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3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6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是以化學基本概念為基礎,與實驗緊密聯繫,強調概念在實際中的應用,本節教學對整個高中化學的學習乃至今後繼續學習起着重要的指導作用。教材內容具有概念比較多,且抽象又難於理解的特點。教材首先從為什麼學習這個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聯繫微觀粒子和宏觀物質的紐帶,認識引入物質的量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意義,即引入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後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物質的量與物質的粒子數之間、物質的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應注意不要隨意拓寬和加深有關內容,加大學生學習的困難。

二、學情分析

對於“物質的量”這個新的“量”和“摩爾”這個新的“單位”,學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過學習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已經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單位”,如長度、質量、時間、温度,米、千克等。可採用類比方法,類比方法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的某些屬性上相同,而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也相同的一種科學方法。如物質的量與其他學生熟悉的量類比、摩爾與其他國際單位的類比、集合思想的類比等,運用類比思想闡釋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意義,能夠提高這兩個概念與其他概念之間的兼容性,有利於對這兩個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集體的一個物理量,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

位;瞭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瞭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2)瞭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換算關係;瞭解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

質量之間的換算關係。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類比的思想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運用和鞏固概念。

(2)通過閲讀教材、參考資料和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探究的意識。

(3)體驗學習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

(2)調動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悦。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物質的量的概念;

(2)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相互轉化;

(3)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涵義;

(4)通過物質的量、質量、摩爾質量計算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1)物質的量的概念。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黑板

六、教學方法

採用創設情境方式,通過故事(一粒米的稱量)和生活實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學思維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 — 物質的量,搭建起宏觀與微觀的橋樑。通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常用單位 (箱、包、打等)與抽象概念類比、國際單位之間的類比、集合思想的類比教學,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感受概念的生成過程,初步形成物質的量的概念並理解其重要性。

 七、教學過程(略)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和應用的科學。要研究物質的宏觀性質,必須從微觀粒子入手,才能尋找到原因。化學學科涉及分子、離子、原子、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等多種微觀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瞭解了原子的結構,才可以進一步瞭解分子、離子結構,進而深入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瞭解化學變化規律。在初中,學生已初步瞭解了一些化學物質的性質,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進入微觀世界,探索物質的奧祕。通過本節瞭解原子構成、核素、同位素概念,瞭解質子數、中子數和質量數間的關係,為後續週期律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2.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

提高同學們辨別概念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激發學生從微觀角度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難點: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四、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初中已經有了關於原子結構的知識,所以這節課原子表示方法比較容易接受,但對於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識。

 五、教學方法: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導學案

教師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案填寫,總結疑惑點(主要以學生讀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離子、分子等),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都都與原子結構密切相關,同種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那麼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構成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原子的幾個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帶負電的電子繞核作高速運動。也就是説,質子、中子和電子是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荷,其正電荷數由所含質子數決定。

(1)原子的電性關係: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2)質量數:將原子核內所有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叫質量數。

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

(3)離子指的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正電荷的粒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粒子叫陰離子。

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陽離子,帶正電荷;

當質子數(核電核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陰離子,帶負電荷。

(4)原子組成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3

作為老師想要把一節課上好,那麼就需要課前做相關規劃,那就是教案,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化學老師是如何做自己的教案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不飽和這兩組概念的區別。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養學生在實驗基礎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2.利用實驗和數據的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實驗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沿着“問題—實驗—分析—結論”的思路,以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中心內容是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學生雖然對於一般物質溶解後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對從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教材一開始就提出一杯水裏是否可以無止境地溶解糖或食鹽這樣的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帶到要討論的問題中來。接着教材分別安排了兩組實驗[實驗7-2]、[實驗7-3]和[實驗7-4],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只要條件固定,物質是不會無限制地溶解在溶劑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為依據,通過教師的歸納和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起“飽和溶液的概念”。

1.通過[實驗7-2],學生應該瞭解:

(1)要判斷物質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須確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兩個條件。

