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通用10篇)

欄目: 初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通用10篇)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1

清明,一個令人悲傷的節日。在這個傳統節日,我、弟弟、媽媽和爸爸一起回了老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雖是這樣説,可是這天上午,天確實藍的沒有一點瑕疵。風和日麗,豔陽高照。

這天,我們沒去掃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有事,家裏就我和弟弟兩個人,怪冷清的,就連鐘上指針擺動的聲音都能發出回聲。

我在電視機前百無聊賴地看着電視,看着看着,就看起勁了。這個冷清的上午倒也覺得有趣了。

我看電視看到媽媽回來了還沒感覺,完全沉浸在了戲劇裏。直到媽媽叫我出去踏青時我才回過神來。我裝作沒聽見,繼續看我的電視。直叫到媽媽火時我才戀戀不捨得放下我親愛的遙控器,走出家門,無奈地去接近大自然。

不看還行,一看就不得了了。我完全被眼前這個春意盎然的世界迷住了。綠油油的草正在向人們點頭彎腰敬禮呢!可是,在敬禮的時候總不時有調皮的露珠從它身上滑落。不少的春筍從黑黢黢的地裏探出頭來,青澀地看着這個陌生的世界;還有一些亭亭玉立的竹筍,冬天已去,春天已至,可她還是捨不得褪去那厚厚的衣裳……我的眼前,以前都是綠的。

下午,本萬里無雲的天氣,不知什麼時候,突然變了天。天空上堆積起了陰沉的厚重雲塊,打在我家透明的玻璃窗上的冷雨慢慢流下,將整扇玻璃切割得支離破碎,好像哭泣的人們的臉……一陣陣雨聲,奏出了人們悲痛的心聲。

我發現,每次清明必會下場淅淅瀝瀝的雨。是天上的天神也藉着這個節日緬懷他們的祖先,撫慰已經失去親人的人們的心靈;還是告誡人們:昨天已經逝去,我們要珍惜現在,展望未來?我不知道,也無從得知。我只知道,追憶,是對親人的思念;而珍惜現在,又是一個人可貴的存在。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2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説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3

每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之間。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表示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着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説,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説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4

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陽春三月之際,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流傳至今。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關於它的由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説。如春秋時代晉國國君的兒子重耳為躲避追殺,在介子推等人的幫助下逃出了晉國。他們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東西吃,此時的重耳還心繫百姓,這感動了介子推,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燒熟了遞給重耳吃。流亡19年後,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國君。他給跟隨着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賞,唯獨忘了介子推。經人提醒,他決定親自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早就帶着老母親躲進深山裏了,重耳帶人去搜山,也沒能找到他們。最後下令燒山,將介子推母子活活燒死在一棵柳樹下。重耳非常後悔,將他們葬在柳樹下。為忌煙火,他命令全國百姓這一天都不得點火做飯,定為“寒食節”。第二年重耳帶領羣臣去祭奠介子推,發現柳樹復活,就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後來“寒食節”禁火,“清明節”插柳,代代相傳,成為大家眾所周知的節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邱少雲、董存瑞、江姐等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到底、誓死如歸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兒童也不會忘記他們。

憶往昔,道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對明天的無限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滿懷豪情。用温暖和熙的春風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節,我們又來看望你們——先輩們。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5

我們走的是山路,剛在下雨,路還有點滑,所以很難爬,一路上看到很多花,在雨中彷彿更憂愁了,這裏一簇,那裏一叢,圍在一起,好像植物們也在上墳,墳頭在半山腰,所以這一路上來很狼狽。

到那裏了,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我爸和爺爺好像特精神,從背上拿了掃帚開始掃一些黃不溜秋兒的東西,忙了好一會兒,我爸不知哪裏挖來的一堆土,放在上面,插了根竹竿,上面掛着一個叫墳幡的東西。接下來,就開始擺放祭品了。

祭品有很多,比如魚、肉、豆芽、茶葉蛋、豆腐等等。點上了香蠟燭,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倒了點酒。點蠟燭幹嘛呢?我爸説:“只有那樣,你的太公才會來吃,不然是不會來吃的。”

