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8.02K

 一、教案背景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1,面向學生:□√中學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記承天寺夜遊》,藉助資料篩選勾畫相關信息。

(2)、複習整理有關“月”的詩句。

4、教師課前準備:

1)、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瞭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2)、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相關視頻、音頻、圖片,給學生直觀上的感受,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二、教學課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文章韻味。

           2)、積累: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領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2、能力目標:通過誦讀,培養語感。 

培養用樸素的語言表達感情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作者樂觀豁達的心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 

4、美育目標:領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懷曠達之美。 

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會文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難點:對文中“閒”字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記承天寺夜遊》是長春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情節內容並不複雜,寫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於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全文僅80餘字,卻運用記敍、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通過描繪一幅庭院月夜小景,借物抒情,創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藝術世界,傳達了作者豁達樂觀的心境。使人真實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本文語言乾淨利索而又極富表現力,可以説是寫景抒情的精品。讓學生由閲讀理解分析逐漸過渡到了欣賞評價,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習分析蘇軾詩詞、散文的內涵,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在新課標理念的薰陶下,他們對新課堂的學習是比較熟悉適應的,已積累了一年的學習經驗。但由於所教班級的學生處於農村中學,學生的學習意識、知識基礎、自主探究能力仍較薄弱,文言文小品又對當代中學生來説,應該是比較生疏的內容,加之作者又離他們生活的年代較遠,學生不易理解,需要通過大量的朗讀來仔細體會,認真感悟、品味,並對他們進行恰當適時的引導。所以應充分挖掘其潛力、互幫互助,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教法學法:

“教學千法讀為本”,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通過聽讀、個別讀、齊讀、品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培養語感、加深理解、促進背誦。且文章僅80餘字,適合反覆吟詠,以至成誦,從而達成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

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細膩而含蓄,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了解寫作本文時的蘇軾和蘇軾生平,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採用資料蒐集法、合作式學習法、激勵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精神。採取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拓深文章的內容。

羅素説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十分重視引導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加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辨色彩,要讓學生。所以教法重點就在探究學習上,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時可採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之後,可採用探究法、拓展法等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歌曲:王菲《但願人長久》

【百度視頻:王菲《但願人長久》】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融合了經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的流行歌曲《但願人長久》,是依據古代的哪位大文豪的詩作嗎?(蘇軾)

【百度圖片:蘇軾】

1.

2.

你能替我介紹一下蘇軾嗎?(生回答,師總結)

【百度百科:蘇軾】

今天,我們學習他被貶滴黃州時寫的一篇文章──《記承天寺夜遊》。

【設計意圖:由流行歌曲轉入蘇軾其人,讓學生走近蘇軾,感受蘇軾其人,為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做鋪墊,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

1、 讓學生聽課文音頻,找出難讀或易讀錯的字詞,點撥句子的停頓、節奏。

【百度搜索:《記承天寺夜遊》朗讀】:

2、 讓學生上黑板正音:

正音:藻荇(zǎoxìng) 竹柏(bǎi)

3、自由放聲朗讀:

注意停頓:(1)念/無與無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節奏。

【設計意圖:朗讀是文言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朗讀中,以聲正字,以聲斷句,以聲達意,以聲傳情,在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領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語音重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漸次提高,最終熟讀成誦。】

(三)、疏通文意

1生結合註釋,譯讀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名的含義。(學生譯讀,師巡迴質疑)

【百度百科:《記承天寺夜遊》原文、註釋】:

#1

1)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

(1)欣然起行:(高興的樣子)

(2)念無與為採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門)

(4)遂至承天寺:(於是、就)

(5)懷民亦未寢:(睡)

(6)積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蓋竹柏影也:(原來是)

(8)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只)(罷了)

2)譯下列重點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

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2)庭下如積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積水一樣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那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沒有綠竹和翠柏?

(5)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不過缺少有像我們這樣清閒逸緻的人罷了。

【設計意圖: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環節,在自讀自疑的基礎上,學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由大家討論,老師加以點撥。教師通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給予強調和提示,幫助學生掃清語言障礙。能達到熟練準確翻譯的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同時又教給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

(四)、品位探究

生默讀課文,並思考

1、作者為什麼要夜遊承天寺?

