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小學三年級作文

欄目: 三年級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導語: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小編收集了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小學三年級作文,歡迎閲讀。

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小學三年級作文

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作文1

“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能給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給勤奮者以收穫……”這是以王爾烈為主人公的電視劇《木魚石的傳説》的主題曲《一個美麗的傳説》。伴着熟悉的旋律,拂去歷史的塵埃,推開歲月的門扉,讓我們來共同感悟,一代關東才子王爾烈的傳世家訓。

傳承家訓,律己修身。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王爾烈從小就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滋養和嚴格的`家庭倫理教育,始終遵循“訓士有道,慮事有方”,講求“盡孝於家,盡敬於師,盡忠於上,盡誠於事”。良好的家訓使王爾烈養成了淳樸篤靜的稟賦,鑄就了純正廉明的品格,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培育家規,注重家教。王爾烈一幼子偶賭了一次,被官府緝拿欲遊街示眾。他母親哭求王爾烈,懇請免去此子責罰,王爾烈聽後大怒,訓其妻子説:慣兒如殺兒,寵兒如誅之。王爾烈妻子深感惶恐,將王爾烈之意轉告幼子,幼子慚愧不已,主動到官府請責,可見王家家教、家規甚嚴。

樹立家風,改善作風。王爾烈臨終前還要求後人,無論耕田、讀書、居官、為民,都不能氣餒,也不能張狂,要憑本事吃飯,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奪,毋佔他人便宜。處事者以虧己為尚,交友者以憨重為先,教子者以嚴厲為本,度日者以勤儉為宗。時至今日,這些名言仍在關東土地上廣為傳頌。

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將學習貫徹《廉潔自律準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為黨員幹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要求,弘揚、傳承優良家風,抓好自身修行,管好家庭成員,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

以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作文2

每個家都會有家規、家訓、家風。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家規就是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 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我家的家規就是絕對不能不能幹任何觸犯法律的事例如運毒。販毒。。詐騙。恐嚇等等。如果這個家沒有家規那家裏的人就會受到不好的影響。有可能會幹觸犯法律的事。如果一個家有家規,那家裏的人也會健康的成長。長大。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的基石。在國家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除此外我還知道關於一些家訓的小故事

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壓有才華的官員,很多有識志士被關進牢裏。政局混亂,民不聊生。 有一位少年名叫陳藩,從小立有大志,決心長大後為國效力,為天下百姓謀福利。他獨自住在一個小院裏,每天閉門讀書,其他什麼都不管,就連自己的庭院和房間都懶得收拾。 有一天,他父親的好友薛勤來看他。見陳藩住的房間亂七八糟的,薛勤不禁皺起眉頭問:“年輕人,為什麼不把房間打掃乾淨再接待客人?”陳藩昂起頭,不以為然地回答:“男子漢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以掃除天下為己任,怎麼能做打掃房間的小事?”薛勤雖然為陳藩年少就有澄清天下之志感到敬佩,但他很不贊同不愛整潔的理由,反駁説:“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藩一時無言以對,內心受到強烈的震動。他明白了凡事要從小處做起,懂得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道理。 後來,陳藩在朝廷做了官,歷任太守、太尉、太傅等職;從政數十年,清正廉明,剛正不阿,被世人譽為“不畏強禦陳仲舉”。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文。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 一個家必須得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才能算一個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