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四篇

欄目: 初二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四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説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説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裏。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粽子。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説:“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説:“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着端午節清晨到野外採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

范曄的《後漢書》就持此説。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道不盡的母愛

母親節前,我收到了一位同學發的信息:風是愛的呼喚,雨是情的交融,最愛你的人、最牽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母親,快用行動來證明你愛母親吧!一剎那,我的思緒飛到了母親身邊……那個清瘦的身影,那副響亮的嗓門,那一雙飽經風霜的雙手,那一臉歲月蹉跎的愁容,那一雙沾滿泥巴的腳……

母親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匆忙的,永遠有幹不完的活。

她將一生的精力來挑起家庭的重擔,用一生的愛付諸於我們姐弟身上,特別是我。忙碌使她連吃頓飯都很趕,以致身體在逐漸蕭瘦。每當有什麼好吃的,她都留給了我們,而她總説自己喜歡吃清淡的。

母親的愛總是在無聲無息中傾注的。她從不説過我愛你們孩子們之類的話,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給予無微的關愛。上中學時,我在學校留宿。每到週末,我都回家一趟,每次飯桌上總會加了幾道我喜歡吃的菜,而我不在家時,家裏的伙食是很清淡的。聽母親説,她只念過一年書,但她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不要像她一樣一輩子在田裏幹活。記得高三那年,有一天我在廚房裏幫她做飯,我倆聊了一會兒,然後我就出去洗菜了,母親可能沒有覺察,獨自在説。後來大姐對我説“文,媽沒發覺你出廚房,她還在説,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兒啊,你可要多用功啊,考上個好大學’”。聽了,我心裏有説不出的感動。今年回校時,母親執拗着要幫我送行旅,直到看着我上車。當車開動時,我回過頭來看她,她還是站在原地雙眼看着我的那個姿勢。

母親的一舉一動影響着我。她的勤勞激勵着我刻苦學習;她叫我送好吃的給奶奶的同時,教我學會了如何尊敬老人。為了減少母親的擔憂,我學會了約束自己,學會了體諒母親,儘管偶爾還會對她發脾氣。有時看到桶裏有髒衣服,我就拿去洗,母親不在家時,我會去煮飯,讓忙碌了一天的她回到家裏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是身為人子所該做的,應盡的一份孝道,但我找不到更為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我對母親的愛,對她的養育之恩的報答。

當我為她剪指甲時,看到指甲縫裏的泥圬,看到那層層疊疊的老繭,縱橫交錯的裂紋(到了冬天,裂痕會讓她痛得難以忍受),心裏酸溜溜的,眼睛紅紅的,母親問我怎麼回事,我説沙子進眼了;當我為她洗頭時,每每抓到雙鬢,那銀絲格外刺眼,我知道歲月已帶走了她的青春,皺紋早和她結伴而行;當我看到她用家裏那把鈍菜刀吃力的樣子,我決定省吃儉用,託同學買回一把陽江“十八子”;這個學期我係“第三屆師範生綜合技能大賽”中,我獲得了粉筆組第二名、鋼筆組三等獎。領獎前,我拔通了家裏的電話,將喜訊第一時間告訴母親……

母親節那天,我聽湛江人民廣播電台,當主持人問聽眾“母親的愛有多重”這一問題時,很多人都回答:“無法稱量,重於泰山,道也道不盡。”而我腦海中只有同學發的那條信息:最愛你的人、最牽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母親。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月亮好似幽靈般,照遍大地。路上,是冰冷的雪。我,來到石壕村,接收着這凜冽的風對我的歡迎。可我沒有想到,這個地方竟是如此的荒涼

輕叩一農户的門,只見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婆婆從裏面走了出來。我便表意,想借宿一晚。老婆婆欣然答應了。環顧四周,這房屋早已破爛不堪。那窗,連風都阻擋不了。我真為她們擔心,要是下雨了,怎麼辦呀?進屋之後,我唯獨瞧見一婦,一孩以及老婆婆的丈夫。老婆婆和她的丈夫,衣衫襤褸,補丁已爬滿了整套衣裳。而那婦女,更是“出入無完裙”。看此景,不禁疑問這孩子的父親呢?聽他們説,大兒子不久前有書信寫來,説二兒子已經為國捐軀了。因孩子還未斷奶,所以孩子的`母親還沒有改嫁。聽他們一番哀哀欲絕的訴説,我同情地點了點頭。

夜已深,家裏老老小小似睡非睡着,可老大伯卻穿着衣服倚靠在長凳上。為何?他説,官吏可能會在夜晚來抓男丁。看着老大爺那副外表平靜,心裏卻戰戰兢兢的面容,我真是感到悲哀。

夜,靜得可怕,而老大家更怕的是官吏來敲他們家的門。因為這就意味着要有人必須去服役,要有人必須離開這個已經支離破碎的家,甚至可能離開這個既美好又醜惡的世界。

唏唏簌簌的腳步聲來了。老大伯一家比我還要敏感。他們連忙起身,老婆婆慌慌張張地對老大伯説:“快走,快走,官吏來抓人拉!!”老大伯連忙逾牆逃跑了。緊接着的是,急促的敲門聲,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兇惡的官吏。我透過破損的窗口,從隙縫中瞅見,她顫巍巍地去開門。幾個官兵一下子闖了進來,便吼:“家裏有沒有男丁?”老婆婆哭哭怏怏説:“我的兒子們都去效忠朝廷了,家中已無男丁。唯獨一個還未斷奶的孫子和媳婦。如果一定要人去服役的話,就抓我吧,天明前還可為軍營中的人做早餐……在此之前,請允許我和家中媳婦和孫子告別。”。於是,官兵走了,又去了第二户人家。

回頭,進屋。老大伯已逾牆從後門偷跑進來,老婆婆佇立在門口,他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欲語淚先流”。老婆婆轉身即走了,老大伯望着那遠去的背影,感傷,含淚,拭淚,招手。

別人説,離別,是憂愁的,是悲傷的。當你和親人,愛人離別之時,才懂得那種痛,那種揪心的痛。是旁人無法理解和體會的。

“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可此時,不是生機勃勃的春天,而是嚴寒的冬天,殘酷的戰爭,悲傷的離別……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人的大腦就像一塊高級集成電路,那數以千億計的神經纖維怎樣才能有序排列,各行其道?最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博士袁小兵等人在大腦中發現一個“引路人”,它能指引神經纖維沿着正確的路線“前進”,不致走上“岔道”。

這個“引路人”叫Rho小鳥苷三磷酸酶,“駐紮”在神經細胞內,能夠偵察神經纖維生長的“路況”,比如哪條路是“綠燈”,哪條路是“紅燈”,並傳遞這種路況信息,指導神經纖維的生長方向。

人類的情感、學習、思維等活動都有賴於設計精密的神經網絡的工作。因此,神經纖維導向機制已成為腦科學的研究熱點,它不僅有助於揭示神經發育的奧祕,還能對神經損傷再生的研究提供理論借鑑,為開發和研製有利於神經再生的藥物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