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修建祖墳倡議書範文

欄目: 倡議書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倡議書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通過倡議書可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梳理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營造一個更美好和諧的社會。為了讓您在寫倡議書中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修建祖墳倡議書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修建祖墳倡議書範文

修建祖墳倡議書 篇1

朱氏家族五祖墳後裔們:

人本乎祖,世代相傳。朱氏家族在中華姓氏普中位居十四,九千多萬人口,真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五祖墳後裔,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各自奮鬥在社會各條戰線上,為國家繁榮、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努力。今年,先祖們地下有知,也為此而興奮不已。六月二十三日一夥不法分子,耖動了我們祖先,盜走了古墓石雕,在當地父母官朱建平和族裔代表硃紅等人報案後,花坪派出所迅速主辦了此案,現已將部分不法分子緝拿歸案,厲經千辛,已將古物追回。在朱以素先生等人的倡導下,組織了五組墳就近的後裔們近百餘人,給花坪派出所獻了一面錦旗,名曰:“樹神警雄風,促民族和諧”。鞭炮鼓樂齊鳴響徹雲宵,甚是隆重。藉此機會,在大家的擁戴下,組織了祖墳修繕代表小組十三人(詳見附表)。

小組成員於當日蛭實地勘察後商定:尊重古墓原有風貌,重點修復完善;新築拜台,拜台下方建一米高,二十米長的功德碑,將捐資百元以上者,按數額排列,刻入功備碑;廣場中央建一坐四米見方,六米六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碑亭,亭中建一坐一米見方,五米高的朱氏家族五祖墳紀念碑,正面為主題,左側序述朱姓起源,右側序述五祖墳來龍去脈,簡介朱和中先生等名人;後面記敍本次活動意義,鐫刻派序及朱子治家格言;沿墳塋建修一條環形公路,路旁用松柏及長青樹類綠化;不用名貴樹種及花草,不用精美雕刻,不求奢侈,全然以美觀大方,質量堅固為標準,方便觀光祭祀為目的。

此基功德,能從真正意義上體現祖訓“孝悌忠售、禮義廉恥,仁誠勇恕、勤儉謙和。”用現代話講,能促進和諧 社會發展,推動文明建設進程。但此項工程浩繁,需要大量的資金,要真正成為現實,只能依靠全族力量,出力獻計。經小組商定:倡議,凡五祖墳後裔,能自食其力者,都有義務同修功德。當然人上一百,種種色色,參差不齊者有之,更有甚者,爹媽不認,照穆不分,何謂朝祖之意,但朱氏家族自古積德行善,依然興旺發達,輩出畢竟佔絕大多數明理事端,認大體,顧大局,相售我族後裔不是因為吝嗇幾塊錢,而是關係到在芸芸眾生中有何顏面如何立足的問題。捐資善款採取自願,不分地域,不分男女,不限數額,損資請於八月三十一日前捐到聯繫人手中,外地捐款可匯入專賬。同時留下姓名、住址、聯繫方式,我們將以花名冊形式反饋信息。資金收支、建立帳户,由專人管理,小組計論使用。待工程竣工後,做好詳細説明,反饋給每一位捐資者一份,永久保存,作為紀念。

初步擬定,秋收後動工,春節前竣工,在節假日內,統一時日,組織張家槽、易家荒、沈家荒、小坪、麂子水、花坪鎮六班鼓樂隊、六樂合湊、邀請縣民宗局當地政府及有關單位屆時光臨,通知本族後裔、自備祭品、集中朝祖、告慰亡靈,昭示後裔,永世不記忘。

修建祖墳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各位長孫氏宗親:

為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更好的保護國家文物讓長孫氏後裔勿忘吾組吾宗,長孫氏宗親聯誼會特倡議修葺陝西省永壽縣永壽坊村長孫無忌公塋。

永壽坊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長孫氏《門傳鍾鼎,家世山河》後人重修先祖之塋是緬懷過去,以祖為榜,激勵子孫,以使輝煌,亦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舉。

宗祠即宗堂宗廟和墳塋,是先祖靈魂和身體的安息之所。重建祠堂墳塋為的是妥慰先靈,抒發後代子孫報本追思,因為“宗祖雖遠其精神遞嬗於子孫,修祠以萃之”則其精神有所依,而子孫之誠亦得以伸。宗祖所賴於子孫者,為其與我,守一抔之土。

