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美德作文

【推薦】美德作文彙編9篇

欄目: 美德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作文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美德作文彙編9篇

美德作文 篇1

長輩經常説:“百善孝為先。”孝順長輩,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説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老人説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可以先吃,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到齊了,才可以吃。長輩生病了,我們小孩也一定要儘自己所能,照顧老人,雖然你們可能聽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規定,但是隻要你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一點也不死板,反而覺得這是必須的。

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上學一定要認真,上課專注聽講,下課努力完成課後作業。再則是尊師愛友,不與同學打鬧,一定要聽從老師的規矩。可那時候我還是個懵懂的孩子,許多大人覺得應做的事我都覺得太難、太辛苦。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因為星期天玩的太晚了,星期一上學的時候總打瞌睡,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給我提醒,但我還是沒聽進去多少,下課後老師和我談了一下,讓我準時上牀睡覺,上課要打起精神來。但那一天的課後作業我都完成的不好,整個人也都懶散散的,不僅要受老師的批評,還要被罰寫。我明白了,上課不認真聽會導致一連串的壞結果。

長輩們經常告誡我做人要“勤”。“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説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計算機,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每個人都要吃點苦頭才能真正成長,在這些磨難裏,有的人也許只嚐到了苦,可有些人能從中學到很多,這就要取決你自己的想法如何了。

在家規上,我們家並沒有特定的規矩,可一家人都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比如早上起牀被子要疊好,早飯吃多少要自己選擇,在晚飯之前要吃個水果,在睡覺前不能吃東西等等。在家中,我們要敬愛長輩,禮讓後輩,過節是時要幫長輩佈置家或者幫他們準備吃的東西。這些並沒有特意規定,但是已經在我們心中駐紮下成了規定。

家教,家規能一代又一代的產下去,有朝一日,我會使我們家實現六大願望:幸福、健康、和諧、富有、勇敢、長壽,將他們一一實現,讓我家永遠都是六六大順、一帆風順的!

美德作文 篇2

古今中外,多少成功人士都有着一種寬容的美德,他們因為具備了這種美德,避免了許多矛盾,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係,為自己的成功鋪就了平坦的道路。我們也要培養寬容的美德,對周圍的事忍讓大度一些,會發現一些意外的收穫。

德國大文學家歌德一次外出散步,在小路上迎面碰上一位曾對他的作品提出嚴厲批評的批評家,對他盛氣凌人的説:“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而歌德卻答道:“我正好相反”他用他的寬容和機智,避免了一場糟糕的結局,還巧妙的維護了自己的尊嚴。相反,如果歌德與他針鋒相對的吵起來了呢?無論最後誰輸誰贏,都會被世人看做他的煩心事。而他一句幽默的話卻成了他人生的閃光點,成為了世人流傳的佳話。

俗話説:“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國古代的領袖,明智的都在想怎樣的民心,其實寬容也是得民心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説對下屬寬容一點,和氣一點,也會贏得他們的尊重和愛戴。

北宋大臣韓魏公在大名府上任時,有人送他兩隻精美的玉杯,韓魏公格外珍愛它們,每次設宴都把它們擺在桌上,有一次宴席上,一位差役失手打碎了它,在座的人都認為他會狠狠的懲罰這個差役而他卻原諒了這位給他造成損失的差役,賓客們都讚歎韓魏公的寬厚。

正是他的寬容,才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那位差役的感激和鞠躬盡瘁的報答,從而避免了一場尷尬的僵局。

寬容真的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美德,如果人人都很寬容,就不會有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如果人人都很大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恐怖事件和緊張的氣氛,那我們的發展就暢通無阻,我們的社會就永遠和平美好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寬容的對待身邊的一切吧。

美德作文 篇3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金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和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上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他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説“請”字説的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先上樓,他才下樓。

