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烏鴉喝水》教案彙編十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1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鴉喝水》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烏鴉喝水》教案彙編十篇

《烏鴉喝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通過故事,學會遇事情懂得冷靜,認真想辦法解決;

2. 幼兒會複述故事;

3. 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畫畫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 領悟故事中的含義;

2. 複述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 圖片:烏鴉,石頭,玻璃瓶

2. 添畫《烏鴉喝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體不能缺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我們可以從哪裏可以喝到乾淨衞生的水呢?如果給你一隻杯子,裏面只有很少的水,又 不讓你把杯子拿起來,説説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於喝水的故事,這是一隻和聰明的鳥,我麼先一起猜猜它是誰?

3. 猜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得醜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二. 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1. 幼兒邊看圖畫,邊聽老師講故事;

2. 幼兒思考並討論:故事裏講了一講什麼事情?它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解決的?最後它喝到水了嗎?(幼兒進行分組討論,最後每組派一名小朋友進行總結)

3. 教師進行總結:是的,我們要像烏鴉學習,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冷靜,要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4. 認識詞語:烏鴉,石頭,玻璃瓶

5. 幼兒複述故事。

三. 添畫《烏鴉喝水》

1. 討論:如果你是烏鴉,發現瓶子旁邊沒有石子,你會想到什麼方法喝到瓶子裏的水?

2. 幼兒添畫《烏鴉喝水》的辦法;

3. 幼兒分享自己的畫面及畫面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通過聽故事,討論,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兒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學會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活動通過添畫的方式,啟發幼兒大膽想象,並進行動手操作,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只是孩子們在添畫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後將加強引導幼兒的畫畫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烏鴉喝水》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出示烏鴉圖。同學們,你們認識烏鴉嗎?你們瞭解有關烏鴉的一些故事嗎?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一隻聰明能幹的小烏鴉。(板書課題:烏鴉喝水)

2.活動:出示烏鴉喝水圖,引導學生用一句簡短的話説出這幅圖的意思。比一比誰説的最簡潔,最準確。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教材上放大的圖片。説一説你認為每一幅圖片都表達了什麼意思?(觀察圖片,同桌間相互交流)

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小組彙報、師生共評)

三、識寫生字

1.出示生字、生詞卡片,並用生字組詞。(同學間相互評價、糾正)

2.説一説你是怎樣記住“烏、鴉”等9個生字的?(小組討論,彙報)

3.指導書寫“可、石”等6個生字。重點指導“辦、找、許”。重點提示“辦”字的筆順,“找、許”容易寫錯的地方,如:找,漏寫最後一筆“點”;許,右半邊寫成“牛”。

4.同學們,把你們寫的生字展示給大家看一看好嗎?看誰把生字寶寶寫得最好看?(在小組內展示,相互評議)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看生字寶寶又和大家見面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認讀生字並組詞)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烏鴉喝水》,讓我們再次走近那隻聰明的烏鴉吧!

二、深入感悟

1.出示圖片。(小組觀察、討論)

2.邊看邊想:我們在口渴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3.那麼,這一部分應怎樣讀最好呢?(分組練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4.烏鴉喝不到水,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它是怎樣想出來的呢?(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小結:烏鴉的辦法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一邊觀察周圍的事物,一邊想出辦法的。

6.觀察第二幅圖片。

7.以小組為單位,用長頸瓶、小石子等動手做實驗,注意觀察瓶子裏的水是怎樣升高的?理解“漸漸升高”的意思。(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邊做邊説出操作過程。小組彙報、師生評議。)

8.誰能用“漸漸”説一句話?(造句練習、師生共評)

9.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先小組內練習,再展法讀)

三、拓展練習

1.出示思考題: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麼辦呢?(學生討論、小組合作交流、表達見解、師生評議。)

2.教師拿出小動物頭飾(大象、小猴子、袋鼠、啄鳥等)。啟發思考:如果我們是這些小動物,我們會怎樣幫助小烏鴉呢?(小組討論,把合作想出來的辦法表演出來,小組間相互評價。)

3.背誦課文。把這篇課文揹着講給大家聽。也可以加上自編的動作邊背邊演。

4.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一聽。

《烏鴉喝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認識11個生字和1個偏旁“攵”。書寫“只、石、多、出、見”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3.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戰勝困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隻烏鴉,看看這又是一隻什麼樣的烏鴉呢?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彙報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

3.同桌互相拼讀生字詞。

4.“開火車”認識生字,做猜字遊戲。

5.給生字找朋友。

 三、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開火車”讀,分段讀課文。

3.齊讀課文。

4.討論交流怎樣能喝到水。哪種辦法好。

5.再齊讀一遍課文。

 四、實踐活動

1.你們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後打算怎樣做呢?

