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小學生青島之變作文800字(2篇)

欄目: 小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5W

範文

小學生青島之變作文800字(2篇)


  建國前,青島只有一條台柳路。這條路於1904年由德國人修建。台柳路成為青島的第一條公路,也開創了青島公路建設的歷史。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裏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人,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鉅野教案”為藉口派兵強佔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青島市三面環海,北面嶗山,海岸線綿延數百公里,風光秀麗,氣候宜是黃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作為2008奧帆賽最理想的舉辦地,黨和政府領導高瞻遠囑運籌幃幄,使島城經濟建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或 美麗的島城備受矚目,國際知名度提高了,百年前的小漁村擁有了發展的機遇。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態環境逐漸改善,前海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同時呢,承辦奧帆賽,對於旅遊行業,服務行業還有吸引外資企業都起到了刺激拉動效應。 青島市第四次榮膺優秀旅遊城市稱號,被授予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單説市容市貌這一點,與兩千年之前相比,可以説是日新月異天翻地覆煥然一新,老百姓會自豪的説,俺這裏也是鳥槍換炮了!喜形於色溢於言表,其實呢,老百姓也是從中享受到了實惠的。

放假了,雙休日,乘坐一輛舒適的巴士,到東部走一走,逛一逛,不禁眼前一亮,隨着市政府東遷,市民的工作生活也隨之東移,東部,也逐漸成為商業區和居住區。寬闊筆直的香港中路,繁華的購物中心,日資企業佳世客,法國家樂福,流淌着異國情調的音樂廣場,氣派非凡的五四廣場,設備先進的國際新聞中心,碧草如茵的綠地,花團錦簇的各類花木擁抱着步行道,使島城的人均綠地面積趨向國際化標準。 漫步在濱海步行道,輕柔的海風,燦爛的陽光,眼前金黃色的海灘,輕唱着的波濤,滑翔的海鷗,心曠神怡,如在畫中游。 大智大慧大手筆,這裏,凝結着很多來自八方的設計師無私奉獻的心血。能工巧匠們獨具匠心,根據海濱不同的走向特點和地形,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個個靚麗的風景點,海濤園,海趣園,海風園,海韻園,雕塑園,精美絕倫巧奪天公歎為觀止。

  範文二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是地球的驕子她給予我們生存所需的一切,離開她我們一刻也無法生存下去然而,隨着科技進步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正不自覺地步入掠奪性資源利用和破壞性生產的誤區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是地球的驕子。她給予我們生存所需的一切,離開她我們一刻也無法生存下去。然而,隨着科技進步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正不自覺地步入掠奪性資源利用和破壞性生產的誤區。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一方面,工業污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江河湖海,天空到處瀰漫着黑色的煙塵,堆積如山的垃圾。另一方面,森林面積鋭減,土地沙漠化,氣候變異,酸雨成災,旱澇肆虐,生態災難頻繁,水資源和自然資源逐漸枯竭……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正面臨着環境不斷惡化所帶來的嚴峻威脅,地球及其居民好象進入了一個高風險地帶。警鐘早已敲響,但是,人類對於環境惡化進程的遏止仍顯得過於蒼白無力。

美好的地球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但,每當我們的自身利益與環境利益相互矛盾時,人類總是隻顧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環境利益卻被我們遠遠地拋在腦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了追求所謂的 “衞生”而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為此付出的代價森林被毀,水土大量流失,生態失衡;為了獲取看似貴重的毛皮、虎骨,滿足渺小的口腹之慾,有人甘冒違法的風險,瘋狂地捕殺野生動物……據統計,人類工業化發展的一百多年來,特別是最近幾十年來,隨着工業化的不斷升級和其它人類活動的增加,物種滅絕的速度比自然滅絕的速度要快一千倍之多。如果人類再不節制自己的行為,我們的後代將會見不到除人類之外的其它生物,甚至將可能無法在這個星球上繼續生存下去,人類也將面臨滅絕。這決不是危言聳聽。面對着我們一手造成的惡果,面對着逝去了的、將要逝去的,以及那些在人類的屠刀下呻吟的生命,我們——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該怎麼辦……

警鐘已經長鳴!環境需要我們保護,家園需要我們建設。我們每個人可以做許多事情來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如回收廢舊電池,節約水電,不吃口香糖,不亂扔雜物,不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到城鎮鄉村開展以“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號召大家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人類生活創建一個美好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