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長江之歌》教案(精選3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江之歌》教案(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江之歌》教案(精選3篇)

《長江之歌》教案1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唱《長江之歌》,能以讚頌、讚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視音樂的概念、表現形式和內容分類。

2、過程與方法:聆聽、演唱《長江之歌》,感受、體驗影視主題歌或插曲在影視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感受、體驗影視音樂中,喜歡影視音樂併產生繼續學習和了解的願望。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能以讚頌、讚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長江之歌》。

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電視劇《西遊記》的場景音樂;《豬八戒背媳婦》、電視紀錄片《長江之歌》等影視音樂片段。

(1)要求:同學們認真聆聽,會唱的跟着哼唱。

(2)問題:這些音樂屬於哪個藝術門類?

(3)交流:影視音樂。

2、瞭解影視音樂的基本概念和內容分類。

(1)提問:什麼是影視音樂?它包括哪些內容?

(2)交流:影視音樂就是電影、電視劇中的配樂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題歌和插曲;配樂包括主題音樂和場景音樂。

3、教師簡介《長江之歌》的有關內容。

二、學唱歌曲

(一)教師播放音樂《長江之歌》,學生聆聽。

思考:歌曲給你的整體感受是什麼?它分為幾段?

交流:歌曲給人以雄偉、開闊、激昂、莊嚴、抒情、讚美……的感覺。

(二)全體學生有感情朗誦歌詞。

(三)學唱旋律

1、學生跟着教師的琴聲用“啦”唱第一樂段的旋律。

(1)瞭解旋律的基本特點。

問題:請大家觀察曲譜的旋律和節奏有哪些特點?

交流:四個樂句都是弱起進入。

(2)、學生用充滿激情和讚頌的聲音唱旋律。

2、學唱第二段旋律

(1)教師播放第二樂句旋律音樂,學生用“啦”跟唱。

提問:這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有哪些不同?他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交流:附點音符比較多、音域比較寬廣;前後兩句給人親切抒情和精神飽滿的感覺。

(2)教師指導學唱第二樂段旋律。

3、學唱第三樂段旋律。

(1)、教師帶學生用“啦”唱旋律。

(2)觀察:這段旋律與第一段旋律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3)交流: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變化重複,表達了炎黃兒女對長江、對祖國的讚美、依戀之情。

(4)學生跟教師的'琴聲視唱第三樂段的旋律。

4、學唱尾聲旋律

(1)師生一起劃拍視唱尾聲旋律。

(2)問題:尾聲旋律表達怎樣的情感?(是對長江的讚頌和依戀情感的進一步抒發。)

(四)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的曲譜,整體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和情緒情感。

2、填詞演唱歌曲

(1)簡介曲作者,瞭解《長江之歌》的創作由來。

(2)完整演唱歌曲。(改正學生不足之處。)

(3)教師伴奏,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昇華

1、教師提問:這是一首讚頌長江的歌曲,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情感才能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2、學生結合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思考並談談如何更好變現歌曲。

3、教師鋼琴伴奏,學生用充滿感情和讚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瞭解影視主題歌或插曲在影視中的作用

(一)對比欣賞動畫片《三個和尚》主題音樂視頻片段。

1、第一遍觀看無聲視頻。

2、第二遍觀看原聲視頻。

(二)問題:這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音樂?看了兩段視頻後有哪些不一樣的感受?

