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孝道優秀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孝道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63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優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孝道優秀作文(精選10篇)

孝道優秀作文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100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爸媽,尊敬師長。爸媽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姥爺因為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的承擔起了照顧姥爺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姥爺,幫姥爺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姥爺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姥爺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姥爺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説累。爸爸媽媽對姥爺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放學回家,我不用爸爸説就先寫作業,寫完後自己認真檢查,收拾好書包;晚上吃完飯,自己洗漱完後上牀睡覺。因為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還太少,所以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爸媽、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的成長着,我們貪婪的享受着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着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爸媽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説:“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爸媽可以是爸媽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爸媽累的時候你能説上一句安慰的話,爸媽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説就是你的孝順。”

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把孝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就讓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衝,在生活中盡我們所能的去孝順爸媽、親人,尊敬師長,做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道優秀作文2

now,正當人們愈發的懷念‘卧冰求鯉’、‘九齡温席’那散發着暖暖人性光輝的孝道時,也發現社會好像偏了軌,愈發的不孝了。

孝與不孝的界限,從來沒有人丈量過,卻始終立於人們心中,像一根與生俱來的標杆。但或許是年數太久了吧,其上鏽跡斑斑,搖搖欲墜,也難怪很多人都忽視了它的存在。曾經一度堅信,孝道的泯滅只是娛樂媒體們的誇大其辭,以此引起人們日漸分散的注意力,然後就這樣理所當然的在我們父母的細心呵護下茁茁的成長着。然而,時至今日,當身邊親近的人也開始上演所謂的‘財產爭奪戰’,忽然驚醒,不孝,已經像一場流行大感冒,在社會的角角落落大肆蔓延,好治卻也易復發。

詩經,相對於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確實充滿了理想的烏托邦色彩,就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這兩者的理想之處就在於對‘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描述。那是一個温情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是慈眉善目,所有的物都是天然無公害,甚至連空氣都好聞上很多,脈脈流動的事大愛的力量。居於其中,幼小的孩童與年邁的長者自然受到信心呵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這個社會保障制度日臻完善的今日,孩童成了學習的機器,老人竟成了免費的保姆與財源,赤裸裸的不是愛,是利益糾紛。或許這樣説有些偏激,但卻是不容迴避的社會頑疾。究其病灶,罪不在社會管理,只是人們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只是再強大的社會管理也無法扭轉的巨大的'細微的力量.

怎麼才能讓社會駛會回正軌呢?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然,我開始想一些人一樣開始乾着急,坐不安寢不寐,甚至嘴角都起了泡。然而看着一羣自得其樂的人,心裏還是暗暗歎氣,卻也忽然明白過來,只要做好自己,不也就夠了嗎?等到長到我們父母這個年歲,不要忘了將愛與關懷給予他們,就像他們現在給予我一樣。但我深知,這絕不是一次等價交換,因為我們父母給予我們的,遠遠多於、深於我們所能回報的,毋庸置疑。但我們仍要盡力去做。

我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也還好,孝與不孝不需要令人耳軟的、華麗麗的話語,只存在於日復一日的關懷與不離不棄,不然豈不成了不孝之人?

孝道優秀作文3

快樂是什麼?快樂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付出了什麼,只有付出,自己才能快樂。——題記

爸爸和媽媽的心中都有一個小九九,為了他們所愛的人,計算着一道又一道快樂加減法。

國慶節,一家人在一起本來快快樂樂的。可家裏多了兩包若羌紅棗,爸爸和媽媽之間竟然少了一份寧靜。

爸爸的新疆朋友來我家串門,帶來了兩包紅棗。他説,雖然紅棗只有區區兩包,但這東西可不一般。它是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縣的特產,個大美觀,肉脆棗甜,市面上150塊錢一包。

爸爸的朋友走後,輕微的爭吵聲,被我捕獲,心中彷彿投進了一顆石頭,泛起了層層漣漪。只聽見爸爸對媽媽説:“這麼貴的紅棗,自己吃有些浪費,還是送人。”媽媽白了他一眼説:“一共就兩包,平時咱們也沒花錢買這麼貴的紅棗,有人送,就該嚐嚐。”爸爸搖搖頭説:“送人能換個人情,交個朋友。”媽媽點了他腦門一下:“就你會打算,天天把朋友掛在嘴邊。”爸媽你一言我一語,脣槍舌劍,互不相讓,真像一個針尖,一個麥芒——針鋒相對。

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雖然我也很嘴饞,但我還是大公無私地説道:“你們兩個人一人分一袋,自己打算。”

晚上,趁媽媽不在家,孝順的爸爸當然叫我把一包紅棗給奶奶送去:“你奶奶受了一輩子苦,最近身體又不好,從來沒有吃過這麼貴的紅棗,讓她老人家嚐嚐、補補身子吧!”