這裏我不想過多的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樣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的。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時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大道理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説,這是中國人一直引以為傲的。但有時會看到啼笑皆非的一幕,有的地方寫着文明的禮貌用語:“謝謝”、“對不起”、“請”之類的話。作為有5000年曆史底藴的泱泱大國還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居然要把外國人當成家常便飯的禮儀禮貌用語,寫出來教人説,可見社會的道德退步。公共文明的退化呀!我們從小就學習文明禮儀,許多道理出口成章,講的滔滔不絕,可是看見餐廳裏隨處亂丟的剩菜剩飯、亂丟的食品袋,聽見某些同學口中時不時帶一些髒字,怎麼不叫人痛心,怎麼體現人的文明呢?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是根本。魯迅曾説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要完善個人修養,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再説美德,我認為沒必要像古代那樣重視脱離實際的美德,而應當刺激人們去做好事(比如給見義勇為的人重賞,這樣才會有人去做好事)而不是做了好事不聞不問甚至還會被人不解,這樣下去誰還會尊重美德吶?只有尊重美德中國才會在文明上崛起,才會在世界和平崛起並恢復唐帝國之時萬國來朝的雄風。

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應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説髒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樹立起文明禮儀,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把文明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文明禮儀真正伴隨我們成長。

美德作文 篇4

行動起來,人人爭當四好少年。

20xx年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60週年紀念日,在信中他殷切希望全國少先隊員能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

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

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

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

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努力爭當四有好少年。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立志高遠;要刻苦學習,積極實踐,掌握本領;要遵守法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要強身健體,勞逸結合,活潑開朗。

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少年有志,國家有望。同學們,你們的小腦袋中,有沒有問問自己,將來你想做什麼呢?但不論今後你們想做什麼,都要把個人的奮鬥志向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今天的成長進步同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繫在一起,像奧運健兒一樣,為民族爭光,為祖國爭光。

從小養成優良品德。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國家、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人。

然而作為一個少年,知識是建設國家主要的,也是最有力的途徑。只有好好學習,奮發向上,掌握知識,我們才能成為國家的好棟樑,國家的未來才真正掌握在我們少年手中!從此刻開始,拿起你手中的書本,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紀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祖國強大的未來要靠我們這一代繼續建設,讓我們共同努力吧。時刻準備着,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智慧和力量,真正成為祖國明天的生力軍。

美德作文 篇5

我的媽媽今年三十九歲,性格開朗,愛好運動、聊天,雖然有時會發脾氣,但她具有很多優良品德。

有一次,我拿着香蕉在路上吃,吃完了便把香蕉的皮扔在人行道上。媽媽見了,愁眉苦臉歎了一口氣説:“哎呀!瞧你這小子!怎麼連一點點美德都不知道,要是老人摔倒了怎麼辦?老師是怎麼教的?”我慚愧地低下了剛剛才抬起來的頭。心裏難過地對媽媽説:“多謝媽媽的指教,這個缺點我一定儘快改正!”媽媽聽了便向我笑了笑。然後,我就撿起香蕉皮,走到附近的垃圾桶旁扔了。

還有一次,媽媽帶我去爬山。在公交車上,媽媽看見一位老奶奶沒位置坐,立刻就站起來,説:“老奶奶,請坐!”我看了後也站起來,讓媽媽坐,然後在媽媽耳旁悄悄地説:“媽媽,您真好,您這樣做是對的,以後您老了也有人會給您讓坐的。”媽媽看我説出這句話後高興得不知説什麼好。

這兩件事雖然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情,但都能體現我媽媽一個人的素質及思想美德。

美德作文 篇6

江南愛幫助師長,常常得到老師表揚。

有一回下課,江南去倒水,走過來的女老師捧了很多的書和試卷,一不小心滑下來,江南一見,飛奔到女老師身邊,説:“老師,我來幫助你吧。”江南把一本一本的書疊在一起,小心地報給老師,“老師,你的書本。”説完,又蹲下來,再次小心翼翼地把試卷合在一起,輕輕放在書本上端。

“謝謝你呀,同學,你是幾班的?”老師親切地問。江南似乎很興奮,説:“四二班。”“四二班的同學果然很棒!”江南顯得非常高興,連忙道謝。我看着,發現江南非常懂事乖巧,而這種懂事的表現,我們卻始終沒有做到。