(2)當這兩個條件不變時,物質溶解的確都各有其限度。學生有了這兩點認識之後,就能比較容易理解:當溶質溶解達到它的限度時(如果條件不變),溶液就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即飽和狀態。這時的溶液就是該狀態下此溶質的飽和溶液。

如何教學生判斷是否達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繼續溶解而有固體剩餘的時候”,這是利用可直接觀察到的宏觀現象作為判斷溶液飽和的一個依據。但是利用“有固體剩餘”來判斷溶液已達飽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劑”為前題,否則就沒有意義。

[實驗7-3]和[實驗7-4]通過分析可以得到下列關係:對於大多數溶液來説:

(1)説明當改變飽和溶液的任何一個條件時,飽和溶液的狀態都會被破壞,成為“不飽和溶液”。

(2)從反面證明飽和溶液定義的敍述必須有兩個前提為條件,否則就沒有意義。

(3)客觀上向學生介紹了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兩種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劑。至於相反過程,即由不飽和溶液轉為飽和溶液,由於可能會引起物質的結晶析出,在本節暫不宜展開討論。

2.為了消除學生把溶液的濃稀與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混為一談,教材作了一段專門敍述。

通過[實驗7-5],利用剛剛建立起來的飽和與不飽和概念及其判斷方法,來分辨濃溶液與稀溶液,以及它們跟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區別,是很有説服力的,教師應很好利用這段教材,或講解或指導閲讀。在討論時一定要向學生指明,溶液的濃稀,是指一定量溶劑中溶質的相對含量不同而言,與温度是否變化無關;飽和與不飽和是指溶質是否達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劑的量兩個條件的制約,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種存在狀態,與溶液的“濃”、“稀”無關。

教學建議

(1)邊實驗、邊分析、過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他們積極思維,逐步建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師演示實驗並給出一些數據,引導學生分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和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建立飽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濃”“稀”跟溶液飽和與不飽和這兩組概念之間的關係和區別。

難點:

利用實驗和數據結合,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了溶液。為了對溶液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將溶液作以分類: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演示[實驗7-2]在10毫升水裏分別加入食鹽和硝酸鉀固體,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師活動] 提問:在實驗演示過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變?水的量是否改變?這個實驗説明了什麼?

[目的:為學生觀察實驗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於學生分析實驗結果。]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緩慢加入氯化鈉和硝酸鉀固體,邊加入邊振盪,直到試管裏有剩餘固體不再溶解為止。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並回答以上提出的問題。

[結論]

飽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裏,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裏,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教師活動]提問:在提到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時,為什麼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劑”呢?

[學生活動]學生動手做[實驗7-3]。[實驗7-4],並思考以上問題。

[目的:培養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並總結該實驗。

[教師活動]參與討論並答疑,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劑”,“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2)

(3)當温度確定、溶劑量確定時,某溶液的飽和狀態表示溶質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為下一節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鋪墊。]

[教師活動]説明:給定條件,溶液可分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粗略表示溶液裏溶質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習慣被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

2.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的關係

[教師活動]演示[實驗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克食鹽和0.1克熟石灰,振盪、並觀察現象。

[學生活動]觀察實驗及所列數據,試判斷正誤。

[目的:培養學生區分不同概念的比較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

(投影)提供數據:

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質的質量:

硝酸銨:192克 碳酸鈣:0.0013克 食鹽:36克 氫氧化鈣:0.17克

判斷:(1)在同一温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2)飽和溶液是濃溶液。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總結。

[結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不過對於同一種溶質的溶液來説,在一定温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

[教師活動]指導閲讀教材第134頁:如何確定某溶液是飽和溶液?

(四)總結、擴展

(1)溶液:在一定條件下可分為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不給定條件可分為濃溶液、稀溶液。

(2)擴展練習:試判斷:

①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如果溶液質量不變,則該溶液是飽和溶液。

③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中的溶質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質的質量不改變,則無法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一定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

⑥兩種不同溶質的飽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飽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