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

欄目: 五年級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作文五年級,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1

聽着窗外的煙花聲,聞着廚房裏香噴噴的年夜飯味,看着電視機裏精彩的春晚;猜燈謎、看煙火、吃元宵、賞花燈我們全家人其樂融融,樂不可支。

對了,就是那晚就是除夕夜。落日的餘暉染紅窗櫺,漸漸的,整片天空隨着處處響起的煙花炮竹聲變成黑藍色。由於我家樓層住的比較高,把盛開的煙花盡收眼底。煙花迅速升起,在空中綻放成各種顏色、樣子。看!隨着震耳欲聾的一聲,一片天像下着暗金色的大雨,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美麗的煙花綻放、落下。完美的展現了那一瞬間的輝煌,全世界彷彿瞬間黯淡失色……天空亮如白晝,接着是迎面而來的星辰無數,再而迅速的消逝,華麗謝幕。一發,又一發,夜色中的雲端上焰火如宇航者窗外飛速流過的星海,雖然綻放後枯萎,然而一瞬間的光華已足矣,但願燃燒為灰燼,不願腐朽於泥土。璀璨,而又迷離……

欣賞完煙花,家裏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大家在一起評論着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今年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小彩旗,她在四個小時內轉了約19000圈!平常人轉10圈就暈了,而小彩旗竟然轉了那麼多圈!當時第一反應只覺得驚奇,而後來,我到網上了解小彩旗的資料,我發現小彩旗並不是天生就這麼有天賦,而是多年練習舞蹈的結果。在這件事情我有很深的體會:任何事物並不是原本就那麼好,上帝是公平的,現在所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都有着一顆堅強、努力地心。付出多少回報多少,這是世間永遠不會變的真理。

不一會兒,年夜飯就做好了!看看桌上豐富的宵夜:餃子、燉肉、魚。飯菜飄香,傳到了所有人的鼻子裏,爸爸先忍不住了,便説道:“我們開吃吧!”在吃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停的給奶奶夾菜,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我又給家人們倒滿可樂,奶奶直誇我乖。家裏充滿了歡聲笑語……邊吃年夜飯邊嘮家常,盪漾的是心情。親情才是永恆的。

就這樣,一個除夕夜過去了,伴着陣陣煙花聲,我帶着甜蜜的夢入睡……

難忘的春節還沒有從腦海記憶中淡去,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猜燈謎、看煙火、吃元宵、賞花燈,一切顯得那麼美好而又充足……我們靜靜的享受着這美好生活,歲月靜好。我們全家人在家吃着元宵猜燈謎。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我們家的活動就開始了!爸爸拿着紙條有模有樣的念着:“蜜餞黃連,打一成語。”我和媽媽都絞盡腦汁想。我心裏想着:蜜餞是甜的,黃連是苦的,兩者有什麼聯繫呢……我腦海裏把自己的知識字典一一翻過,突然出現一個成語:同甘共苦!我大聲的説了出來,媽媽雖然是我的對手,但也温柔的賞賜了我一個吻,爸爸則賞賜了我一個湯圓。就這樣節目一一進行……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2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班第五屆燈謎會在油田一小會議室又拉開帷幕。

下午,我準時在兩點半到了學校。大部分同學都已經來了,不是在説笑就是在擁抱。整個教室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李老師來了,先簡單交代了一下,就讓我們排成兩隊到三樓會議室猜謎。

當我們踏進三樓會議室的門檻,不禁都嘖嘖讚歎: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燈籠都乖乖地掛在天花板上。有用“大吉大利”的紅包疊成燈籠的,還有用彩花疊成燈籠的。玩的是,馬一鳴媽媽還用氣球做了個小丑,球裏面有金粉。把氣球輕輕扎破,不僅會有謎語,金粉也會飄出來。令我讚歎不已。每個燈籠下面綴着一個長長的小紙條,寫着各式各樣的謎語。我們先照了張大合影,就開始嘻嘻哈哈的猜謎了。