2.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者朋友聽。

  第二課時

一、温故知新

1.自由朗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朗讀。

二、學習生字

1.抽學生讀生字卡片,全體讀。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這節課我們要學會寫的是哪幾個字?看田字格認讀。

4.師範寫,生模範寫。

三、創設情境,拓展延伸

放學了,小剛肚子餓,可是媽媽把好吃的點心掛在籃子裏,小剛怎麼都夠不着,那該怎麼辦呢?(學生暢所欲言,師小結。)

《烏鴉喝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並會正確書寫生字。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課文讀通。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難點:練習朗讀。教具準備:多煤件課件,生字卡片,烏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沒情境,導入新課。

1、介紹新朋友,出示烏鴉圖,師:別看它長得黑乎乎的,很不好看,但是它很聰明。看動畫片《烏鴉喝水》。2、烏鴉把它的相片和故事留在我們的課本了,等着我們去看,去讀呢!板書:23.烏鴉喝水,讀課題。3、知指導看圖,説説圖意,結合學生回合師板書,口渴----喝水用順口溜區別“渴”與“喝”。渴了需要水(三點旁)喝水要用口(“口”旁)。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初讀課文的要求;遇到生字圈畫出來,看清拼音,讀準字音,感覺讀得有困難的地方想辦法解決它,可以請叫老師和小夥伴。2、出示生字,自己練習,把你覺得讀得好的字讀給同桌聽。3、抽八名學生摘星星卡片並當小老師教讀,教師指導讀準字音。4、去拼音查讀。男女比賽。開火車讀,反覆糾正讀。6、齊讀生字。7、字卡出示綠色通道的三個生字“鴉”“叼”“瓶”,通過字音,記住他們。“鴉”“牙”表音,“鳥”表意,“叼”要用口“瓶”:瓦片層層並。

三、自主識記字形

1、認識新偏旁:“”“走”。(1)記住稱:手字旁。走字旁。(2)與“手”“走”比一比,加深印象。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3、交流彙報:(順口溜)渴:人困高牆內,太陽當頭曬,渴了需要水,無奈水流外。起:走字翹翹腿,自己跳上去,辦:用力想辦法,兩邊都流汗。漸:水車千斤重(慢的意思)(比一比)於:幹——於(於字鈎)(解字理)終:——冬——終,原指衣服做完了打兩個結的意思,後被借去表示冬秀,冬天寒冷,人們不再外出勞作,而在家紡絲線,這就是年終季節,終,也就表示最後的意思。(課件鋪助)(加一加)法:三加去。(做動作)看:把手放在眼睛上。

四、把生字送回家,理解擴詞説句形成知識積累。

1、半生字寶寶送回家讀課文,多讀有生字的詞句,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再想想你能用生字組成別的詞嗎?能説出一個句子就更好了。2、“天上鳥兒結伴飛,水裏魚兒結伴遊”,把你們讀到的生字的詞句讀給大家聽。3、你還能用生字説出不同的詞句嗎?交流彙報。起:起立,起牀,生起。早上太陽生起來了。辦: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法:加法,減法,法國,法官,法師,這道題應該用加法。我想去法國。漸:我漸漸長高了,小樹漸漸長大了,汽車漸漸開遠了。看:看書看電視。我最喜歡看動畫片。渴:渴了,我口渴了。4、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1)師範讀(2)學生練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練讀,分男女讀敏捷龍讀全文。教師注意指導。

