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母雞生蛋幼兒語言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6.89K

活動目標:

母雞生蛋幼兒語言教案

1.積極參與活動,能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

2.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樂意參與活動,熟悉兒歌並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

△活動過程:

1.聽聽、説説,初步理解兒歌含義。

師:(模擬老母雞聲音)你們聽,是誰來了?猜猜老母雞今天來幹什麼?

播放幻燈片,師:老母雞來幹什麼的啊?(生蛋)它生了幾個蛋?我們來數一數?老母雞真能幹啊,我們來誇誇它好嗎?(一起念兒歌前面部分)

師:老母雞生完蛋可高興了,這麼高興它會做什麼事呢?

師:它是怎樣唱歌的?我們來唱一唱。(咯咯嗒、咯咯嗒)

2.完整欣賞兒歌,初步學習朗誦兒歌

師:我們把能幹的老母雞做的事編成一首兒歌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好聽的兒歌好嗎?

;師:真好聽,老母雞還想聽一遍,再來一遍好嗎?

3.嘗試用體態語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師:老母雞是什麼樣子的啊?誰來表演一下?(請幼兒表演老母雞的樣子。)

師:老母雞喜歡到哪裏捉蟲?它是怎樣捉蟲子的?我們來學學老母雞捉捉蟲。

;師:老母雞生蛋的時候,會躲在哪裏?它是怎樣蹲在雞窩裏生蛋的?(請幼兒表演母雞生蛋的樣子)

;師:你想不想扮演老母雞?(請幼兒戴上頭飾扮演老母雞,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師:老母雞這麼能幹,我們來學學它。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

教學反思

一、思目標

教案中所定的目標為:1.積極參與活動,能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2.嘗試用體態和語言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而仔細來看這兩個目標,基本都定位在情感層面,缺少對活動中認知、能力的定位,且較寬泛,不夠具體,由於整個活動的重點在兒歌的表演上,於是我將原目標改為了:1.能夠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兒歌並根據兒歌內容表演老母雞的各種體態。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表演老母雞的樂趣。

二、思過程

(1)活動內容的導入

在教授兒歌這樣的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這樣想,“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這首兒歌?”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也通過不同的方式,想要讓孩子來“學會”這首兒歌。而這樣,活動就顯得較呆板、單一,沒有亮點,如果在導入的部分就與後面的表演環節做好一定鋪墊,將後面原表演環節的部分問題提上來,有意識的前後呼應,也許能讓孩子更潛移默化的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有趣。

(2)活動材料的出示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為了達到“目的”,我們會思考許許多多的教學方式,其中,材料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在活動的導入部分,先請孩子聽聲音,猜一猜是誰來了。而隨即我又出示了一張母雞圖片,本來原意是想讓孩子體驗聽聲音猜動物的樂趣,但是,在活動的開展中卻發現這個環節十分的牽強,顯得很突兀。教學的手段是多了,但是一定合適嗎?這是我在教學中經常會忽略的問題,教學手段的量不在多,而在於“質”,要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學習。

另外,在活動中,我一邊念兒歌一邊出示圖片,而這樣僅僅的老師講,孩子聽,便忽略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其實,在語言活動中,圖片可稍微晚一點在出示,教師可先完整的念一遍兒歌,讓孩子不受圖片等材料的干擾,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能力。在完整傾聽後,便可拋出問題——“剛剛在兒歌裏你聽到了什麼?”,在鼓勵、引導孩子大膽講述兒歌內容時,可根據孩子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然後再次完整的看圖傾聽兒歌,在兩次的感受兒歌內容中,孩子潛移默化的習得了耐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

(3)活動問題的量

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孩子理解兒歌內容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較多且雜,有些“拐彎抹角”,讓孩子有些摸不着頭腦。因此,在提問時,可再直接一些,問題不要太多,但一定要問在點上,語言要精煉,切忌繁瑣。

(4)遊戲部分的引導

由於教室較小,我讓孩子們在最後的表演部分將椅子搬到了四周,而這樣,就像把整個活動截斷了一樣,不利於活動的完整開展。

另外,在表演環節我創設了老母雞出去找食吃的情境,孩子們很感興趣,但過程中基本都是教師做動作,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教師可引導孩子自己做動作,問一問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主體性。而教師還可豐富表演情境,如母雞找食的不同地點不光光可以是草地,還可以是河邊、雞窩邊等。

小班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而怎樣在活動中為孩子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怎樣運用生動的語言,發揮老師的魅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長遠問題,讓孩子真正的在玩中學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