江南幫助師長,尊敬師長的表現,值得我們學習。

美德作文 篇7

建設和諧的社會,求得安定團結的生存環境,可以説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強烈願望,也是無數中國人世代奮鬥的理想目標。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華傳統美德 中,很多內容也是圍繞着這個目標展開的,例如温良恭儉讓。所謂温良恭儉讓,無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禮貌、儉樸、謙讓等行為規範。與之相對立的,自然就 是粗暴冷淡、兇惡仇恨、強硬傲慢、奢侈放縱之類。孔子的學生子貢稱頌他的老師説:“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説,孔子與其他的人不同,不是憑藉勢力壓人,靠爭奪強力奪取,而是用温良恭儉讓這種方式和態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東 西。待人處事要温良恭儉讓,這不僅是儒家的主張,也是幾乎所有古代中國人所讚賞的基本態度。今天,我們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不能訴諸武力,也不能採取強制手段,而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運用温良恭儉讓的態度,以説服感化的方法,去達到新的團結。

温良恭儉讓是每個人正常發展的需要,也是創造和保持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的需要。孟子説過,“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 就會怎樣對待你;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如果自己一向待人温良寬厚、謙虛有禮,別人怎麼能對你刻薄冷淡、傲慢不遜?即使一時不理 解,甚至出現誤會,久而久之,也能化干戈為玉帛。相反,如果自己極端自私,待人刻薄,怎麼能夠希望別人會無私、寬厚地待你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堅 持温良恭儉讓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團結最大多數的人,這是我們的生活和事業須臾不可離開的。只有人人努力做到温良恭儉讓,才能形成人與人 之間相敬互助、親密和諧的氣氛,創造和保持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而這正是我們成長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温良恭儉讓不是表面的`東西,更不是能夠裝出來的,它反映着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一種道德境界,體現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價值觀,那就是對於別人的無私和愛。偽 裝的温良恭儉讓也許能夠維持一時,但不能長遠;只有徹底的無私和發自內心的對別人的愛,才能使它表現出來、堅持下去,並永遠保存。當然,温良恭儉讓不代表 懦弱畏懼,恰恰相反,它所表現的是我們自身的強大和成熟,是自身的尊嚴與自信:正因為堅信自己事業的正義性,相信真理在手,成竹在胸,所以才能夠鎮定從 容、雍容大度地面對一切,以温良恭儉讓的高姿態來對待自己的朋友,甚至競爭對手;不計較一時的成敗,不計較局部的得失,勝不驕,敗不餒,處處保持謙虛謹 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不停頓地發展進取。

作為文明的一種體現,温良恭儉讓不是哪個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真正做到它不容易,甚至是很不容易,必須進行刻苦的學習和艱苦的修養。在這裏 除了要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學習無數志士仁人的光輝榜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原則作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練自己,提升自 己。俗話説,誠於中則發於外。只要我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自覺地將個人與人民羣眾融合在一起,有遠大的目標和博大的胸懷,自然就能夠做到温良恭 儉讓,就能夠正確地對待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集體,待人接物自然就會應付自如,使周圍的所有的人如櫛春風、如沐春雨。

只有以温良謙恭的態度待人,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更加快樂。

美德作文 篇8

每一個人總有變老的時候,但是,尊老敬老卻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與本份。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經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尊老敬老便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記得有一次,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着。小路上隨處可見孩子正在嬉戲玩耍。我和姐姐一做完作業,便跟媽媽要了幾元,坐上公交車,擠了個座位,準備到效野公園散散步,曬曬太陽。

公交車開了一段路,車便停了下來,只見一位中午婦女攙扶着一位年邁的老奶奶緩緩地上了車,她們交談了幾句話,中年婦女便走了。這時,車上早已人山人海了,老奶奶見沒座位,只好站着。見車子開動,我和姐姐繼續玩着“石頭、剪刀、布”,可玩着玩着,心裏卻堵着慌,“這位老奶奶年齡已上了花甲,站久了會不會難受呢?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不見不知道,一抬頭嚇一跳,只見老奶奶原來紅潤的臉頰已變得蒼白了,腿開始抖了,看起來站得十分吃力的樣子。見狀,我便來了個劍步衝上去,攙扶着老奶奶的手,慢慢地回到了我的座位上坐下。慢慢地,老奶奶的氣色好了許多,我心中的大石頭也漸漸落下了。姐姐把我拉到一旁:“妹呀,你在幹什麼,幹嘛要把辛辛苦苦搶來的位置讓給那個奶奶呢?”我立刻反駁道:“難道你沒看見嗎?這位奶奶剛才臉色都蒼白了,她再不坐下,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事情呢!”

