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扶貧貸款申請書範文

欄目: 申請書 / 發佈於: / 人氣:7.52K

貧貸款是由國內有關金融機構承擔的一項政策性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户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怎麼寫一份申請書吧!

扶貧貸款申請書範文

扶貧貸款申請書範文

尊敬的上級領導:

本人------系…………,現住……。身份證號碼…………,男,現年44歲。

因本人想通過自己的勤勞致富,充分利用屋後的荒地,建一個飼養場,經過一些專家論證和技術指導,這個項目有很強的可行性,於是,在村委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本人想法籌集資金,着手建設,但由於自己沒有多少資金,也沒有籌集到太多的資金,所以,項目建設到一半時,資金就嚴重短缺,只好暫停下來,為此我特向上級領導申請扶貧貸款人民幣二十萬元,以完成飼養場的建設計劃。

我這個項目,可行性很高。建成之後,每年可以養殖生豬100以上,耕牛50頭,羊100頭,再輔助養殖一些家畜家禽,年收入估計8萬以上,以此類推算。我每年可以還貸款伍萬,預算可以在五年內能還清全部貸款和其他債務。同時,還可以帶動這一方的飼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

如果我在貸款期間無力償還,我可以用現有的價值35萬元的房屋做抵押,一定不會讓關心支持我的政府領導為難。

我懇請上級政府領導能給我解決實際困難,幫忙我儘快走出貧困的困境,早日走向富裕之路,希望領導伸出援助之手,扶持我。我一定勤奮創業,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儘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多做貢獻,用成功來回報領導對我的支持和關懷。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擴展閲讀:

扶貧貸款存在的問題

(一)扶貧貸款與商業化經營兩種屬性的矛盾

扶貧貸款是政治任務與經濟工作的結合載體,它是國家為了促進和保持國內經濟的區域均衡發展,支持貧困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和發展本地優勢產業而實施的一項扶貧發展計劃。説它是一項經濟工作是因為它有別於其他的財政無償撥款和無償投人,實行以借貸有償和付息對價的原則,是一種信貸行為和經濟槓桿,具有政策傾向性、優惠扶持性的特點。而商業性經營是以經濟利益為出發點,獲取商業回報為目的,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遵循的最基本的經濟規律。當前扶貧貸款在農業銀行的商業化運作過程中,欲使熊掌與魚翅二者得兼,必然顧此失彼,從而導致扶貧貸款的商業化運作矛盾迭出。

(二)承貨主體能力弱化與信貨主體控制風險的剛性約束的矛盾

扶貧貸款承貸主體的選擇是扶貧貸款投放的重要“門檻”,加強對扶貧貸款準人條件的嚴格要求,主要是為了防範貸款項目的風險。作為政府部門更希望貸款投向於生產困難的企業和急需解決貧困的農户。而作為貸款主體的銀行首先選擇貸款有償還能力的企業和個人。根據農銀髮[1998]99號《中國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管理辦法》規定:以種養、林果業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和扶貧經濟實體項目,項目資本金不低於總投資的20%。而在我州當前相當一部分企業虧損嚴重,自有資金嚴重不足,這無疑使大部分企業被拒之扶貧貸款門外。企業如此,對於貧困地區的個人來説,確實過於貧困沒有償貸能力,也使信貸主體對其失去信心,從而使承貸主體對扶貧貸款的需求與信貸主體對承貸主體的`選擇矛盾加劇。

(三)三農的低效性與貨款追求高效的矛盾

農業本身的自然特點就具有較大的風險,更何況貧困地區農業對自然的高程度依賴及農民對現有農業技術掌握程度的限制,造成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均難以達到增收的目的,即使部分農產品的產量取得豐收,由於農產品價格低,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決定了當前貧困地區三農的低效性。同時,在貧困地區依託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企業由於產品深加工能力差,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市場銷路不夠看好,使得這一部分企業效益難以提高。

扶貧貸款的發放不僅要保證貸款本金收回來,而且要能夠得到利息收人,這是貸款投放的基本要求。如果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項目效益低下,必然同貸款追求高效目標產生矛盾,同樣使貸款主體對承貸主體失去信心。

(四)扶貧貨款風險的多重性與貨款責任終身追究的矛盾

扶貧貸款的風險主要來源於貸款項目風險、承貸主體的信用風險和貸款的財務風險。其一,由於扶貧貸款本身扶持的承貸主體個人及法人經濟實際狀況,無法為貸款提供擔保,使扶貧貸款缺乏風險保障。其二,由於貧困地區農業銀行大多是貸差行,扶貧貸款所需資金絕大多數是靠向上級行藉資金,資金成本高,有的甚至貸款利率倒掛,形成扶貧貸款發放越多,銀行虧損越大。其三,扶貧貸款貼息補貼難以到位,從1998年至2002年末湘西自治州農業銀行扶貧貸款累計虧損13922萬元,其中,因貼息政策變化應補未補利差2130萬元,應補未到位873萬元。由於利率倒掛和利差補貼不到位,更加重了扶貧貸款的風險。扶貧貸款風險的客觀性、多重性、政策性的存在,加上這種風險補償機制的極不完備,貸款風險責任讓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