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實用的孝道作文錦集7篇

欄目: 孝道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孝道作文錦集7篇

孝道作文 篇1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第一個笑臉迎接你的人是誰?——是你的父母。當你牙牙學語的時候,是誰在那裏耐心地教你?是你的父母。當你蹣跚學步的時候,是誰拉着你的手,讓慢慢的你一步一步的走?是你的父母。我們一切的一切包括我們的生命,都是我們父母所給與的,所以我們要把你帶到這世界的兩個人,而不是去抱怨他們,怨恨他們,而是就應去孝敬他們。

弟子規》説的好:身有傷,貽親憂。這句話難道不是我們父母的真實寫照嗎?你試想一下,當你的父母老弱病殘了,你會親身的在他們的身邊,照顧他們嗎?你會親手尾他們做飯,然後在喂他們嗎?你不會當你埋怨他們的時候,你想過父母這麼辛苦的賺錢,是為了啥?不錯是為了你在以後的日子裏好過一些。

還有,當父母拿上五元錢,她肯定不會買化粧品,而是去小賣部給你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吃,你在試想一下,當你以後動不動就打父母,你會嗎?會,你只會拿自我的父母當出氣筒,你高興的時候,你三天兩頭的給他們買營養品,當你不高興時,你會打他們,你摸着良心問問,你父母恨過你嗎?沒有他們從來沒有。

《弟子規》説:“親有疾,藥先嚐,晝夜待,不離牀。”可這些你做到了嗎?沒有你沒有做到。如果你此刻有錢了,你摸着良心問,你會孝敬自我勤勞的父母嗎?我想你不會的。

你心想,你有這錢,還不夠自我花呢,還給他們錢妄想!

但是,他們不會,假如他們賺錢了,他們第一個想到給予的,肯定是自我的孩子。

所以,我們此刻趕快行動起來,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永遠記住: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孝道作文 篇2

自古以來人們都説“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美德,孝是感恩與愛的泉源。父母的心是是兒女的天堂。

有二個人的恩情,是我們永遠都報答不完的。他們就是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有一種愛,會源源不斷的再我們身邊流淌,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過。在父母眼裏,孩子就是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出生在東北,母親生下我三天就下地幹活了,別人都是一個月才下牀,而母親不是,她每天都在幹活,幹活,除了幹活就沒有別的事情了。父親則每天到附近工地上幹活,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苦。

小時候,母親很疼我,父親對我很嚴格,小時候教我算術時,不會算,父親都會罵我,甚至打我,每次母親都會幫我。然而,這一切都在9歲那年都結束了,父親將我送到要坐火車才能回到奶奶家。我跟父親來了奶奶家,在這裏,所有的人我都不認識。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很疼我,沒過幾天,父親就回去了,從那以後就沒有見到他們,有時打個電話都會哭,問他們什麼時候回來,他們都不説,我每次都很傷心,就將電話掛了。

有一天,我在鄰居家裏看電視,奶奶忽然對我説,母親回來了,我高興的不得了,我馬上去見他們,當我見到他們時,就想起他們將我送到奶奶這裏,就很生氣,沒理他們,他們回來時,我已經上五年級了,老師每天説孝道、孝道,我一直不明白。過了三年,上初二了,有一次家長會令我明白了什麼是孝道,那天學校裏來了一位教授,她叫康文,他在家長會上講了孝道,講了大堆的道理,這時候我才明白什麼是孝道,就是為了報答父母,母親含着鮮血將我們帶到這世界上,父親不辭辛苦賺錢 養育我們,並教育我們成人,成才。從此,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懂了。“百善孝為先”

曾經有不少人埋怨自己的父母這不好,那不好,對父母的行為挑三揀四,父母的身體狀況不知,或許我們該問心自問。他們這樣盡心盡力的為我們,我們關心過他們嗎?幫他們做過事嗎?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父母你們給了我生命,而我則成了你們的牽掛。從今以後,會好好孝順你們,讓你們幸福快樂。“百善孝為先”,孝道,扎心中!

孝道作文 篇3

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繫家庭和睦,增強民族團結,穩定社會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敬親,從小就要對父母、親人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傳承孝道。幼時,我們一定想:長大後一定要對父母和親人好,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動作令人髮指。我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又令人髮指的新聞: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撫養大,她的兒子長大了,竟然覺得母親很礙事,便將母親掃地出門。無論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人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看完後,我憤怒了:怎麼可以這樣?有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簡直衝破了做人的底線傳承孝道,傳承美與愛作文文章傳承孝道,這名男子的做法簡直有辱我們這個一直以來以孝聞名於世界的中華民族!

當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欣慰多了。

孫朋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只因為她的一片孝心,感動了千千萬萬個山東人。她剛嫁給丈夫時,丈夫就經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漸年邁,從此,家庭中一切重擔就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她每當幹完農活就趕緊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肯定會很擔心。

傳承孝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料着年邁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風雨無阻地撐起一個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笑容。這笑容,這孝心,有誰能不感動呢?