我爸拿起一大盆,點了一團火,爸爸、伯伯、爺爺他們就把焚經、紙元寶一件一件地放入火中。接下來,就該禱告了。不知為什麼,每次拜祖的時候,我都要讓我媽跟我一起。

我就站在那裏,不知道説些什麼,我媽卻站在一旁,雙手合實,低下頭,嘴裏唸唸有詞,好不熱鬧,説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接下來就開始分食物了。我首先拿了個茶葉蛋吃和一些水果,比如橘子呀,香蕉之類的。水足飯飽之後,就開始放鞭炮了。

雖然國家規定不能放鞭炮,但今天是“特例”,我們就先下山了。我爸拿了一大堆鞭炮,開始一個個地往天上放,我當時比較膽小,最聽不得那種很響的聲音,所以我捂起了耳朵。

今天我們祭了祖,吃了飯,我既開心又傷心,開心的是今天我明白了很多關於清明的知識,傷心的是那些已故的親人,祝他們在天堂吃好喝好。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6

清明節這條天,天黑壓壓的,萬物都換上了單調的衣服,我也不例外。畢竟今天是清明節嘛,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這個節日而感到歡快,喜悦。我將在今天去看望去世多年的爺爺。

早晨,我與父母買好祭奠物品後,便出發去墳山了。聽着憂傷的歌曲,靜靜地看着車窗外時不時掠過的雲朵,不禁回想起爺爺在世時與我玩耍的情景。他將我抱起,用那短短的鬍子扎我的臉蛋,使我咯咯大笑。他和我比誰先吃完晚飯,最後被我“打”得五體投地……想到這,我笑了笑,又握緊了拳頭,默默地説:“爺爺,你不是説你是超人嗎?是我的守護神嗎?怎麼卻在那窄小陰暗的木棺材裏睡着了呢?”我咬緊牙關,與爺爺的往事仍然一幕幕的從眼前閃過。

到了墳頭,看到那冰冷的墓碑,眼睛漸漸濕潤了,這在一旁的大松樹也低着頭跟我一起歎氣。我拿着松枝掃去墓上的灰塵,在墓前貼了一些符保佑爺爺平安。我彎下腰磕了兩個頭,便靜坐在爺爺墳旁,悄悄地告訴爺爺:“爺爺,您以前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我現在做到了。現在家裏,獎狀貼得到處都是,每次考試都能拿前五名。我多麼希望您能看到我的成績啊!”

“嘿!別傷心了,我們去搭房子吧!”一個聲音打斷了我,原來是我的表弟表妹。我點點頭,希望爺爺也能看到我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的樣子。我們搭樹枝,扯松葉,夷平地……沒過多久就搭好了一座華麗的“豪宅”。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把煩惱通通封存。

晚飯後,我們下了山。我雖與爺爺陰陽兩隔,但是我們間的情意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用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是多麼的貼切。這個清明節我過得可不一般,因為清明節的前兩天,我可親可愛的老奶奶去世了。想到七年前的老爺爺,也是在清明節後三天去世的,所以清明節對我來講,是一個傷心的日子。

因為老奶奶去世的日子是星期三,我還要上學。想到老奶奶以前對我的好,如今連最後一程也不能陪她走完,我的心崩潰了,眼睛裏充滿了淚水,眼前便浮現出曾經的一幕幕。

以前,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每週星期日都會回去看望老奶奶。老奶奶每次看到我回來都會好高興地拍拍我的肩,慈祥地對我説:“鈺衍,你回來看我啦,我可想死你了,快來,我給你點零食吃。”於是我扶着一瘸一拐的老奶奶進了房間。老奶奶坐在牀頭上,從櫃子裏掏出一大把零食塞在我手裏;老奶奶吃完飯後,我扶老奶奶回到她的電腦桌前,幫她打開她最喜歡的紙牌遊戲,老奶奶總會重重的表揚我,説:“哎呀,你看我這個孫啊,好乖哦!”;每次老奶奶被病痛折磨得不開心的時候,看見了我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説:“你就是我的開心果啊”;春節遠在加拿大的小姨奶奶趕回來,五個小家庭在一起團團圓圓過大年的日子老奶奶是多麼的興奮……現在老奶奶去世了,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回想不能去做了,因為老奶奶去世了,以後這個大家庭也很難再到一起團聚了,想到這裏我已經淚流滿面。老奶奶,老爺爺要是你們還在,那該多好啊!