【百度百科:《記承天寺夜遊》寫作背景】:

 #8

因為政治上的失意,心情苦悶。

2、蘇軾“夜遊”看到了怎樣的景?

【百度搜索:《記承天寺夜遊》p pt 】:

3、文中描寫月色動靜結合,語言高度凝鍊。請分析寫月光的句子,並分析你最欣賞的詞的妙處。

整理歸納為:

“庭下入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比喻月光澄澈透明,用“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的倒影。 “影”寫出月光透過竹葉,投影在地上,月光的意境巧妙地托出。這樣形成一種空明澄澈的、疏影搖曳、清麗淡雅、亦真亦幻的美妙的世界。體現了作者別具匠心。

4、這是蘇軾筆下的月下之景,你還能想到哪些寫“月”的詩句?(指名學生回答)

幻燈片出示:寫“月”詩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

4、庭下入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

5、清代文學家、評論家王國維曾説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些詩句都是寫月,都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我們從眾多詩句中試選取一句,來比較一下,蘇軾筆下的月景和其他詩人筆下的月景有什麼不同呢?(四人小組討論完成)

整理歸納為:

王維 -- 一輪明月的出現,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與雅緻,烘托出清幽寧靜的意境。

張九齡 -- 詩人想起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輪明月。

李白 -- 詩人借這輪同照兩地的明月,來傳達自己對朋友的一片真心。

蘇軾 -- 間接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被貶之後,多年來為世俗所累的疲憊心情,暫時得以解脱,閒適、超凡脱俗之情溢於心胸。          

6、聯繫寫作背景,談談你怎樣理解文中“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中“閒人”的含義是什麼?本句包含了作者怎樣微妙複雜的感情?(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百度百科:《記承天寺夜遊》寫作背景】:

 #8

整理歸納:

既指有閒情雅緻的人,也指了作者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閒人”是作者被貶後擔任閒職之身份的自嘲。包含了作者既有被貶謫的悲涼,又有賞月的欣喜,還有漫步的悠閒、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達觀。

7、從中我們能讀出蘇軾面對生活是怎樣的態度呢?     

整理歸納:樂觀豁達

8、有人評價蘇軾的人生也是詩意的人生。你同意這種看法麼?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四人小組討論完成)

整理歸納:

蘇軾寫這篇文章時已被貶黃州將近四年,作為一個濟世之才的讀書人。長期被閒置,內心一定是異常苦悶的,但蘇軾在這種情況下能超越自我,月色在他眼中那麼富有人情味。這種通過賞月來擺脱抑鬱之情,在欣賞自然美景之中,達到忘我的思想境界。正是詩意的人生的體現。

8、試以本文內容為題擬一副對聯。

整理歸納:(見板書)

(五)、小結:

蘇軾雖遭“文字獄”,被貶到黃州,心情鬱悶,但是他借遊賞山水等自然美景來消解內心的孤獨,表達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在“苦”中尋“樂”。同樣,我們現在有些人抱怨生活的“無趣”,其實他們只是缺少一雙能看見色彩的眼睛。我們用有色彩的眼睛,才會看見有色彩的人生。我們要學習蘇軾-達觀的人生態度。

【設計意圖:品味課文內容時,主要以重點詞語為突破口,帶動全篇的品析,引導學生在詞句的品析中強化文言語感,體味本文素淡的描述中藴涵的清幽寧靜的景緻、複雜微妙的心境,從而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

(六)、拓展練習:

月夜無眠的蘇軾與張懷民二人在如水的月光下,會聊些什麼呢?學習了本文,請為二人設計一段在庭院散步時的對話。

【設計意圖:使學生加深對蘇軾“閒人”的印象,以挖掘學生更為獨到的見解。】

附:板書設計:

 

○閒   欣喜、落寞、達觀……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以學生誦讀、啟發、合作討論為主,教學中,我努力引導學生通過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從教學目的確定到具體的教學步驟,都緊密與新課標相結合,充分挖掘其潛力、引導學生互幫互助,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穫,不知不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面對人生,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