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有關橋教案模板彙總十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2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橋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橋教案模板彙總十篇

橋教案 篇1

內容:

橋的變化

目標:

1、在比較過去和現在各種橋的過程中,感受到橋在功用、大小、美觀上的變化,體會橋的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引起幼兒關心城市變化的興趣,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而感到高興。

準備:

各種橋的圖片

過程:

一、 關心城市的變化

1、 都説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你們説説上海這座城市裏什麼在變?變得怎樣了?

2、 你喜歡這些變化嗎?為什麼?

3、 小結:城市的變化讓我們覺得生活越來越方便,越來越美好。

二、 觀察橋的變化

1、 老師也發現一樣東西在變,它就是橋。上海的橋越來越多了,你知道的哪幾座橋的名字?它是怎樣的?

2、 出示現代的各種橋的圖片,請幼兒指認楊浦大橋、南浦大橋。

(1) 你從哪兒看出是楊浦大橋、南浦大橋?

(2) 這兩座橋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為什麼要造成斜拉橋的樣子?

(3) 這兩座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為什麼南浦大橋的引橋要造成打圈的樣子?

3、 你知道上海最新的一座橋叫什麼?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4、 你知道過去的橋是怎樣的呢?

5、 出示過去的橋的圖片,比較現在和過去的橋。

(1) 現在的橋和過去的橋相比,你更喜歡什麼時候的橋?為什麼?

(2) 你覺得現代的橋哪裏最漂亮了?

(3) 如果把現在的橋換成過去的橋可以嗎?為什麼?

小結:橋越變越漂亮、越變越牢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了。

三、 特殊的橋

1、你見過哪些特殊的橋?它特殊在哪?

2、小結:天橋讓道路更加通暢了。

四、 延伸

造橋

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手工,請你們試試來造一座橋,想想怎樣造得更牢固。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列舉了對方哪些“新解”,又怎樣逐一加以反駁的。

2.學會如何欣賞詩歌。

[教學重難點]

學習編寫閲讀提綱,梳理文章的結構層次。

 [教學時數]總計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解釋下列詞語。

考證: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説明。

望文生義: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

膾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大家都稱讚。炙:烤熟的肉。膾:切得很細的肉。招徠:招攬。

無懈可擊:沒有可以被人攻擊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嚴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索然無味: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牽強附會:把關係不大的事物勉強地址在一起。

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2閲讀全文,思考預習提示中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

1.速讀全文,給課文編寫閲讀提綱。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詩歌提出反駁的對象(楓橋夜泊)新解,認為,這首詩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無論如何不在於如考據家所認為的在兩句詩中羅列了三座橋和一座山,而在於詩人以匠心獨運的傑出才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圖畫。

第二部分(3~7段):分別對“烏啼”“江楓”“愁眠”的新解進行反駁。

第三部分(8段):總結,認為這樣的“新解”會使詩的意境全失,興味索然。希望文學研究者不要這樣做。

2提問:課文第裏段提出反駁的對象後,為什麼寫“初聽覺得很新鮮,同時也對自己過去望文生義的理解感到慚愧”然後文筆一轉,又提出自己的疑問?

[明確]:因為考證的內容是前人未説過的所以覺得很新鮮,同時,因為別人能提出新觀點,對古代的詩進行考證而自己卻未能做到感到很慚愧。然後文筆一轉,又提出質疑,這樣寫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有致。

3提問:第1段連用了3個問句,起什麼作用?

[明確]:連用3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深思。

4.提問: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對詩歌意境的描述嗎?為什麼?

(第二課時)

一、繼續學習課文。

1.提問:作者在第3段分幾個層次來反駁?有語言標誌嗎?

[明確]:按“首先”“其次”“第三”分成三個層次。

2.提問:第3段如何分3層反駁的?

[明確]:第一層:先引用“新解”作者的考證,樹起批駁的靶子。“新解”作者認為烏啼不是烏鴉叫而是一座橋名。論據是“烏鴉的習性,在日落之後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據寒山寺住持説,烏啼橋建於隋大業七年,毀於清同治年間”。結論是詩中‘明落鳥啼”説的是“月亮向烏啼那方向落下去了。”再進行反駁。先駁“烏啼”,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烏鴉確實不在夜間啼叫,但不等於説烏鴉夜啼的情況絕對不會有。引詩詞曲為證:

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能大膽嘗試各種平衡器具的運動,發展平衡能力。

2、 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

活動準備:

1、 平衡木、平衡台、竹梯、搓板等各種獨木橋若干。

2、 各種積木、布包、沙包、塑料盆、桶等玩具分佈在場地的周圍。

3、 錄音機、磁帶、乾毛巾(供幼兒擦汗用)

