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用線畫幾棵大樹美術教案例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72W

第四課:用線畫幾棵大樹

用線畫幾棵大樹美術教案例文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掌握目標:

認識和欣賞純粹的線條美,認識線的豐富、強烈、準確、肯定的表現力。

2、 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養目標:

學習用線的不同表現方法,體會和描繪客觀世界不同物質所具有的不同材質,以及給人的不同感受。

3、 創新素質和創新人格培養目標:

學習用各式各樣的線來描繪質感的方法。

4、 德育目標:

能夠自主體會樹葉給人們的不同感受,用線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樹的不同種類。例如“楊樹”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受。

二、 教材分析與處理:

1、 教材與學生分析:

從上節課對“線”的深入討論的基礎上,正式轉入實踐階段,首先,我們嘗試用線來描繪幾棵大樹,樹的姿態、種類、樹幹、葉子、樹皮,多種多樣,變化萬千。

學生一定要經過認真、細緻的觀察,從而得到較多感受後,才可動筆描繪。

2、 教學重點:

體會樹葉、樹幹給人們的不同感受,用線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樹的不同種類,通過描繪樹的外形、結構,表現樹的質感。

3、 創新點:

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去觀察、體驗、創新,鼓勵學生用各式的線條來表現樹的不同質感。

4、 德育點:

鼓勵學生自己創作,而不是侷限於課本上的作品。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我們的生存空間。

5、 空白點

預先請學生去公園觀察,或是從課外書、網絡上去搜索自己喜歡的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樹”的資料,從大自然中、生活中、網絡世界中去觀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想出更多的表現形式。

三、 課前準備:

學生用具準備:美術課本、彩色筆

教師教具準備:繪圖紙、掛圖、多媒體課件

四、 教學模式與策略:

教學模式:注重體驗、激勵創作。

教學策略:大膽想象、標新立異。

操作程序:啟發觀察——自主學習——想象創新

五、 教學過程:

〈一〉啟發觀察:

1、 複習上節課的知識:

提問:常見常用的線有幾種?怎樣表現?(請幾位學生到黑板上來演示)

2、 展示上節課作品:

鼓勵學生:在畫面構圖方面控制能力有所增強,在線的處理、連接上處理得當。

缺點指正:個別同學畫面小,整體感覺不好,有點歪。

3、 板書課題《用線畫幾棵大樹》

4、 多媒體演示。

A、 今天老師就着重請大家來欣賞我們熟悉和喜愛的各種各樣的樹。

講解各種各樣的樹的'特徵,即這些樹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1) 椰子樹——像美麗苗條的少女頭上梳着漂亮的髮髻,動作好像是時裝模特,優美地站在那裏。

(2) 千年古樹及受迫害的樹——枝繁葉茂,樹幹粗壯、乾燥,給人以蒼老的感覺。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我們的生存空間。

(3) 柳樹——垂柳婀娜多姿,柳枝隨風擺動像輕歌曼舞的少女。

(4) 楓樹——從色彩上去着重分析,欣賞它那火紅的樣子。

(5) 白樺樹——像有無數的“眼睛”在那看着你。

請學生彙報自己預先去公園觀察,或是從課外書、網絡上去搜索自己喜歡的或是自己感興趣的“樹”的資料,從而補充老師所講的類型。

B、 多媒體演示一幅完整的作品的步驟。

C、 展示掛圖,用黑色、紅色繪製的單色作品。

D、 講解課本第8頁關於樹冠、樹葉的表現技巧。

〈二〉 自主學習:

作業要求:(放音樂,創設優美舒適的教學情境)

1、四人一小組畫一組樹。

2、以線為主、單色繪製。畫的過程實物展示有特色的作品。相互協作,以組的形式展評。

3、每次老師出題,大家創作,今天請同學們自擬題目。

4、教師和學生互動,請兩個同學和老師在黑板上一起作畫,並請同學來修改。

〈三〉 想象創新:

學生活動:自主作畫,以小組的形式繪製長卷。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獨立創作並參與到學生的繪畫活動中去。

A、你是怎樣感受這棵樹的?就考慮一下選擇直線、曲線、折線還是交叉線中哪種形式能與自己感覺相近,然後大膽地畫,不要猶豫。

B、先將樹幹畫出,再將樹冠外形畫出來,然後根據感覺進行線的不同排列,排列時先從大處着手,有時間再補充細節。

C、樹幹、樹葉外形內都要排滿不同類型的線,不要留大量空白。

六、 板書設計:

用線畫幾棵大樹

線的四種類型:

直線、曲線、折線、交叉線

題目:《 》

七、 課後反思

選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請學生與老師一起欣賞、點評,體現“自我展示、多元評價”的創新意識。學生多數是從色彩、形狀、構圖上去分析評價作品;教師的點評則着重線條的美感是通過線的豐富、強烈、準確、肯定來表現的,分析幾張優秀作品在線的表現力方面有什麼特點,是怎樣畫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明確了在畫面中如何充分利用“線”的樣式來為作品內容服務,同時增強了同學們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