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言上幼兒園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01W

讓幼兒在聽聽、説説、猜猜中瞭解藍狐狸長長名字的由來,感受故事的有趣。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語言上幼兒園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語言上幼兒園教案

語言上幼兒園教案1

《好長好長的名字》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説説、猜猜中瞭解藍狐狸長長名字的由來,感受故事的有趣。

2、藉助作品知道名字都有含義,並對名字的由來有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PPT課件、動物的名字符號卡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瞭解自己名字的由來。

【活動過程】

一、由藍狐狸引出故事

1)師:瞧!這是誰?這隻狐狸長得很特別哦!

2)小結:長着一身藍藍的毛就是這隻狐狸特別的地方,所以狐狸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藍狐狸”。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

1、教師講故事——藍狐狸遇見波波蛙和紅葉鼠。

1)教師邊講故事邊在操作板上出現符號“波波+藍狐狸”、“紅葉+波波+藍狐狸”。

2)師:現在藍狐狸的名字叫什麼?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2、教師繼續講故事——藍狐狸遇見綠草蛇。

1)師:瞧,這次藍狐狸來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誰?猜一猜,小蛇會有什麼好聽的名字呢?(幼兒回答,並聽小蛇説話的錄音)

2)現在藍狐狸的名字長了嗎?

3、幼兒為藍狐狸添名字。

1)師:藍狐狸後來還碰到了許多動物,瞧!它先遇到了誰,再遇到誰,最後遇到誰?

2)師:這些動物也都有好聽的名字,我們來猜一猜。

3)幼兒商量,幫藍狐狸添名字。

4、教師繼續講故事——結尾。幼兒幫藍狐狸還名字。

 三、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

評價:

1、教師注重教學環節中的情景性——始終在有趣而連貫的情景中穿行,使得活動一氣呵成,前後呼應。讓孩子們和聽課老師在自然的情景中學有所得。

2、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性——來自於生活的活動是幼兒所喜歡的。“我的名字”基本生活元素運用到活動中去。

評價

1.活動能從幼兒喜歡的圖書着手,選擇的內容是每個幼兒都有經驗的,能充分引起幼兒的共鳴。

2.能利用各種途徑引導幼兒瞭解名字的由來,尤其是圖文夾字,更是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3.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與良好的師生互動使得每個幼兒能大膽想象,敢於表現,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每個幼兒的關注。

思考

在“幼兒幫藍狐狸還名字”這一教學環節,教師提要求時“還”的順序沒有強調,因此幼兒的回答各有不同。因此,思考一是在活動前教師能否明確要求,二是在很長很長名字形成過程中將“+”改成箭頭的圖示,由下至上形成疊加,在“還”的時候再一步一步退回,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正向與逆向的名字還法。

有效性體現——

1、充滿了情趣性,讓孩子在濃濃的趣味中,感受到了藍狐狸名字不斷變長的過程與趣味性。

2、通過教具的有效使用讓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在語言活動中同樣都得到了展現。

3、在孩子學習、理解和思維的過程,讓教學的公平性也得到了體現。

再思考——

教學目標中知道名字的含義,對自己名字由來進一步探索只在教學活動最後

一個環節提及,整個教學的中心體現在加名字和還名字的過程,是否可以進行目標的修改,使其更為適切。

目標中讓幼兒“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對自己名字由來有探索興趣”,但在活動中名字環節的導入有一些牽強。由於時間的限制,“名字”一環節的文章沒有做透,有意有未盡的遺憾。

2、教師注重活動環節的精緻性。

3、教師注重幼兒學習的'層次性——兩節活動教師注重教學的層層推進,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達到活動預期目標。

語言上幼兒園教案2

螃蟹小裁縫

【設計思路】

教師在分析作品的基礎上,依據作品情節的轉換點、大班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認知心理特點,設計了“螃蟹小裁縫”這一集體活動,並預設了以下關鍵提問,以此引導幼兒討論:

螃蟹小裁縫為什麼要寫告示?

螃蟹小裁縫認為自己吃虧了,你覺得呢?為什麼?

