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書二年級下冊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9W

導語:很多的人匆忙來去,很多的人對我的眼淚好奇,很多的過去始終過不去。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語文書二年級下冊教案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語文書二年級下冊教案

語文書二年級下冊教案

一、教材簡析

《日月潭》描繪了台灣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台灣,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作者首先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的由來,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風光。本文文質兼美,五個短小的自然段生動和諧地展現了日月潭的迷人風姿。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情境促讀,讀中悟情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學生對日月潭及台灣寶島的熱愛之情。

二、設計思路及不足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為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為……所以……”説一説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敍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為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練習題:

一、讀一讀,連一連。

yǐn mào huán méng xī zhù lóng rào jìng

環 茂 隱 築 晰 朦 境 繞 朧

二、我會認,連一連。

環 茂 隱 建 清 朦 仙

盛 繞 約 築 朧 晰 境

三、讀拼音,寫詞語。

zhǎn xiàn xīn jiàn qīng shā huán rào

xiǎo dǎo zhǎn xiàn míng shènɡ jiàn zào

yǐn yuē tái wān shěnɡ mào shènɡ

四、猜一猜。

一隻大鳥落在山上。 ( )

不是大王。 ( )

急得耳朵站起來。 ( )

鏡子被塵土擋住了。 ( )

線少了。 ( )

少用眼睛。 ( )

五、比一比,組詞語。

紗( ) 繞( ) 環( ) 穩( )

沙( ) 燒( ) 壞( ) 隱( )

六、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太陽 ___ 羣山___ 風光 ___

___ 燈光 樹木___ 湖水___

___ 古蹟 濛濛 ___ 山清___

___ 如畫 牛羊 ___ 瓜果 ___

七、照樣子寫詞。

隱約 --- 隱隱約約 高興 --- ______

___ --- ______ ___ --- ______

八、課文閲讀。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 )有個美麗的小島,叫( )。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 )像圓圓的太陽,叫( );( )像彎彎的月亮,叫( )。

1、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

2、短文中把日潭比作( ),把月潭比作( )。

九、拓展積累。

1、日月潭是台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是非常著名的旅遊勝地。

2、台灣除了日月潭,還有許多風景名勝:陽明山、野柳地質公園、太魯(lǔ)閣(gé)公園、阿里山、南灣、清水斷(duàn)崖(yá)等。

九、填空。

1、日月潭是我國 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___上。那裏羣山環繞,_____________,周圍有許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邊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3、清晨,湖面上________薄薄的霧。天邊的________和山上的點點燈光,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陽________,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________地________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__________,周圍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潭__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遊客。

十、實踐活動

上網看看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拓展閲讀】

【內容提要】:

語文作業設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我校語文組對初中語文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嘗試,注重語文作業的精煉,優化作業容量。本文試從口語性作業、仿寫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開放性作業等四個方面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作業的設計優化做一些探索,以達拋磚引玉的目的。

【關鍵詞語】:

作業 優化 口語性 仿寫性 實踐性 開放性

一、新課標下打破原有落後、陳舊的作業方式,還語文作業以新的活力。

長期以來,教師在作業的佈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作業提出的單向性、問題答案的絕對性、作業形式的單一性、不夠精煉,容量大。作業內容的重複機械性、作業完成的封閉性、作業評價的片面性等諸多方面。忽略了課程目標三個維度中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阻礙了學習興趣,不利於個性化發展。

它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對語文作業的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打破原有落後、陳舊的作業方式,還語文作業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嶄新的面貌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中,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從而煥發無窮的魅力。從而讓我們的學生在充滿生機和趣味的作業中,感受到作業的樂趣、實踐的充實、合作的收穫、成功的快樂。

我校語文組近兩年來對語文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進行了大膽地改革嘗試,着眼於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致力於活動性、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以期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注重語文作業的精煉,優化作業容量。

二、從口語性、仿寫性、實踐性、開放性四個方面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一)、口語性作業

口語性作業注重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以提高言語素質,還語文教學工具性的本色。

1.朗讀成誦。這是中國語文“厚積”的傳統特色,也是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優化作業時,老師從教材中和名著閲讀中選取優美、精彩的句子、片段或全文,讓學生將其讀對,讀順,讀好,讀熟,背誦。如學生在學習了《春》、《濟南的冬天》、《風雨》、《秋天》(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三單元)後,可以組織學生舉行“四季之歌”散文朗誦會;在學完古詩單元后,可以在學生中舉行一次古典詩詞誦讀比賽;通過這些朗誦會就可以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學詩文、誦詩文、唱詩文、愛自然的情趣,增強了學生語文素養。