4、 場地佈置

5、 小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教師引導幼兒在音樂伴隨下做自己小兔子的模仿動作。

(二).熟悉器材、探索玩法

1、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小兔子來玩"過小橋"的遊戲,大家先來搭橋吧。教師帶領幼兒將場邊的器械搬到場中間搭成各種橋(允許按幼兒的意願搭橋)。

2、 教師引導:場地上有各種小橋,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小橋去走走玩玩,看誰走得又快又穩。

3、 幼兒分散活動,老師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走過平衡木,提醒幼兒找人空的小橋走,不要碰撞同伴。

(三).交流分享、重點練習

1、 請幼兒相互講講走了哪些小橋?用了哪些方法?怎樣過小橋又穩又安全?

2、 請多名幼兒演示,大家評議。

3、 引出持物走獨木橋方法

(1).教師引導:小兔子們,下面我們來做"過橋表演"的遊戲好嗎?過橋時你們可以拿場地邊上的各種玩具做各種動作,看誰能勇敢地走過獨木橋,能表演各種動作。

(2).教師做動作演示:一手側平舉一手扶着頭頂上的塑料盆走過獨木橋。

(3).幼兒分散、自由地選擇輔助材料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走過獨木橋。

(4).教師觀察,及時發現大膽勇敢及動作方法多的幼兒。

(5).請幼兒輪流演示,師生評議。

(四).放鬆身體、整理收拾器材

1、 幼兒模仿小兔子吃青草,並適當休息、擦汗。

2、 表揚勇敢大膽、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3、 師生共同收拾整理活動器具。

橋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唱:《水鄉外婆橋》

聽:《歡樂歌》

音樂活動:露一手

教學目標

1、能用歡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水鄉外婆橋》。

2、認真聆聽民樂合奏《歡樂歌》,對“江南絲竹”這一常見器樂表演形式有初步的瞭解。

3、能主動地參與“露一手”活動,準確地辨認參與“江南絲竹”演奏的各種民族樂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感知江南音樂的風格特徵。

教學難點

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定向 導入學習

1、動一動

學生隨着《水鄉外婆橋》伴奏音樂,與教師一起律動進教室。

2、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鄉風光片,學生邊聽歌曲《太湖美》邊看畫面。

3、猜一猜

師:片中的畫面你熟悉嗎?

4、議一議

師: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風光特點嗎?

師:詩人就曾這樣讚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二、 感受體驗 自主學習

1、學生跟着錄音邊哼歌曲旋律,邊隨老師律動,表現小船搖曳的動感,熟悉歌詞、旋律。

師: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鄉歌兒多。

播放歌曲錄音作為範唱。

師:能説説此時水鄉孩子的心情嗎?

指導學生從歌詞中找出表達孩子們快樂心情的句子,並有表情地讀一讀,感受歌詞所描繪的美景。

師:讓我們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魚網蝦的快樂。

2、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後樂段不同的情緒。

(2)學生設計一個動作加在休止符處,表現水鄉孩子細膩、含蓄、羞答答的形象。讓學生在反覆聽賞、感受中,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歌曲。

(3)歌曲處理。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3、歌表演。

結合歌曲,將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歌曲。

三、欣賞樂曲體驗風格

師:在山清水秀的江南,還回蕩着如綿綿江南雨的絲竹音樂,它輕巧、明朗、歡快、活潑,表現了江南人民崇尚和樂的性格。

完整地播放民樂合奏《歡樂歌》。

師:你能用顏色來表現樂曲的情緒嗎?

學生討論後各抒己見。

師:《歡樂歌》是江南絲竹八大麴之一,曲調明快熱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暢,由慢漸快,情緒逐漸高漲,常用於喜慶廟會等熱鬧場面,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

課件出示絲竹樂隊演奏的場景

學生分“絲”與“竹”兩組,邊聽樂曲,邊模仿各種樂器的演奏動作。

1、結合“露一手”活動,分辨絲竹樂隊中哪些是吹奏樂器組,哪些是拉絃樂器組,哪些是彈撥樂器組,哪些是打擊樂器組。

2、將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由慢漸快,不斷高漲的歡樂情緒。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3、師:水鄉是美的,生長在水鄉的兒童是幸福的。我們自己的家鄉同樣很美,相信大家一定會為自己家鄉的美景感到自豪。建議大家課後去搜集歌頌自己家鄉的音樂、美術、文學作品,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也來盡情地讚美自己的家鄉吧。 在《水鄉外婆橋》的歌聲中,學生愉快地走出教室。

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半圓添加組合畫小鴨。

2、大膽想象並添加圖像,感受一個跟着一個大膽過橋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半圓形,認識鴨子的外形特徵。

材料準備:幼兒操作的底板,彩色水筆,不同形態游泳的鴨子和走路的鴨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小鴨游泳。

1、(出示底板畫面)小河裏有誰?它們在於什麼?

