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3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建構執著的主題

(一)師生交流,揭題並質疑。

(二)學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相機指導難寫的生字。

(四)學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

1、質疑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題中是文章的題眼,對於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題質疑有助於學生直奔文章的重點。

2、紮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引導學生在默讀中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細讀,洞察執著的內心

(一)生自主學習課文,要求

1、邊讀邊劃,找出文中體現青年人特別的句子,把它劃下來;

2、邊讀邊寫,寫出對句子理解與感受。

(二)反饋彙報,相機指導

1、觀察中感受一份專注

重點指導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説一句話。”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並請其他同學補充。

(2)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明白“呆呆地”與“靜靜地”的含義

(3)關注“老是”,引出他長期觀察的句子“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通過對句子中三個時間詞的引讀,讓學生體會青年對魚的喜歡是逐層深入的,進一步體會到神態描寫的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

1、抓住“呆呆”與“靜靜”這兩個神態描寫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青年看魚的認真。2、學生對青年的那份認真體會得並不深,只體會在一種“喜歡”的程度,通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從“一整天、每個星期天、一年”中,逐層深入體會青年對魚的痴迷與沉醉。

2、品讀中展現高超的畫技

重點指導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2)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體會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畫技高超。

(3)學生想象青年在畫畫時的其他動作,從動作描寫中體會其品質。

(4)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進一步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運用體悟與內化,先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區別兩種不同的技法,再讓學生聯繫文本進一步瞭解兩種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從表面瞭解這兩個動詞的含義,而且體會出它的表達效果。

3、讀寫中體會一種境界

重點指導句子“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1)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當時人們議論的情境,把它寫下來,注意運用神態、動作等的方法進行描寫。

(2)全班反饋交流,並在引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深入體會其畫技高超。

(3)品味“融”字,體會青年愛魚到達深層次的境界。

設計意圖:

1、雙引號的作用是本單元“我的發現”中提出來,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其意思。教學中以“特別”為切入點,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魚、畫魚、談魚中處處體現其特別之處;原因之二是以其作為切入點,隨着對青年特別之處體會的.深入,“特別”中帶雙引號的意義也潤物無聲般地讓學生理解了。

2、讀寫結合是本環節的特點。基於文章是通過側面描寫進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練點就能體現出能力的遷移。

三、提升,追尋執著的根源

(一)結合青年所做的事,讓學生談談懂得了什麼。

(二)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2、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了下來

設計意圖:

1、本環節在於讓學生在體會青年人勤奮、專注的基礎上,聯繫其活實際,暢談自身的體會,內心青年的品質。

2、作業的佈置有助於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佳句,為單元習作做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談話交流,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感悟。

二、思考。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之間的關係。

三、學習課文。

從作者的角度理解課文,瞭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好詞佳句。

五、拓展閲讀。

進一步體會人物執著的追求以及描寫人物的方法。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並學習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3、拓展帶文,進一步加深對羅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質的瞭解。

4、課內練筆,學習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體會並學習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及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2、拓展帶文,進一步加深對羅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質的瞭解。

教學難點:

課內練筆,學習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理解質疑。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執着、求實的科學家伽利略,這節課,我們再認識一位法國大藝術家,(出示羅丹圖)他的名字叫——羅丹。他有哪些可貴的品質,在他身上我們又能受到怎樣的啟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30課全神貫注。同學們,對這個詞你是怎樣理解的,誰來談一談?帶着你對詞語的理解,再讀課題。

二、讀鏈接語,明確任務。

1、這是一篇略讀文章,首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鏈接語,看一看,這節課的學習要求有幾個,分別是什麼?找一找,畫一畫。

2、師:來,同學們交流一下,鏈接語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要求?生交流。

3、明白了學習要求,下面我們就一起完成第一個任務。

設計意圖:明確學習要求,瞭解學習任務。為下面的獨立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指名交流。

設計意圖:理清課文思路,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瞭解。

四、研讀感悟,交流展示。

(一)研讀感悟。

師:同學們,你看因為我們讀書全神貫注很快就把第一個學習要求完成了,真棒!接下來我們完成第二個任務:(出示課件)默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開始吧!有的同學已經畫完了,大聲的把你畫出的句子讀一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課文的鏈接語,自學課文,找到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並放聲讀一讀,簡單談體會,讀出理解。

(二)交流展示

師:同學們,表現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地句子大家都找到了嗎?來,誰來交流一下?

