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07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精選5篇)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頭等大事。幼兒通過看電視、聽大人的講述對地震有一定的瞭解,但因幼兒年齡小遇到危險不知道怎麼辦,大多會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特組織此活動,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誌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課件:家庭、學校、户外、公共場所避險視頻,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後的一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師啟發幼兒:小朋友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地震)你怎麼知道這裏發生了地震?地震發生時還有什麼現象?

2、幼兒自由發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説清楚。

3、小結:是啊,大地震給我們人類帶來多大的災難啊!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嗎?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看完後教師引導:地震是怎麼產生的?

2、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説清楚。

3、小結:哦,原來地震是因為地殼的運動產生的,是自然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這裏發生大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4、幼兒自由發表。

5、師幼一起總結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那我們要怎麼找安全的地方?什麼地方安全?

7、播放視頻:在幼兒園、在家、在户外、在公共場所怎麼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幼兒小結不同地方怎麼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衞生間、牆角、廚房、桌子下、牀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牆角等地方。在户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三)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

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户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牆同時下樓、因為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活動結束。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2

活動時間:20xx年05月12日

活動班級:小一班

活動科目:健康

活動名稱:《防震減災》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2、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演練遇到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幼兒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二、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防震圖片和視頻。

三、活動過程:

“安全重於泰山”,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我們在汶川地震發生後及時在園開展防震知識普及和防震演練,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一)、通過學兒歌,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1、觀看視頻(地震預兆)

2、震前井水變化的.諺語:

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3、動物反常情形的諺語:

震前動物有預兆,羣測羣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蜜蜂羣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的發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二)、教師講解有關地震時應注意的問題:(播放地質災害視頻)討論強調地震來時注意的問題

(三)、進行簡單的防震演練

(四)、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我們通過圖片,兒歌,視頻,實際演練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這種突發事件時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讓大家掌握來不及逃離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3

活動目的:

1、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

2、幼兒在教師組織引導下演練突發地震有序逃生及自救技能及躲避傷害本領。

活動準備:

1、有關地震防震圖片和VCD。

2、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傳畫。

活動過程

1、通過學諺語和順口溜,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前自然界的異常表現,培養幼兒觀察力和自我保護能意識。

動物反常情形諺語

動物震前有預兆,羣測羣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傳畫教師講解地震時應注意的問題:

1)應準備好食物和必備的物品做應急。

2)個人防護

室內—躲在堅實的傢俱下

教室—在教師指揮下抱頭蹲在個自課桌下,地震停了馬上有秩序撤離,不要擁擠。

室外—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等。

3、以遊戲形勢進行簡單防震演練。

小結

通過諺語、圖片、遊戲等方式使幼兒基本掌握地震突發事件時逃生和自救技能,讓幼兒掌握來不及逃離情況下如何躲避地震傷害的本領,達到教學目的,效果很好。

延伸

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講給家人聽,或者考一考他們防震知識。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掌握安全知識,從小樹立保護自我的安全意識。

2、設計安全教育課程,以豐富地震知識,提高防震意識與幼兒應對危險能力。

3、通過演練,讓幼兒懂得地震來時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地震災害。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懂得正確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幼兒從容應對地震災害的冷靜心態和逃生要領。

活動準備

教學用具:

1、幼兒教師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傳掛圖,課件,地震視頻小簡段,愛心小揹簍。

2、逃生小書包(手電筒,礦泉水,麪包,打火機,刀子,繩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熱身

老師帶領小朋友閉着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來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小朋友的表情。

聽完音樂提問:

1、音樂表現的是什麼聲音?(地震時的聲音)

2、小朋友聽了音樂以後有什麼感覺?(害怕)

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見識和感受,使幼兒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的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幼兒討論問題)

二、幼兒根據討論的結果按自己的方法進行演練,教師對幼兒的演練過程做觀察記錄。

三、教師對幼兒的撤離演練做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講述觀察記錄,總結幼兒的演練效果(從幼兒的撤離路線和撤離時的動作進行評價)。

四、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在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保護自己?

(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使幼兒知道圖中標記路徑為安全的並且為最近路徑。)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引導幼兒討論:怎麼走到達安全地帶的路徑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按順序,聽老師指揮,不擁擠等。)

4、組織幼兒進行演習,演練室內緊急避震和撤離。若在演練過程中出現幼兒擁擠,無秩序老師要及時糾正並組織再次演練,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五、讓幼兒瞭解一些防震減災的基本常識。

1、自由討論,教師拓展。

a、如果在平房裏,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鑽到牀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儘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牀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傢俱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d、如果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着會發生餘震,餘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e、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衚衕、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2、觀看圖片,演示課件,視頻。

3、教師補充講解正確的避險,逃生,自救方法。

4、通過觀看汶川,玉樹地震後全國支援幫助災區的圖片視頻,教育幼兒從小有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

5、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疊祝願星,祝福災區小朋友,把祝願星投在愛心小揹簍裏。

六、活動結束

總結本節主要內容:地震來了怎麼辦?

讓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書包在正確的演練一次,地震來了怎麼辦。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和實際演練,讓全班幼兒知道了,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難不要退縮,遇到危險不要慌張,要學會冷靜對待天災,小朋友之間要從小培養互幫互助的情感友誼,樹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巢屋。

小百科: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幼兒防震減災安全教育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做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幼兒共同收集報刊、雜誌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瞭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

1、請學生閉着眼睛聽音樂,讓學生感受地震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情。

2、聽完音樂提問:音樂表現的是什麼事情?(地震時的聲音)幼兒聽了音樂以後有什麼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

二、幼兒自主進行撤離演練幼兒根據討論的結果按自己的方法進行演練,教師對幼兒的演練做觀察記錄。

三、幼兒評價自己的撤離演練

四、教師對幼兒的撤離演練發表自己的看法,講述觀察記錄,總結幼兒的演練效果(教師從幼兒的撤離路線,撤離時的動作進行評價)

五、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2、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