(三)師生交流:主題歌、片尾主題曲(它們可以高度概括影視劇的內容,給人以非常強的藝術感染力);插曲是影視劇情當中出現的歌曲,他常出現在重要的場景中,並與劇中的情節發展緊密相關,用以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

師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內容。

五、課後延伸

(一)有感情背唱《長江之歌》

(二)蒐集影視歌曲,唱一唱,體會歌曲在影視中的作用。

《長江之歌》教案2

教材簡析: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中的主題歌詞,這首歌詞,從地理、人文兩個方面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長江為什麼被稱為母親河是理解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欣賞並跟唱。

2、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瞭解長江為什麼被稱為母親河。

4、進一步查閲資料,全面瞭解長江。

5、領悟詩歌對應的表達方法。

關鍵處處理:

1、蒐集關於長江的資料,加強對長江的瞭解。

2、用直觀的課件、音樂將學生帶入情景,增強對母親河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師:VCD、風光片《長江》、錄音機、磁帶、中國地形圖、有關長江的資料等。

學生:查閲有關長江的資料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導學生翻閲本單元教材,導課。

同學們,中國有兩條大河,橫貫中國大半個國土,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你們知道是哪兩條河嗎?

這個單元我們就來學習描寫介紹母親河的文章。請同學們瀏覽本單元內容,看看都有哪些課文,分別寫得是什麼內容。

二、播放電視風光片《長江》片斷,教師適時給以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播放完,出示中國地形圖,師生共同介紹長江,對長江有一個全面的完整的認識。

多年之前,有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其中的主題歌《長江之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播放《長江之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詞。

三、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放聲朗讀幾遍課文,結合預習,瞭解大意。

四、指讀課文,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讀,全班齊讀。

五、理解課文內容。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給以指導。

六、再讀詩歌,體會課文的表達形式。

1、再讀詩歌,看一看課文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兩段歌詞相互照應的表達方法。

七、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1、引導學生閲讀“丁丁”“鼕鼕”的視角,你的視角呢?再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

2、先小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誦,背誦課文。

1、用自己體會到的感情,大聲朗誦,試着背誦。

2、指名背誦。

九、欣賞並跟唱《長江之歌》。教師放錄音,學生欣賞並跟唱。

十、質疑問難。

十一、探究:為什麼把長江比喻成母親?

十二、課時小結。

課後反思: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中的主題歌詞,這首歌詞,從地理、人文兩個方面歌頌了長江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長江為什麼被稱為母親河是理解的難點。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我多方查找有關話説長江的視頻資料沒有找到,只找到了長江之歌的音頻資料,在教學中是一個遺憾,如果有視頻資料,效果會更好。

《長江之歌》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對《長江之歌》的學習,從音樂的角度聯繫地理上祖國的山川地貌;歷史上的榮辱興衰;文學史詩人詠長江的名言佳句,結合先進的現代教育媒體,把視與聽、音樂的與非音樂的,直接的與間接的知識點融匯貫通,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之情。

2、《長江之歌》採用了什麼樣的典型的創作方法。(重複與對比)它們的運用在音樂作品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學唱《長江之歌》

三、課時:

兩課時

四、教具:

磁帶、錄音機、幻燈片、幻燈機、投影片、投影儀、錄像帶、錄像。

機、黑板、鋼琴、銀幕。

五、教材分析:

《長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風格的進行曲。它們氣勢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長江的波瀾壯闊、曲折迴轉的情景,樂曲用單三部曲式寫成A+B+A+尾聲的結構。

一、課前音樂:播放錄像專題電視連續節目《話説長江》插曲《江河萬古流》。

二、組織教學(略)

三、導入新課

1、導入:長江與黃河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們哺育了江河沿岸的億萬華夏人民。以前我們接觸過描繪黃河的作品。(提問:請學生搶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誰?[《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詞冼星海曲])今天讓我們來看另一條母親河、她就是我國第一大河——長江。

2、提問:哪些同學去過長江邊?結合學生對親歷長江邊的感受,穿插兩首唐代詩人漫步長江邊時吟誦的詩句。

其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其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其中穿插放映兩張攝影作品(幻燈片)

3、點題並板書:長江之歌

4、集體朗讀歌詞

5、在歌詞的第一句中唱到:“你從雪山走來”是哪一座山?你向東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麼地方?(學生回答。教師給予評價並加以必要的補充)。(打開投影儀,放下銀幕,打出“萬里長江圖”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