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七篇

欄目: 孝道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道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孝道作文合集七篇

孝道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後,我被裏面最小的孩子——樑蓉感動了。

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可是我覺得這句話是錯的,小小的樑蓉就證明了這件事實。五歲,一個愛笑的小女孩,樑蓉,從小撐起了一個家。媽媽左半身殘疾了,一條腿,一隻腳可以動,而小小的她並沒有因為媽媽的病而放棄媽媽,而是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樑蓉的事蹟被登上了報紙,被一位好心人看見後,幫助了這位小女孩。讓這位小女孩上了幼兒園,媽媽每天都堅持送女兒去上學,而小女孩每天都要交代給鄰居,讓鄰居幫助樑蓉照顧媽媽。冰箱裏全都是藥,為了分辨,細心的她在藥上寫了aoe,a表示早上吃的藥,o表示中午吃的藥,e就表示晚上吃的藥。有一次,媽媽的病復發了,樑蓉就不上學了。在家裏給媽媽煮土豆吃,媽媽硬讓她上學。媽媽不小心把土豆掉到了地上,樑蓉撿起來後,自己搶着給吃了,媽媽看了以後,感動的哭了。

我和她卻截然不同,我只不過在家裏做一點家務而已。媽媽就特別開心,我從來沒有幫媽媽做過一頓飯,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百善孝為先。

孝道作文 篇2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點一滴的彙集,是一絲一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為了不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和悔恨,不讓自己的父母而為此傷心,那麼就請你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簡單而又温馨祝福吧!其實孝無處不在,孝就在我們身邊。

當然,説起來容易,要做起來並不那麼簡單,它需要有堅強的精神支柱才能實現。首先,是要牢固樹立起孝道觀念。這種觀念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就拿前幾天在《讀者》上看到的一個名叫黃鳳的女孩來説吧,自從我看完那篇關於她的文章後,我被她的那份孝心着實地感動了,那一刻,我哭得“稀里嘩啦”。在黃鳳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後,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後沒再支援家裏一分一毫。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黃鳳不得不獨自擔起照顧爸爸和奶奶的重擔。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飯、下面條,摸索着給爸爸餵飯、擦拭、換洗、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鄰居學着打理菜園、種菜、醃菜??在黃鳳11歲時,她更是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是20xx年的3月9日,黃鳳在鄰居的幫助下搭上了去上海的順風車,隨行的還有躺在鐵板車上不能動彈的爸爸和時年已七十二歲並患有眼疾的奶奶。祖孫三代準備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我被這樣一個本應在校園裏讀書而小小年齡卻肩負起家庭重擔的女孩深深的打動了。想想我們現在的小學生,身為同齡人,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只是因為自己一個人能獨立上下學、獨立完成一點生活瑣事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在華夏版圖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農村女孩比你們早8年就會了這些你們到現在可能還不會的家務。讀完這篇文章,我越發的想了解這個女孩。於是我打開電腦,在電腦上輸入了“黃鳳”這個名字。立刻,成千上萬條有關她的詞條跳了出來。我試着打開了一個詞條,那是一段視頻,是黃鳳在上一個電視節目。在那段視頻中,我看到了黃鳳,她長得很清秀,可以説是漂亮。但是,這種漂亮中又含着淡淡的哀傷。她説話時有一種與她的年齡極其不符的成熟感,也許是小時候經歷了太多生活中的磨難吧!在看這段視頻中,我又哭了,那時黃鳳在講述她媽媽離開她和爸爸時的場面,她説:“她(媽媽)離開的時候,我去追過她,追了好久,在後面不停的喊‘媽媽不要走,媽媽別走’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後來我跑累了,又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我就趴在地上,一直衝她哭,一直衝她喊,可她還是頭也不回的走了??”主持人問她:“那你恨你媽媽嗎?”黃鳳回答道:“一開始恨過,恨她離開了我和爸爸還有奶奶,但後來就不恨了,因為她畢竟是我的媽媽,她應該也有苦衷吧。”我被黃鳳那種感恩,博愛的品質打動了。而她隨之而來的那句話讓我對她又有了一個新的印象,她説,我不會離開爸爸!“我不會離開爸爸!”一句樸實卻鏗鏘的話,區區七個字卻表達了她對爸爸的愛的責任!其次,是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不能強調工作忙而冷落老人。前不久聽同事説鄰莊一位八旬老太獨居多年,向法院起訴,討要精神贍養。其兒子因忙事業,經常不見人影。但法院在調查中發現,各方面都證實其兒子對老母照顧有加。對此,老太太解釋説,兒子是對我好,我就是想看看他,想天天看到他。經法院調解,要求其兒子要常聽聽老母嘮叨,盡到精神贍養的義務。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做子女的天天陪在父母身邊,現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特別是年輕人,為了創一番事業,經常在外面辛苦奔波。但不論如何忙碌,隔十天半個月,擠點時間看看父母,聽聽父母的嘮叨,總是可以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孝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更多的是要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關懷。老年人需要心靈的關愛,老人的一生閲歷,有豐富的生活和社會經驗,多是憶舊寄懷。故此,為人兒女的應該儘量多抽點時間去陪同老人聊天,以慰藉其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

我不禁發問:何為孝?

