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八年級下冊作文彙總8篇

欄目: 初二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68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八年級下冊作文彙總8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迎夏日的朝陽,心懷激昂的夢想,我隨旅遊團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暌違已久的張家界。這裏風光如畫,如入仙境,留連往返之處,竟有點樂不思蜀了。在眾多優美的景色中,讓我念念不忘的當金鞭溪與黃石寨莫屬了。

金鞭溪,全長7。5公里,“久旱不斷流,久雨水碧清”它沒有九寨溝的神祕幽深,也沒有黃河長江的博大浩淼,卻自有一種小家碧玉的温婉。溪水清涼透徹,毫無城府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透過清亮的水,溪底的鵝卵石和山峯樹影相映成趣,真是“奇峯險壑千幅畫,鳥語花香一溪詩”。溪水當前,我們個個歡呼雀躍,所有紳士與淑女風度都顧不得了,紛紛脱下鞋襪,盡情地與山水契合在一起。清冽的溪水滌盪了夏日的悶熱,我們這一羣人彷彿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相互嬉戲着、打鬧着,漫天撩潑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串串晶瑩閃亮的珍珠,歡快的笑聲沸騰了金鞭溪。我們心中只有一種與自然與山水相濡以沫的渴盼!我多羨慕水邊清香蔭影裏那一棵靜謐的小草,永遠温柔而又無怨地感受着這温潤如玉的流水……不遠處,有一塊巨石橫卧水中,激起水花飛濺,光潔如玉,我欣然枕着青石,一切塵間擾攘、一切煩愁憂慮,都似乎隨着清泉流遠……

沿溪而上,兩岸的蒼森將它的曲線刻印在我們的視線中,一直延伸到天盡頭。我站在那兒,莫名地為這片深遠的綠色感動,它保留着浮躁的塵世中多少樸素的温暖?

迎面而來的幾名挑山工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那微彎着的肩上壓着的是一塊約百八十斤重的青磚,直見他飛汗如雨卻又健步如飛。我看着腳下的路,全是青磚鋪就,一級一級延伸到很遠很遠……每一塊青磚上承載了多少大大小小的腳印?每一塊青磚上又藴含了挑山工多少汗水與辛酸?這樣想着,頓覺腳下的青磚不是青磚,而是碑石。

黃石寨的遊覽又別是一番開闊的境界了。乘坐纜車的驚險與我們的尖叫還是作為保留版本讓我們這羣參與者津津樂道吧。高空鳥瞰自是別有一種滋味在心頭:山是刀削斧鑿的鐵骨諍諍的山;樹是在巖壁裏生長出的堅強傲立的樹;天是明朗澄淨一碧如洗的天。一伸手彷彿可以觸及的白雲在我們頭頂悠然飄過,讓人引發遐思無限。久居城市的我們好久沒見過這麼純淨的天空了,不禁張開雙臂,與它來了個並不實在的擁抱!登高凌遠,千峯疊障,綿延起伏,我們陶然在這片濃濃的綠意裏,沉醉不知歸路了。有心急的'同事,趕緊拿起手中的相機,只聽見咔嚓咔嚓的按動快門聲,留下了一張張如同小花貓樣的笑臉。薄薄的相紙拍下的是剎那,可留在我們記憶裏的卻是永恆!

旅程很短,三天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回憶卻很長,當我們打開心靈的窗户,重温張家界的美好時,微笑一定會停留在我們的眼角眉梢。

別了,美麗張家界!它日有暇,我定當重訪,重訪張家界的美麗!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暑假,我回到了故鄉,一個山裏的小村莊。故鄉有山,卻不似張家界那般壯絕奇麗,峯陡山奇,也沒有高原那延綿千里的情懷。  故鄉的山不高,也不陡,但也不矮,不少,很常見,很普通。如疙瘩,長滿了大地的皮膚;如雲彩,佈滿了整個天空;如大海的波濤,一波接一波,永不完絕。

