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六年級有關鄉情的作文

欄目: 六年級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別家鄉多年了,可時常還會做起思念的夢,小編收集了六年級有關鄉情的作文,歡迎閲讀。
 

六年級有關鄉情的作文

第一篇:鄉情

我的家鄉在安化,那裏是個風景秀麗、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裏的山水美、茶香、人好。

安化的山氣勢磅礴。這裏的山或直插雲天,或連綿不絕,一座連一座,山外還是山。站在山頂,俯首向下看,讓人感到膽顫心驚、望而生畏。山下的道路變成了一條條彎曲的線,而山下的房子就如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積木一般。山頂不時會有泉水從山頂往下流,當清澈的泉水撞擊到石頭上,那清脆的聲音好似一首優美的樂章。山上的小路蜿蜒的伸向高處,那彎曲的路,直接延伸到遠處,走在山路上,一眼望不到盡頭,長長的`路,或許,是在考驗人們的毅力

安化的黑茶聞名天下。現代作家於建初曾寫過一部歷史小説《茶都》,講的就是安化的黑茶非常興盛。夏天來臨時,品上一杯黑茶,那是再好不過了。慢慢喝上一口,細細品味,回味無窮。黑茶既能促進消化,又能降血脂,是人們的保健茶。邊疆的牧民長期吃牛羊等難消化的食物,而黑茶具有神奇的消化功能,所以邊疆的牧民對它青睞有加,銷往邊疆的黑茶也就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茶馬古道。

安化不僅黑茶聲名遠揚,而安化的鄉土小吃---擂茶,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安化的擂茶製作起來非常麻煩。首先將花生、大米、茶葉、大豆、玉米等配料放入缽裏,然後用大棒來回攪碎,攪碎後再加點水,繼續攪,攪上十來分鐘後就倒入鍋裏煮開,最後濃香的擂茶就做成了。只要喝上一口又香又甜的擂茶,你就會像進入了仙境一樣,陶醉其中。怎麼樣,安化的擂茶不賴吧?

安化的人們也非常熱情,假如您去了安化,那裏的人們一定會款待您,請您喝上一杯香甜的擂茶。安化的人們還很勤勞,他們用雙手來創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

這就是我的家鄉---安化。朋友,聽了我的述説,你是不是也想來安化呢?那就趕緊行動吧!

第二篇:鄉情

陶淵明《陋室銘》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湖北,有下並不出名的縣市,它沒有“一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的幽然寂靜,沒有“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的超脱清麗,卻擁有別樣而獨特的美麗,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忠勇孝善,創新奮進的子孫,這座可愛的城市,便是我的故鄉——麻城。

這座山清水秀的`小城,雖平凡無奇,卻人才輩出。麻城人民身上湧現出的精神,更是撥動了無數人的心絃。餘誠,一位普通的麻城人,卻做出了不朽的功績,她不僅為公學募款,而且與劉靜庵合辦學校,親身教育學生,後又以犀利文辭,反擊康梁保皇勢力,她熱忱愛國,即使身患重病,仍然心繫國家。他的一生雖然短暫,於二十六歲逝世,但她卻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愛國主義事業,感動了無數哪怕未曾謀面的人。從她身上所體現出的忠勇之心,為麻城城增添了無限的光輝。這樣的烈士,這樣的城市,如何能讓人不為之動容?

有人説,地因人而靈,麻城便是這樣一座人傑地靈的城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麻城的青山綠水養育了善良孝順的麻城人民。還記得被譽為“鐵肩父親”的程龍富嗎?他生於麻城,也在麻城長大,不料兒子突患白血病,縱使家境貧賽,他仍對兒子不離不棄,寧願一個人打六份工,也不放棄希望。他是一位父親,更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偉人,他用汗水和滄桑築起了麻城人民心中最高大的里程碑,譜寫了麻城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話。麻城,這座温暖的城市,如同春風化雨一般,慈潤着人們的心田。

“蜿蜒千里,大別作朔風屏障;奔騰九曲,長江迎紫氣東昇”,麻城,不僅用清秀之景孕育人才,而且更以崇高精神創造輝煌。無數名揚四海,功績卓越的人皆出自這裏,著名電視劇《西遊記》導演楊潔生長於此,曾名列全國十佳電視導演之首,“兩彈一星”英雄彭桓武也出生在麻城,受這片土地的養育。這樣一座人才濟濟的城市,弘揚、傳遞着“忠勇孝善,創新奮進”的麻城精神,是麻城人心中最珍貴的寶藏。

作為一名麻城人,我們都受到了麻城精神的感染,得麻城品質的薰陶,如此人才輩出,充滿和閃耀着人性光輝的聖地,怎能不令我們嚮往和熱愛?怎能不令我們自豪?

麻城精神,如日光,照亮黑暗的陌路;如清泉,盪滌心靈的污垢,弘揚麻城“忠勇孝善,創新奮進”精神,是我們麻城子孫的責任,更是信仰!

第三篇:鄉情

闊別家鄉多年了,可時常還會做起思念的夢……

故土是最令我難忘的地方,在那裏度過的童年時代雖然短暫,但卻是一個金色的夢,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當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急切地尋覽那夢中的情景時,美好的夢境卻"悠'地飄然而去,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花瓣……                                                                                  我的童年是在威海度過的.,在它的身旁飛舞着一條透明的"玉帶"------東江.那日夜奔流的江水,總是飄蕩着幾葉小小的扁舟,它們是那樣普通、平凡,就像製作使用它們的人一樣默默無聞.

至今,我的腦海裏仍浮現着這樣一隻小木船:深褐色,寬兩米左右,毫不裝飾的流線型的船懸微微向兩端上翹,顯得小巧靈活.一篙、一櫓、兩槳,小船穩穩地蕩起來,兩岸的稻田、白的棉地……微微地晃動着,宛如一副副美麗的水彩畫.

離我家不遠有一條小溪.炎熱的夏日,小溪便成了我和小夥伴的樂園.脱掉褲子,甩了涼鞋,在小溪中盡情玩耍、嬉戲.笑聲一漾一漾,正像這溪水.   水清清的,淺淺的,剛沒過膝蓋,溪底那細軟的沙石輕撓着我們的小腳丫.在水中輕輕挪步,蕩起幾圈波浪,水便從兩腿間癢癢地淌過,好遐弈!   水裏還有一些小小的黑點呢!原來是園腦袋細尾巴的蝌蚪!遊起來,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逗號".於是,溪水就成了一首總也流不完的詩……

難忘啊!這船,這山,這水,還有那採莓子的山村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