五、指導書寫生字

1、教師提示兩個易寫錯筆順的字。漸:車,在單獨寫的時候是先橫後豎,在“漸”字裏,變橫為提,要先豎後提。筆順為一渴:右下部筆順為2、學生自己讀筆順圖,自己在描紅欄裏描紅。3、學生彙報,給同學們提個醒,哪個字難寫好,該怎樣才能寫好。起:走的捺要長,托起“己”字。漸:車頭高,右豎低。4、教師範寫看、渴、於、漸,注意提醒學生各筆在田字格中的佔位。5、在練習本上寫你喜歡的生字。6、抽學生板寫生字,集體評議。

六、總結。

課後多練習,把字寫好寫美,爭當小小書法家。

《烏鴉喝水》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長期以來就是小學低段語文的必選篇目,很適合學生閲讀。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隻口渴的烏鴉到處找水喝,它發現了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於瓶口太小,喝不到水。烏鴉通過動腦筋想辦法,把瓶子周圍的小石子往瓶裏裝,水升高了,烏鴉喝到水了。課文內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説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掌握相應的詞語,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課文。

3、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水的過程。

4、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利用現有的條件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會認9個生字,掌握相應的詞語,會寫6個生字。

2、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水的過程,體會用詞的準確。

教學難點:想象烏鴉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喝到水以及“喝”和“渴”的區分。

教學準備:實驗用的瓶子、水等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片和故事導入新課

1、出示烏鴉圖片。這是什麼?

板書:烏鴉

有認識這兩個字的好辦法嗎?

2、你聽過或看過哪些關於烏鴉的故事?在你的心目中,烏鴉是一隻怎樣的鳥?

3、板書:烏鴉喝水,誰認識“喝”字?能用動作表示出來嗎?

4、想讀讀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自讀,小組合作讀

1、自己讀課文,認識生字。

2、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提示:“渴”與“喝”可以通過編兒歌的方式區別。

三、檢查:遊戲鞏固字詞,讀通課文

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

2、誰能用生字組更多的詞語,上來教大家。

3、在小組學習中,你們發現了哪些識字的巧辦法?

提示:編謎語、順口溜、想偏旁、加減筆畫等。

4、會讀課文了嗎?誰願意讀?

四、邊讀邊思,瞭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

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呢?

1、誰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看看插圖,你知道烏鴉為什麼喝不到水嗎?是哪句話告訴我們的?把它勾出來。“怎麼辦呢”説明什麼?

2、誰把第二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烏鴉的辦法是怎樣想出來的?為什麼見到小石子就能想出辦法?“幾顆小石子”行嗎?“石塊”行嗎?

3、誰把第三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⑴、烏鴉想了個什麼辦法呢?是哪句話告訴我們的?把它勾出來。

⑵、結果怎樣?請小朋友一起讀出來。

4、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五、動手樂園

我們來當一當小烏鴉,試試看,能不能喝到水。

要求:一邊實驗,一邊仔細觀察,還要小聲的説一説發現什麼了。

六、説説想想讀讀,理解重點段落和詞語

1、實驗時,你們是怎樣做的?看到了什麼?你認為烏鴉能喝到水嗎?

2、出示課文第三段。

⑴、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些詞語?一邊讀一邊強調。

⑵、擦掉“一個一個”、“漸漸”。去掉這兩個詞,可以嗎?為什麼?

⑶、誰能用動作表示“漸漸”的意思?“漸漸”可以換成什麼詞?

⑷、出示句子:

瓶子裏的水漸漸升高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了。

——漸漸——。

七、深入思考,幫小烏鴉再想辦法

1、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烏鴉?你想怎樣把它誇?

2、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能比小烏鴉聰明。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又該怎麼辦呢?小組討論,看看能想出多少種辦法。

點撥:如果有……,烏鴉就……;如果遇見……,烏鴉就……。

八、教學效果測評

1、讀一讀,説一説。

2、自由輕聲讀,分清“喝”和“渴”,不認識的字向別人請教。再試着加快速度,看誰讀得又對又快。

九、拓展性學習

小聲讀一讀短文,不認識的字請教別人。再評一評烏鴉喝水的辦法好不好,讀了以後你想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做動作表示詞語意思:“喝”、“渴”、“漸漸”,拿出瓶子、小石子、指指腦袋錶示“辦法”等。

2、拿出自己做的烏鴉頭飾,同桌説説烏鴉長得什麼樣?他為什麼喝不到瓶子裏的水?

