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誡子書 導學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1W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掌握關鍵的文言詞句,理解文章內容。

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誦讀課文,掌握關鍵的文言詞句,理解文章內容。

難點: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學法指導】

熟讀成誦,積累文言詞彙,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

第一課時

【自學互助】

1.自學要求

(1)積累文言詞彙,瞭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文言現象。

(2)結合課下注釋,準確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背誦默寫。

(3)完成自學檢測,並在小組內交流展示。

2.教材助讀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卧龍,琅玡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自學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夫( ) 淫慢( ) 遂( ) 廬( )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夫君子之行: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

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 遂成枯落: 悲守窮廬:

(3)古今異義

險: 古義: 今義:

慢: 古義: 今義:

(4)一詞多義

夫:夫君子之行( ) 逝者如斯夫( )

學:夫學須靜也( ) 非志無以成學( )

以:靜以修身( ) 不以物喜( )

(5)詞類活用

非學無以廣才 廣 用作 ,釋義

(6)文言句式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

(7)翻譯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③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④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⑤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4.我的疑惑

【展示互導】

(請教師根據學生學情,結合“自學互助”環節,確定展示的內容和方式。)

第二課時

【質疑互究】

1.預設問題

(1)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告訴他兒子什麼?

(2)諸葛亮認為成才的條件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3)你覺得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讀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4)你最喜歡文章哪個警句?為什麼?

2.生成問題

【檢測互評】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夫君子之行(     ) (2)儉以養德(     )

(3)非寧靜無以致遠(     ) (4)淫慢則不能勵精(     )

(5)險躁則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2.翻譯下列句子。

(1)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譯文: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譯文:

(3)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譯文:

3.用課文原句填空。

(1)“         ,         。”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他對兒子的要求。

(2)諸葛亮的治學之道是:“        ,          ,

      ,         。”

(3)《誡子書》中能表現“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4.閲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3)題。

【甲】《誡子書》全文。

【乙】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周公誡子》)

(1)寫出下邊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險躁則不能治性 (      )

②子無以魯國驕士 (      )

(2)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兒子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同。其中(甲)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         ;(乙)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  。

(3)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①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

②夫此六者,皆謙德也。

譯文:

【總結提升】

班級: 小組: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Tags:學案 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