2、瞭解:鴨媽媽和小鴨住在河中間的一個小島上,他們經常在河裏游來游去好快樂。

3、(插入游泳的小鴨)聽,小鴨快樂地説着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聽小鴨是怎麼説的:“扁嘴巴、嘎嘎嘎,好像小船水上劃。”

4、學一學小鴨唱的歌。

5、小鴨的哪裏像小船?像小船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平平的背,彎彎的肚子,就是半圓形。(老師邊描述邊用手指比劃出“平平平,彎彎彎”)

二、操作嘗試:小鴨要過橋。

1、觀察橋。

師:河上架起了一座橋,小鴨們在橋下看着,誰也不敢上橋去,媽媽鼓勵他們説:“寶貝們,只要一個跟着一個走,就一定能過橋。”

2、試畫小鴨身體。

由一位幼兒嘗試畫小鴨半圓形的身體,大家提示:平平平、彎彎彎,小鴨的身體像小船。

師:誰做勇敢的小鴨來上橋?

3、教師完整添畫。

教師按幼兒的提示,添加小鴨的其他部分。(教師快速補充完整小鴨的造型: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

4、插入小鴨。

師:兩隻、三隻小鴨跟着上了橋:觀察分辨他們不同的特點。(發揮提供圖片的示範作用)

三、幼兒創作:大家都來當小鴨,一起來過橋。

1、平平平、彎彎彎,好像小船水上劃,畫個半圓當小鴨的身體。

2、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

3、一隻跟着一隻走,一起來過橋。

4、大家都來看小鴨過橋了。(天上小鳥飛來了,河裏小魚游來了)(只作為對個別較快幼兒的引導)

四、分享交流:快樂的小鴨。

1、把幼兒作品三幅一組進行展示,小鴨一隻跟着一隻上了橋。

2、把三幅圖上的小鴨連起來,一起數一數幾隻小鴨在過橋?

3、我們也來學小鴨,一個跟着一個走,一二一二揮揮手(告別)。

【活動解析】

“春江水暖鴨先知”,池塘中小鴨游泳最能夠讓小班孩子直接感受到春天來了。“學本領”又是小班的主題之一,該主題開展中有“動物過橋”的教學活動,其中“小鴨過橋搖搖搖”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由此選擇小鴨形象作為本次活動的創作主角,既是季節與“學本領”主題的相互融合,又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的。

一、“小鴨過橋”前:為幼兒的創作搭建橋樑

活動目標之一“嘗試用半圓添加表現小鴨的形象”,這就暗示我們“畫半圓”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引導幼兒畫半圓,這是我們在活動前需要重點思考的。很刻板地示範半圓形的畫法勢必不能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選擇神態各異的繪本(羅伯特·麥格羅斯基:《讓路給小鴨子》,河北教育出版社,20xx)鴨圖片作為幼兒欣賞觀察的對象,顏色單一、造型簡易,有利於幼兒觀察。再配上簡單的兒歌,強化幼兒對半圓形特徵的把握,也能夠激發幼兒大膽創作添加的信心。“平平平、彎彎彎,伸長脖子抬起頭,嘎嘎嘎向前走”這樣一首形象生動的兒歌,就把整個小鴨的外形創作全部包含。有兒歌陪伴的創作是快樂的!

二、“小鴨過橋”進行中:情景中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活動開展中始終圍繞“小鴨過橋”的情景加以引導,色括集體觀察討論、生生互動示範、個別指導以及分享交流各環節。因為鴨媽媽的鼓勵,有了第一隻勇敢的小鴨上了橋,緊接着更多的小鴨都來過橋,大家面前池塘中的小鴨們也都想過橋,幼兒做小鴨,先自己上了橋,還叫來了很多朋友一起來過橋。這樣的情景過程讓幼兒帶着高漲的熱情進行創作。

個別指導不能脱離創設好的情景。有幼兒創作出半圓形的圖像就停了下來,等待老師的幫忙指導。此時老師用鴨媽媽的口吻説:“它太害怕了,連脖子腦袋都不敢伸出來,還是不能來過橋,要請你回家啦!”用這樣盼隋景語言鼓勵幼兒、暗示幼兒,才能讓他們享受創作的過程。