其實孝,就是在父母口渴時,遞上一杯清香的綠茶;在父母疲憊時,幫他們放鬆放鬆;在父母飢餓時,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年少輕狂的我們,只要聽父母的話,不把他們的教誨看作嘮叨,不讓他們受傷,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孝。

孟子説過,“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太平了。”

因為每個生命都是一個過程的輪迴,人都會蒼老的,都會有年老體衰步履蹣跚的時候,回報父母曾經的付出,感恩父母一生的至愛,讓他們安享一個幸福的晚年,是每一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人性應有的光茫。孝道是有心靈感應的,具有強烈的輻射作用,更有行為的示範效應,它可以影響一個人品格的形成,決定着一個人價值的取向。我曾經看過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講:有一個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着,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講: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着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説話的兒子居然説:“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認識到錯誤,趕緊留住了老父親。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範,所以父母在做各種事情時都請考慮一下:“我這麼做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還可看出,父母是必須受到尊重的。對父母盡孝,就是給子女樹立榜樣,就是為自己晚年的生活鋪展一個廣闊的舞台。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薪火相傳的美德就是在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中得以延續得以流傳得以弘揚……

我認為孝,其實就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體現在家庭的和諧中,體現在社會的關愛中,體現在生命的品格中,體現在歲月的檢驗中,體現在人性的良知中……

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應有的幸福景象。作為子女作為晚輩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情,為他們創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讓孝道的光茫永遠温暖着每一個老年人的心靈……

同學們,好好孝順父母吧,不要等到以後再怪自己年少無知;叔叔阿姨們,努力孝順父母吧,因為你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孝”不用大家做得轟轟烈烈,只要大家從日常小事中做起。相信我,如果你孝順父母,那麼你一定能笑口常開,因為,“孝”=“笑”!

親愛的朋友們,世界需要更多的孝心,更多的關懷,行動起來吧!孝敬長輩,從現在做起……其實,孝,就在我們身邊哦!

孝道作文 篇3

俗話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可作為人類的我們,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感謝是一種情感,一種品質,一種品德,我最感謝感謝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給予我生命的人,他們陪伴在我成長路上,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盞明燈,在我迷途時,默默的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傘,在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片温情的天。兒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風箏,無論何時,身處何地,都有絲絲牽掛伴引。牽掛着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祈禱着兒女平安,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團圓。可作為兒女的我們,又何曾認真牽掛過父母呢?

父母默默無聞的為我們付出,不求任何回報,而我們又何真關心過父母呢?父母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卻不知報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們常常提在嘴邊,可付諸行動的又幾個呢?中國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僅顯在言行,而更在於行動。古人以“百善孝為先”,而我們現在的現代人,早已融入在這個現代化的生活中。隨着科技的發達,人們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國家賴以生存的思想基礎。但我們這些可悲的現代人卻連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麼,更不會感恩。人的一生要説多少個謝謝,有時甚至是謝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可又有誰跟朝夕相處的父母道過一聲“謝”呢?謝他們的賜生之恩,謝他們的養育之情,謝謝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謝他們為我們所作的一切。

有句話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別人給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饋給別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別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會回饋給你整個春天!

朋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關心想成理所當然,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所有關心我們的人!一個充滿着恩情得世界,將有多美妙,處處洋溢着温馨的幸福!

孝道作文 篇4

百善孝為先”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感天動地的孝事至今仍銘記在人民心中。

古代有王祥卧冰取鯉;董永賣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筍……

現代也有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騎着一輛破舊不堪的三輪車在撿完飲料瓶後向一個無人的衚衕騎去,一個青年攔住了她的去路,用刀對着她,歹徒用力掰開她的手,而她卻緊緊的攥着手裏的錢死活不鬆手,還拼命呼叫,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裏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眾人帶着歹徒攙着小姑娘來到了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小姑娘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小姑娘回答説:“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説着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着。而手裏錢的數字讓人們都驚呆了,手裏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了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這位小姑娘,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 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小姑娘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小姑娘的身後,以期望找到問題的答案。出了醫院她買了幾種水果,最後她來到了墓地,在一塊新墓地前跪了下來説:“媽媽,我已經還完了為您治病所欠下的錢。還掙了8元5角。媽媽我可以為您買水果,都是好的,您嚐嚐吧!這是您生前的小願望,您雖不説但我知道。謝謝您…...”