大象和大蟒蛇為什麼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

螃蟹小裁縫為什麼一開始要貼告示?後來又要撕掉告示?

如果你是小裁縫,你會怎麼做?你要不要收費?(追問:你們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説説你的理由。)

這些提問的設計旨在通過“討論”給予幼兒更多主動思維、自主表達的機會,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發多元互動(人際互動,材料互動)和多向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情趣,能在情節展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閲讀方式尋找故事的結局)。

2.初步理解小螃蟹與動物朋友們的心理變化,體驗朋友之間的友誼和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師:大象拿出10元錢,説:“那可沒辦法,你自己説的,按件算。”

師:“你認為大象的話有道理嗎?為什麼?”(引發幼兒討論)

幼:大象説得對,因為螃蟹小裁縫的告示上就是這樣寫的。

幼:這叫信守諾言,我媽媽教我的,就是説話要算數,不能賴皮。

師:哦,“信守諾言”就是説話算數,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對嗎?(幼兒呼應“對的”)

幼:不對的。

師:哦,你認為誰不對?

幼:大象不對,因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

師:那你認為大象付了10元錢,是付多了還是付少了?

幼:付少了。

師:現在有兩種觀點,有的小朋友認為大象説的有道理,因為螃蟹小裁縫在告示上寫了什麼?(幼兒集體回答“做衣服,不論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説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但也有小朋友認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大象只付了10元錢,好像是太少了哦。

師: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繼續看下去。(播放課件,出示大蟒蛇)

(設計意圖:面對幼兒的兩種觀點,教師不應該急於表態,而應通過適時追問,給予幼兒真正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讓幼兒更加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在教學現場及時捕捉到個別幼兒表達的“信守諾言”一詞,馬上請幼兒將自己對它的理解介紹給大家,然後在小結中非常自然地引用了“信守諾言”,充分體現了教學中教師與幼兒的教學相長。)

二、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深入討論

師:大象來了,它帶來了很多香蕉……大蟒蛇也來了,它的頭上頂着一籃蘋果。大蟒蛇説:“這籃蘋果送給你,為了感謝你給我做了這麼好的褲子。”

師:“大象和大蟒蛇為什麼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引發幼兒討論)

幼:因為大象覺得衣服好看,所以來謝謝螃蟹小裁縫。

幼:蟒蛇也是來謝謝螃蟹小裁縫的。

師:大象和大蟒蛇送給螃蟹小裁縫水果,除了表示感謝,還有別的原因嗎?

幼:大象覺得錢付的太少了,所以送來很多香蕉。

師:你們認為請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到底要付錢嗎?

幼:要付錢的。

幼:要付錢的,可以少付一點。

師:螃蟹小裁縫看到朋友們送來了那麼多水果,心裏會怎麼樣呢?

幼:非常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始終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並順勢追問,在引導幼兒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讓幼兒感受作品傳遞的美好友情,又讓幼兒明白了基本的生活準則、買賣規則。這樣的討論使每個幼兒得到讚賞、得到認可、得到鼓勵、得到指導。)

 三、進入故事高潮,激發幼兒自主思考

師:晚上,螃蟹小裁縫悄悄地把那張告示撕了下來。它對自己説:“幫助朋友才是最快樂的啊!”從此以後,到螃蟹小裁縫這裏來做衣服的顧客就更多了。

師:“如果你是螃蟹小裁縫,你會怎麼做?”(引發幼兒討論)

幼:我不收錢。(有幼兒呼應)

幼:不收錢怎麼養活自己和孩子呀!

師:這話也有道理。那你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

幼:都重要。

幼:我認為幫助別人重要,但是也要收錢。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的裁縫幫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是怎麼收費的嗎?

幼:不知道。

師:這個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留給大家去打聽一下,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好嗎?

(設計意圖:教師拋出的問題使文學作品迴歸到了現實生活。在問題討論中,面對不同認知經驗、生活經驗幼兒的發言,教師不是簡單重複或者肯定,而是在不同迴應語式中拓寬幼兒的思維角度,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最後,教師拋出一個“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問題,體現了教師“智者的糊塗”,使討論可以延伸到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