這個清明節我很難過,因為老奶奶和老爺爺都去世了,也許老奶奶覺得老爺爺一個人在天堂太孤獨,也許天堂沒有病痛,願老奶奶一路好走。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家喻户曉的詩在我們耳邊迴盪時,清明節已經悄悄的來到我們的身邊了。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掃墓。是活着的人為死去的親人打掃墳墓,在墓前為他燒香和紙錢,寄託親人對他們的懷念。今天也是我家拜祭祖先日子,一大早,在爸爸的帶領下,我們向爸爸的老家方向出發了,爸爸開着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向爺爺奶奶墓前走去,因為那裏是鄉下,路是泥土蒲成的,我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那裏的景色還是很美的,放眼望去,那些油菜花彷彿像是黃色的花海,一眼望不到邊,在花叢旁,還可以聽到蜜蜂嗡嗡叫的聲音,還可以聽到流水聲和鳥的叫聲……

經過了一小段路途,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前,只見墓前有兩顆大樹,樹下有些雜草,我去年好像看爸爸清理過這些雜草,怎麼又有這麼多雜草呢?這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句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雜草的生命力是最強,僅僅一年的工夫,那些雜草又把整個墓地都遮蔽起來了,於是爸爸拿出刀去割草。我也拿起刀,就向雜草用力的砍去。可是我沒有把野草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雜草割出血來。媽媽看到了,連忙走來教我割草,媽媽對我説:“割草先得把草抓住,然後再用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

於是,我按照媽媽教的方法去做,果然雜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的努力下,終於把雜草割光了。我還和爸爸把墓前的雜草處理的乾乾淨淨,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磕了幾個頭,燃燒了許多紙錢,最後我和爸爸媽媽才回到家。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説帶我去給爺爺上墳,早晨,我早早就起了牀,期待能早點到爺爺墳前,因為那樣就可以離爺爺近一點。疼愛我的爺爺在我六歲那年突然去世了,我十分想念他。

上墳的路上,小樹長出了淺綠的的嫩芽,那一點點新綠有些耀眼,可誰也沒心情欣賞,誰也不説一句話,我望着車窗外沉思着,爺爺那慈祥的笑臉又浮現在我眼前。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看見小朋友的爺爺接孫女回家,我就特別羨慕,心想:要是我的爺爺在世也一定會接我回家的。爺爺很愛我,常常哄我玩、逗我開心。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超市,我看見一個布娃娃,漂亮極了,央求媽媽給我買,可是媽媽説我的布娃娃夠多了,怎麼也不答應。我的布娃娃是很多,可是沒有這樣的。布娃娃一頭金色的捲髮,一身淡藍色的紗裙,還會眨眼睛,我太喜歡啦,急得眼淚都掉下來了。回了家,爺爺知道了我哭的原因,一個勁地安慰我:“乖孫女,別哭啦,爺爺帶你去買。”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地把布娃娃抱在懷裏,再也不鬆手。抬頭看看爺爺,爺爺正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睛裏充滿了慈祥和愛,爺爺真好!爺爺又給我買了薯片、酸奶等好多好吃的。現在回想起來,那薯片和酸奶的香味彷彿還在,可是爺爺已經去了遙遠的地方。

到墳地了,我們在爺爺墳前擺上供品,蘋果、香蕉和橘子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可是爺爺再也吃不到了。爸爸在墳前點燃了三炷香,那裊裊煙霧慢慢飄散了,就像爺爺那可親的身影,慈祥的笑臉,我再也看不到了。

我們的清明節初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看到這熟悉的詩句,大家都會想到一個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在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掃墓節、祭祖節等。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每當清明節,每家每户基本都會去掃墓,祭奠先人;去放風箏,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吃青團,紀念李秀成;還要碰雞蛋,以示生命更新

記得上次清明節,早晨媽媽煮了一鍋雞蛋。我和爸爸來了個碰蛋比賽!我們把一盆雞蛋分開,一人一半。碰碰碰,我的雞蛋全碎了,糟糕,爸爸贏了,我生氣的説爸爸耍賴。爸爸告訴我,碰雞蛋是有技巧的,要用尖的一頭來碰,因為那頭是實心的,砸起來力量較大。

吃完早飯後,我和爸爸去給我老爺爺掃墓。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着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清明,的確是一個充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呀!這蕭蕭的雨,這甜甜的風,給這世界帶來多少蓬勃的生機呀!我們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長,是相信只要陽光雨露的滋潤,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就像完美。倘若先祖和親人九泉之下有知,這漫天遍野的綠,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