若無墳塋和碑記,將來世遠人離,滄海桑田,何從別識,修葺祖塋,豎表立碑,按時祭掃,覆土維護,言念先人,裕後光前,才是修塋建冢之初衷和目的。

我長孫氏,宗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為國家和社會都有着卓越貢獻,宗族秉承傳統美德,家族茂盛,人丁興旺。先祖長孫無忌終生勤奮好學,博通文史,性通悟,有籌略。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冠,加太子太師同中書省門下三品等職。太宗得天下後,能克節盡忠,恪盡職守,協助治理天下,成為身為外戚而不以外戚自居的治國名臣,為“貞觀”“永徽”封建德政做出了重大貢獻。然人有之本、水有之源、木有之根、飲水思源,追先賢念祖德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欣逢當今盛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政府鼎力支持。此時此刻,我輩富而思源,思祖敬宗,不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此舉也成為人們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課題。所以修塋建祠成為長孫氏族的共識和呼聲。

無忌公塋修葺工程即將開始,特向長孫氏族眾位後裔及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倡議,希望各位宗親鄉賢及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從而保護國家文物以慰先祖。

拓展閲讀:

古代祖墳風水逸事民間故事

一説到風水,人們都會覺得神祕莫測,甚至有人問世上到底有無風水寶地?古人對墳地風水相當看重,墓工在當時十分吃香。墓工,就是現在所謂的“風水先生”,上至皇室王公,下到普通百姓,對墓工都很尊重。

祖墳風水好當皇帝

劉裕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公元420年,他廢晉建宋,南朝開始。劉裕發跡,傳説是家裏祖墳葬得好,葬到了龍脈上。

劉裕是彭城(今徐州)人,自稱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王劉交的第2l代孫。説是這麼説,劉裕發跡前根本就沒有皇家血脈的樣子,是窮人家的孩子。父親劉翹早逝,劉家十分貧窮,為了生活,劉裕一度靠賣草鞋為生。有人稱劉裕是位草根出身的皇帝,恰如其分。劉家後來從彭城遷到了丹徒的京口裏,劉翹逝後,便下葬于丹徒境內的候山。

候山一帶,早在秦始皇時代,有術士就稱有“天子氣”。當時,有一個叫孔恭的人,特別善於相墓看風水。劉裕與孔恭經過父親墓地時,並未説這墳是自己父親的,問孔恭這塊墓地怎麼樣。孔恭告訴他,這塊地可不同尋常。

劉裕聽了孔恭這番話,信以為真,從此更加自負,後來果然當了皇帝。

實際上這應該是劉裕當了皇帝后的附會之説,據《南史·宋本紀》(卷一),有一次到京口的竹林寺遊玩,玩累了便睡在講堂前,有位和尚竟然能看到他身上有五花龍紋。

擔心風水惹禍挖祖墳

如劉裕這般,祖墳風水好自然是好事,但有時也會帶來麻煩,特別是祖墳葬到了龍脈。與皇帝爭天下,可不是什麼好事,有人為了息事,索性破壞自家風水,挖自己的祖墳,以求平安。

羊祜,字叔子,是西晉初年著名將領,當年,他就挖過自家祖墳。

羊祜出身于山東泰山名門望族,羊氏一門人才輩出,世代皆有人在朝為官。羊祜的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外祖父是東漢名臣蔡邕,父親羊道曾任上黨太守,姊妹是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后。曹魏時期,羊祜便步入仕途,歷任中書侍郎、祕書監、相國從事中郎等職。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後,羊祜功不可沒,擢升尚書左僕射、車騎將軍,後官至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時人認為,羊家世代顯赫,是祖墳葬到了風水寶地。據《晉書·羊祜傳》(卷三十四),羊祜還未出仕前,有一個善於相墓的人,專門去看了羊祜的祖墳,稱此墳有“帝王氣”。這可不得了,如果讓當朝皇帝知道了,這可要殺頭的。相墓的人告訴他,如果把墳挖鑿了,則會斷子絕孫。羊祜還是毫不猶豫地把墳挖了,泄了王氣,破壞自家風水。

後來相墓的人再看見羊家祖墳後説,雖然帝王氣沒有了,但還會出一位折斷手臂的大官,即所“猶出折臂三公”。後來,羊祜墮馬時不小心把手臂給跌斷了,後位至三公,但一生沒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