少了一包紅棗,媽媽連問都沒問,我和爸爸還真佩服她的守信。

過了幾天,外婆叫我們去吃飯,我和爸爸無意中發現外婆家也有一包紅棗,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原來,媽媽説留着自己吃,其實也把紅棗送給了外婆。

晚飯後,外婆打開了那包紅棗,招呼大家一起吃。我咬開一顆紅棗,一陣棗香頓時瀰漫開來,在我們的髮絲上跳躍、鼻尖上奔跑、指尖上舞蹈……我知道,這不僅僅是紅棗,還飽含了一種叫“孝”的成分……

“紅棗事件”結束了,愛的港灣又恢復了寧靜。

古有孔融讓梨,今有父母送棗,家庭快樂加減法,盡顯中華孝道。 ——後記

孝道優秀作文4

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神。孝是中華民族不變的傳統,在各個朝代,孝一直處於傳統文化的首位,白善孝為先。中華歷史上有眾多的關於孝的例子。我就在以下舉一個不太著名的例子。

古時候有一位孝子,他在全國都非常有名,皇帝親自為他寫了一塊扁,“天下第一孝”。他的家鄉在北方,冬天天氣十分寒冷,他的父親因為天冷,腿生了病,每天只能做在家中,不能活動,孝子每天用温水來温暖父親的腳,每到冬天他家的柴是最多的,炕是最暖的。但他的父親每到冬天就不太開心,幾年過去了,他發現父親在平時總是東家坐坐西家聊聊。他知道一到冬天父親就只能坐在家中,不能出門走動,他便開始學習關於藥物的知識,他此後經常出沒於深山之中,有時藥草生長在懸崖,有的是生長在沼澤,有的是生長在雪山…….經過多年的採集,他終於把父親的腿治好了,但治好了以後,父親又開始在村子裏活動,因為他的父親每天都在寒冷的户外活動,幾天後老人病復法了,又卧牀不起,剛開心幾天的老人又不開心了,他用僅存的藥把老人治好,但他不允許老人出門,他四處尋找可以根治寒疾的療法,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一位獵户告訴他,雪山上有一種貂,它的皮毛可以用來治寒疾,他用高價請獵户去打一隻貂來,獵户説這種貂是打不到的,如果你真的孝順的話,你脱下衣服躺在雪山上,他就會來救你,這樣你就可以抓到它,孝子當天晚上就上雪山了,夜裏下起了大雪,整個村子都變成白色,獵户早上去找他,在他躺的地方,雪已經把他埋在了地下,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形狀了,獵户歎了口氣,他用鐵鏟把雪挖開,發現他身上覆蓋了一層白色的毛,獵户立即發現他沒死,被貂救了,孝子回到家,把貂皮作成了一套衣服,老人又可以天天外出走動了,孝子把貂的屍體埋在家後柳樹的根部,每天孝子都會來祭拜。

孝是中華傳統美德中最普遍的話題,我們要發揚孝文化。

孝道優秀作文5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烏鴉媽媽生了一窩小烏鴉,它每天起早貪黑地到處去找食物,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有一天,孩子們能夠自力更生了,可烏鴉媽媽卻老了,再也不能外出找食物了。可是,它的孩子們卻沒有扔下它,而是像媽媽之前喂他們那樣,輪流找食物來喂媽媽。這個故事就是《烏鴉反哺》。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動物尚且懂得報答養育之恩,那我們何嘗不能呢。這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平時上班回來已經很累了,還要煮飯給我們吃。這也讓我的腦海裏頓時萌發了一個想法:為媽媽準備一頓早餐。

晚上,我從儲物櫃裏拿出黃豆和黑豆,把它們泡在水裏,準備明天早上做豆漿用。一切準備就緒,我回了房間,調好鬧鐘,便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晨,鬧鐘一響,我便輕手輕腳地走到廚房裏,把黃豆和黑豆從水裏撈出,接着把它們放進豆漿機裏,倒入適當的水,蓋上蓋子,最後按了開始的按鈕,豆漿機便開始製作豆漿了。

接着,我又從冰箱裏取出豆沙包和奶黃包放在盤子裏。我先在鍋裏倒了點冷水,接着再把蒸包子的架子放進鍋裏,最後把盤子放在架子上,蓋上鍋蓋。一切都很順利地進行着。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十五分鐘過去了。哈哈!豆漿煮好了,包子也蒸好嘍!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豆漿分別裝進每個人的杯子裏,還拿出七個小盤子,在盤子裏分別裝了一個豆沙包和一個奶黃包。一切都做好了,就等着媽媽他們起牀了。

我正想着要不要去把媽媽叫醒,便看見媽媽從房間邊打哈欠,邊説:“什麼東西那麼香?”“本小姐親手弄的早餐能不香嘛。”媽媽聽到我説的話,頓時嚇醒了,結結巴巴地説道:“你不是在你自己的房間睡覺嗎?”“本小姐今天心情好,老早就醒來幫你做早餐啦!”媽媽聽了,驚訝了許久。媽媽嚐了我蒸的包子後,笑道:“手藝不賴嘛!”我倆都開心地笑了。

長輩恩情如何報,一生一世只有孝。孝不是一時,而是一世。動物中的“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以及歷史上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千百年來不斷被傳頌,實際上也是人們對於孝道、孝心的一種傳承和發揚。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等優秀的孝文化已經成為歷代相傳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道優秀作文6

“笑聲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正是那聚首的歡笑,離別的憂傷,讓我倍加珍惜親情的可貴。

孝,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爸媽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爸媽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爸媽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爸媽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國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我們這個國家呢。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優秀作文7

語有云:百善孝為先。想想確實如此。父母不僅要生我養我,還要負責教導我,使我成為無害於社會的人,的確不容易啊!一個人若是連含辛茹苦哺育自己的父母都照顧不好,不願對他們行善,誰又會相信你會對他人好呢?烏鴉尚知反哺,羊羔尚明跪乳,我們呢?