分享交流要讓情景延續。分享交流中把大橋拼成大橋,大家一起點數大橋上勇敢的小鴨,孩子們興奮而激動着,遲遲沒有丟棄“小鴨過橋”的情景。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是小鴨,跟着“鴨媽媽”(老師的角色)一個跟着一個、嘎嘎嘎地往回走。

這樣的情景既是幼兒創作的動力,又是豐富幼兒畫面的指揮棒。

三、“小鴨過橋”之後:我的幾點思考

1、充分發揮欣賞圖像的作用,才會有讓人驚喜的創作

各種神態各異的鴨形象,不只是拿來“過場”,讓教師的大畫面完整美觀。通過觀察第二隻鴨的“身體像不像小船”、觀察第三隻鴨“為什麼要轉頭”、第四隻鴨“是怎麼上橋的”等,幼兒們關注到了鴨子的形態各異。因而,在之後幼兒的創作中就有抬頭的、半抬頭的、側轉頭的等不同造型,這是充分發揮欣賞圖像的價值帶來的效應。

2、變幼兒的單獨示範為集體互動的過程

這種互動的方式既凋動全場幼兒的興趣,又強化其對兒歌的掌握,並能夠感知“什麼叫跟着兒歌創作”的真正意思。另外,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創作時的隨恚性,同時他們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這意味着即使有了兒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因為語言的描述還是比較抽象的。只有通過目視看到演示的過程,他們才能真正理解“平平平、彎彎彎”到半圓形的具體過程。活動設計中讓一名幼兒在前面演示,同時其餘的幼兒集體説兒歌,這樣每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有了這一個環節設置,幼兒在自主創作階段就能夠較自信地進行了。

3、分享交流選用的方式要提早告知幼兒,切勿臨時變動

連成大橋後是比較哪座大橋上勇敢的小鴨多呢,還是隻要點數感知創作的成就感,這需要在分享前統一。此次指導教師臨時對三座大橋上的小鴨數量進行比較,這就讓部分幼兒產生一種失落感,無法讓創作時的情緒得到延續。若要選擇比較,需在分享前交代清楚規則,幼兒有了心理準備也就不會感到很突然。

橋教案 篇6

單元提示

這個單元五篇課文都是以橋為題材的,但文體卻不同。《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説明文,而《北京立交橋》則是一篇以寫事為內容,以記敍為主要手段的通訊,屬於記敍文。《吳門橋》是一篇寫景的記敍文。《母親架設的橋》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敍文。《巴黎的橋》是一篇熔敍述、描寫、議論、抒情於一爐的軍人記事的散文。這一單元一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對説明文和記敍文件比較閲讀,從比較中,掌握説明文的特點。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説明文與記敍文在寫作目的及使用語言方面的差異。學習本文平實而準確的説明語言。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本質特徵,舉典型實例説明事物特徵的方法。

3.瞭解中國石拱橋的悠久歷史和傑出成就,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獻身科學的志向和嚴謹務實的精神。

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要抓住被説明事物的特點。這是説明文的靈魂,只有特點抓住了,明確了,才能把事物説明白;而説明方法則是為説明事物的特點而選擇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説明方法是舉典型實例,它在課文中佔的比重大,説明作用顯著,也有助於學生了解説明文的本質特點,因此,應把對實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實例與事物本質特徵的關係講明白。學習説明文語言可以採取引導學生分析和比較語言來完成,也可以與略講其他説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學習語法知識(分析句子成分)結合進行。注意不要講成有關橋樑知識的課。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分析趙州橋這一典型實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解題。

1.注音:弧形拱橋?河陡坡和諧飲澗勻稱橋墩酈道元張?

2.解釋詞義和字義:惟妙惟肖和諧勻稱古樸巧妙絕倫以上兩項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討論課題。

(1)分析“中國石拱橋”達個短語的結構。

名詞性偏正短語。

中心詞——“橋”

幾個定語——“中國”(的.)

——“石”材(的)

——“拱”形(的)

連綴起來,是“中國的石材的拱形橋”。

(2)“拱”字釋義。

拱形是一種什麼形狀?請用“拱”字組幾個詞。

“拱”,形旁是“?,從“手”,本義是“兩手相合,上舉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組詞:拱抱,拱衞,拱門,橋拱,斗拱等,取義引申為“環繞”、“弧形”。“拱橋”,也是這樣。

4.解題:我們要學的這將課文是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寫的介紹橋的科技説明文。

請問:橋有哪幾類?