孝老愛親,也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傳承一代又一代的美與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儘量為父母做什麼:比如幫他們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不要讓他們操心……這是我們每個子女都應該做的。

孝道作文 篇4

每每回到家,年長的父母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彷彿年少的子女在外邊受了極大的勞累,這會子回到家定是叫着受苦的孩子好好歇息才是,又是如同供佛一般的供着四處奔走,可奔走勞碌一生的他們又有誰人來伺候半分呢?

從學校回到家,本也不算勞碌,只是沿途的奔波再加上餓得慌,回到家就彷彿理所當然的該叫父母伺候着,飯菜等着上桌,自己則是窩在一旁清閒的玩着手機,看着種種的電子產品,再享受着他們所給的豐盛。雞鴨魚肉、最喜的菜餚必是好好擺上,忙出忙進的為這遠歸的少爺公主踐行。可真的就這般勞累了,還是如何,在學校的日子本是清閒得不能再清閒,也不做過多的苦力勞神,錢財説起來還是從奔波的父母手中接過的,還是他們供養着,回到家卻還是他們如同供神一般供着,這期間到底勞累了誰,天下父母心要索取到怎樣呢?

二十來歲出門在外什麼都還是用錢買,這錢還是父母所給,就算自己閒來打工掙得幾分,那也是用來補貼自己至於家中只有要的份才算天經地義。未有柴米油鹽的勞煩,或者頂多也是偶爾自己開開小灶那叫消遣。晚上不睡白天不醒,歸到家中依舊如此,年輕的一代,在為90後的一代,同為此的一代,我所反思的不願,卻深陷其中。

歸到家中,父母總是早起的,在我們還認為天黑的晚上,便起開身一天的忙碌,將早飯弄好端到手上,或許這時的你我還未起來,那就免了吧!待到中午幾分,還好洗涮不是他們伺候着,還算有點行動能力。飯也不必操心了,直接起來吃吧,他們忙前忙後是還得趕回來將這家中的‘佛祖’給養着。至於自己奔波了一時未歇息,也不會有人來問津,還得捱上睡得剛起‘佛祖’的不滿,這清閒的佛真不容易呀,什麼都是應該的!

家中的家務自是不關我的事,那是他們的,關我這回來的孩子什麼事呢,那是大人的,是父母的,是他們應處理的理所當然。個人的最為尋常的衣物也自是不必自己動手了,有媽在,那是她該做的。在家也無事可做的,日子總是清閒得慌回來本就是享受歇息的,找些消遣,或出去遊蕩或玩着用他們錢買來的電子產品度着光陰,只消顧着自己玩樂便是,這樣的理所當然。偶爾做下家務那該是叫人倍感欣慰了,四處鄰里的説説這孩子懂事了,也知道幫我下忙,也換來自己的心滿意足。

可我總是疑惑的,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這都二十歲出頭了,還是當初那個無動手能力的小毛孩要人照顧麼,當你是小孩子他們每天照顧着那叫義務都來得自然;可當你都成年及就還這般供養着,若是在外勞作辛苦供養他們就不提了,至少養活自己在經歷外邊繁雜的世界和和各種勞累的艱辛回來歇息,那也好説。只是這在外的錢財都是他們供給着,自己也未有掙來半分,瀟灑的享用的高科技也是他們的艱辛,那麼該叫自己在哪個角色上立足,才換來自己的心安理得呢,哪裏消受的起呢!若是年長成家,歸到父母身邊,那也該是幫着忙,打掃一下的常回家看看,也叫人滿足了。

也許是我的秉性如此,還是家中自帶的影響,總還是不自覺親近他們上一輩的生活,那種自然生長繁衍生息的樣子,早睡早起,然後基本的勞作,這才叫做簡單,而不是渾渾噩噩,半夜不睡早上不起,只是玩些虛擬的電子,不做思考一天天過着叫人供養着。家裏總是睡得早,因為電視壞了的緣故更是早早的歇下,慢慢幻化成夜貓子的我,也習慣性的捱些時候再睡,多少還算規律。每每聽到好友感歎在家總是半夜至少是越過凌晨再睡,對比一下還是笑了,我這連同着他們上一輩的習性和思考算不算跟不上時代,與年輕人的日夜脱節呢!

回到家,還是爸媽伺候着飯菜居多,一時懶過去了,依舊是衣來伸手還百叫不應的玩自己去了,等飯菜都涼了還得等他們從新熱着卻總是不認這樣,心裏欠欠糊。我所理所當然的,便是回到家飯菜便是該這回來的年輕人所做,一生勞累的父母也該停歇下子,尚還享用着他們的奔波的錢財,都成年的孩子回來不是就該理所當然的用自己的勞動清減他們的艱辛麼,在家一日便是行一日的孝行才是。那還就回來便成佛,叫人伺候着呢?

