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的認識。

創設情景,揭示特徵。這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創設了一個“小鳥爭先”的故事,在故事中,讓學生明確什麼是對應點,並得出“物體在平移時,各部分移動的距離是相同的”。藉助課件演示,學生在輕鬆地故事中很快得出了結論,這為數平移情況或是畫平移提供了很多的幫助。

在數和畫的環節中,因為有了上面的鋪墊,學生很快歸納出,先在原圖找點,再在平移後的圖形中找對應點,接着數一數這組對應點中間隔多少距離。在畫圖時,更加容易的發現了繪畫的技巧:先找點,在移點,最後將平移後的.點連起來。

平移教學反思11

1、通過讓學生觀看動態的課件,初步感受平移與旋轉的不同,再讓學生把八幅圖進行分類,明確像火車、升國旗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像風車、時鐘等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模仿它們的運動方式,設計表示平移和旋轉的手勢。再通過辨析生活中各種物體運動的運動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然後説説自己生活中見到過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然後全班交流。最後明確平移與旋轉之間的不同之處。

2、平移與旋轉教學中,平移多少格總是難點,不易突破。先讓學生觀察小樹、鴨子、房子的平移動態圖,看它們移動了多少格,然後由學生彙報結果,彙報過程中出現了不同觀點,通過讓學生髮表觀點,引起衝突後,教師指導方法:(1)、先找對應點或邊,後數格數。(2)、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只需看這個圖形上某一個點移動多少就可以了。並總結了方法。通過練習後,再觀察平移前後的圖形,得出平移前後的圖形的形狀、大小都不會改變,只有位置改變了而已這一平移的特點。

3、利用上面總結的“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數圖形上某組對應點移動了多少格” 這個方法和“平移前後的圖形的形狀、大小都不會改變,只有位置改變”這個特點畫出一個圖形平移後的位置。

通過上課以後,我也發現了這節課中的不足之處:

1、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在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上,前2個環節的時間過長,使得在教學第三個環節時過於倉促了,學生沒有得到充分地練習。

2、數格子移動圖形是難點,儘管總結出了方法,但學生還是有錯誤出現。

3、準備不夠充分,使用課件出現了錯誤。

4、學生學習不太積極,學習氣氛不夠濃厚,口頭表達能力差,要加強訓練。

5、學生答非所問,以後要培養學生認真聽的良好習慣,積極開動腦筋。

平移教學反思12

《平移》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結合生活經驗和事例,讓學生感知平移現象,並會判斷平移及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設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感知歸納平移,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移運動的表象。

首先,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尋找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經驗的聯繫,選取學生熟悉的、豐富有趣的生活實例——升降電梯、觀光纜車、推拉窗導入平移。讓學生感知平移,讓學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點。在教學中,老師應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把問題拋出來:“這三種移動:上下移動、前後移動、左右移動,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能總結出來,那麼就説明他們對平移認識明瞭。如果學生不能一次歸納,老師就應引導學生用手勢、動作表示平移,充分調動學生頭、腦、手、口等多種感觀直接參與學習活動,來加深理解。而本節課平移的特點是我直接講出來的,這是不足的一點。

教學平移距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很難想到要數一個圖形平移的格數,只要去數某個點移動的格數。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由我自己講授,沒有考慮學生自己的方法。在講授時,沒有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方法的講授沒有很詳細、清楚,因此,學生數方格紙上圖形的平移格數,以及畫簡單圖形的平移,掌握得不是很好。

本節課我有很深的體會:老師的提問應考慮孩子到孩子的知識掌握能力,他們能不能夠回答得出來。老師應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在學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時,應耐心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課堂上不是幾個孩子掌握好了就行了,課堂是孩子學習的主體。低年級的孩子動手能力和習慣都應加強,畫圖一定要用鉛筆和直尺,教師必須嚴格要求。

平移教學反思13

小學數學《旋轉與平移》按排了關於物體的兩種簡單的運動方式的知識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認識有關的物體旋轉與平移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過程主要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1.用課件,直觀導入

遊樂場是學生最熟悉、最喜歡的場景,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利用課件出示遊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火車等旋轉與平移的實例,使學生髮現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2.做動作,加深體會

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學生們在興致勃勃地互相探討、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徵。

3.想象中,擴展延伸

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在這節課最後,我鼓勵學生們回想、並大量例舉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通過這節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要不斷引導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平移教學反思14

10月11日我所上的平移與旋轉公開課是一節移植創新循環課的第二節課,在這節課我的設計與第一位老師的基本一致,創新的部分是在習題的設計上。比起我的第一節課來説有一點點進步,在環節設計上基本還可以。但在即將結束時我問了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可以説一下,有一個同學問:“黑板是不是移動?”就這個問題我進行了這節課的反思。

本節課講的是平移與旋轉現象,重點是像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他們的運動方式是平移。像換氣扇、吊扇、汽車輪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我沒有把重點突出,也沒有強調要出現這兩種現象物體必須是運動的,靜止的物體沒有這兩種現象。其他地方也存在問題:語速比上次有所減慢,但還是很快,孩子接受不了,沒有抑揚頓挫,語氣生硬,發音不準,應加強普通話練習。由於語速快導致了提前講完了。時間沒有搭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提出問題沒有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思考,所以孩子回答的問題也不是很好。

提問的普及面太窄了,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對孩子的表揚很欠缺,現在的學生很喜歡自己被表揚,我以後應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來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對於欣賞音樂這段設計的不錯但沒有充分利用好,可以全部欣賞完請同學們一邊回憶一邊説,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一個同學説不出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起到所有同學都在努力的回憶有一種倒計時,競賽的感覺,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就符合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不是死學知識。

我的板書很差,下一步應重點聯繫,希望儘快提高。

數學語言不精確,廢話較多,大部分時間還是我自己説。就象是自問自答,由於自己的語言不簡練、精確導致孩子心理明白也是表達不出,以致最後測試什麼是平移現象?什麼是旋轉現象?回答的很亂。

通過不斷的被聽課,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那裏,很幸運有很多老師的幫忙,給我提出不少寶貴的建議,下一步我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我會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進!

平移教學反思15

平移和旋轉屬於數學課程標準《空間和圖形》這一內容,它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由於在生活中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遊遊樂場的情境,來實現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1、情境圖是靜態的,物體如何運動的學生不能直接感知,只能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認識,效果不好。於是我利用課件進行教學,變靜態為動態,讓學生親身模仿運動,結合講解,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像大門、傳送帶、升降機等的移動是平移現象,像換氣扇、吊扇、汽車輪子的轉動是旋轉現象。引導學生觀察、模仿它們的運動方式,説説它們的運動方式有什麼不同,介紹平移和旋轉現象。

2、通過辨析平移和旋轉現象,尋找自己身邊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出示一些平移和旋轉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判斷哪些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將判斷的結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彙報;再説説自己生活中見到過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然後全班交流。學生舉例時,很多學生認為教室的門是平移運動,為了糾正我親自打開教室的門,讓學生看門是如何運動的,並讓學生思考,“如果沒有牆,門能不能轉一圈”,最終澄清了答案。但是又不同於家裏衞生間的推拉門,那是一種平移運動。

3、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示這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能夠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個表示平移或旋轉的動作,在班內彙報表演。

4、平移與旋轉教學中,平移多少格是個難點,不易突破。先讓學生觀察,看題中的圖形移動了多少格,然後由學生彙報結果,彙報過程中出現了不同觀點,通過讓學生髮表觀點,互相辯論後,最終總結出方法: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格,只需數圖形上某個點移動了多少格。而不是看平移前後兩個圖形之間有幾個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