二、表演:人人變作烏鴉,逐句體會

1、這個故事有趣嗎?想表演一下嗎?

2、彙報表演,相機指導:

⑴、烏鴉口渴了,心裏怎樣想?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該怎樣讀好這一句?

⑵、找到水時心裏怎樣想?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

⑶、為什麼渴不着水?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

⑷、烏鴉渴不着水,心裏怎樣想?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

⑸、烏鴉的辦法是怎樣想出來的?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

⑹、烏鴉是怎麼做的?

⑺、烏鴉是怎麼喝着水的?這時,它的心情怎樣?會有怎樣的表情、動作,會説什麼話?

三、讀讀背背:誰讀得好,誰背得快

1、表演得真好。把課文連起來讀讀,看看讀得怎麼樣。

2、請自認為讀得好的小朋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3、小烏鴉現在遇到一道難題: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很快地背下來?同桌商量一下。

4、背給同桌聽。

四、寫字

1、今天會哪幾個字?它們是什麼結構的字。

2、誰當小老師,教教這些字怎樣記?

3、提示容易錯的地方。

4、這些字怎樣寫才好看?

5、希望老師教一教哪個字?

示範:找、可

6、巡視、指導,表揚姿勢端正、寫字漂亮的學生。

五、教學效果測評

輕聲讀音節,看看連成什麼詞,再寫下來。

六、拓展學習

輕聲讀故事,想想小雞遇到了什麼困難。想想小河周圍可能有什麼?小雞可能會遇到誰?你能幫它想多少種辦法呢?

七、作業

1.抄寫字詞。

2.回家把本課的故事表演給家長看。(自選)

板書:

19、烏鴉喝水

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見石子,想辦法……

扔石子,水升高——喝着啦!

《烏鴉喝水》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喝、渴、石、找、許、辦、法"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能用"漸漸"説句子。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並讀懂課文的字音,通過多種方法朗讀感悟課文。

教具:烏鴉的圖片,瓶子,碎石子,吸管,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老師先給大家出個謎語,大家先猜一猜是什麼?(身穿紅袍子,長個醜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

2、生:烏鴉。

3、師:對,謎底就是烏鴉。

4.、師:現在老師把這兩個字寫在黑板上,有人認識它嗎?(出示"烏鴉"),讓會讀的同學念給大家聽一聽,老師在教學生認識。

5、識記生字:大家認識了這兩個字,能不能想辦法記住它們。(熟字加偏旁:出示:牙+鳥=鴉)

6、師:對,一個牙加個鳥是烏鴉的鴉,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個關於烏鴉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烏鴉喝水》。

(板書:烏鴉喝水)現在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播放動畫)

7、師:你覺得故事講得怎麼樣?同學們來評價一下。

老師能把故事講得比較好的原因是因為我讀了好多遍,如果同學們也讀上幾遍的話,也一定能講得很不錯,下面我們就拿起課文讀一讀吧。學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字,感知

1、師:我們就先來讀讀課文吧,第一次讀課文,我們要注意什麼呀?(生答:注意課文的字音,句子讀通順)

2、師:對,那麼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讀流利,能做到嗎?(能)那就開始自由的讀吧,注意把身體坐正。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認讀。

讀好的同學請把書放在桌上。剛才生字寶寶看到大家都讀得很認真,就想跑出課文和大家見面。看看誰的反應快,最先叫出它們的名字。(課件出示加拼音的生字:烏、鴉、喝、渴、法、找、辦、石、許)

(3)老師指着讓同學們認讀。

(4)師指名讀

3、師:同學們真能幹!我們一會兒就認識這些字,現在這些生字寶寶要回到課文裏,和同學們捉迷藏呢!那我們就去課文中讀讀它們吧!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那我們就分三組讀讀課文吧!

