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哈爾濱中考滿分話題作文:得民心者得天下

欄目: 中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6W

  中考作為重點高中招生的選拔性考試,日益受到學生的重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滿分作文,歡迎大家閲讀!
 

哈爾濱中考滿分話題作文: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文題目】

(1)命題作文

有人喜歡白色的純潔,有人喜歡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歡粉色的浪漫……你也許對某種色 彩情有獨鍾。

激情燃燒的火紅,收穫成功的金黃,茁壯成長中的那一抹新綠,追逐夢想時的那一片蔚藍……青春的畫卷上,總有一種色彩屬於你。

請以“有一種色彩屬於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作文紙的第一行(題目前空四格) ②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少於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2)給材料作文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白天處理國事,晚上還經常閲讀經史,和大臣談論治國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覺得父親太辛苦,就對劉秀説:“您做這麼多事情,不勞累嗎?”劉秀回答道:“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當然就不覺得疲勞。我雖然做了皇帝,卻要更加小心謹慎,虛心求教,還要以史為鑑,不斷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 這就是“樂此不疲”這個典故的由來。由於劉秀夜以繼日的努力,終於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光武中興”。

這個故事至少給我們這樣一些啟示:只有喜歡一件事,從中找到樂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後,更要戒驕戒躁;借鑑、反思有助於把事情做得更好。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寫文章主旨必須從所給材料中提煉,但不要對材料擴寫、續寫和改寫,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 ③不少於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優秀作文】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華五千載,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創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輝煌,為後人所讚頌。分析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段輝煌之中,都毫無例外地閃現着一個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燁……他們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統治着不同的時代,可他們卻印證了同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項羽都是名載史冊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業,後者卻無奈烏江自刎,這難道真如項羽所言"此乃天意"嗎?不是,劉邦項羽二人相比,項羽比劉邦更有才能,但項羽他恃才傲物,很少與屬下談心溝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最終走向了滅亡。相反,劉邦沒有突出的個人才能,但他善於聽取各方良言,身邊謀士極多,常常與他們交心傾談,上下溝通,月下千里追韓信就是明證。因此,他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最終成為楚漢之爭的勝者。

時間又過了幾千年,中華大地上又出現了一位歷史偉人--康熙皇帝,他有着比劉邦更為出眾的才華,有着比項羽更為強健的體魄,有着比鐵木真更為勇猛的軍隊,照説他可以安安穩穩的坐上龍椅。但是,他卻遭遇了關內百姓的強烈的反抗,只因為他是滿人,而他治下的.卻大多是漢人。在漢人的眼中,他永遠是夷人,是外來者,因此,各地的反清鬥爭不絕,這也成了康熙的一塊心病。但是,他從未想過使用武力讓漢臣服。一次,他去長城察看城牆的毀壞情況,面對早已破落的長城,有的大臣認為要加固,以防來襲,但康熙卻堅定地説:"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長城,這比真正的長城堅固好幾倍!"是啊,這是明君的抉擇,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後來,他多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無數百姓,終於使百姓臣服,成為一代明君。

"以史為鏡,可以知古今。"縱古觀今,我們不難看出: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與老百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

【點評】

這是一篇史論性文章,文章論證的中心論點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選漢高祖和康熙帝的史料與主題十分貼切,緊緊圍繞"溝通"這一主題,足以令人信服。再者,本文語句流暢,思路敏捷,歷史材料可謂信手拈來。考生以時間為序,空間跨度極大,從西漢寫到了滿清,一氣貫通,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