天下父母心,本就是為孩子操心着,無私付出着這樣的無可厚非。可是身作90後,再及往後的年代是否叫它變形成一種吸血鬼似的無情的消耗呢!年少時享有着父母寵愛,在己為人父母,為自己的子女勞累還好説多少是循環。

可是作為年長一輩的父母呢,他們在極小時便擔着生活的辛苦,即便是有父母疼愛,也是幫着勞作,幾十歲時也就匆忙謀生,哪還有都二十來歲還混混噩噩的在家如同沒生活能力的孩子叫人供着,成家便是為尚小的孩子忙碌,奔波;等到這孩子長大了,讀書讀到大學、研究生,還是得供奉着,回到家也是什麼都不該做的,衣食養着便是。再到出門在外奔波,終於可以養活自己了,不必再將大量的錢財供着,也就出門了,難得回一次家,回來還是得為其操勞,這多少也叫人欣喜了,如果你還記得回家。再到一兩年成家搬出去了,便徹底的走了,還是得自己照看自己,病死。這樣勞作一生的他們,誰人去給清閒,福氣呢?

窩在被窩中不願起來的90後,哪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呢?

孝道作文 篇5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題記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回首前塵的涓涓親恩,何以回報?我從書中悟出了孝道。

孝,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用寸草之心回報三春朝暉。“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窗外的大雪紛飛無法冷卻黃香火熱的心,僅有的一點體温將冰冷帶走,點燃整個隆冬,也讓父母的心温暖如春。“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漢文帝劉恆照顧病中的母親,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的湯藥總要自己親嘗冷熱,方可放心端上。那輕輕嘬起的雙脣,那徐徐吹散的熱氣,如烏鴉反哺,會讓父母的痛苦化作蜜糖。他們是中國最温柔的孝心。

孝,是生活中的大愛無疆,是用義無反顧詮釋親情至愛。《感動中國》一書中的學子彭斯,得知母親病重,毅然遠渡重洋,從美國飛回,毫不猶豫地將自己60%的肝臟割給母親,完成生命的對接;善良的姑娘孟佩傑從八歲的孩子到二十歲的少女,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顧養母,成為媽媽的脊樑。他們是中國最無私的孝心。

孝,需要我真心誠意地實踐,綿延不絕的付出。那日,母親在電腦旁忙碌着,已經整整一天了。聽着鍵盤敲擊的噠噠聲,看着母親疲憊的雙眼,我忙又起身,再次端上一杯水,輕輕遞過去,説:“媽,喝杯水,歇歇吧。”母親的眼中頓時溢滿光華。每日起牀,趁着朝霞,揹着古典詩詞,做着克服粗心的練習,看着父親隱隱的笑容,我暗暗地説:“爸,放心吧,我會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我知道,孝是做兒女的一份責任。

我思悟着孝道,也許我不能讓孝“通於神明,光於四海”,但一定可以讓它成為亙古不變的信念,根植於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不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孝道作文 篇6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100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姥爺因為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照顧姥爺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姥爺,幫姥爺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姥爺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姥爺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姥爺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説累。爸爸媽媽對姥爺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我,放學回家,我不用爸爸説就先寫作業,寫完後自己認真檢查,收拾好書包;晚上吃完飯,自己洗漱完後上牀睡覺。因為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還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我們貪婪的享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説:“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説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説就是你的孝順。”

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就讓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衝,在生活中盡我們所能的去孝順父母、親人,尊敬師長,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作文 篇7

"人們雙膝跪地,只崇拜天堂和他們的母親."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啟楓在她母親90歲生日時為她下跪。那時,社會開始談論小事。

孝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心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儒家説“孝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位”。古人説他們會在父母死後回到家鄉。戴孝活了一到三年。關於孝道的流行故事從未停止過:虞舜的孝道感動了天堂,閔子塞穿着單衣為他的親戚服務,隋魯茲為他的親戚服務,甚至孝感市的名字也是從孝子的數量中派生出來的。北京大學校長在母親面前淚流滿面,跪了十分鐘。他感到不知所措,以至於其他人都哭了。不管他是否經常回家,他的長跪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看着錄像機裏母親苦澀的情感,一個人應該得到表揚而不是諷刺。

有了周啟楓的快嘴做法,很多人似乎理所當然的站出來質疑他的動機。有些人説為什麼有些人在看望他們的母親時拍照。有些人問為什麼有些人會錄製視頻。更重要的是,當他們在視頻中看到一個村民拿着一個著名的袋子時,他們馬上就猜到了這個村民的“身份”。疑惑、譴責甚至辱罵在互聯網上一個接一個地蔓延。這是我對這些網民的看法。同樣,鄭是的“孝子”,吳秀波是“男神”,但他周啟楓卻是一個“偽君子”,並斥責他。難道不應該宣傳和研究的也是孝道嗎?不管是誰,至少他為母親跪了十分鐘,那些罵他的人中有多少人給他母親洗了幾次腳?一個人做事情會有很多好處。不可否認,這次對母親的拜訪再次讓周啟楓出名了。然而,如果他能做我們沒有做過的事,他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榜樣。孝道不應該在人與人之間分配,每個人都有責任。

也許很多人認為平時很難孝順父母,太忙而不能回家,但事情並不像在家那麼難。我記得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的老人,他為朋友旅行了87天,毫無準備地穿越了整個英國半島。這種源於內心的行為,沒有任何女性化和做作,往往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孝道,去思考,去做,這樣孝道才能滲透到社會中!

Tags:孝道 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