句子一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裏嘰裏咕嚕(lū)的,好像跟誰在説悄悄話;忽然眼睛閃着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

1、預設生1: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的這句話——(生讀),這句話能看出羅丹把周圍的一切都忘了,他自言自語完全沉浸在工作中,這就是全神貫注。

2、師:同學們看屏幕,對於這句話,(出示課件)他説的有道理嗎?誰有補充嗎?那他的朗讀是否把這種理解表現出來了呢?誰能再來試着讀一讀。來,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用手勢帶動學生)

還有哪些句子能看出羅丹的全神貫注,我們繼續交流。

句子二

他把地板踩得吱(zhī)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幹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

1、預設生2:大家看這句話——(生讀)羅丹因為有了靈感,所以很激動,他開始認真修改,忘了時間,忘了一切。

2、師:説得多好,掌聲送給他!但是,他讀得怎麼樣?好,誰能比他讀得好?好一個全神貫注的羅丹。來,我們男女生合作來讀這句話。來,女同學先來,男同學(手勢)

繼續交流!

句子三

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了下來,對着女像痴(chī)痴地微笑,然後輕輕地吁了一口氣,重新把濕布披在塑像上。

1、預設生3:大家看這句話——(生讀)羅丹把整個世界都忘了,他對修改後的作品很滿意,傻傻地笑了。

2、師:是啊!多麼如痴如醉!多麼全神貫注啊!來,一組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多麼陶醉的羅丹啊!來,三組。(手勢)多麼讓人敬佩的羅丹啊!來,我們一起讀!

還從哪些句子能看出羅丹的全神貫注呢?來,繼續交流!

句子四

羅丹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suǒ)。

1、預設生4:生讀,羅丹把朋友都忘了,羅丹自顧自地走了,差點把好朋友都給鎖在屋裏了。

2、師評價:是啊,真是太投入了。

句子五

羅丹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來,他推開門,很抱歉地對茨威格説:“哎喲!你看我,簡直把你忘記了。對不起,請不要見怪。”

1、預設生5:生讀,羅丹把朋友差點鎖到屋子裏了。

2、師評價:是啊,把身邊的朋友都忘了,這就是“全神貫注”!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閲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在一次次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中,學生透過對重點詞句的解析,多角度、多層次地與文本相互走進,視界融合。

(四)學習最後一段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找到了描寫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的句子,並且通過入情地朗讀,走近了羅丹,走近了這位偉大的藝術家,面對這樣一位大藝術家,你想説點什麼,你呢,你也來談。想想羅丹,再聯繫我們自己,你又想説點什麼?

小結:是啊,我們做一切事都應該全神貫注,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正和大家一樣,茨威格親眼看到羅丹全神貫注工作時,深有感觸地説——(齊讀)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課文學習,受到啟發——自己平時學習時也應該全神貫注

(五)總結寫法。

1、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這些重點語句(出示所有的句子)認識了一位全神貫注的藝術家,現在,我們再來聯繫這些句子,想一想,為什麼這位大藝術家的形象會這麼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對,是啊!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多麼形象的動作描寫啊!(板書)同學們再看,你還發現了什麼?眼睛閃着異樣的光,對着女像痴痴地微笑,這又是什麼?對啊!這是生動地神態描寫。(板書)還有嗎?語言,是啊!這一句是語言描寫。

小結:是啊,文章不是無情物,細緻、形象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能凸顯人物的品質,能把人物寫得生動、鮮活!!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羅丹之所以全神貫注,是因作者圍繞描寫羅丹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表達出來的,併為學習拓展帶文的方法做進一步的引導。

五、以文帶文,拓展閲讀。

1、師:下面,我們就向剛才這樣,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品讀第二篇文章《羅丹與巴爾扎克雕塑》,(出示要求)找出描寫羅丹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一畫,讀一讀。看看,藉助通過這些描寫,我們對羅丹又會有哪些瞭解?

2、學生讀文章,畫句子。

3、交流

同學們讀的真認真,你找到了描寫羅丹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了嗎?