首先應明確分類標準。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鋼材的;按形狀分,有平形的、拱形的。這篇課文用三個定語對“橋”做了明確的限制。那麼,這種“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樣把這個特點介紹給大家的,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搞清的兩個重要問題。

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為了把事物説清楚,説明文特別講究説明的順序,這一點,我們在初一學《大自然的語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時已有了一些瞭解。現在同學們快速閲讀,用三分鐘時間找出各段講的是什麼事物,讀時要用筆在課本上標註。

教師歸納。板書:

石拱橋(1一2)

中國石拱橋:古代狀況(3-9)

中國石拱橋:當代發展(10)

1.石拱橋的特點。

找一位同學朗讀第1、2段,其他同學找出説明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教師歸納。板書:

出現——較早

形式——優美

結構——堅固

作者怎樣説明這些特點的?可組織學生回答也可由教師點明,視時間而定。

明確:神話把虹比作橋,詩人把橋比作虹。橋虹互比,既説明了橋的形狀,也説明了橋的優美。打比方是為了説明,有讚美之意,但語言簡潔,適度得體。“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説明了石拱橋出現較早,更説明它結構堅固。

第1段説明石拱橋形式優美,第2段説明石拱橋結構堅固,體現了從外到內的寫作順序。“不但……而且”遞進關係,準確體現並強調了這一點。

2.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第3段開始説明中國石拱橋。同學們劃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看看,上兩段提到的石拱橋的一般特點,中國石拱橋是不是也有,中國石拱橋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教師歸納。板書:

悠久的歷史——歷史悠久

幾乎到處都有——多而廣

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多樣傑出

從時間來看,中國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居領先地位。根據:

(一)“悠久”更強調了時間早;

(二)“旅人橋”“可能是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從形式、結構上看怎麼樣呢?這一段中對中國石拱橋用“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們的石拱橋是“驚人”的橋中之傑。除此之處,我們中國的石拱橋還有數量多、分佈廣,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獨到之處。可見,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為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趙州橋和盧溝橋就是這驚人傑作的代表。作者通過對這兩座橋的介紹更好的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三、中國石拱橋的傑作之———趙州橋。

文章在4、5兩段對趙州橋做了介紹。在閲讀中標註有關語句,看看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看看哪些是石拱橋共有的,哪些是趙州橋獨具的傑出之處?

教師歸納。板書:

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是中國石拱橋中驚人的傑作一,它具有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對這一點,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總體介紹。“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説明了出現早,“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還保持着原來的雄”,説明了它的堅固及美觀。同時,趙州橋又有它獨具的特色,的確不愧為驚人的傑作。

第5段橋的長、寬數據,表明它驚人的雄偉。接着指出它設計科學,技術巧妙,這是從總體上介紹趙州橋傑出的原因。下面從四個方面具體説明它的科學與巧妙。同學們應注意,每個方面都不只介紹了特點,而且説明了這樣設計施工的原理。這正是説明文的特點: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説。

(一)一個“長達三十七點四米”,當時世界之最的大拱,怎麼保證交通便利?趙州橋的設計者打破常規,將橋洞做成弓形,橋面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可以説的確巧妙。

(二)這樣一座大橋,又是獨拱橋,用石材多,對兩岸橋基壓力會很大,怎麼辦?牌河汛期暴漲,會對橋身猛烈衝擊,怎麼辦?設計者創造性設計,拱上加供,不但一舉兩得,而且收到了美觀的奇效,不愧巧妙絕倫。

(三)橋如此長,如此寬,怎樣保證它的堅固?怎樣便於施工?設計者匠心獨運,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橋洞,真是製造奇特。

(四)除了結構奇巧之外,趙州橋的形式也勻稱美觀,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諧,藝術價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還有:“作者前引張嘉貞的話説明橋的構造奇特,後引張毅的話説明橋的形式美觀,最後點明趙州橋是以李春為代表的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先總後分再總,把趙州橋的特點介紹得清清楚楚。

提問:趙州橋的獨具特點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有什麼關係?

總結:趙州橋獨具的特點有力地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趙州橋是位於?河上的獨拱石橋,接下來,文章又舉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橋盧溝橋,這就印證了中國石拱橋數量多、分佈廣,形式多樣的特點。

佈置作業

1.將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詞記入字詞積累本。

2完成練習一、二(其中盧溝橋的一部分作為預習,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課文上標註。)

3.預習、思考三、四、五。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分析盧溝橋這一典型實例.説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

教學過程

一、中國石拱橋的又一傑作——盧溝橋。

盧溝橋是中國石拱橋又一個驚人的傑作,上節請同學們做了預習,現在找們討論一下,盧溝橋與趙州橋有哪些異同。

地點,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寬的大河。時間,比趙州橋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稱得上歷史悠久。橋比趙州橋長得多,略窄。橋面更平坦。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盧溝橋是聯拱石橋,它是靠石砌橋墩聯成整體抵禦洪水的。它也很美觀,尤其是柱頭上千態萬狀的石獅子別具特色。盧溝橋在中外都享有盛譽,並且是抗日戰爭的紀念地。