(分組分段朗讀課文)

4、師: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生:讀了課文,我懂了烏鴉聰明能幹,愛動腦筋、、、、、、)

三、細讀、感悟、探究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大家初讀課文就讀懂了這麼多知識,沈老師真佩服你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烏鴉喝水》這個故事,與這隻聰明可愛的小烏鴉親密接觸。烏鴉為什麼要找水喝?帶着問題欣賞課文第一段,邊聽邊思考。(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段,朗讀)

(指名答)

(課件單獨出示第一句)

(1)(點擊"渴"和"喝"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生字,想一想,"喝"為什麼是"口","渴"為什麼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師演示動作和表情,請學生猜字。

(2)師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天空中,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隻烏鴉流了許多汗,很渴很渴到處找水喝。我們看到烏鴉飛到哪些地方找水呢?(生答)

師小結:到處就是每一個,許許多多的地方。

(3)烏鴉口渴難忍,烏鴉一邊找,一邊還在説着什麼?(生答)

(4)這隻到處找水喝的烏鴉,心裏一定很着急,誰能讀讀這個句子,讀出烏鴉的着急。(指名讀,"找"是翹舌音,——師讀——生讀——指名讀——齊讀)讓我們一起來體會烏鴉的着急和辛苦。

2、師:烏鴉不怕困難,到處找水,終於找到了水,它心情怎麼樣?小女孩,讓我們高興來讀讀第二句。(女生和男生比賽讀)烏鴉終於在瓶子裏找到水了。

(1)師出示3個瓶子,你們比一比應該是哪一個?請你到課文中找找描寫瓶子的句子。

(2)師:烏鴉歷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找到水,高興萬分,原以為可以喝着水了。(課件演示烏鴉喝水卻喝不着)可是,瓶子裏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着水。(師範讀)

3、師:算了,算了,喝不着,還是走吧!

我們的小烏鴉,並沒有被困難嚇倒,正開動小腦筋積極想辦法呢?如果你是小烏鴉該怎麼辦呢?分組討論,交流。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想的辦法真多!那我們小烏鴉想出的是什麼辦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二三自然段,朗讀)

(1)老師這裏有道填空題,怎麼填?

出示:"烏鴉看見——,於是,它把——"

(2)師:小烏鴉的辦法行不行呢/?看老師演示。

(3)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小石子一個一個的放進瓶子裏後,瓶子裏水發生了什麼變化?是很快的上升嗎?(慢慢地,一點一點的上升)

師:我們看一看書上是怎麼説?

師:你能不能模仿課文用"漸漸"説一句話好嗎?

生:小朋友漸漸長高。天漸漸冷了。太陽漸漸升高了。、、、、、、

(4)師: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着水了。心理怎麼樣?想高興的讀一讀最後一句話的小朋友請站起來,讀。

(5)師:你覺得小烏鴉怎樣?用一句話來誇誇它吧!

(生:聰明,愛動腦筋)

四、小結

(1)師:同學説的真好,它就是一隻聰明的,愛動腦筋的小烏鴉,讓我們重温一下烏鴉聰明的辦法,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朗讀全文

今天,小烏鴉想辦法喝到了瓶子裏的水,那我們就把"辦法"兩個字深深地記在腦海裏吧! (3)我們知道要寫好字,就要按一定的筆順書寫: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後兩邊。

師教學字"辦、法",辦寫時注意兩點位置,師範寫,生書空。法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學生書空。生在書上進行練習,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寫字時,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本子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五、總結全文

師:一隻聰明能幹的小烏鴉,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喝到了瓶子裏的水,我們要像這隻烏鴉學習,遇到困難仔細觀察,多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烏鴉喝水》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辦法喝水──喝着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説句子。

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

認字,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以讀代講,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烏鴉圖片。談話導入:老師曾經給同學們講過關於烏鴉的一個故事,你們還記得嗎?

(小烏鴉愛媽媽,烏鴉反哺的故事)

2、烏鴉不僅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還十分聰明可愛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另一個關於烏鴉的故事。

3、出示課題,學習“烏,鴉,喝”三個生字,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三個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明確學法:用感情朗讀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

2、教師範讀。

3、學生回答:課文寫了關於烏鴉的什麼事?