預設生1:我找到了對羅丹的動作描寫:(讀句子:羅丹的眉頭立即蹙緊了,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只見他不聲不響,用手拍着腦門,在工作室裏來回踱個不停。突然,他操起身後的一把大斧,衝向雕像,沒等幾個學生反應過來,羅丹已經砍斷那雙“奇妙而完美”的雙手。)的確是一個追求完美的羅丹,誰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來,我們一起來讀。)

預設生2:我抓住了對羅丹的語言描寫(幾個學生一下子驚呆了:這時,耳邊響起了羅丹急促的聲音:“這雙手太突出了,它已經不屬於雕塑的整體了,所以我不得不把它們砍掉!”)通過這句話,我知道——(重視作品的整體,師是啊!這種精神可以説是精益求精。)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對羅丹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又看到了羅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崇高品質。

設計意圖圍繞描寫羅丹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有意識地選取《羅丹與巴爾扎克雕塑》,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再帶一篇,既加深了學生羅丹東的瞭解,又進一步感受了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可謂一舉兩得。

六、總結寫法,小練筆。

1、師:同學們,短時間內我們品讀了兩篇文章,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讀文章時,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指板書)描寫的句子,能深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同樣,我們寫文章時,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這樣才能把人物寫活。同學們,你有沒有敬佩的人,下面,我們就來個小小的挑戰(出示課件)——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中的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寫一句話或者幾句話,把人物的品質表現出來。敢挑戰嗎?

2、誰來交流你的描寫?師適時點評。

設計意圖此環節,充分發揮教材培養學生作文技能的例子作用,讓學生憑藉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學習作者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構段成篇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養成作文的熟練技能。

七、總結,佈置作業。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了讀書時,抓住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描寫,(指板書)瞭解人物,走進人物。通過剛才的小練筆呢,我們又學會了寫作時怎樣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把人物寫活。課下,請同學們仿照今天學習的兩篇文章把你心中的人物寫完整,寫具體。希望,你筆下的人物也會像羅丹一樣給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完善課內練筆,讓學生養成作文應認真寫完的習慣,並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細緻斟酌,寫好自己的習作。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詞,重點理解:舉止、賞心悦目、融為一體、一絲不苟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弄懂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裏”的意思及其相互關係,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忘我的品質。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説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定學生分節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生詞有沒有讀準,課文有沒有讀通。

2、“開火車”領讀生詞。

3、指名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聾啞青年、“我”)

4、小結預習情況,提示閲讀目標。

(三)講讀課文。

1、默讀課文的開頭部分,想想:“我”是在哪裏認識那位青年的,“我”為什麼喜歡去那裏?指名回答,聯繫課文理解“賞心悦目”。

2、默讀思考:一開始,那位青年給“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麼?

①指定學生用書上的四個字概括。(板書:舉止特別)理解“舉止”。

②那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裏?用“ ”劃出書上的有關句子。

③怎樣才能讀出那位青年“舉止特別”?先自己練讀,再指名讀,後評讀,再練讀。

④這位青年看魚如此專注入迷,書上用一個什麼詞來概括的?説説“忘我的境界”的意思。

3、輕聲讀課文,想想:小女孩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①指定學生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②(出示小黑板:課文第7自然段),討論交流:從哪裏可以看出青年畫的金魚栩栩如生?

(1)那位青年用了哪些方法畫金魚的,結合圖示和簡筆畫,簡要介紹“工筆”和“速寫”。

(2)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那位青年畫得怎麼樣呢?理解“一絲不苟”。

(3)朗讀前後兩個分句,速度應有什麼變化?先自由練習,再指名朗讀,後齊讀。

(4)理解和想象“融為一體”。

③小結。(板書:瞭解)

4、過渡。默讀9—14節,思考:“我”是怎麼發現那位青年是位聾啞人的?

①指名用讀書的方式回答。

②“我”的心為什麼會咯噔一跳?指名回答。練習用“沒想到……沒想到……更沒想到……”説話。

③連用兩個感歎號不但表達了“我”當時極為驚訝,還表達了“我”對那位青年的什麼感情?(板書:敬佩)

④有感情地齊讀。

5、過渡。引讀12—14節,(板書:先游到心裏)思考:“游到心裏”究竟是什麼意思?

①我們常説的“心裏”,其實是指哪裏?

②究竟是什麼游到青年的腦海裏呢?

③回顧朗讀4、12自然段,説説為什麼那位青年會把金魚的特徵刻在腦海裏?

④“游到心裏”和“游到紙上”是什麼關係呢?指導學生用“先……然後”、“只有……才”、“如果……就……”、“因為……所以”等句式練習説話。

(四)討論分段。

1、回顧“我”對那位青年的認識變化的過程,提示學生可扣住這條線索給課文分段。

2、學生練習,討論交流。

(五)交代第二課時教學任務,進行書寫練習。

1、第二課時教學任務

①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繼續練習用“段意綜合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③學習本文的作者和那位青年是怎樣觀察和積累材料的。

2、課堂練習

①抄寫生詞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②先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苟、賞心悦目、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