“效野公園到站了,請要下車的乘客準備下車……”我和老奶奶道了別,和姐姐手拉手往外走,剛要出車門,我隱隱約約地聽見了老奶奶誇我是個懂事、樸實、善良的孩子。

那一天,我感覺郊野公園的天空格外晴朗,花兒比以前開得更加豔麗,鳥兒的叫聲也更加清脆響亮......

同學們,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長河中的一顆閃亮的珍珠;是中華傳統美德星空下的一顆耀眼的明星。它歷經滄桑,經久不衰,愈是歷史久遠,愈是堅強無比。我們要繼承好這份美德,讓它永久不息,讓它代代傳承。

美德作文 篇9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卻能彰顯出一個人特有的品德。其實,美德一直在我們身邊。

聽見校門口闖來一陣陣爭辯聲,我便急匆匆地趕了過去。冰涼的空氣凍結在校門口,周圍黑壓壓地擠了一大堆學生。只見門衞皺着眉頭,憨厚黝黑的臉上表露出堅決的神情。他的對面,站着的據説是來我校開設講座的劉教授。他們僵持了許久,劉教授忍不住説道:“今天我是來做講座的,裏面還有人等着呢,通行證我落在家裏了,你就先讓我進去吧!”門衞依舊站在那兒,什麼也沒説,就是不讓他進去。直到有幾位學生也上前為劉教授辯解,門衞才喊道:“沒有通行證,誰也不讓進!”最後校長來了,經過一番交流,門衞這才讓劉教授進校。劉教授似乎並未因此生氣,臉上反而掛着微笑,並向校長讚許了門衞。

門衞叔叔,依然站在那裏……

忠,就是心中的那一份堅不可摧的原則。

吃完中飯,我在操場上悠閒地散步。燥熱的空氣似乎要磨出火花,順着火藥味,我走到了停車場。映入眼眸的是一番殘破的景象——欄杆支離破碎地倒在路面上,後方停靠着一輛轎車,閃光燈已碎得不堪入目。門衞鎮定地站在一旁,注視着對面的男子——一名體育教師。那位老師剛想説話,門衞卻搶先一步:“十分抱歉,在您駕駛時將電動欄杆拉下,希望您能諒解。欄杆的損失我會自行處理。”那名老師很清楚,是自己未掛上通行證才遭到了攔截。他説:“那我的車燈……”“對不起,希望您能諒解。我也會賠償您損壞的車燈。”門衞沒有再説什麼。那名教師沉默了一會兒,隨即釋然,“我也有錯,車燈的損失還是由我自己承擔吧。”在兩人的相視一笑中硝煙就此消散。

第二天,新的欄杆早已豎在了那裏。

禮,就是溝通人與人之間和諧的橋樑。

放學時,我經過學校花壇,聽見門衞叔叔正與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話家常。“小王,你説我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為什麼我連廁所都掃不好?”“沒有的事兒!媽,你在我小的時候多厲害啊,都能扛好幾擔重的柴呢!”“唉,我還是連累了你啊,我多希望能在最後的時間裏為你做些事啊。”“媽,您説這話什麼意思?您一定要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為了您自己,也為了您未出世的孫子啊!”“對,我還要照顧那個小寶貝呢。嗯,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好好地活……”漸漸地,月光開始籠罩這個世界。花壇早已空無一人,但我的心中卻一直迴盪着這對平凡母子的對話,原本有些燥熱的心也慢慢地變得滋潤。

孝,就是為了償還一輩子也還不清的愛。

他,在生活中顯得平凡,我卻在平凡中看到了美德。

Tags:美德 彙編