4、對老師的朗讀做以評價,為生的自讀自悟做好準備。

5、學生自讀,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並自學課文中的生字。

6、小組長檢查本組同學的生字和課文的朗讀情況,然後彙報。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學生練讀課文,認為給怎樣讀就怎樣讀,並想想為什麼要這麼讀。

2、指名讀,學生評價,自己説説為什麼這麼讀。

3、通過剛才的`朗讀你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答,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4、想辦法:如果烏鴉旁邊沒有小石子,怎麼能喝到水?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學習三個獨體字“石、可、辦”注意“辦”字的兩個點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實踐活動

1、探究活動:

分小組進行,合作完成烏鴉喝水的小實驗。

2、討論:你發現了什麼?

體會“漸漸”一詞的含義。

3、比一比,看誰想的辦法比烏鴉的好。同時也可隨學生説的進行演示。

三、識字寫字

1、學生自己在課文裏找到要求會認的和要求會寫的字,連詞勾劃,再讀一讀。

2、指導”喝、渴“兩個字的區分。

它們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怎樣記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點水旁)

3、小結:我們通過形近字比較識記生字。找一找,生字中還有哪些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字形相近?你能用這個辦法學習其它生字嗎?

4、學生彙報。

四、寫字指導

1、複習筆順規則: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中間後兩邊。

2、找一找,哪幾個字寫的時候是從左到右?

(法、找、許)

3、這幾個字的結構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4、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烏鴉喝水》教案 篇8

一、説教材

《烏鴉喝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九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説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閲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閲讀的願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2、是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閲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會想辦法,樂於與同學交流。

三、説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小學,識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將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課文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賦以烏鴉人的思維,因此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處一詞來理解烏鴉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卻喝不到水的焦急。三、四自然段抓住烏鴉想辦法來解決問題,體會喝到了水的喜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理解課文,明白遇到問題要自己動腦筋辦法來解決,也就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説學生

一年級上期的孩子,識字、朗讀能力都較弱,落實識字、寫字,才能為閲讀打下基礎,孩子已初步具備了拼拼音識字的能力,但識字水平不高,因此,老師在引導孩子識記時,要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閲讀後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説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説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於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徵,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一)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二)體驗法:通過對烏鴉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三)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四)

探究法:引導學生去比較和發現,積極探討嘗試想出另外的解決辦法,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六、説教學流程:

主要分為(一)激趣導入(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三)解疑讀文感悟,(四)指導朗讀深化探究。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在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

1、《烏鴉喝水》開課時,我採用了謎語激趣導入:身空黑袍子,長個醜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更使孩子在輕鬆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夥伴。

2、出示烏鴉問,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烏鴉的距離,彷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着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3、然後揭示題目《烏鴉喝水》,讓學生想辦法記住烏字。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問烏鴉的嗎?

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烏鴉就在我們的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打開了,從提問中也可看出孩子對烏鴉的關心,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烏鴉喝水》教案 篇9

相信很多老師知道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電影劇本一樣!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你們猜過很多很多的謎語,今天老師也想請我們的小朋友來猜個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個醜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生)

2、出示烏鴉圖片。它今天想來和咱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上上課,大家歡迎它嗎?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要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應該怎麼樣啊?(學生和小烏鴉打招呼)(課件1)

3、引出課文內容:師:大家覺得小烏鴉可愛嗎?這隻可愛的小烏鴉啊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它的一個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課件:聽《烏鴉喝水》的故事)(板書課題:烏鴉喝水)(課件2)

二、讀中識字,感悟課文:

1、初讀課文,提出識字要求:師:剛剛小朋友聽的故事就是我們語文書上19課的內容,(齊讀課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應該怎麼辦?(課件出示識字要求)(課件3)讀課文

的要求:字音要讀準;詞語要連讀;句子要讀破;標點要停頓。

2、識字遊戲:A.師:小烏鴉知道小朋友都很聰明,他現在就想要來考考大家呢!(課件:烏鴉站在蘋果樹上,樹上的每個蘋果上都有一個生字,誰讀對了就隨機獎勵一個蘋果小貼花,並讓他當小老師帶全班同學讀一讀。)烏鴉、喝水、口渴、瓶子、石子、辦法、漸漸(課件4)

B.師領全班同學讀。C.全班齊讀。D,師念,同學舉生字卡片。E開火車讀。那你又想到什麼好辦法記住我們的生字寶寶的呢?