歸納、板書:

上節課我們總結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除了具有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出現較早,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特點之外,還只有歷史悠久,數量多、分佈廣、多樣傑出的更突出的特點。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典型實例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些特點。其中.文章介紹得最充分的是它們的傑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為這方面最能説明中國石拱橋在結構堅固、形式優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説明事物時如何選擇實例,如何運用實例,這篇課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二、中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同學朗讀第9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標註、歸納,原因有幾個,是什麼?

教師歸納:

原因有三:首先,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趙州橋、盧溝橋正是傑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築用的各種石料。三條中第一條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民的勤勞智慧,才可能利用豐富的石料,才可能發揚優良的傳統。

三、中國石拱橋現代的發展。

同學齊讀第10段。

提問:這一段舉了哪些例子説明中國石拱橋的新發展呢?

歸納:長虹大橋,世界最長的獨供石橋,拱長一百一十二點五米,是趙州橋的三倍。雙曲拱橋,世界上僅有,全國造了總長20餘萬米,最長一孔一百五十米。這種鋼筋混凝土拱橋繼承發展了石拱橋的傳統。

這種新發展,新成就,是因為一條新原因: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

四、説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

同學討論課後練習,教師歸納。

這篇説明文,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把中國石拱橋介紹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運用了説明文語言分不開的。有四個方面值得同學們體會學習。

1.語言平實簡潔,描寫有度。

例如練習八繪的兩段文字。一是説明文,它介紹了盧溝橋的有關知識,描寫很少,只在介紹最突出的石獅時用了“精刻”,“姿態各殊”、生動雄偉”等詞稍加形容,因為它的目的是説明事物,介紹知識。二是記敍文,它記敍了夜宿盧溝觀賞曉月的經過,記敍為主,有大量的描寫,還有想象、抒情,因為它的目的是通過記敍描寫抒發讚美之情。這篇課文與《辭海》條目屬同一文體,只是進一步説明了盧溝橋這種結構的原因。這篇課文也有描寫,但是很適度。例如第1段把橋比作虹,是為了説明橋的弧形形狀,讚美之清暗蓄其中。同學們看,介紹盧溝橋時,有沒有類似情況?歸納:説明盧溝橋的石獅,做了描寫,體現了感情,但並沒有縱情寫下去,而是適度收止。説到盧溝橋是抗戰聖地只有三句話:一句説明紀念意義,一句説明戰爭發生時間、性質,一句説明反侵略戰爭的頜導者和它的結果,言簡意賅。

2.運用説明方法,目的明確。

文章為了準確、生動的説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種説明方法,練習三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練習。同學們要注意體會,無運用哪種説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紹有關知識,説明事物特點。除練習中的句子,同學們還能再舉些例子嗎?

歸納:引用古籍—一“唐朝的張嘉貞説它‘製造奇特,人知其所以為’。”列舉數字——“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使用比喻——“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説拱橋是‘卧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卧波’。”加以描述——“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進行解説——“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十一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正是這些平實準確的説明語言,達到了説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詞語,講究分寸。

同學討論練習四,教師歸納:

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數據,文如對某些時間

橋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熟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領悟詩的意境,體會遊子的鄉愁。

教學過程

一、過渡導入,整體感知。

1、李白的《靜夜思》,想一想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2、播放多媒體展示的詩文、意境圖,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詩的節奏、韻律、意境。

3、板書課題,讀題解題。

(1)、楓橋: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5公里楓橋鎮,建於唐代。該橋因唐朝詩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這首詩而聞名。請同學們查字典瞭解“泊”的意思:船停靠岸邊。誰能説説“楓橋夜泊”的意思?(夜裏,船停靠在楓橋的一條河邊)

(2)、作者簡介:張繼。唐朝詩人,出生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他的詩作比較樸實,《楓橋夜泊》較有名。

二、自讀課文,釋疑解惑。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對照文中註釋,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2、小組交流,釋疑解惑。

3、全班交流,質疑問難。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在後面的教學環節中能夠解決的,可暫不作答。

三、品詞析句,想象悟情。

1、詩人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侯的情景?

