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7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

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熟悉樂曲旋律,知道A段音樂活潑、輕巧,B段音樂笨重、緩慢的特點。

2、能用動作表現大黑熊與小白兔的音樂形象。

3、能愉快地參與集體表演。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重難點:

學會區分大黑熊與小白兔的音樂,並能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動作。

能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動作,並形象地表現出輕巧和笨重的動作特點。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課件:大黑熊與小白兔。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和《小動物走路》

二、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藉助課件欣賞)

今天要講一個好聽故事給你們聽。(播放課件)樹林裏,有幾隻調皮的小白兔一路上蹦蹦跳跳的,非常高興地去找大黑熊玩,來到大黑熊的家,看到大黑熊還在呼呼大睡。小白兔們心裏就想了,“大白天地,大黑熊還在睡覺呢,真是個大懶蛋!”小白兔們決定要和大黑熊開個玩笑。於是他們就走過去輕輕地拍了拍它,然後快速地躲了起來。大黑熊被吵醒了,起來東找找,西看看,什麼也沒看到,又懶洋洋地睡覺去了。小白兔一看大黑熊走了,又蹦蹦跳跳的跑出來,還大聲的説:“我們在這兒!”

幼兒來探索小兔跳和大黑熊走的動作。

重點讓幼兒表現出小兔動作的輕巧和靈活,大黑熊動作的笨重和緩慢。

三、欣賞音樂,熟悉樂曲ABA的特點。隨音樂做動作。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不同之處。

有一首好聽的音樂就講了這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提出問題,讓孩子帶着問題專心地傾聽音樂。

2、討論:音樂中的那段是小白兔跳,那段是大黑熊走?為什麼?最後一段音樂又是誰出來了?和第一段音樂一樣不一樣?

3、創編動作,並隨樂曲做動作。

音樂真好聽,我們來為它加上好看的動作吧。聽到活潑輕巧的音樂我們可以做什麼動作?(手指相碰、食指碰腿)聽到笨重緩慢的音樂可以做什麼動作?(如:雙拳擊腿、輪流踏腳等)

4、分段欣賞並隨樂曲做相應的模仿動作。

5、指導幼兒隨樂完整動作

集體來根據不同的音樂變化不同的的動作。

 四、遊戲“大黑熊與小白兔”。

1、師幼遊戲:幼兒隨音樂做小白兔的模仿動作,由老師做大黑熊,進行分角色的遊戲。

2、幼兒遊戲:教師選出幾個幼兒做大黑熊,其餘幼兒做小白兔。

老師這回要加大難度嘍,我要選一個小朋友做大黑熊,你們自己聽好音樂,當聽到輕快的音樂就是做小白兔出來跳,聽到緩慢的音樂就大黑熊走路,小白兔要躲起來,大黑熊回家睡覺了,小白兔又出來玩了。

3、分角色遊戲。一半幼兒扮演小白兔,一半幼兒扮演大黑熊,然後交換。

 五、結束活動:《歡樂舞》

今天我們玩的很開心,我們一起來跳着歡樂舞回家嘍。

活動反思

《大黑熊與小白兔》是非常有趣的音樂遊戲,ABA音樂分別表現出大黑熊與小白兔不同的出場時間和動作特徵,如何讓孩子們在欣賞過程中,來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呢?針對這次活動做了一個嘗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為特徵的需要直觀的焦距和具體的方式來解釋音樂,所以我在欣賞歌曲之前,我製作了課件,自編故事《大黑熊與小白兔》引出本次的主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本次活動我把難點前置了,在故事結束後,讓孩子們探索大黑熊走路和小白兔走路的特點,以及用動作很好地表現出這兩種動物走路的明顯特點。幼兒掌握好動作後,在幼兒欣賞音樂時,幼兒很輕鬆地就感受兩種不同音樂性質,幼兒很準確地説出ABA的結構,在表演時,他們一個個也很快得融入到音樂遊戲當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層層遞進法,教師逐步退出遊戲,讓孩子們成為遊戲主導者,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是每個孩子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孩子的模仿大黑熊走路的面應該再拓寬一些,不僅僅表現它笨重,還可以表現它的肥胖等,教師的用語言應該更加生動形象一些,這樣更加能調動幼兒遊戲的積極性。

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2

遊戲輔導意向:積極的參加集體遊戲,並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遊戲準備:學習遊戲兒歌,準備伴奏的音樂。

遊戲規則與玩法:幼兒邊念兒歌邊按詞意表演,當熊出場的音樂響起時,立刻自由擺出造型並保持不動--扮"木頭人"。"熊"上場,一邊走一邊觀察,看看有誰在動,如果有人動了,就抓住並"帶回家"。

造型可以從單人、兩兩結伴到三人組合進行。

行為觀察:

1、遊戲過程中情緒表現如何?

2、第一遍遊戲,在兒歌的最後一句結束時,能否快速的擺出動作造型?能保持不動嗎?

3、第二遍遊戲,能有意識的擺出和第一遍不一樣的動作嗎?

4、第三遍遊戲,能找到同伴兩兩結伴嗎?能根據音樂迅速的作出動作反應嗎?

5、第四遍遊戲,能主動的尋找並結成三人組合嗎?

澄清討論:

1、怎樣才不會被大熊"吃掉"呢?你可以怎樣擺出動作?兩個同伴可以怎樣配合?三人呢?

2、當"熊"來時,你心裏有什麼樣的感覺?你是怎樣做的呢?

3、被"熊帶回家"的小兔心裏有什麼感覺?

中班遊戲熊與小兔教案3

遊戲輔導意向:

積極的參加集體遊戲,並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遊戲準備:

學習遊戲兒歌,準備伴奏的音樂。

遊戲規則與玩法:

幼兒邊念兒歌邊按詞意表演,當熊出場的音樂響起時,立刻自由擺出造型並保持不動--扮"木頭人"。"熊"上場,一邊走一邊觀察,看看有誰在動,如果有人動了,就抓住並"帶回家"。

造型可以從單人、兩兩結伴到三人組合進行。

行為觀察:

1、遊戲過程中情緒表現如何?

2、第一遍遊戲,在兒歌的最後一句結束時,能否快速的擺出動作造型?能保持不動嗎?

3、第二遍遊戲,能有意識的擺出和第一遍不一樣的動作嗎?

4、第三遍遊戲,能找到同伴兩兩結伴嗎?;能根據音樂迅速的作出動作反應嗎?

5、第四遍遊戲,能主動的尋找並結成三人組合嗎?

澄清討論:

1、怎樣才不會被大熊"吃掉"呢?你可以怎樣擺出動作?兩個同伴可以怎樣配合?三人呢?

2、當"熊"來時,你心裏有什麼樣的感覺?你是怎樣做的呢?

3、被"熊帶回家"的小兔心裏有什麼感覺?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遊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鍊,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遊戲教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