故鄉的山,一座連一座,親密地依偎着,不知道哪裏是開端,哪裏是結束,只見那一起一伏,看不到結尾。這裏的山十分相似,沒有爸爸或爺爺的引導,我就找不着回老屋的路。山腳是一片又一片的竹子林,顏色碧綠,十分細膩,像姑娘的裙邊。竹林之上是些稀疏的松柏林,似墨染的現代畫,沒有規則,卻又似乎很有些意思。山頂上,露出一帶大塊大塊的巖石,好像堅硬的額頭,讓人心生敬畏。一陣風吹過,竹子一搖一擺,掀起了波瀾,還發出“沙沙”的聲音;松林也用那低沉的“嗚嗚”聲相應和,不知躲在哪裏的知了也來湊熱鬧,“吱——吱——”地叫着,聽着覺得滑稽。這裏夏天雨水多, 山頂上常常罩着厚厚的雲,有不少雲片被山掛住,就在山的額頭上左右衝突一陣,再從一個山坳處逃走。

所有的山都被一條河圍住了。下雨的時候水就會漲起來,急急的,看不到底;平時,那條河清清淺淺的,悠悠地往前流,不知道去了哪裏。在山裏轉悠得久了,我發現了河的奧祕,原來,山上有不少小溪流,有的隱在樹叢中,有的就裸呈在巖石上,有的從泉眼裏流出來,有的從石頭縫裏滲出來,水滴匯成細流,細流聚向小河。人們在河彎彎邊洗衣服,洗菜,灌溉農田更是少不了它。

山是那麼敦厚,它卻用水的涓涓情懷滋養着故鄉的一切生靈。在故鄉,有我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姑姑姑丈,還有堂哥表哥。我的爸爸出生在這裏,從這裏走了出去,但是我們常常在寒暑假回到這裏。

爺爺極疼我。我在故鄉的日子很少,爺爺想方設法照顧我。爺爺瘦瘦小小的,臉色如故鄉的泥土一般,那一道道的皺紋就像山間的溪溝,而那手掌就像極了松樹皮;話很少,看着我時卻總是笑微微的。每天早晨我醒來,爺爺就不見了,等我吃過了奶奶煮的面,爺爺才回來。爺爺就添一大碗還熱在鍋裏的面,那面熬得久了,都快成糊糊了,可爺爺一句也不多説,就“呼呼”地吃掉。過一會兒,爺爺又出去了。我到山上去玩,才看到爺爺擔着兩隻大木桶,在田裏忙活。我曾經試着去提爺爺擔滿水的木桶,才吃驚地發現,別説提起來了,推動它都有些困難呢。我才發現爺爺竟有那麼大的力氣。我怔怔地想,是什麼給了爺爺力量?是這故鄉的大山?

我愛在山上與同鄉的朋友們玩耍。累了,就採幾片葉子鋪在樹蔭下的石頭上,或坐或卧;渴了,就採樹上的山棗,或者到山坡上的瓜地裏摘個沒熟的西瓜,我是遠客,不會捱罵的。有時會揪一種紫色的小果子吃,酸甜酸甜的,味道很好。在山上,偶爾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塊漂亮的石頭,或是一種像劍一樣的木棍,在朋友們眼中,都是極好玩的。這次,我回來,爺爺上山砍柴時,順帶砍了些竹子,給我做了一副弓箭,好玩極了。

在山間靜靜地走着,風習習吹過,我感到自己是山的一分子,我是樹木,是花草,是知了,是沙粒,是清泉。啊!故鄉的山!

秋天是金色的世界,落葉從樹上飄下來,鋪上了一條條金色的小道,松果也從樹上落下來,等着明年發芽了!

冬天,下雪了,整座山像蓋了雪白的棉被,進入了甜美的夢鄉,等着春姑娘來叫醒它。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琴到無人聽時工

彈琴,於寂寞中得到扶搖而起的歡欣。

-----題記

最愛是那錚錚鐵骨,一枝寒梅獨自在梢頭傲然綻開,開出了冰清玉潔的美麗,開出了高雅脱俗的氣韻,開出了笑弄風霜的姿容,便,開在了故人的心頭。一曲《梅花三弄》驚了一袖的暗香,美了何處的歸人。

寒江月冷,銀河耿耿,凝眸高憑,遙見漁竿輕弄影,壺天物外幽情,破滄溟有客寄閒名,醉裏醒醒,歌澤畔也那吊湘靈。那蒼蒼蒹葭,在南宋的瀟湘隨風招搖,那是山河殘缺的無奈,那是時勢飄零的感慨,那是世濁我清的唏噓,那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歎惋,那是一首《瀟湘水雲》的眷戀。