(詩人寫的是秋季,因為詩中提到了“霜”。時間是深夜,因為詩中提到了“月落”、“霜”、“漁火”、“夜半鐘聲”等等)

2、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詩人寫了“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寒山寺”、“夜半鐘聲”等等。)

3、選擇一個或幾個詞語,説説這些詞語表達的意象。

江邊的漁火:江中亮起漁火,説明夜幕降臨,遊子的又一個夜泊開始了。

西沉的明月、滿天的飛霜:描繪了一幅幽暗、深遠而又寒冷的畫面,也暗示着黑夜漫長。

驚叫的烏鴉、悠遠的鐘聲:這兩種聲響更加襯托夜的寧靜、悽清。

江邊的楓樹、孤零的客船、隱約的古寺:説明停泊地的偏僻、荒涼

4、想象: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江南秋夜圖?用筆把你和詩人的情感畫出來。(描繪了一幅寧靜、幽暗、寒冷、悽清、遼遠而又美麗的江南秋夜圖。)

5、音畫渲染,體驗意境。

(1)、播放意境圖,播放音樂古曲《漢宮秋月》。

(2)、教師進行意境描繪:一個深秋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灑下清冷的光輝,江邊幾棵楓樹,隱約可見,江裏兩三點漁火,時隱時現。一葉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楓橋邊上。一個遊子眺望遠處隱隱約約的寒山寺……

(3)、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學生在音樂中自己揣摩誦讀。

(4)、提問:讀詩時你的內心有什麼感受?(心中難以言説的思鄉之愁,漂泊之愁)

(5)、你能通過讀,再次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跟隨音樂齊讀)

(6)、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師生共同吟誦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與情感。

四、拓展閲讀,比較延伸。

(1)、出示杜牧的《泊秦淮》及部分詞語解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註釋:秦淮:指秦淮河。籠:籠罩。商女:賣唱的女子。江:指秦淮河。猶:還。後庭花:指《玉樹後庭花》,南朝陳代亡國之君陳後主所作的歌曲,被後人認為是亡國之音。

(2)、讓學生理解詩句大意,比較《楓橋夜泊》與《泊秦淮》在“愁”的內涵上有何不同。

(《楓橋夜泊》表達的是個人之愁,《泊秦淮》表達的是憂國之愁。)

(3)、課外蒐集這類題材的古詩,熟讀成誦,開一個古詩誦讀會。

橋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以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的語言,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文章在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都很成功,所以,這篇文章既是一篇對學生進行優秀品質培養和情感薰陶的經典題材,又是一篇學習表達方法的精彩範文。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 理解題目所藴含的深刻含義。

4 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準備

幻燈片一組、動畫一組。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如果老師要你以《橋》為題目寫一篇作文,你會寫些什麼呢?(讓學生説)作者談歌的《橋》又會寫些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橋》。板書: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大聲的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麼?

自學生字,新詞。

(三)朗讀想象,感受洪水的兇猛與村民的恐慌

1 讀1---6自然段,找出描寫雨水和洪水的句子,你能體會到什麼?

指名讀,指導學生朗讀。

2讓我們來看一看錄像,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畫面?

師:洪水來得突然,無情地吞沒着整個村莊,在這個危急時刻,假如你是村民中的一員,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逃生)

3課文中是怎樣寫村民們逃生的?他們當時的心情怎樣?

師: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這意味着這座木橋是——(惟一可以求生的橋)

過渡: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人們在慌亂的逃生,只有一個人是個例外,他就是——黨支部書記 (板書:老支書)我們來看看他又有什麼樣的表現?

(四) 品味語言,激情誦讀,感受老支書的光輝形象

1 請你繼續往下讀課文,畫出描寫老漢動作、外貌、語言、神態的句子,想想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2 全班交流,指導朗讀。重點指導朗讀以下四個句子:

⑴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一個“盯”字,你能懂老漢當時的心嗎?“他像一座山。”你能體會到什麼?

⑵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這句話我們應該怎樣去讀?

⑶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從這幾個動詞,你能體會到老漢內心的感受嗎?

⑷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這一“吼”一“推”應該怎樣讀?

師:這是一個怎樣的老漢? 學生説,教師相機板書。

4(出示課件 )讓我們一起藉助課文的敍述來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想一想,這座讓村民平安逃生的橋到底是什麼橋?

看完後:你能用一個帶有“橋”字的詞語説説嗎?學生説,教師相機板書。

過渡:是啊,一個受人擁戴的老支書,一個前途無量的小夥子,都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從此,這世上就多了一個孤獨的老人。

(五)多元朗讀,昇華情感,表達情感

1 默讀課文最後的4個自然段,想象一下,老太太可能會面對怎樣的生活? 説説你心中的滋味。(預設:他們或為老漢和兒子的犧牲而悲痛,或為老太太的孤苦伶仃而傷心同情,或體驗到這位共產黨員犧牲的悲壯。)

2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⑴課文最後才交待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⑵文中有多處關於大雨和洪水的描寫,這些描寫有什麼特點?

