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農業項目建議書範文

欄目: 建議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建議書是作文的一種形式。其內容很廣泛,像弘揚雷鋒精神,開展精神文明活動,援助貧困山區孩子讀書,開展工作擁軍優屬活動家等,都可以寫建議書。

 

農業項目建議書範文

  農業項目建議書-1

一、內江東興區趙家壩——自然流域農業灌溉的典型地貌

趙家壩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經過當地先人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及稍加改造建立的一個適合自然流域灌溉農耕地方。她是南方淺丘陵地區,我們的祖先利用自然環境的一個典型。雖然不如都江堰宏偉,但卻是我國西南丘陵地區的一個難得的自然水利工程,同樣造福了一方(見衞星圖片)。

趙家壩處於兩個小溪即將匯合處的中間地帶,匯聚于田家鎮。在趙家壩處用水土壩抬高水位,自流灌溉農田。其中一條小溪的名為“團龍溪”,上游已經建成有“松林水庫”和“團結水庫”,團結水庫海拔511米,趙家壩,海拔310米(經緯度:N29 40.259 E105 09.899)。趙家壩一帶,的確實一個富饒的人造沖積小平原。體現出了我們祖先採用的梯次建壩,沖積成田,再自流灌溉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利用自然的案例。由於內江經濟長期發展滯後的原因,這個自流灌溉農業帶依舊保持了比較完整的自流耕作狀態。

趙家壩特有的小流域農耕環境,由於沒有受到城市化、工業化的干擾,離城市的距離又很近,交通通暢。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封閉的生態農業生產區,生產無污染的農產品及其它養殖產業;也可以作為一個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充分發揮趙家壩的觀賞和示範價值,作為一種古老且現在仍在使用的水利――農業模型向全國、全世界介紹。

二、項目啟動

由當地人大政協發起,東興區農業的自我定位,並徵集民間意見。媒體配合。

當地黨委政府引導,完成相關的規劃提案(例如:東興團龍溪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水利--農業發展的典型意義(特別是今年特大的高温乾旱氣候,修復該片區自然灌溉水利設施更具有現實意義)東興生態農業的規劃,東興趙家壩--範長江故居的模型,東興田家鎮--範長江紀念館的民俗一條街模型)

在農業規劃和城鎮規劃的基礎上,對外招商、向上申請相關資金,分批實施,“小步快跑”。

三、發揮“範長江品牌”的作用

範長江出生和在東興田家鎮趙家壩。由於範長江在武功新聞界的地位,他家鄉發生的一切都是國家級媒體可能感興趣的。每年策劃一個主題,對團龍溪生態農業項目做報道,(即在全國做免費的廣告)譬如:地靈人傑——“範長江家鄉西南丘陵小流域自流灌溉的典型地貌”; “範長江家鄉的自然生態農業”;“長江家鄉的新故事”。

將每兩年一次的“範長江新聞獎”活動的某一個環節在田家鎮舉行。譬如《獲獎記者手印牆》。

(親屬在農業及投資公司的人脈關係)

四、小結

(在北京,一枚沒有用配合飼料養殖的雞,其雞蛋12元一個……。中國的農業開始走出靠單產獲得收益的階段。)範長江家鄉“團龍溪”——自然水利灌溉與生態農業發展的典型。(很有可能在全國樹立一個典型)

  農業項目建議書-2

1 項目概述

田園生態農莊社區支持農業(CSA)項目建設地選址為新鄉市新鄉縣和河鄉範嶺村。項目地距新鄉市12公里,有長濟高速公路在村旁經過,交通便利。有衞河和共產主義渠環繞周圍,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水利資源豐沛。無霜期為220 天。全年日照時間2400小時,光照充足。

該項目以系統工程,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建立了中原地區農業生態生產模式。她通過社區支持農業(CSA)的展開,建立了城鄉互助、和諧的生態經濟模式。

該項目的建設,對於農民增收、農村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1 項目名稱

新鄉市田園生態農莊社區支持農業(CSA)項目

1.2 項目主辦單位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1.3 項目實施單位

新鄉市田園生態農莊專業合作社。

1.4項目負責人

田桂榮

1.5 項目主辦單位基本情況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02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一個由農民創立的環境保護團體。發起人為現任會長田桂榮。

協會主要活動領域為宣傳普及環保知識、諮詢服務、開展環保調查、信息交流等。九年來,調查了黃河主流和支流污染的情況,並協助環保部門整治了污染企業。開展了大量的普及環保知識的活動,特別是在青少年學生中作了大量宣傳普及環保知識的工作。2008年以來,協會實行了由“務虛”到“務實”的轉型。即通過從事 社區支持農業(CAS)項目,開創了農業污染治理的一條新路。