有的説:小鳥的“鳥”去掉一點就是“烏”,烏鴉是黑的,看不見眼睛,就像一隻沒有眼睛的鳥。”

有的説:烏鴉的“鴉”,右邊是個鳥字邊,因為烏鴉是一種鳥,左邊是牙,讀音和“鴉”差不多,只是聲調不一樣。

有的説:我請大家猜個謎語“瓦片層層並一起”。有的説:“法”在我們數學中學過,“減法”的“法”。

學生們紛紛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好辦法,我重點引導他們識記了“喝”和“渴”:

師:同學們,這些生字中有兩個長得特別像,你們説是誰?生:是“喝”和“渴”。

師;是的,我們怎麼來記住它們呢?

生:我用偏旁來記,“喝”是口字旁,因為要用口喝水;“渴”是三點水,因為口渴的時候很想喝水。

師:你的辦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編個兒歌,這樣記得更牢一些。

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點水)。

3、逐段朗讀,邊讀邊悟。

A.第一段:過渡語:小朋友真聰明,掌握了這麼多的記字方法。這麼快就通過了小烏鴉的考驗,讓我們繼續跟着小烏鴉看看發生什麼了?(課件:烏鴉飛來飛去的動畫)(課件5)

師:小朋友仔細看,誰在那裏幹什麼?(課件出示句子: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師:烏鴉到處找水喝,“到處”是什麼意思?

(課件6)

生:“到處”就是每個地方。

生:“到處”的意思就是處處。

師:是呀,烏鴉到處找水喝,它的熱汗直冒呢,誰能讀出烏鴉“到處找水喝”那種心裏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語氣?(幾個同學練讀,評議)誰能扮作一隻小烏鴉,邊讀第一句話邊創編幾個動作。小朋友表演得真好。烏鴉找到水了嗎?我們接着往下看,師:烏鴉繼續飛呀飛、找呀找,這時……你們看:(課件:烏鴉看到水的動畫片段;句子:烏鴉看見了一個瓶子,瓶子裏有水。)(課件7)師:找到水了真高興,可是烏鴉卻遇到了新的困難,怎麼回事兒呀?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到這個句子劃出來,並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對照文字旁邊鮮豔、生動的插圖來進行討論、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面對這些困難,這時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了。

可採用激將法:算了,算了,喝不着,還是走吧!(課件:烏鴉喝不到水的動畫)(課件8)此時,烏鴉的心情怎樣?怎麼看出來的?(課件出示句子:可是,瓶子裏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呢?)(課件9)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b.指名讀;c.全班齊讀。)

師:烏鴉喝不到水,我們就給他一點時間去想辦法,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吧!(課件:歌曲《烏鴉喝水》)(課件10)

B.第二段:師:歌曲聽完了,大家告訴老師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嗎?怎麼想出來的?(課件出示:第二段;齊讀第二段;比較句子:突出“許多”)

C.第三段:師:自由朗讀第三段,把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

師:請一個小朋友把你畫的句子讀一讀。(生讀句子: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裏的。

師:“一個一個地放”是怎樣放?

生:一個一個地放就是放完一個再放一個。生:一個一個地放就是放完一個再放一個,放了許多個。

師:(示意第二位發言的同學)請你來放給大家看一看。(拿出預先準備的裝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生上台,拿起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裏,放三個後,師示意生暫停)

師(問同學):這樣是一個一個地放嗎?生(齊):是。

師:把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裏,瓶裏的水會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請大家要注意看,認真想。

(師示意學生繼續一個一個地放石子直至水將升至瓶口)

師:瓶子裏的水怎麼樣?生:升高了。

師:很快升高嗎?生:是慢慢升高。生:是一點一點地升高。生:放進一個石子,水就升高一點點,再放進一個石子,水又升高一點點。

師:因為石子是一個一個地放,所以水是一點一點地升高,慢慢升高,書上用哪個詞來説?生(齊):漸漸。師:你還能用“漸漸”説一句話嗎?

