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三年級愛心作文3篇

欄目: 三年級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愛心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愛心作文3篇

三年級愛心作文 篇1

老師説學校要進行一次獻愛心活動,希望我們能夠踴躍的參加,是對於貧困山區的小孩子們,能夠踏入他們有衣穿有書讀,讓他們擁有和我們一樣快樂温暖的童年。

我和同學們都積極踴躍的參加這次獻愛心活動,我的零花錢不多兜裏只有幾塊錢,我都捐了出去。可能貢獻的力量比較小但我還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同學的零花錢很多,可能是他的爺爺奶奶給的吧,50元可以買好多好吃的東西但是他沒有猶豫,都捐給了愛心箱。

我想到不僅可以捐錢,那我還有很多書本都可以捐。我的那些書都還比較新因為我看過之後都會好好的保存起來不會弄髒弄壞它,如今可以派上大用場了!

活動不是隻限在今天是一個持續一週的活動那我回家還要看看自己有沒有不穿的衣服,我記得有很多小時候穿的衣服,現在都穿不上了但還是很好的衣服。

現在已經冬天了,正是他們需要穿的暖暖的時候,我有很多棉衣都可以送給他們。回家以後我和媽媽説了一下這件事,媽媽很支持我,但是媽媽説要把衣服洗乾淨以後再去獻愛心。媽媽説得對,就算是乾淨的衣服也要洗一洗再去捐贈。

雖然我的力量比較小,但還是希望可以幫到她們。

三年級愛心作文 篇2

星期一,我們學校舉行一次愛心義賣活動,給單調的冬天增添了一股温暖的氣息。

愛心義賣活動地點在操場上。活動前,來到學校,只見主席台前掛起了一條紅拂,紅拂上寫着:愛心義賣活動。在陽光的照耀下,“愛心義賣活動”這幾個醒目的大字,在陽光的照耀顯得格外動人。紅拂旁,還貼着大大小小的'宣傳照片。同學們來來往往,搬桌子,抬椅子,即使累的氣喘呼呼,也咧着嘴,笑嘻嘻地接着搬。一個個賣場不一會兒就佈置好了,操場上大大小小的擺攤都各具其色,每個擺攤都放着各式各樣的精品,惹人喜愛。

下午兩點十分,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鳥籠裏的小鳥似得衝出教室,到操場賣東西去了,操場頓時變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班的同學,舉着牌子,擺來擺去:有的班的同學,站在椅子上,大聲吆喝:有的班的同學,還派出幾位同學,到處發傳單,吸引顧客,整個操場成了大賣場,水泄不通,叫賣聲盪漾在整個操場。

我們班就是其中一個商店,我是商店裏的小商人。過來買的顧客都顯得十分大方,就像一個大富翁似的,看到一個想買的東西就問了價錢,豪爽地買走了。跟集市裏那些砍價的人,真是有着天壤之別,所以,在賣物品的那些同學的愛心光顧下,在同學老師的努力下,也算是財源滾滾來了呀!

最熱鬧的就是拍賣現場了,提價聲一直沒有停息下來,每個人都想去獻一份愛心,儘自己的責任。我們班的馮子杭就花了60元錢,買來了一個大青蛙:楊老師先宣佈這隻青蛙的起拍價:15,就開始拍賣了。一個人將手舉過頭頂,大聲説:“25元!”一個人拿着手中的錢説:“30元!”馮子杭一口咬價:“50元!”沒想到還有人提價:“55元!”馮子杭又叫道:“60元!”這是他僅剩的了,這時,沒人再提價了,這隻青蛙就被他抱回家了。其他想要這個娃娃的同學,雖然買不到青蛙娃娃,但臉上依然是笑盈盈的。這使我想起了{聖經}裏的一句話:給予比收貨更快樂。這些提價賣東西的人,在於的並不是最終是否有得到這些東西,而是在於出份力幫助人時,所收貨的快樂。

四點,愛心義賣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個個滿載而歸,抱着手中買來的物品,心裏充滿了甜蜜,他們手裏捧的不僅是物品,還是同學的一份愛。

三年級愛心作文 篇3

今天的風呼呼地刮過我們的臉上。課間,郭美琪同學把自己的外套脱下來,遞給正在瑟瑟發抖的鐘文燕同學,説:“鍾文燕,你很是不是覺得很冷?那個,我把我的外套給你穿。”鍾文燕接過外套,心中充滿的感激,連忙道謝。

一節一節課過去了,到了第三節課——體育課,排好隊,準備做準備運動時,鍾文燕那細心的眼睛掃到了我身上,只見我不停地縮着自己的小肩膀,她問了問我:“楊希林,你很冷嗎?我把我身上的外套給你穿吧!”“好啊!”不知情的我一下子就答應了。穿在身上的外套緊緊地包着我,讓我那冷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跳大繩時,我被同學們的友誼圍着,令我跳得更高,更好。

“鍾文燕,我記得你沒有這件外套的呀?”

“那是郭美琪給我的。”

“郭美琪?”

“嗯,因為那時候我很冷,她就給我了。”

“這麼説,這是一件愛心外套咯!”

“愛心外套?”

我鼓起勇氣,對她説:“因為你冷,郭美琪給了你,然後因為我冷,你又給了我穿,所以,”我笑了,“無疑,這就是愛心外套——友誼的見證!”説完,我咯咯的笑了。我看了一眼,鍾文燕也笑了。

瞧,多有趣的愛心外套!這件事,就是我和鍾文燕友誼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