首先,我看到了第一個謎:“會計。打一字。”我認真地想了一想,沒想出來。這時,我記起媽媽的一句話:“如果一個猜不出來,就不要在這上面耽誤時間,要再看看別的。”但是我又想了想旁邊那個,還是不會。

突然,旁邊有同學大喊:“阿姨!阿姨這個我知道了!阿姨!”聽到這樣高興的呼喊,我發誓我也要趕快猜一個。

映入我眼簾的是這樣一個謎語:“裝飾出租車。打一品牌名稱。”不知為什麼,我突然想到了“美的”這個品牌。略一思索,覺得完全正確,便大喊:“阿姨!阿姨!”可是沒人理會,阿姨們都在忙乎別人的。我喊了半天也急了,拽過一個阿姨就説道:“阿姨,號的答案是美的!”那個阿姨翻了翻答案冊,説:“對了!”然後做了個記號,在一張卡片上寫了編號,告訴我可以拿着它去領獎了。我特別激動,欣喜若狂。

後來,我看到黃佳怡正在看一個謎語,我便也湊過去看:“住房不用花錢。打一唐代詩人。”我想了一想,決定用排除法。李白?不對。杜甫?也不對。白居易?哎,這個好像沾了一點邊。“阿姨!過來!我又猜中了一個!”黃佳怡聽到了,笑着説了一聲“哼!”我也笑着道歉:“對不起啦!”

最後,我們還有三個謎語沒猜出來,原來有兩個都是李老師出的,所以她開始考我們:“十一人為僕。打一字。”同學們都抓耳撓腮的想着,我也絞盡腦汁去想。突然,穀雨欣説:“是:‘走’吧?”老師笑眯眯地説:“對啦!獎勵一百塊班幣!”於是在同學們羨慕的眼光中,穀雨欣高興地接過了班幣。

猜謎會結束時,我數了數手中的獎品,一共有五個。雖然沒前幾次猜得多,但我努力了。我很高興。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3

今年又是新的一年,告別了“牛”年,又迎來了“虎”年。今天是正月十五,這個重大的日子——元宵節,人們當然是忙得不可開交。忙着搓湯圓,放爆竹。那可真是應了崔液的那一首《上元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那就讓我好好向你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吧。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名。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這是從道教借來的説法,並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而且元宵節之所以得名,是因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的十五月夜舉行而來。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中點燈敬佛,令世族和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敬佛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習俗除了要吃元宵外,還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花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等。

元宵節放燈起源於古時農家,“照田香”的風俗,所謂照田香,是指元宵之夜,農家在長竹竿上掛一盞燈插在田間,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後來照田香時的各種彩燈愈做愈精巧,照田香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思。演變成了一種鬧花燈的'娛樂活動。

元宵節的“耍花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耍花燈”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在藝術創作中,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創造,“耍花燈”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羣眾喜聞樂見。

元宵節自然少不了吃元宵了,元宵也稱“湯圓”、“湯丸”或“圓子”等多種美名。它是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它的餡也有好多種:豆沙、白糖、肉、山楂等。煮、煎、在蒸、炸皆可。而且“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説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所以才得名。

講到這裏,我們也知道了許多關於“元宵節”的知識,沒錯,“元宵節”是名副其實的“美麗”,各種精彩的節目和多樣的風俗都陪伴着她,裝點着她,難道不是當之無愧的“美麗”嗎?