生:紅旗漸漸升起來了。生:天氣漸漸冷起來了。

師:你喜歡這隻小烏鴉嗎?為什麼喜歡?

師:烏鴉真聰明,注意看,積極想,就想出辦法來了。我們同學更聰明,認真讀書,積極動腦筋,弄明白了烏鴉是怎麼喝着水的。生:烏鴉會動腦筋,想辦法喝着了水,我喜歡這個故事。

〔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兒童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感覺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維器官(心到),親自實踐,提高認識,理解了課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烏鴉》裏的那隻烏鴉只會聽好聽話,不動腦筋,上了狐狸的當,我不喜歡它。

師: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寫字指導、練習:

過渡語:小朋友喜歡這隻聰明的小烏鴉,也幫小烏鴉想了很多其他的辦法,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辦法”這兩個字吧!A.教學“辦”拼音:bàn在田字格中書寫,書寫規則:先中間後兩邊的書寫規則,注意兩點的位置;

學生書空後組詞;

B.教學“法”拼音:fǎ在田字格中書寫,書寫規則:左右結構,左窄又寬;學生書空後組詞,並用“辦法”説一句話。

C.自己在書上進行練習,先描一個紅色的,再寫兩個。

三、課後總結:

師:今天小朋友學得很好!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今天小朋友們想了這麼多的辦法,今天,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做做實驗,討論討論,看看到底哪種辦法最好呢?明天與同學們來交流交流,好嗎?

《烏鴉喝水》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懂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科學前沿問題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二、活動重點: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觀念。

三、活動難點:通過實驗瞭解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

四、活動準備

1、烏鴉喝不到水的投影片,課題圖畫。

2、每組一個托盤、一個水槽、一把小勺、兩個燒杯、部分小石子、水。

五、活動過程字串8

(一)活動導入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出示圖畫《烏鴉喝水》),誰還記着這個故事,講給我們聽聽。

(二)小烏鴉多聰明呀!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瓶子(拿起瓶子),瓶子裏也放了一些水,假如你們就是這隻小烏鴉,請你們也來用石子試一試,看能不能喝到水?

1、學生分組實驗。

2、彙報結果:

逐組問:你們喝到水了嗎?(兩組後再問其它)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3、請你們再觀察一下剛才做的實驗,分析分析為什麼烏鴉喝不到水?

4、投影分析原因

石子之間有縫隙,水跑到縫隙裏了。

5、石頭之間縫隙大,砂粒之間的縫隙肯定比石頭的縫隙小吧,那我們用砂粒試一試,看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6、學生實驗後彙報:這次小烏鴉能喝到水嗎?

7、通過做實驗,你們知道小烏鴉為什麼喝不到水的原因了嗎?説一説。

(三)你們真聰明!那瓶子裏至少有多少水,小烏鴉才能喝到水呢?請你們再來試一試。

1、在實驗之前,你們各組先討論一下用什麼辦法來證實,討論好了再做實驗,做完實驗的小組真棒,立起來,比一比哪組同學做的又快又好。

2、分組討論後實驗,巡視看有幾種方法,引導説步驟。字串2

3、彙報結果:哪個組願意到前邊來給同學們介紹介紹你們用的什麼方法?

演示的同學説清步驟,其他組認真聽,看看他們用的方法和你們用的方法一樣嗎?如果不一樣一會兒請你們也來介紹介紹。

4、小結

a、通過做實驗,我們知道了要想讓小烏鴉喝到水,瓶子裏至少應該有半瓶左右的水。

b、請你們説一説這篇課文的哪裏需要改一改就更好了?請學生修改課文內容。

c、同學們説的真好!今天,我們通過動手試一試,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提出了新的疑問,又經過實驗得到了更準確更科學的結果。你們真是太聰明瞭!老師獎勵你們每人一顆“智慧星”!

(四)同學們那麼聰明,老師想請你們幫助解決一個問題可以嗎?

1、運用活動中所學知識解釋“水庫冒頂”問題。

2、討論:要建水庫,必須要考慮什麼?

(五)暢談烏鴉的智慧

意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