這讓我想起在報紙上看到的《孝子患絕症隱瞞七年 六旬老母捐肝救子》的故事,更是讓我更加深刻體味了母愛的偉大。兒子患病為讓母親安度晚年,撒了七年的愛心謊言;母親得知真相後,決定捐肝救子。母親只有一個心願:“我只希望兒子好好活着。只要兒子能好,卸我身上哪塊器官都行!”面對這樣偉大的無私的母愛,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想,世上最偉大的愛是也不過如此。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正因為這樣才顯得我對父母的愛是那麼渺小。她不圖回報,只知奉獻;她為孩子的進步、成功、幸福、健康而興高采烈;她為孩子的失意、挫折、疾病而焦慮不安!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情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我們一生也永遠報答不完的。

每個人成長的一生,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澆灌;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凝聚着父母的愛心一片。向父母盡一份孝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有的人認為 “只要讓父母吃飽、穿暖、居安、行便”就是盡孝了,其實,也不盡然。老年人更需要感情上的温暖。孝心不是一桌山珍海味的盛宴,也不是一身花團錦簇的衣冠。是一個平常的電話:報聲平安;是一次心境的交流:無所不談;是一次舉步之勞:常回家看看。無論是什麼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在“孝”的天枰上它們都相等。都讓父母感到無比温暖。

用心關愛父母,不要説還來得及,也許今天的錯過,就成為了明天的終身遺憾。

讓身為21世紀主人公的我們,把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美德一代代傳下去,也許在抬頭的一瞬間你就會發現,時間的老人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跡,是永不磨滅的痕跡,但你還會發現父母笑了,開心的笑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山珍海味…….而是因為又兒女陪在身邊,讓父母感到了欣慰。讓孝道更好的發揚下去!

孝道作文 篇5

今天,我對爸爸和媽媽説:“今天,我可以幫你們每人做一件事。”媽媽聽了,説那你幫我洗碗吧。“我聽了,説:”好,那爸爸你呢?要不幫你洗腳,還是捶背?“爸爸聽了謙虛地搖搖頭説:”爸爸還是算了吧,這次你先幫媽媽做吧!“我對爸爸笑笑説:”好!“

吃過晚飯,我洗好手,就去洗碗了。我按着媽媽教我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去洗:先在抹布上擠點洗潔精,然後把沾有洗潔精的一邊放在碗裏,再把沒有洗潔精的一邊放在碗外,拿着碗,沿着邊擦,然後再往碗中和碗底擦一下就好了。就這樣,我把碗碟——筷子——勺子全都洗好了,接着再把桌子擦一遍就好了。

經過這件事,我從中體會到了:不管你做了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可都比不過幫助別人的快樂。

孝道作文 篇6

觀《中華孝道》有感

星期五下午,我們全班一齊觀看了《中華孝道》這部影片,看後十分引人深思。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由於媽媽早產,生下的孩子天生不會走路,媽媽就帶着他奔波於大城市間為他治療,還每一天陪他做康復訓練,喂她吃藥。

媽媽給他無私的愛,但媽媽卻承受了太多太多……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病情最後有了好轉。從中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完美的理想務必靠堅強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實現。

看完這部影片我想了很多: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家庭裏,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與呵護,一家人相親相守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學校裏有老師的關愛和班羣眾的温暖,我們更就應好好學習,用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和父母的愛。

這部影片直到此刻還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孝道作文 篇7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孝”,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想必小黃香温席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小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父親身上。天冷了,他就給父親暖被窩,等父親的被窩暖熱了再回到自己冰冷的被窩裏;天熱了,他給父親鋪涼蓆、扇蚊子,讓勞累了一天的父親睡個安穩覺,自己卻滿頭大汗。

讀完小黃香的故事,我突然腦海中閃現出爸爸的身影,平時爸爸工作很忙,但是一有時間就回老家探望爺爺奶奶。有一年爺爺生重病住院,爸爸為了照顧爺爺,幾天幾夜沒有離開爺爺的病牀,人消瘦了許多。

每年到冬天燒暖氣的時候,爸爸總會親自把爺爺奶奶接到我們家來,噓寒問暖,還會和他們聊聊老家的人和事,每當這時,爺爺奶奶都會很興奮,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且只要爸爸晚上有時間,就堅持給爺爺洗腳。並且總是先調好水温,親自把洗腳盆端到爺爺跟前,細心的問水温合不合適,然後一邊和爺爺聊天一邊搓洗着,每當這時爺爺都會露出幸福、滿足的微笑,這個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裏。

爸爸對我説:有愛的孝才是百善之首,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會愛他的父母!由愛發出的孝是無條件的,是發自內心的。這種愛會在家庭中滋養成長,化成為濃重的孝,讓孝成為一種愛的傳遞,讓我們都不知不覺愛着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為先”我要牢牢記住這句話,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Tags:七篇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