更有王勃的《滕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夕陽西下,漁翁蕩漿歸舟,撥開蘆葦匆匆,撩得水波漾漾。是份安逸,是份勤勞,是份樸實,是份閒適,是份自在。遠離喧囂,避開世俗,楫一葉小舟,擺渡水雲間,雲霧飄渺,天地迷濛,撒一懷前世柔情的網打撈雲霧間一縷詩意的悠然,只聽得那《漁舟唱晚》聲聲入耳,滌盪心頭。

荀子在《樂論》中指到,“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歷來隱逸之士,多有扶琴自娛者。田園隱士陶淵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扶而和之,曰:但是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還有嵇康等人,他們無法公開表露,寄於詩文,又恐落人口實,只得隱沒在琴曲中,選擇“隱”的方式棲身丘壑,在一曲曲琴聲中寄託自己的憂憤和情思。

所謂“琴到無人聽時工”,整個世界背過身去,鏗然一生,寥落悠長,其餘魂魄,止於明月清風。此刻的琴,才是一份誠懇。只可惜,如今若無人喝彩,琴聲也凋零了。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放假了,該幹什麼呢?回老屯看看吧。

我上了客車,想象着老家的模樣。兒時,那裏可是我的天堂,屯北的小河和樹林,屯東的田野,一望無際,幾户人家的炊煙慢慢飄上天空,多麼一片恬靜祥和的景象啊。

車走到了一半,我卻昏昏欲睡了,夢中還是老屯的模樣,嚮往着它,寧靜而安詳。

終於到了,我被售票員的聲音警醒,一下跳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向車下跑去。彷彿去看一個熟知的朋友,可是跳下車後,我怔住了,這是我的家鄉嗎?

清清的小河裏堵滿了垃圾,屯裏的大道兩旁全是牛糞,遠處再也步是幾縷炊煙了,而是濃濃的黑煙,為什麼會是這樣?我急忙跳進屯子,找到一個老人,問他:“老大爺,這裏怎麼會變成這樣呢?”老爺爺歎了口氣:“唉,你是XX家的孩子吧,去年,來了幾個人,和村長協商,要在這兒建工廠,同時給村長好處費,村長答應了,很快,工廠建起來了,但廢氣,廢水也來了。這裏變得烏煙瘴氣。同時,他們還鼓動村裏人養牛,説可以擠奶,於是村裏人都開始養起了牛,腰包是鼓了,可牛糞也多了。”

我明白了,是錢惹的禍,它讓人類的心變黑了,這就是我的家鄉遊,在污水,廢氣,廢渣中游,多麼“愜意”啊!

傍晚,我上了回去的客車,來時的快樂心情一掃而光,留下的只有在夢中,對故鄉的懷念與歎惋。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我家住甘肅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但我沒有看到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景象。我見過的沙漠並不浩瀚,而且被勤勞的人民改造成了公園。公園裏行行白楊樹挺立在路旁,沙丘上種滿了梭梭、紅柳、胡楊、甘草、沙棘等,芳草萋萋,綠陰如蓋,我實在叫不出更多的沙生植物的名字。公園裏建了跑馬場、滑沙場,涼亭,還修了人工湖,絲毫讓人感覺不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淒涼景象。

如今,我們處在信息時代,有幸趕上了網絡的末班車,電話和網絡使我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與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彼此激情互動,歡暢溝通。

我的家鄉是葡萄酒的故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這首《涼州詞》就是家鄉葡萄美酒的寫照。“莫高”牌乾紅、乾白葡萄酒、冰葡萄酒已享譽省內外。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我家鄉特產如虎添翼。今年全國“鄉洽會”上絲綢之路上的眾多制酒公司與港商簽定了大批訂單,為地方經濟的騰飛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和我的家鄉將不負祖國的重望,將發揮老一輩“兩彈一星”精神和新一代“載人航天”精神,在誕生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的土地上再創輝煌。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6