豐富多彩的元宵節帶給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我們應該保護傳統節日。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4

“湯圓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歡快動聽的老歌在教室裏唱響,掀起了我們“歡歡喜喜鬧元宵”活動的帷幕。

做湯圓了!我們小組的“總指揮”是王英哲媽媽,她把雪白的米粉倒進盆裏,我們爭先恐後伸手去摸,米粉柔軟細膩。“總指揮”邊加熱水邊和米粉,用力揉、捏、分塊,我等不及地抓了一小塊就搓,搓呀搓,搓呀搓,嘿,一個圓溜溜的湯圓就搓好了,馬不停蹄,兩個,三個……我越搓越快,越搓越圓,可有大有小,大的好似乒乓球,小的如珍珠,玲瓏可愛。同學們的“戰鬥力”都很強,不多時就有好幾盆送給食堂了。

教室裏還貼着花花綠綠的燈謎,我們猜着燈謎,等着元宵。“湯圓來嘍——”陳老師提着兩桶熱氣騰騰的元宵分給大家。我迫不及待舀了一個放到嘴裏,哇,滑滑軟軟,甜甜香香,吃了多少回元宵,這一次最好吃,歌聲、笑聲還有甜香,融成一片,我們的心中裝滿甜蜜。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我們的活動進入高潮:逛通城,放河燈。我們像出籠的小鳥湧出了教室,有的打着兔兒燈,有的捧着自己做的河燈。節日的南大街流光溢彩,街道兩邊掛着紅紅的燈籠,彩旗迎風飄揚,滿眼望去都是喜慶、熱鬧。不知是誰帶頭吟起了老師活動讀本上的童謠:“新年到,放鞭炮,噼裏啪啦真熱鬧。耍龍燈,踩高蹺,包餃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爺爺樂得鬍子翹……”搖曳的燭光,輪子的軲轆聲,稚嫩的童謠在古老的青磚上回應,我們的隊伍吸引了路人欣喜的目光。

來到濠河邊,風景如哂的濠河泛着微波,映着河岸的燈光,彷彿一條條銀蛇在遊動。大家把自精心製作的河燈點亮.燭光映着我們一張張笑臉。我小心翼翼地撩起小水花,把我和爺爺親手做的荷花燈慢慢地放入水中。啊,一朵嬌嫩美麗的“荷花”盛開在濠河上,隨着緩緩流淌的河水,荷花燈慢慢地飄向遠方,小小的“荷花”漂遠些,再遠些,我站在濠河邊出神的望着,望着……此時,河面上漂滿了各式各樣爭奇鬥豔的河燈,閃閃的燭光映在水面上一片燦爛,好像一顆顆星星濺落水中。

河燈順着水流漂啊漂,一盞燈就是一道風景,一盞燈就是一縷春風,一盞燈就是一個祝願。一盞盞河燈載着我們的祝福起航了,讓我們為偉大的祖國祈福,為美麗的家鄉祈福,也為我們美好的明天祈福。

感謝老師為我們精心組織的“歡歡喜喜鬧元宵”活動,香甜的湯圓令我們回味無窮;精美的花燈令我們目不暇接:有趣的燈謎令我們思緒飛揚。活動讓我走進了元宵,讓我接受了一次傳統文化的洗禮。元宵,我們的節日,這樣美好,我愛我們的節日!

元宵節作文五年級5

在元宵佳節那一天,老媽帶我來到了中山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現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着輪椅的老人。這裏什麼燈都有:樹上掛着的燈,地上擺着的燈,水中漂着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隻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這裏,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着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中國龍“的嘴裏銜着一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隻前爪向前躍,後腿直向後蹬,好像在天空中騰雲駕霧。“中國龍“大氣磅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好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着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鬚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説,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着自已的孩子説:“看,那麼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説“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裏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有來得急説,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有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節,怎麼滿池的荷花都開了?哦!原來是荷花燈呀!還伴着荷葉呢。風一吹,荷花就好像穿着粉色紗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熒光閃爍的湖面比做一個舞台的話。幾十朵荷花邊與一羣小鴨們遊了過來,看着天空與星星玩耍,與月亮聊天,我彷彿也加入了這荷花燈的行列。看花燈的人們彷彿也加入進去一起舞蹈起來……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好像一個新生命 ,我地法想象 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好像把我帶回上天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裏也倍感温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捨呢!

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裏看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