2、班級故事會。初中教材有部分課文故事性很強,設置班級故事會,在複述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創意,增加動作,樂曲,講給老師、同學、家長聽。例如在讀完課後推薦與閲讀《水滸傳》或《伊索寓言》後,設置讓學生講自己最感興趣的情節,隨後評選若干名“班級故事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促使學生思考、蒐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發展他們的記憶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讀書彙報。要提高閲讀能力,只讀課文是不夠的,必須加強課外閲讀。。我校語文組每學年的寒暑假教師佈置閲讀題目,讓學生利用假期去查閲,去讀書、讀報,並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讀書彙報,談談內容,説説想法皆可。在學習專題《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以後,讓學生自己去找有關現代科技的一些資料,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假期結束後在班上交流。採用這個辦法,學生大膽展示,講得繪聲繪色,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個語文素養,都能得到提高。

4、開辯論會(討論會)。根據教材內容,利用課內或課外時間,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辯論會或者討論會。我在教《秋天的還念》課文時,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末段是否該刪減有異議,我就特地讓學生探討這個話題。並做好指點、評論;還可以在學生中舉行一些話題的辯論,如“開卷是否有益”、“當班幹部是否影響學習成績”、“電視的利與弊”……這類作業可以幫助學生積澱語感,鍛鍊思維能力,提高口語水平。

(二)、仿寫性作業

學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標。語文課本中都是經典名篇。語言精煉,用詞準確,條理分明,很值得優化設計一道作業。特別句式及修辭方法,更是學生在習作上的最佳導師。課文是孩子們每天都要接觸的,熟讀成誦,印象深刻。每當這時,我總是緊密結合文章的寫法,加以點撥讓學生仿文練筆,從句段入手,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方法、提高能力。

1、仿寫句子

如:學習了朱自清的《春》我讓學生放寫排比、比喻句。“春天像……它……”仿寫時,既要照顧句式,又要注意前後搭配,是個訓練的好句子。同學們寫得輕鬆、精彩:春天像一隻鬧鐘,它喚醒沉睡的小草,給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個指揮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揮着小河重新歌唱;春天像一幅畫,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讓花兒們在畫中爭芳鬥豔。在教學周國平的《家》時,可以出一道這樣的仿寫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那麼家是一隻小小的船,家是温馨的港灣,家是永遠的岸;如果_______,那麼__________,________。

2、仿寫段

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按“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的方位順序介紹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使我們覺得條理清楚,中心突出。

於是佈置作業:仿寫《我的愛好》。不必説_______ ,________ ,_______;也不必説________,________;單是__________,就充滿了無限的樂趣。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因此, 是我的最愛。

3、仿寫文

編入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美文佳作,有的在語言上值得我們模仿,有的在結構上值得我們去借鑑,在平時作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模擬某一名篇進行寫作,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時,可以佈置一篇《家鄉的秋》進行仿寫;在教學顧邁南的《“兩彈”元勛鄧稼先》一文時,可以讓學生用小標題的結構形式寫一篇《我最難忘的一個人》之類的定人文章。

(三)、實踐性作業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作業設計還應注意實踐性, "盤活"知識,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實踐性作業來自於學生的生活,來自社會,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

這種作業,內容上可依據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學習、社會、自然中的有關疑難進行有目的的探討;由各小組成員制定好活動方案,分階段展開探討。從時間上來説,可以是一個周,一個月,根據探究問題的內容、難度而定,一個人或者小組合作都可以。

例如,學完《善待家園》,我讓學生及時作了一個調查,看看周圍有哪些環境問題,怎樣解決更有效,並完成一份調查記錄。不僅豐富了閲歷,培養了學生敏鋭的洞察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開放性作業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得到發展。根據教材和學學情,優化設計開放性作業如下。

1、想象性作業。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老師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如在學了《石壕吏詩》這篇古文後,我讓學生展開想象,想想文中省略的答語,然後續寫,以此來延伸發展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想象力。

2、專題蒐集性作業。它是學生相互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可以利用網絡、圖書館、閲覽室等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去偽存真。例如,探討“惠女服飾文化”,從歷史、傳説、特點、穿戴等方面進行探討,編一份手抄報,這樣一道題,就把語文、歷史、地理、美術等學科融合在一起。

3、自主性作業。它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個性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我們要求每個學生擁有一個摘抄本,週記本,學生自主設計語文作業,這些作業都由學生自願完成後提交。學生提交的作業,老師抽樣批改,學生之間互相批改,還可進行評比。不僅達到了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同時也進行了思想的碰撞。

以上語文作業形式在使用時,要注重語文作業的精煉,優化作業容量,要注意互相交替,不可長時間拘泥於某一種,且要針對學生興趣、學習內容靈活運用。

總之,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語文作業觀亟需轉變,語文教師要重視高效優化語文作,要樹立起新的語文作業設計理念,使學生的人格在這裏得到尊重,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我們進行的作業優化設計改革才剛剛起步,它的完善與成功,有待於我們大家來共同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