從一出生,我們剪斷了在母體內維持生命的臍帶,但仍留下了維持感情的臍帶。

一瞬,十幾年過去,我們已不再是當初的摸樣。

母親,本是烏黑柔亮的頭髮,今日卻已有了白絲;我,一秒前還在滿地的蹣跚,一秒後,卻已收起了稚氣,而迎來的是成熟。

彷彿一秒前,我還在對母親撒嬌,非要讓母親在暴雨天去買一個沒必要買的香芋派。

彷彿一秒前,我還不聽母親的話,不好好走路,非要跑着,上蹦下竄,爬上爬下,不小心一摔,一身的傷疤,臉哭成了花貓。

彷彿一秒前,我還哭着鬧着不讓母親去上班,只要母親一答應帶我一起去,就立刻穿好衣服,擦乾臉,一扭一扭的拉着母親一起去上班。

彷彿還在一秒前,還因為沒有拉好母親的手而走丟,在大街上哭着,不一會兒就見到了一臉焦急的母親,急急地撲上去,不肯鬆手。

彷彿一秒前,我還在遠離母親的寄宿制興趣班上課,母親一見到手裏拿着白乎乎的饅頭,連一點菜都沒有吃的我,心酸的流下了分別甚久的思念的眼淚,一臉的十萬個不願意讓我去那。

彷彿只過了一秒,卻早已時光流逝而不見。

無論在何時,在何方,只要一想起自己最愛的母親,總能流下一些思念對方的眼淚。

血與親情,被感情的“臍帶”所連接着,從未剪斷。時光,可以磨去母親的青春,增加了她的皺紋,增添了我的成熟,改變了我們的容貌,卻磨不去對母親的那一種存在,磨不去母親對於我的那一種愛。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7

在唐代安史戰亂之後的一個早晨,東方剛露出了魚肚白,濃霧籠罩着整個大地,石壕村一片死寂。這時,杜甫要啟程趕路了,他緊緊地握住逃跑一夜剛回來的老漢那皺紋累累的手黯然道別。杜甫步履艱辛地走着,一路上民不聊生的情景,使他又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那時杜甫在夜幕降臨時走到了一個叫石壕村的村子,他不得不在一個老百姓家裏投宿。這家的老夫婦熱情地接待了他。深夜,疲憊不堪的杜甫正要安歇,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接着又是一陣粗暴的叫聲。老漢一聽就知道是來抓他壯丁的,急忙翻過牆逃走了,老婆婆顫巍巍地去開門。

“快把人交出來!”差役一個個怒目橫眉,一進門就聲嘶力竭地叫喊着,好似一羣魔鬼。老婆婆哭訴着:“我三個兒子都防守鄴城去了。前兩天,我的一個兒子寫信回來説他的兩個兄弟都戰死了。死的人已經長眠地下,而活的人還能活多久呢?”聽到這裏,差役暴跳如雷地説:“別羅嗦,快交出人來!”老婆婆痛哭出聲,悲切地説:“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他的母親連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怎麼出來見人呢?你們若實在要人,我隨你們去好了,我雖然年老體衰,可是連夜走到河陽還來得及給你們做早飯呢!”

“那就快走!”差役如狼似虎地喝道。

突然一隻烏鴉叫了一聲,打斷了杜甫的思緒,他望着這荒蕪人煙。白骨遍地的地方,他無可奈何地拖着艱難的步伐,向前走啊走,走啊走……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8

五月,獻給母親的歌

小時候坐在媽媽的膝蓋上,

聽媽媽講外婆的故事。

明明知道自己也會長大,

但有時也會忘記。

自己也會有成為母親的那一天,

只知道自己是個孩子,

不會思考往後的事情。

看着母親用可樂瓶子做成工藝品,

羨慕的看着上下翻飛的靈巧雙手,

明白無論母親走多遠,

都會和孩子在一起。

少年期挽着媽媽的手臂,

聽媽媽訓導刻苦的學習,

明知道母親有一天終會老去,

卻總是忘記自己也會老去。

看着母親的光滑一點一點淡去,

看着那日漸暴露缺點的母親,

明白原來再完美的人,

缺點也會顯露無疑。

成年後推着母親的輪椅,

聽着母親那呢喃地神神叨叨,

卻總是忘記自己也會離去。

看着母親欣慰的笑意,

才發現自己也已經老去。

自己的女兒坐在自己的膝蓋上,

聽着自己講母親的故事。

知道女兒也會長大,

循環着屬於自己的故事。

明知自己會老去,

歷史終究會將一切埋葬,

也滿足欣慰。

因為已經想起了母親,

以及自己也已經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