我想若是能在父母生病時對他們悉心照顧,不怨不嫌便是孝了吧。鄰居家的兒媳婦就做的很好!當她婆婆生病時兒媳婦卻跑前跑後,全心全意地侍候她,這一照顧就是一年。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呀!誰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呀!鄰居家的兒媳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記實了這一點!

不僅體現在生病這樣的突發事件上,而且更多地體現在平時生活中給予老人的關愛。不久前,爺爺和媽媽就因為一碗剩餃子引發一場激烈的爭論。正是炎熱的夏季,那天中午時有一碗餃子沒吃完,便放在了桌子上。爺爺下午下班回家後看到了,想到:面對這已經在高温中署放五個小時的一碗餃子心存疑慮,會不會壞呀!酷夏,食物一般不能在外面放太長時間,否則會變質的。可又感到扔了太浪費了,便説:“我吃吧。”媽媽看到,急忙説:“您別吃了,如果真要吃,還是我吃吧。”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吵了起來了,終於以媽媽的勝利而告終。這可能就是善意的爭吵吧!這可能還是“孝”的表現吧!儘管議爭的方式的盡“孝”。

平時爸媽對我們子女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對爺爺奶奶的照料雖然也是一無可厚非,但沒有更多的時和精力。有時,我就想:會不會有一天我也這樣呢,直到“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時候,才想到我原來可以做得更好。於是,我要趁我沒有負擔時,盡力對他們好幫奶奶掃掃地,擦擦桌子,幫爺爺捶捶背,替媽媽洗洗碗筷,給爸爸揉揉肩,儘自己所能,儘管我知道我能做的很少很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可我以減輕親人的負擔,哪怕杯水車薪。

孝不能只放在嘴上,而是要拿出具體的行動。讓我們一起努力,對老人一份關愛對父母多一份體貼,爭取使得親人過得快樂,任意。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父母,也會老去,那時我們對“孝”這個字會有更深的認識和更簡單的要求吧。

孝道優秀作文8

活是活着呢,活得咋樣?你給父母拿來山珍海味,但是就隨手往桌上一礅,然後冷淡無比的來一聲:“吃吧。”看見老孃在洗衣服,很不耐煩地來句:“我來。”這就是孝?孝敬本應使父母快樂,你就那麼多不耐煩,他們能樂得起來嗎?父母只需要物質上的“養”,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們更多。缺少了“敬”的“養”,一定是態度出現了問題,這個態度問題主要還是在於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於誠篤。

孝道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作為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孝道被當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確,傳統孝道不免糟粕。孝經有云:“毛髮色膚取之於父母,稍有損耗是為不孝”,這有些苛刻;丁蘭“刻木求親”稍有做作與誇張;郭巨“埋兒奉母”之舉也未免迂腐。“順者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於“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讓我們難以接收了。我們這麼想不為過。我們不需要那麼做,更不必要那麼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備的美德特質我們沒有資格否定。

孝道作為維繫和促進以家庭為細胞的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絕對應該發揚光大,而且誓在必行。從風俗角度上説,這更是極為重要的。元代張養浩説:“蓋自上而下者謂之風,因上而成者謂之俗,故風俗,國家之元氣,風俗厚則元氣盛……風俗薄則元氣衰……”元代御史上奏時也説過:“國家以風俗為本,……而風俗厚為治之至要也。”對於當今社會的風俗如何,筆者不敢妄下言論。簡單説來我們起碼得有個全國上下都一致的觀點吧!

一個民族的強大是因為整個民族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有相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這就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説到此處似乎與孝道甚遠了,也過於理想化,然而離我們最近的、最實際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統一民風不正是孝道嗎?一個人還不能愛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愛別人的家,乃至於國家這個大家庭呢?連最容易的“風”也形成不了,那隻能眼看着“瘋”了。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發揚光大了孝道,再談其他的也就不遠了。

孝道優秀作文9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為他忙碌,為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我們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我們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我們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我們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説,我們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們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我們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為先。”我們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我們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我們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我們父母品嚐的時候,我們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我們父母時,我們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我們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我們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為德之本。”由孝敬我們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温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為公”。

孝道優秀作文10

“笑聲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無孝怎知人間情。”正是那聚首的歡笑,離別的憂傷,讓我倍加珍惜親情的可貴。

孝,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僅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我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僅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孝道也佔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裏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中國禮貌史5000多年,“孝”字當頭。友情故然可貴,但親情更可貴,而“孝順”則是對長輩的關懷或證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會有職責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對母親的孝心,人又怎樣能談得上愛我們這個國家呢。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Tags:精選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