1.6 項目編制的依據

田園生產農莊社區支持農業(CSA)項目運用系統工程和生態循環理論,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食物鏈的展示,建立了中原地區以沼氣為中心的“生態鮮食玉米---生態肉牛---沼氣---生態蚯蚓—生態食用菌---生態蔬菜”的生態模式。

同時根據“社區支持農業”(CSA)的經驗,組建新鄉市田園生態農莊專業合作社和新鄉市綠色消費合作社,使生態農產品由基地直接到餐桌。

1.7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1.7.1種植業:生態冬小麥、生態鮮食玉米、青蘿蔔為主的生態蔬菜

1.7.2養殖業:養生態肉牛、生態雞、生態豬 、生態魚 、生態蚯蚓

1.7.3菌草產業(白色產業):有生態食用菌、堆肥(微生物營養液)、發酵飼料、發酵牀雞舍豬舍、沼氣等項目

2 項目規模及工期安排

2.1第一期工程(2011年-2012年)

2.1.1 修路

2.1.2 植樹:杞柳、曲柳、美國竹柳(用柳樹取代低窪地的楊樹)

2.1.3 生態冬小麥(下茬生態鮮食玉米)

2.1.4 裸地生態蔬菜 4畝

2.1.5 保護地生態蔬菜 2個棚

2.1.6 生態桃園 3畝

2.1.7 生態葡萄園 3畝

2.1.8 生態桑園 2畝

2.1.9 生態肉牛(高端牛肉) 20頭

2.1.10 生態雞 200只

2.1.11 生態豬 20頭

2.1.12 生態魚 (脆魚鯇) 4畝

2.1.13 生態蚯蚓: 1畝

2.1.14 沼氣:(2011年秋)

2.1.15 生態餐廳 300平方米

2.2 第二期工程(2013年-2014年)

2.2.1 植樹

2.2.2 生態冬小麥 60畝

2.2.3 生態肉食牛 80頭

2.2.4 生態蚯蚓 2畝

2.2.5 裸地生態蔬菜 4畝

2.2.6 保護地生態蔬菜 2個棚

2.2.7 生態桃園 3畝

2.2.8 生態葡萄園 3畝

2.2.9 生態桑園 2畝

2.2.10 生態雞 1000只

2.2.11 生態豬 100頭

2.2.12 生態魚 18畝

2.2.13 生態餐廳 300平方米

3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3.1.1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目前,農村的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社區支持農業(CSA)採用“自然農法”生態農業技術,尊重自然規律和法則,拒絕使用農藥、化肥、激素和抗菌素等化學農業的辦法,避免了農田和農村環境的污染,使之成為解決農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3.1.2 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在市場經濟中,由公司來運作的農業生產方式,他們會首先追尋自己的利益。生產者和消費者通常都是被動的接受不合理的價格,而使中間商得到大部分差價利潤。

社區支持農業(CSA)的中心思想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平等,他們一起在田間勞作,一起享受勞動果實,一起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和諧的美。他們追尋的是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新的生活方式。在CSA的體系內,農產品的定價,成本的核算由雙方共同商議完成,會趨於較為公平合理的水平。這樣的交易過程不但大大減少了流通過程中的成本,還使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由對頭冤家轉變為同舟共濟的夥伴。CSA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組織或社會細胞,能夠使社會達到和諧與穩定,是有內在生命力的一種組織形態。

3.1.3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引進了消費者參與,這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可靠辦法

社區支持農業(CSA)實行了“參與式保證監管體系”,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勞動,共同協商,全程監督。這種組織形態確保了農產品生產流程的無害化,也確保了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信認。成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可靠辦法。

3.1.4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可以平抑農產品漲價,從而抑制通貨膨脹的惡性發展

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可以使農產品從田間直接送到餐桌,減少了中間環節。它起到了期貨的某些作用,一方面可以使農民通過預付的貨款化解風險,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還可使消費者用低於商場同類農產品的價格買到高質量的生態農產品,實現雙贏。從而抑制通貨膨脹的惡性發展。

3.1.5實行社區支持農業(CSA),可以為農業的多功能化、三產化提供平台

在社區支持農業(CSA)中,由於城鄉互助,拓展了農業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由社區支持農業(CSA)發展到生態觀光、休閒養生、教育培訓、農產品深加工、工藝美術品等等。這無疑都可以為農民增加收入開創新的渠道。

特別是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CSA健康有益的體驗農業,在大自然中進行種植、養殖活動,他們不僅可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增加動手能力、收穫新鮮的農產品,還可以養成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特別是減少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的時間,甚至減輕或戒除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