師:祭奠的這一天,整個山村都在哭泣,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脆下了一大片。他們有太多的話要説。

3 小練筆 出示幻燈片

(假如你是村民中倖存者中的一員,此時此刻,站在這位党支書與兒子的墓前,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説:要對這位黨支部書記説,要對他的兒子説,想對這位老太太説。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人把你想説的話用筆寫下來。)

請把你寫的話有感情地朗誦給大家聽。

教師深情總結:在可怕的山洪面前,在生死關頭,這位老人,他捨己為人,用自己的身軀、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精神為全村人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橋。

板書設計:

老支書 生命橋

鎮定 無私 捨己為人 黨羣橋

橋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自我園《竹鼓教學》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幼兒園竹鼓特色日凸益顯,但是在日常的竹鼓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還在探索。大班的孩子已能讀懂常規的鼓點符號,但各符號的鼓擊部位容易混淆,要求邊看圖譜邊敲出鼓點節奏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存在。本次活動的第一環節就是幫助幼兒梳理竹鼓的基本知識和演奏方法,主要是提煉出三種類型的敲擊部位,為第二環節的看鼓譜、學敲鼓打好基礎,並在聯繫中遷移已有經驗,逐步習得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奏竹鼓。第三環節的集體演奏表現鼓點,讓幼兒在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的要求下演奏,增強集體意識。第四環節是小結講評,整理鼓棒,目的在於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物品收放習慣。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玩玩中,感受鼓聲的節奏和強弱變化。

2.遷移已有經驗,學習看鼓譜敲出鼓點節奏。

3.在集體表演時,能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

活動準備

每人手鼓棒、竹鼓、鼓點符號、童謠《外婆橋》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梳理有關竹鼓的基本知識和演奏方法

(一)梳理竹鼓的基本知識。

師:前段時間,我們看了竹鼓表演,也在區域裏玩過鼓,小朋友也學會了一些關於鼓的知識,今天季老師來敲一敲鼓點,請你們仔細的看,老師敲了鼓的哪些地方?

1.教師敲鼓點。老師敲了竹鼓的哪些地方?除了敲擊竹鼓,還可以敲擊什麼?

2.教師提煉三種類型的敲擊部位。

師:剛才小朋友説了敲鼓的 部位,李老師把它分成三類,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出示三張歸類)

(二)傾聽教師示範在鼓的不同部位敲擊,猜猜老師都敲了鼓的哪些地方?

(三)複習鼓點符號。

1.請小朋友看看,這個符號它應該在哪裏?哪個地方才是它的家?(鼓點符號找家)

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朋友(教師出示三個泡泡)這三個泡泡要來找鼓點符號做朋友,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很多的鼓點符號(教師出示鼓點符號)這個鼓點符號表示什麼意思。

2.辯聽敲擊鼓的不同部位發生的不同聲音。

二、學童謠、看圖譜

(一)學童謠

師:剛才老師敲的這段鼓點是餘杭民間童謠《外婆橋》,現在請你們在來聽一遍,等一下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麼?

師:剛才老師唸的這首童謠和我們平時念得童謠有什麼不一樣?是用什麼方言來念的?

師:這是一首餘杭民間童謠,剛才老師是用餘杭方言來念的,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二)出示圖譜,理解圖譜並練習節奏。

1.分小節練習。

①出示圖譜第一張。師:這張就是《外婆橋》的鼓點圖譜,看着上面的鼓點符號你能敲嗎?這個鼓點符號是上面意思?怎麼敲?誰能試着看圖敲一敲?

②逐句出示圖譜,與幼兒分析敲擊鼓的部位與節奏型。

2.幼兒自由練習。

3.整體練習。

剛才我們是一小節一小節的拍,現在能不能試着完整的看着圖譜來敲一敲鼓點?

三、集體演奏表現鼓點

1.師幼集體練習,並進行關於節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小結。

2.分角色練習。

四、教師講評,整理鼓棒

橋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掌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課前準備

1.同學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同學蒐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淨沙》.

教學過程

讀詩,瞭解課題出處

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讀一讀課題,説一説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法?(或想説點什麼?)

出示古詩文《天淨沙》,全班齊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着説説對這首詩的理解.

導題:這篇以古詩句為題的文章寫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初讀,掌握課文主旨

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一起正音.

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説説課文表達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達方式

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註.

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效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彙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根據同學發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同學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着,發出悦耳的聲音.”(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讚美.)

b.“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卧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分、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卧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d.“大家過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選擇自身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説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